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372)

蔣浩·帕米爾之夜(給西渡)

帕米爾之夜(給西渡)

拽妳夜半起來看星星。

……湧過來吧,

大堂的波斯地毯又髒又舊。

草灘分享到些微光線。

馬兒不走了,

嚼著草,背上沒有印痕。

妳教我認識北鬥七星。…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December 14,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冯苓植·與死共舞—“鞭桿”的故事 5

怪不得范寧爬大煙囪,原來他有這麼個古怪的舅舅。

「得!」果然小老頭兒在有關人士勸說下仍不肯服輸,「各位爺兒們!瞧我那大外甥可在煙囪上越呆越不耐煩了。依我看這麼著:各位帶著那套理兒先和小哥哥們歇著去,留下我們爺兒倆在這裡清靜會兒。只要各位打保票兒這裡不出現一個人影兒,我老頭兒也打保票兒還各位一個全眉全須的大活人兒。您哪!出了事兒,我這舅舅擔了。怎麼樣?用不用我給各位立個字據?」

這似乎可以研究。

但千不該、萬不該,偏偏在這節骨眼兒上玉一勺竟親自也送飯來了,一見這場面便神情大變地驚呼:

「我的小祖宗!你怎麼把他帶到這兒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December 14, 2023 at 10:08pm — No Comments

朱光潜·阿諾德 7

《批評論文》集和《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兩書以外,阿諾德尚著有《論 翻譯荷馬》(On Translating Homer)與《凱爾特民族文學研究》(Study of Celtic Literature)諸書。但在批評學史上的位置,這些宏篇巨製還不如他在 1853 年做的那一篇寥寥數千言的《詩集序》(Preface to Poems 1853),在這篇序里他反覆推論做詩選擇材料的問題。

西方文學史上一個大懸案就是材料(matter)與形式…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December 1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席爾迪尼· 鋪梗 Pre-Suasion:掌握前端注意力 3

這家公司旗下所有銷售代表都被教導了一套業界標準銷售流程,首先是來點簡單寒暄拉近關係,然後給潛在顧客(通常是一對夫妻)限時十分鐘的防火安全筆試測驗,好讓對方明白他們對住家的火災危機有多麼無知。測驗完成之後,銷售人員才開始正式推銷產品,展示警報系統的運作,並陪著潛在顧客讀完厚厚的資料,透過這些資料讓顧客明白為什麼公司的產品優於其他品牌。其他銷售人員會從一開始就把這份資料帶進屋裡,並擱在手邊以便隨時派上用場,但吉姆沒這麼做。他會等屋主夫妻開始做筆試測驗時,才拍了拍額頭說:「我把一些很重要的資料忘在車子裡了,得趕快去拿。不過我不想耽誤你們做測驗,介不介意我自行進出你們家?」他得到的回答必然是「沒問題,去吧」這類反應,而這往往也表示屋主得把家門鑰匙交給吉姆。…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December 9,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朱光潜·阿諾德 6

綜此諸因,猶太主義產生世間極虔誠的宗教,希臘主義產生世間極燦爛的哲學。阿諾德以為文化在趨赴完美,希臘主義與猶太主義不可缺一,缺一則流於畸形發展。盎格魯薩克遜民族都偏於猶太化,缺乏希臘化。英國固然,美國亦復如是。法國學者勒南(Renan)批評美國說:「像美國一類的國家盛倡普通教育而無鄭重的高等教育,將來智力平凡,習俗陋,精神膚淺,普遍學問缺乏,必貽無窮之後悔。」阿諾德引這段話,謂為 知言。一言以蔽之,英美都難免為腓力斯氣所征服,非極力提倡希臘主義。 而這種責任就是批評學者的責任。

《批評論文· 第一集》以 1865 年出版。

到 1888 年他又出了一部《批評論文· 第二集》,第一集所載的是廣義的批評,大半講歐洲思潮和學風,第二集所載的是狹義的批評,專講文學,其中除《托爾斯泰》,和《阿米兒》 (Amiel)兩篇以外,都是討論英國詩人,如《彌爾頓》、《格雷》、《濟慈》、 《華茲華斯》、《拜倫》、《雪萊》,等篇。第一篇為《詩學研究》(The Study of Poetry),最為重要。在這篇文章里阿諾德提出一種衡詩的標準。…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December 9,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克羅齊·維柯以後的思想史 6

在意大利的這一時期,歷史研究並未受到維柯的深刻影響,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民族振興的沖動導致了對原始時期和羅馬史研究的忽視,那時集中全力探究的是意大利共和國的起源和變遷,而這個主題是維柯完全忽略了的。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已經占據了法學界,尤其是南方法學界的主導地位。雖然它在這一領域並未產生重大的科學成果,但它給了法學家們一個判斷的高度和廣度,以及被長久記住卻有所遺憾的具體觀點。…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9, 2023 at 4:59pm — No Comments

秦巴子詩選·在鞋城

脫鞋,然後再穿上。在鞋城

這是另一個人,我覺得

另一個靈魂已經脫韁而去

 

在唐城大廈,三樓的鞋城

這麽多腳伸進同一隻鞋子

親密得如同十個腳指頭

 

如同一群失散多年的…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8,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青年文化的建構與互動 中

過渡的觀點,無論是否掩蓋了社會不平等和青年現實處境的差異,都是以前設的穩定期爲基礎的,但這種所謂的穩定期越來越不穩定,而青年的選擇性和自主性也越來越增強了。“年輕人的身份不能再像原先那樣以‘職業’上的成就爲其依據,也不再依循先學習後‘生活’的路徑。此前的世代通過這一過程而獲得的確定性已經一去不複返。”[7]在當代中國,青年的“世俗化”,即關注現實的、當下的生活與工作而不是“崇高”的理想與精神,已經成爲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將青年看作過渡時期,不如視作實實在在的人生階段。…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December 8,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原中·带你了解短视频MCN

MCN是Multi-Channel-Network的缩写。它是一个外来词,最早诞生于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MCN本质是一个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平台下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优质PGC、UGC联合起来,以平台化的运作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运营、商务、营销等服务,帮助PGC、UGC变现。

说人话就是:MCN是一个将多视频账号联合起来,提供打包服务的组织,其核心目的是商业变现。…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December 8,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鄧以蟄·詩與歷史 5

我們但是看、單是聽,有時候捉摸不住意義,捉著些兒,又漂忽不定。若使知覺有系得住的時會,非在感情中嵌上寫知識的豆丁不可。



所以詩文中多少不用點人事的關節(即境遇),則新的感情,新的印象,便不能活動起來。把時間性的動力加給感情和印象,使知識的希冀隨著這個動力流露,不至於無著落——這種本領,這種境遇的描寫,聲音顏色又奪不去文字的威權了。只要使讀者知識的希求不至於完全落空,使讀者不至於覺到言之無物,再加上一些比擬堆砌的表現同綺麗幽揚的筆致——這種與繪畫音樂爭功的詩,既含有人類開始從外界所得的印象,又含有從印象脫出來的知識,情志同道澎湃回蕩,踴躍沖激知識的星球脫乎感情和印象的星氣而出;不像實際上習用的名物訓詁那樣錢票般的了當,乾脆,空泛,抽象——做到了這一步,總算得藝技上的成功了。…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8,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秦巴子詩選·在異地

夜色四合之後,我慢慢

走回內心。是誰坐在身邊?

催眠曲無法催眠

 

遠窗燈火閃爍,枕畔

書頁拂動著流年碎影

靈魂的腳步被我聽見

 

我是我自己留宿的客人…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8,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看望一棵榆樹 13

我問他:“你真正相信自己有了某種法力嗎?”

他沒有答話,看著我笑了。

我也跟著他笑了。

當我們這小小的一方天地籠罩在豪雨之中時,寬闊的足木足河谷中另外的村寨與田野卻依然陽光明亮!

豪雨很快過去,那變得稀薄,失去了力量的烏雲也被高處的風給撕成一絮絮的,隨風散去了。雨後的陽光更強烈,所有被雨水淋濕的東西,都被照得閃閃發光!…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8,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青年文化的建構與互動 上

[摘要] 青年文化總是在特定的社會空間中生存、變化和消亡。社會結構、社會變革、文化變遷、經濟發展、意識形態等等,都是這空間中影響和制約青年文化的因素。即使青年文化的空間是相對封閉的“地下”,也並非與世隔絕。所謂地下是沒有或不能在更大範圍的公共空間中展現,是受到政治、商業、道德等方面的外在壓制或自我抑制的狀態。



但是,無論管制有多嚴、壓力有多重、抑制有多強,“地下”與地上總是相通的,20世紀70年代地下青年刊物是如此;20世紀末的地下音樂也是這樣,如“盤古”的“激進呐喊”和“毛式幽默”,都“充分體現了他們從文化對立面獲取力量的本能”,“當這些瘋子主動關注非常態的生活與音樂時,我們觸到的,是彌漫已久的道德衝突和經濟難題,以及迫在眉睫的不公平”…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December 8,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 ·沒有父親的生活 12

隨後有8個證人,相繼出庭為里基和雷蒙的品行作證。每個證人都強調這兩個孩子生性不喜暴力,對父親又尊敬又熱愛。一位嬸母回憶道,有一回她倒車時撞上了里基新買的汽車,結果里基反而文質彬彬地問她是否可以幫她把車挪開。朋友、鄰居紛紛述說這兩個孩子義務幫他們砌壁爐、修車,卻分文不取的往事。



最後,丹戴克,那位新聞學教師,在獄中與加里泰森過從甚密的人,描述了加里如何巧妙地矇騙利用了獄政官員和其他犯人的事,他是多麼迫不及待地想離開監獄。那時,大部分人都認為,泰森兩兄弟會被免於死刑,只判無期徒刑。



主管假釋的部門,一方面極力主張把蘭迪格里納沃爾特送進煤氣室處死,把他形容為一種對人類的極大威脅,另一方面卻為是否應建議對泰森兄弟處以死刑或稍輕的刑罰而舉棋不定。…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December 8,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秦巴子詩選·塵世中的一天

繞過椅背、餐桌和冰箱然後

上床,也就是從一個空間

進入另一個空間

 

在寫字和睡覺之間,隔著進食

在天堂之愛和做愛之間

隔著性。以此為軸——

 

我像一個精致的鐘擺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8,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青年文化的風格與意義 4

青年文化的風格總是和“意義”聯系在一起的。風格歸根結底是表意系統,而對青年文化的指意能力,是不應當低估的[9]。海狄奇認爲,特迪青年(Teddy)對服裝、音樂的選擇,是一種表意形式。他們穿著花哨的、貴族式的服裝、熱衷于搖滾音樂,打破了日常符號系統的規則,在傳達出特定意義的同時,造成社會表意系統的失調。雖然我們不能認爲青年所用的物品和行爲,總是和特定的意義聯系在一起的,而可能包含著多樣的意義,也可能將所使用符號或物品的原本的社會意義剔除殆盡[10],但並不能不解讀風格本身的和潛藏的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December 8,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美國]托·莫里森·剝奪的語言與語言的剝奪 4 【賞析】

莫里森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藍領之家,父親是一家造船廠的電焊工,為了養家糊口曾經在17年內兼職三份工作。貧寒的家境使得莫里森從小便擁有對大眾的關懷,而日後讀書和南下的經歷,更加深了她對女性、對種族和權利問題的思考。她用文字和小說不斷探討的,正是掩蓋在紛繁復雜表象之下的種種不平等和矛盾。她用智慧的筆鋒為我們奉獻了一部部傑作。1993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她,她也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美國黑人女作家。這篇《剝奪的語言與語言的剝奪》正是作家在諾貝爾獎頒獎禮上的發言。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語言問題。

20世紀的西方哲學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變化——轉向語言中心論。在語言論閃亮登場之前,本體論、認識論都曾經占據哲學講壇的中心地位。通過歷代哲學家對紛繁世界進行過抽象和規整之後,人們普遍相信,世界存在著四個維度:…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8, 2023 at 2:40pm — No Comments

Akinay·從費斯克的“大衆文本觀”看當下大衆文化 上

从费斯克(John Fiske,1939年—)的“大众文本观”看当下大众文化——评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是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径,他的媒介文化研究延伸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思路,实现了从‘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到‘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的转变,也就是说从媒体对受众的一个单向影响研究转变成了多元接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这改变了西方文化研究的模式,开启了媒介文化研究的新路径”[1]。…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8,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11

所以,人物不是為了表現性格才行動,而是為了行動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見,事件,即情節是悲劇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情中最重要的。此外,沒有行動即沒有悲劇,但沒有性格,悲劇卻可能依然成立。……另外,悲劇中的兩個最能打動人心的成分是屬於情節的部分,即突轉和發現。37



既然「行動」或「動作」是做為悲劇的主要因素,因此有關於「行動」或「動作」的分析討論便也成為《詩學》一書的重點。…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December 8,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吳冠中《獅子林》:抽象不是無形象 中

貳、從《荷花》到《獅子林》:今年持續的吳冠中熱

2019年6月2日晚,這幅尺寸爲144×297cm、創作于1988年《獅子林》在中國嘉德的春拍上,以8800萬元起拍,最終以1.25億落槌,加傭金最終以143,750,000元成交,創下了吳冠中中國畫最高價紀錄。這幅畫作也曾經出現于2011年的保利春拍,當年被拍出1.15億元。有媒體爲它算了筆帳:時隔8年,增值3000萬元。

在今年拍賣市場上,吳冠中正持續成爲市場的熱點。此前三個月,3月31日晚于香港舉辦的蘇富比春拍會上,吳冠中的布面油畫《荷花(一)》以1.3077億港元成交,成爲吳先生油畫拍賣的第三高價作品。

吳冠中 1974年…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December 8,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