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海·感官民族誌——理論、實踐與表征 上

摘要:隨著知覺現象學的發展,人們日益感到,身體的「缺席在場」依然是一個切實存在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具身體現研究,即身體研究由「身體觀」轉向「身體感」。感官民族誌不僅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個新研究領域——身體感,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新的方法論。以知覺現象學、人文地誌學為理論基礎的感官民族誌,其實踐與其被定義為參與、觀察和言語互動的混合,毋寧為一個具身的、具地的、感官性的和移情性的學習過程。感官民族誌力求多媒體表征,意在尋求觀眾或讀者的移情性參與,以此激發出他們的親切感和「通感」,使他們獲得充分的認同。

長久以來,深受笛卡爾身心二分思想影響的人文社會科學,把研究重點放在心智上,認為它規定了人之作為社會存在,很少將身體作為研究主題。隨著後現代主義的興起,身體不再僅被看作是連接心智與外部世界的媒介,與身體有關的討論日益增多。按照克里斯·希林(ChrisShilling)的觀點,這些討論中有三類最具影響力:

一是針對秩序化身體的社會建構論分析。以福柯(Foucault)、特納(TurnerB.S.)為代表的社會建構論,將人的身體特征視為由政治、規訓和話語等方面規制生產與調控的客觀對象。二是結構化理論中的身體觀念。布迪厄(Bourdieu)與吉登斯(Giddens)是這一理論的典型倡導者,其基本預設是社會結構與行動具有互相構成的性質,身體既是社會實踐的被動接受者,也是所處環境的積極創造者。這兩類討論在研究進路上總體呈現一個共同特點,即身體的物質性和感官性臣屬於其他因素,由此人們更清楚地看到了軀殼(leib,身體存在的結構性、客觀化特征),但未充分把握身體(korper,身體存在的生命、感覺、感官、情感等特征)。為了凸顯傳統的分析焦點,身體淡出研究視線,身體在理論寫作中的「缺席在場」(absentpresence)仍然是個切實存在的問題。這無疑與視覺中心主義和文本中心主義在學術界的話語壟斷,多感官的身體體驗研究與多媒介的文化表征的邊緣化有關。在知覺現象學看來,所謂自我、社會和符號秩序都是通過身體的工作而形成的,行動所面臨的諸般機會和約束都源於身體自身問題。從「社會結構中的身體」轉到「體驗中的身體」,用現象學視角說明社會行動者活生生的體驗對於探討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必要的。在後現代主義反思思潮的推動下,身體體驗的具身體現(embodiment)研究興起,這一研究強調具身體現的決定性而不是被決定性,強調意義與知識的普遍身體基礎。

從具身體現角度出發,身體感覺不只是生理現象和銘刻文本意義的主要載體,也是創造意義的重要來源。隨著這一認識逐漸被學界接受,身體感官研究也日益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關注的新焦點之一,這也是克里斯·希林劃分的第三類身體研究,即生命態身體(livedbody)的現象學思路。這一趨勢被加拿大人類學家戴維·豪斯(DavidHowes)視為「感官轉向」(sensorialturn),即從「身體觀」轉向到「身體感」。在這一話語下,學者們發展出一系列理論概念,如感官人類學、感官地誌學、感官社會學等。在研究中,學者們對感官體驗、知覺、獲知及實踐探索進行了廣泛討論,反思並逐漸形塑和呈現感官民族誌(sensoryethnography)田野工作的規范路徑。

感官民族誌在中國大陸地區尚是全新事物。本文試圖從方法論的角度對感官民族誌研究中所牽涉的原理、實踐與表征等問題予以梳理和評述;在此基礎上,揭示出感官民族誌作為人類學乃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新視角新方法的重要意義。感官民族誌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作為新生事物,仍需要在保持與傳統民族誌對話的前提下,不斷反思並利用多媒體技術,挖掘出它的學術潛力。(作者:張連海|中國民俗學網;發布日期:2019-11-17)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