All Blog Posts (43,888)

劉雨佳談“眩暈”

劉雨佳2004年畢業四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系(BA),2009年獲倫敦藝術大學傳媒學院碩士學位(MA),現工作生活於北京。本文中,藝術家詳述了此次北京唐人當代藝術中心個展“眩暈”及其背後理念,並從影像效應,影像時間與真實時間的關系,以及物與空間在電影中的輔助角色如何通過剪輯與重組轉而完成新的影像敘事幾個不同側面,探討了她一直以來的關註重心。展覽將持續到4月30日。



劉雨佳,《第三人》,2014,單屏影像,黑白有聲,時長9分42秒.…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April 19, 2016 at 11:45a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35.我是一匹馬

別看我現在安靜地站在這裏不動,事實上,我已經奔跑了好幾個世紀。我曾經穿越平原、參與戰爭、載著憂傷的皇室公主們出嫁;我不知疲倦地奔跑過一張張書頁,從故事到歷史,從歷史到傳說,從這本書到那本書;我出現在無數的故事、寓言、書籍和戰鬥中;我陪伴過無敵的英雄傳說中的愛侶和出神化的軍隊;我曾經載著們戰無不勝的蘇丹,奔馳過一場又一場戰役,從此以後,很自然地,我現身於數不盡的圖畫之中。

這麽經常地被畫成圖畫,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當然,我為自己感到驕傲。不過,我確實也會質疑,是否每一次被畫的都是我。從這些圖畫中,很明顯,每個眼中的我都不太一樣。盡管如此,我還是很強烈地感覺到了這些圖畫中含有一種共通性,一種統一性。…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April 19, 2016 at 11:44am — No Comments

村上春樹《遠方的鼓聲》書摘一

遠方的鼓聲——寫在前面

我離開日本生活了三年時間。

話雖這麽說,但並非三年時間裏從未返回日本。也是出於工作需要,我回國了幾次,把在外國期間寫下的文稿交給出版社,一起安排幾本書出版。所以,至少一年要回日本一次。不過除此之外,幾乎所有時間都在歐洲生活。而且不用說,這時間裏我長了三歲。具體說來,由三十七長到四十。…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pril 19, 2016 at 11:44am — No Comments

熊志忠·懷念土竈

小時候,老家農村生火做飯用的是土竈,置土竈的那間瓦屋母親稱它叫竈屋。記得我家的土竈臥在竈屋的墻角,方形的竈臺,上面放一大一小兩口黑鐵鍋。土竈只是用一些泥土敲打的土坯,靠著黃泥粘合壘砌起來的,沒有任何粉飾,灰頭土臉。

土竈雖然普普通通、簡簡單單,可撐起的是一個家,一家人的嘴都拴在這土竈上,每天的吃喝總離不開它。一口土竈,一個家。可操持一個家,真不容易,揭不揭得開鍋,是父母最犯愁的事。那個年代,鄉下人的日子過得都艱難,田裏的糧食不見增,家裏的人口卻總在添,最小的弟弟出生時,家裏已是八張口,口糧根本不夠吃,母親只有想著法兒在飯裏摻些白蘿蔔、紅蘿蔔、薯條、菜葉,甚至豆渣、酒糟、野菜……凡是能吃的,無一放過,全成了碗裏的食物。…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April 19, 2016 at 11:43am — No Comments

駱以軍《西夏旅館》Room04.殺妻者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April 19, 2016 at 11:43am — No Comments

劉索拉《女貞湯》3 賣豬

六嬸子的命真苦。一輩子無兒無女不說,到老來,老頭子偏得了心臟病,不能出山勞動掙工分了。隊上雖說給了“五保”待遇,吃糧不用太發愁了,但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還得自己籌辦。而錢又從哪來呢?

好在她還餵個豬娃娃,她嬌貴這個小東西。那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開銷,都指望著這只豬娃呢。這位無兒無女的老婆婆,對任家畜都有一種溫厚的愛。對這個小牲靈就更不用說了。她不論刮風不審下雨,每天都和一群娃娃相跟著出山去尋豬草。她不像其他人家那樣把尋回的豬草隨便撂到豬圈裏讓貍吃,而是把那些蒲公英呀,蒼耳呀,肥娃娃草呀,在小河裏翻來覆去洗得幹幹凈凈,切碎,煮熟,恨不得再拌上點調料,才給豬餵哩。…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pril 19, 2016 at 11:42am — No Comments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附錄:從《臺北人》的缺失說起

大約半年前,當我的《臺北人》研析論文在《書評書目》雜誌上連續刊載的時候,編者隱地先生一日來信,談起讀者對我這一系列論文的反應和感想。他說,讀者一般都認為我評論得極有道理,也都承認《臺北人》確實是一部難得的文學佳作,問題是:這本小說,難道就沒有缺點嗎?一部文學作品,有優點,必該也有劣點吧?怎麽不見歐陽子說起《臺北人》的短處?因此,隱地建議我在論畢各篇後,另寫一篇文章,專談《臺北人》的缺失,以結束我這一系列的“文學批評”論著。…

Continue

Added by O noc Sob on April 19, 2016 at 11:42am — No Comments

白先勇《臺北人》遊園驚夢

錢夫人到達臺北近郊天母竇公館的時候,竇公館門前兩旁的汽車已經排滿了,大多是官家的黑色小轎車,錢夫人坐的計程車開到門口她便命令司機停了下來,竇公館的兩扇鐵門大敞,門燈高燒,大門兩側一邊站了一個衛士,門口有個隨從打扮的人正在那兒忙著招呼賓客的司機,錢夫人一下車,那個隨從便趕緊迎了上來,他穿了一身藏青嘩嘰的中山裝,兩鬢花白。錢夫人從皮包裏掏出了一張名片遞給他,那個隨從接過名片,即忙向錢夫人深深的行了一個禮,操了蘇北口音,滿面堆著笑容說道:

“錢夫人,我是劉副官,夫人大概不記得了?”

“是劉副官嗎?”錢夫人打量了他一下,微帶驚愕的說道,“對了,那時在南京到你們大悲巷公館見過你的。你好,劉副官。”…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19, 2016 at 11:41am — No Comments

路遙·關於電影《人生》的改編

總的說,從我的角度講,那就是盡可能地把小說中最主要的東西表現出來。說細點,大概是這麼幾點:

第一,小說的題旨應較完整地給予揭示。這就是通過高加林等人悲劇性的命運,促使觀眾對社會及人生作出多方面的深刻審視;並通過這個不幸的故事使人們正視而且能積極地改變我們生活中許多不合理的現象。

第二,力圖將小說涉及到的生活通過視覺也能使人感到真實可信。高加林、劉巧珍、黃亞萍等都是好人,但性格中都不同程度潛含著悲劇性和庸俗性的因素。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反映了生活的真實;而真實是一切藝術的基礎。《人生》所表現的是一群普通人的命運,他們的遭遇,不完全是他們自己所能決定的。高加林也不是想走一個大圈子最後再夾個行李卷又回到出發點的。他無法突破各種社會矛盾對個人的制約。…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19, 2016 at 11:41am — No Comments

何家干《閒閒書話》(三)

李振常



古書講究承傳有序,拍賣會上有名人收藏印章的書價格往往一路攀升。記得一部道光版朱墨套印《四書》,書店裏不過標價1200元,擺了一年多才賣出去;而拍賣會上有羅振玉藏章的同一版本,賣到15萬元,這還是沒算傭金的價。書販老郭,山東人,一日電話告知朋友M,有明初刻本《纂圖互註荀子》一部,細說版本特征,並說有“李振常”的藏書印,書是如何如何的好,索價1萬,相約周六於潘家園見面。屆時相見,M以藏章說事,因李振常不是名人,遍查工具書亦未查到此人,遂以3000元買下。書拿給我看,只見卷端的藏書印文是“季振宜”。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April 19, 2016 at 11:40am — No Comments

何芳川文明視角下的鄭和遠航

【專題名稱】明清史

【專 題 號】K24

【復印期號】2005年01期

【原文出處】《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05期第50~56頁

【作者簡介】何芳川,北京大學 歷史系,北京 100871

何芳川(1939— ),山東菏澤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日 期】2004-07-08

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鄭和遠航600周年。…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April 19, 2016 at 11:40am — No Comments

彼得·梅爾:山居歲月~普羅旺斯的一年~一月

聖誕前夜的佳餚大餐

這一年,是人一頓午餐開始的。

每年聖誕前夜,那樣的暴飲暴食。狂歡作樂,常讓人覺到末日將臨,讓人不期然生出太多時光不再來之感慨。聽說幾公里年的來柯村(Lacoste)有一家喜滿餐廳,特製六道大菜的除夕午餐,還供應粉紅色香檳酒,我們便覺得以這樣的一頓豐盛的午餐來揭開未來十二個月的序幕,是要可喜多了。

剛剛十二點半,用石塊砌成的小餐館已經客滿。有些顧客簡直全家出動,看起來非常飢餓,從他們豐滿的體態判斷,每天恐怕要花兩三個小時在餐桌上,目不轉情.心無旁鶩地努力進食。…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19,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張曉梅《中國美:中國首部美女標準粉皮書》(12)

腰部美

腰部是女性曲線美的核心

標準腰圍=身高l/2-20

比例恰當、粗細適中、圓潤、靈活,體現活潑青春之美。

腰的美學評價:根據腰部的圍徑、肌肉的彈性,可以對腰部進行如下的美學等級評定。

+++級:黃峰腰,指數為31或以上,肌肉彈性好。

++級:腰比較細,指數在28~30之間,無肌肉松弛現象;…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April 19,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契訶夫·美妙的結局

列車長斯特奇金有一天不當班,在他家裏坐著柳博芙·格裏戈裏耶夫娜,一個四十歲上下、相貌端莊、身體壯實的女人。她專事說媒,另外還幹許多通常只能背地裏悄悄說的事情。斯特奇金不免有點尷尬,不過像平時一樣嚴肅,認真,穩重。他在房間裏踱來踱去,抽著雪茄,說:…

Continue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April 19, 2016 at 11:37am — No Comments

郁達夫·血淚

在異鄉飄泊了十年,差不多我的性格都變了。或是暑假裡,或是有病的時候,我雖 則也常回中國來小住,但是複雜,黑暗的中國社會,我的簡單的腦子怎麼也不能瞭解。

  有一年的秋天,暑氣剛退,澄清的天空裡時有薄的白雲浮著,錢塘江上兩岸的綠樹 林中的蟬聲,在晴朗的日中,正一大一天減退下去的時候,我又害了病回到了故鄉。那 時候正有種種什麼運動在流行著,新聞雜誌上,每天議論得昏天黑地。我一回到家裡, 就有許多年輕的學生來問我的意見,他們好像也把我當作了新人物看了,我看了他們那 一種熱心的態度,胸中卻是喜歡得很,但是一聽到他們問我的言語,我就不得不呆了。 他們問說:「你是主張什麼主義的?」

  我聽了開頭的這一句話就覺得不能作答,所以當時只吸了一口紙煙,把青煙吐了出…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pril 19, 2016 at 11:37am — No Comments

王殊·萊茵河見證德國歷史

德國商人很注重工作效率,同他們洽談貿易時,嚴忌神聊或閑談。守時是非常重要的。德國北部地區的商人,非常重視自己的頭銜。尋找聊天的話題時,切忌詢問私人問題,關於避免敏感話題的一條規則是只對主人或客戶首先談論的話題予以回應。工作中,德國人喜歡直接而務實的方式,他們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訪問德國首都柏林之後,我曾多次到德國西部萊茵河上去旅行。這不僅因為我曾在萊茵河邊工作和生活過,河谷的美麗風光令人留戀,而且萊茵河及其兩岸的景物充滿著德國歷史煙雲,能引起很過回憶和感慨。…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pril 19, 2016 at 11:36am — No Comments

馮雪峰·簡論市儈主義

馮雪峰(1903~1976),浙江義烏人,作家。著有散文集《鄉風與市風》、《有進無退》、《跨的日子》等。

市儈和市儈主義,可以說是現在人類社會的“阿米巴”。市儈主義者是軟體的,會變形的,善於營鉆,無處不適合於他的生存。他有一個核心,包在軟體裏面,這就是利己主義,也就是無處不於他有利。這核心是永遠不會變,包在軟滑的體子裏,也永遠碾不碎。核心也是軟滑的,可是堅韌。

市儈主義首先以聰明,靈活,敏感為必要。市儈主義者不僅心機靈活,並且眼光尖銳,準確,手段高妙,敏捷:凡有機,他是無不投上的,凡有利,他無不在先。

然而一切都做得很恰當,圓滑,天衣無縫。一切看去都是當然的,沒有話可說。…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April 19, 2016 at 11:36am — No Comments

茅盾·炮火的洗禮

我遇到了許多的眼睛,都異樣的睜得很大:

這裏雖然有悲痛,但也有鋼鐵似的冷光;有忿怒,但也有成仁取義的聖哲的堅強;有憎恨,但也有"自度度人"的佛子心腸;乃至亦有迷惘,有焦灼,然而也有"余及汝偕亡"的激昂。

這都是十天的惡戰,三晝夜滬東區的大火,在中國兒女的靈魂上留著的烙印,在醞釀,在鍛煉,在凈化而產生一個至大至剛,認定目標,不計成敗,——配擔當這大時代的使命的

惋惜著悲痛著滬東區的精華付之一炬麽?不錯,那邊有我們同胞血汗的結晶,有我們民族工業的堡寨,我們不能不悲痛。但是敵人的一把火燒得了我們的廬舍和廠房,卻燒不了我們舉國一致的抗戰的力量!不,敵人這一把火,將我們萬萬千千顆心熔成一個至大無比的鐵心了!…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April 19,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楊念群·“整體”與“區域”關系之惑

“整體”與“區域”關系之惑——關於中國社會史、文化史研究現狀的若干思考

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問題筆談…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9,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是何意態雄且傑:中國古代雕塑中的駿馬

傳說西周時穆王喜好遠遊,出行時馭八龍之駿,這八匹馬名叫絕地、翻羽、奔霄、越影、逾輝、超光、騰霧和挾翼。至於這種神駿良馬到底什麼模樣,過去是誰也說不出的,甚至唐代名畫家閻立本也曾模寫過古之《八駿圖》,圖1把它們圖畫成逸狀奇形,實亦龍之類也的神異奇物。1956年一次偶然的考古發現,才將西周時期駿馬的真實面貌揭示在世人面前。那是一件高約32.4厘米的青銅駒尊(圖1),是陜西郿縣李村農民在取土時掘獲的,伴同出土的還有方彜、尊等青銅器,根據器銘知道這組銅器屬於一位名叫盠的貴族,鑄造於西周中期(郭沫若先生認為可姑定為懿王時代。《盠器銘考釋》,《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這件銅尊塑造的是匹四足直立的馬駒,體矮頸粗,四肢較短而雙耳較大,看來姿態稍覺呆板,外貌也似乎不夠神駿。現代人看到它後的初步觀感,常會認為它不似駿馬,圖2…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pril 19, 2016 at 11:34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