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ght of City: Forever Alone by Michael Wells

國際版圖其實不只是靠導彈和潛艇來決定,也要靠那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軟實力,讓人打從心底喜歡你、親你、想你,或者又有那麼一點恨你,但又永遠不想離開你。這簡直就是一種戀人的關系。愛得很深,也就恨得很快,但情到深處無怨尤,這就是軟實力的魅力。(《亞洲周刊》主編邱立本,見沈旭輝著《一切只是預演》頁5,2010,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Be a Friend of Michael Wells @ http://www.facebook.com/higgsboson.photo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1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23, 2022 at 10:44pm

石厲《呼喚詩性的文學話語》

詩性的話語是以美感為原則,它所表現出的節奏、隱喻、意象和象征,以其感性及或然性來感染人。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言語的美在於明晰而不致流於平庸。用普通詞語組成的言語最明晰,但卻顯得平淡無奇。”所謂“普通詞語組成的言語”,用今天的話說,最大的交集就是公共話語。

從語言的修辭角度,文學如果不只是個人式的自言自語,而需要與更多的人交流並使他們產生共鳴,就不得不進入公共話語系統,但是文學要從心靈深處感染人,真正打動人,文學的語言又必須要超越流俗的普通的公共話語。公共話語在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其既定的平臺。文學有文學平臺上的公共話語。文明而合理的社會當然容許任何一個人進入公共話語平臺,大門雖然敞開,但是有門檻,而且這個門檻可能由它自身錯綜複雜的規則所組成,是有高度的。任何人一旦邁過這個門檻,就意味著他的語言風格被大眾接受,他或她的發聲則匯聚成新的公共話語,影響著人們的交流生活。

上世紀80年代初,朦朧詩人憑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諸如此類的理性詩句,登上了文學的公共話語平臺。是所有的卑鄙者憑卑鄙就可以橫行天下嗎?是所有的高尚者註定最後因為高尚而滅亡嗎?顯然,在任何一個社會,這種情況都是極少數的。正義總是公開流行的,卑鄙總是見不得人的。就這兩句詩歌來說,作為兩個判斷句,不是真假意義上的判斷,甚至與真實無關,只是一種“片面的深刻“。但是,這種極端情緒中的聲討感染了許多人,這種文學語言事實上成為那個時代文學公共話語的一種標誌。從此,用一種錯誤的語言所指作為想像的開始,當代文學語言發生了逆轉。

曾幾何時,不注重所指,而注重能指,成為當代文學的一種趨勢。芒克在詩歌《春天》中寫道,“太陽把它的血液/輸給了垂危的大地/它使大地的軀體裏/開始流動陽光”。如果從理性的角度,詩人首先將太陽看成是一個人,將大地也看成一個人,然後由太陽給大地輸血,這又是一種差錯性的隱喻。比喻或隱喻的存在,就是以此指彼,指鹿為馬。有人將這樣的修辭現象叫做“通感”。說什麽(所指)不重要,而怎麽說(能指)事關文學水準的高低,這也是語言學最常見的主張。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詩歌,幾乎是一種平鋪直敘的頌歌形式,那時候的詩歌話語平臺上,幾乎很少有這樣的隱喻。但當一種新的隱喻方式占據了詩歌話語,新的詩歌公共話語體系就算形成了。朦朧詩之後,一批先鋒派詩人出現了,他們希望詩歌語言要從那種潛藏於詩歌深處和附會於重大事件的隱喻中超越出來,用淺近的口語抒寫那些日常而瑣碎的生活。這樣的詩歌又幾乎取代了朦朧詩歌的話語體系。後來又有人以海子的自殺為契機,高舉海子的旗幟,用海子後期浪漫主義的語言氣質,來試圖主導詩歌的話語體系,但是那種分裂而混亂的語言表述無法最終讓詩歌欣賞者接受。

現在,應該算是進入了文學公共話語真正的對話時期。沒有什麽人具有絕對的文學話語霸權。這是技術發展帶來的語言民主,是整個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大進步。

自古至今,某種或某幾種詩歌的語言修辭風格一旦被人們廣泛地認可和接受,就會形成一種新的公共話語。新的公共話語,是對已有公共話語的替換或改造。當話語權演化成一種話語霸權時,這個話語平臺又提供了一個被另外的話語體系取代的可能。文學的話語平臺一直是一個趨於開放的平臺,詩性的話語是以美感為原則,它所表現出的節奏、隱喻、意象和象征,以其感性及或然性來感染人。

蘇格拉底說美是難的,美是第一次,這話依然是準確的。當一種文學話語系統了無新意時,必然就會發展到需要了結的時候,就會有更有感染力的詩性的話語方式出現,給人以嶄新的感受和愉悅。猶如杜甫知天命之年發自肺腑的話:“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那些甘心孤獨、埋頭寫作的極少數人,得到的公共話語認可就多,少就是多,這可能也是詩歌公共話語系統的生死更替之道。(2014年07月08日 https://news.12371.cn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23, 2022 at 9:27pm

中國"詩性文化"的五大特征

詩歌的語言

「詩實際是一種語言」、「作為詩的觀念的傳達手段,文字這個因素也和用在散文裏的表現有所不同,它在詩裏本身就是目的,應該顯得是精煉的。」「詩也不能停留在內心的詩的觀念上,而是要用語言把意造的形象表達出來。在這方面,詩又有兩種事要做:第一,詩必須使內在的(心裏的)形象適應語言的表達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詩用語言,不能象日常意識那樣運用語言,必須對語言進行詩的處理,無論在詞的選擇和安排上,還是在語言的音調上,都要有區別於散文的表達方式。」

詩的根本語言是意象語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覺與情思。意象語言具有直覺性、表現性、超越性等特點,它更應該符合詩人主觀的感覺活動與感情活動的規律,而不是客觀的語法規律。這是詩性語言與實用語言的本質差別。所以,詩歌這種藝術無法以日常實用語言為媒介。

詩人只有對實用語言加以「破壞」、「改造」,如艾略特所說那樣「扭斷語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為詩的語言。為此,作詩必須研究詩的語言修辭,也就是要掌握詩的語言的表現手法。詩的語言表現方法主要有:比喻,起興,借代,反襯,象征,通感,矛盾修飾,虛實組合等。 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修飾方法,它們都有助於詩情詩意的表現。習作者唯有通過閱讀、研究和多寫才能掌握詩的語言修辭技巧。 寫詩,不僅要重視修辭,還要重視詞句錘煉。古今的著名詩人都註意詩句的推敲和錘煉。 詩句的推敲,決不是單純的形式技巧問題,它與詩意、詩味,和表現詩的主題密切相關。像「黑夜過去了就是光明」這樣一個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說出來,會令人覺得淡然無味,臧克 家反復尋思,最後才把它寫成:「黑夜的長翼底下,/伏著一個光亮的晨曦。」

中國「詩性 文化」的五大 特征 ":中國傳統的「詩性文化」產生於「亞細亞的古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感性與理性未經徹底分化的「早熟」狀態,其主要特征為:

(一)在所有的藝術產品中,詩歌具有主導和擴散的地位。

(二)在所有的文化產品中,藝術具有主導和擴散的地位。

(三)「禮樂文化」的行為準則使人們的言談舉止均具有著藝術的特征。

(四)「世俗文化」的信仰空缺使藝術具有了準宗教的功能。

(五)屬於漢藏語系的民族語言所具有的模糊性、多義性和音樂性特征與藝術的表達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和關係。(百度学术)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23, 2022 at 5:11pm

人靈秀:提升文化素養

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習近平中央党校8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蘇東坡《和董傳留別》有云:“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朱光潛認為“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古詩詞尤具靈秀之氣,不僅語句凝練、韻律優美,而且意境悠遠、韻味綿長;不僅是文學經典,還蘊含大量歷史知識、哲學思想、倫理觀念,可以與時代精神步步緊跟,啟迪人的心智和才情,提高情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對大學生村官說,“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他要求領導幹部“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詩詞濃縮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可以使幹部的認識、思維、審美和表達能力乃至情商得到全面提升。這是學詩可以“人靈秀”的時代價值之所在。

提升認識能力

古典詩詞上自西周、下至明清,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人世百態和山水勝跡等方方面面內容蘊藏其中,我們從中可以了解歷史,認識世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習近平總書記善用優秀文化元素旁征博引,幾乎每次講話都引用詩詞古語中的典故。比如,他在2013年1月22日中央紀委全會上,引用“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比喻腐敗懶政;引用“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形容天下大亂;引用“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以及“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說明腐敗就會亡國。這些引用起到借古喻今的警戒效果,也表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廣博的知識儲備。領導幹部應該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從古詩詞中擷取中華歷史文化元素,增強知識儲備,提高認識能力。

提升思維能力

詩可以激活人的詩性思維,包含形象思維、想像思維、求異思維、邏輯思維等,改善人的思維方式與精神質量。比如,根據“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可以體會其“詩中有畫”的美妙意境;根據“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以放任想像隨詩人馳騁;通過“人言頭上髮,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可以見常人所不能見;特別是通過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的“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詩句,可以學習蘊含其中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總之,在學詩過程中,詩性思維能反復得到訓練。而一個具有詩性思維的人一定是靈秀之人。詩性思維是適應人類社會發展變革的重要因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命題,意味著更加深刻的變革與創新。如果具備集形象思維、想像思維、求異思維、邏輯思維等於一體的詩性思維,就能突破條框束縛,探索多種可能,尋求多種路徑。所以,領導幹部可以從古詩詞中吸納更多靈秀之氣,培養詩性思維,以更具活力的精神氣質迎接新時代,擔當新使命。

提升審美能力

中華詩詞韻律獨特,言簡義豐,意境空靈,形成極具古雅韻味的特殊美感,詩詞的情感激發、道德教化作用都是通過其美感作用實現的。古詩詞格外重視意境的創設,強調“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雄壯奔放的意境,“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悲壯蒼涼的意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恬淡空靈的意境。一旦進入深邃高遠的意境中,就會獲得美妙的審美體驗,進而產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鳴。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注重利用詩詞意境營造談話氛圍。在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講話中,他多次引用詩文來“話家常”:用“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描繪亞太合作、展翅齊飛的新願景;用“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表達對會議的美好祝願。優美的審美意境烘托出詩意盎然的談話語境,產生了巨大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應該“通過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培養高尚的生活情趣。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學素養,在詩詞歌賦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多次強調要“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作為黨的幹部,要從政治高度看待生活情趣,培養健康高尚的情趣。詩詞的浸染可以娛情怡神、滋養身心,提高審美能力,燃燒生命激情,塑造健康人格,從而成為一個具有美好情感和高雅情趣的人,一個遠離低級趣味的人。

提升表達能力

古今凡優秀的詩詞作品,在語言上無不具有形象生動、凝練含蓄、音韻和諧、感染力強等特點,因此在語言的錘煉上須下大力氣。尤其古詩詞篇幅短小,更要追求語言精煉含蓄,所謂“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為此,學習古詩詞可以提高語言運用的功力。“不學詩,無以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強調要從古詩詞中學習語言表達。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幹部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力的東西”,文風要“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倡導“短、實、新”。他率先垂範,詩詞古語在他的重要報告和講話中俯拾皆是,不僅精煉了語言,也大大增強了感染力。比如,他用孟郊的《遊子吟》表達孝道理念,用“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表明故土難忘,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抒發對澳門這塊“蓮花寶地”美好前景的信心,用“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教育廣大幹部在知行合一中擔當作為。總之,他引用的詩詞內容廣泛,體現了深厚的詩詞功底,恰到好處地傳情達意,充滿了語言活力。不僅如此,習近平總書記還自己創作詩詞,在視察蘭考時吟詠了自創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其中“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詩句鏗鏘有聲,既抒發了對焦裕祿的贊頌和追思,又表達了自己愛國為民的責任擔當,寄意高遠、感人至深。領導幹部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榜樣,學習詩詞語言的精妙雋永,善於化用詩中佳句甚至自創詩詞,從而提升語言表現力,讓表達真正入耳入心。

詩是心靈的吟唱,學詩的過程,就是提振精神、涵養品格、提升素養的過程。在全國上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的新時代,包含古詩詞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力量。領導幹部是時代的“領頭雁”,其素養高低直接影響執政能力,應率先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古詩詞。領導幹部身體力行學詩,不僅能讓自己“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增強人格魅力,而且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給人們以思想上的正確引導和行為上的良好示範”,讓延續幾千年的詩詞文化與新時代相融,帶動全社會形成弘揚民族精神、涵養道德品格、提升文化素養的良好氛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人靈秀”:提升文化素養》見2021-02-18 學習時報,本文作者:聶丹,1974年生,女,文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延續閱讀 》習近平在福州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20, 2022 at 8:22pm

詩性可以成為各種藝術結合的切入點

空曠的舞臺上,垂落下幾百隻“窗子”,在舒緩的音樂聲中,“窗子”又漸次升起;電子大屏幕上,被拆散的字體不斷飛舞、變幻,最後定格為一個大大的“詩”字。

這是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打開窗戶——新詩探索40年”活動現場。活動的主辦方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和《詩探索》編輯委員會別出心裁地,把本次活動辦成了一場以“詩”為主題的劇場演出,詩歌論壇、詩歌朗誦會都在這個劇場進行,同時還穿插了多場戲劇、演唱會、現代舞等詩意演出。

詩歌朗誦會如一場演出:女沙畫家現場作畫,通過投影儀投射到大屏幕上,女性朗讀者排坐在一起,觀賞著“畫意”,醞釀著“詩情”;每一幅沙畫完成時便由一位朗讀者站起來吟誦出她心中的詩。綠色的舞臺燈光、纏綿的音樂背景與低回的朗誦,共同營造出一個詩意盎然的、女性化的藝術天地。

活動主辦方通過這些形式探討著“如何表現一首詩歌”,他們相信詩意無處不在,“詩歌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詩歌”。活動的策劃者之一、詩人林莽表示,優秀的詩歌大部分都是可以朗誦的,因為它們都有著優美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旋律。而且,好的藝術都是有詩性的,而詩性可以成為各種藝術結合的切入點。因此,應該不斷去尋找各種藝術之間融合的可能性,探索詩歌朗誦的新形式,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共產黨員網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31, 2021 at 8:11pm

彌賽亞時間

(續上)彌賽亞時間是種當下的時間(the time of the now),阿甘本指出天啟(apocalypse)是關心「時間的終結」(the end of the time),但使徒關心的卻是「終結的時間」(the time of the end)。阿甘本在此清晰地拒絕任何的歷史(時間)目的論企圖,彌賽亞時間並非一種將世俗時間帶到終結的實現的時間,依此,它並非時間末段的事情。使徒並不關心在時間的結束時是如何如何,反而是對「使自身縮短並開始結束」(林前7:29,「我對你們說,時候減少了」)的時間感興趣。更符合阿甘本的理解,彌賽亞時間是「時間用來達到某種終結的那種時間」,還是要強調,彌賽亞時間如彌賽亞召命一樣,並沒有為現在的狀態添加什麼特殊之物,沒有將一種新的東西強加其中,它無寧是一種內在性的轉變,在編年時間中產生時間的剩餘物,所以,阿甘本將彌賽亞時間理解為「時機」(Kairos),它就在世俗意義下的編年時間中產生,它並非現在以後的將來的時間,而是未來摺疊在當下的時間中,一方面懸置了現在的時間,起著另一種時間的作用。

 

在總結彌賽亞時間的結構時,可以順道提出開始時引入關於彌賽亞事件與法的問題。阿甘本這樣總結:彌賽亞事物並非兩種時間之間(之外)的第三種時間,而是某種將時間劃分的進行劃分,並引入剩餘者(一個未決之域,在此過去被脫位(dislocated)後進入當下,而當下則延續到過去)的休止。阿甘本進入另一個關於時間與法的關係的考慮。彌賽亞事件將法「懸置」,意即一方面將它完成,另一方面將它終止。「懸置」產生出一種難解的狀態,從時間而言,在彌賽亞中,過去—將來失去原有的意涵,它既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而是將兩者帶進對反的狀態(inversion);依此,彌賽亞時間既不為完成而存在也不為消滅而存在,它總是在時間的模態中進行錯置。讓我們回到〈彌賽亞與主權者〉(The Messiah and the Sovereign)一文,阿甘本對法的裁決是很特別的。

倘若我們將法律進行解構,使之虛無化,成為一種所謂「有效而無意義」(being in force without significance)的狀態,阿甘本認為這樣做反而把法律變得難以把握,以致最後無法根除,依此,阿甘本對於卡夫卡那個「在法門之前」(Before the Law)的故事中,批評了德希達的詮釋,德希達認為「在沒發生中成功的事件」或「一個發生是為了不發生的事件」的一種尚未的狀態,阿甘本指出德希達的彌賽亞之物只會永遠無限延遲有效性;相反,卡夫卡的故事是要表達一種虛無主義的救贖觀:事物在看似沒發生的情況下真實發生了。彌賽亞事物的來臨並非以新的取代舊的,而是在歷史的時間中出現「微調」(small adjustment)(洪席耶:感性分享,来源:網路)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