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鋼譯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身處中心的個人》4

陪伴成為主體的過程,成為自己的過程,以及自我流放(self-exile),這些成為我身為語言學家和符號學家研究的核心,甚至早於我開始陪伴我在沙發上的病人。我最初研究所謂的「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將語言和語言的結構引入社會歷史語境,同時尤其重視在主體間(intersubjective)語境中的運用。

後來,我發展出一種既非笛卡爾式,也非現象學的概念,一個將弗洛伊德的無意識(unconscious)整合進去的說話主體(aspeaking subject)——取力由能量(energy)和意義(meaning)組成,處於生物(biological)和心理(psychic)的交界處。這種對形而上學范疇(如心靈/身體,同一/他者...)的重新設計,與對社會歷史主題的關切相輔相成,這些主題成為我關注的焦點——女性、殘疾人、異鄉人、那些脆弱和貧困的人。當然,我也保持著與東方持異議者的聯系。但我的異議,我的「革命」,曾經就是我的研究。


我們自己的異鄉人


喬治·尼瓦:你剛好引出了我接下來要問的問題,關於異鄉人。你提到了聖保羅(St. Paul),強調異鄉人在他思想中的地位。你認為,與「外來」(the foreign)的關係是基督教的基礎之一。那麼,在法國,你自身的外來身份是什麼時候變得對你來說至關重要的呢?

【譯注】根據語境,文中的「foreign」/「foreigner」或譯作「異鄉」、「異鄉人」、「外來」、「外國人」等。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從1965年聖誕節的頭幾個晚上開始,在巴黎聖母院的午夜彌撒上,我第一次遇到那些緊緊裹著貂皮和毛呢的法國人——他們如此難以參透。另一邊,在街頭和地鐵上,我目睹了極度的貧窮,人們在逃離,逃離他們自己,逃離我。我將永遠是那個法國世界里的異鄉人。這並不痛苦,因為在巴特和戈爾德曼(LucienGoldmann)的課上,我交到了許多外國學生朋友。大學開始開放,強調某種在全球化之前就出現的思考方式。

後來,當勒龐(Le Pen)的排外主義出現時,我寫了一本關於外國人的書:「在法國,一個人會比任何地方都感到更像外國人。同時,在法國,身為外國人會比在任何地方都更好。」集中式的君主制國家、雅各賓式的共和國、將語言崇拜代替神聖信仰的行為,這些都構成了法國身份的幾個重要要素。這些要素使外國人在法國感到格外陌生,甚至可能使他們永遠無法完全融入。

但同時,法國的政治辯論比其他地方更加激烈和開放,人們對於思考的強烈渴望在解構的同時開闊了新的視野和烏托邦。法國的世俗化使得這個國家成為一個理想之地,允許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普世視角來思考弗洛伊德預見的「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s discontents)。正是在這里,在法國,與索萊爾斯的相遇使我接觸到了埃克哈特大師(Meister Eckhart),從而對神學產生了興趣。

我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但我總是說,所有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都是對天主教信條的、持續不斷的永久重估(transvaluation),同時,也是對希臘思想和猶太教的擴展。只有對基督教思想進行重估——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Umwertungaller Werte),同時依賴哲學、人文科學、精神分析,以及藝術和文學,21世紀的人道主義重建才有可能。

喬治·尼瓦:從你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你對基督教思想,尤其是東正教思想的興趣。但你似乎說基督的苦難是緩解痛苦的方法,這可能會冒犯一些信徒。你有時也似乎認為精神分析「優於」(superior)宗教經驗。你能給我們講講你在精神分析和宗教之間的聯系嗎?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我並不認為精神分析優於宗教經驗,對於曾給出這樣的印象我深感抱歉。我也不認為基督教信仰可以簡化為對苦難的辯解。更為根本的是,信仰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結構——如果痛苦等感覺和情緒沒有被否定,它們很可能會獲得無以倫比的升華。說到苦難本身,我認為,對於從基督之死到基督復活的這段時間,東正教的意義比天主教和新教更重要,因為它邀請信徒體驗一種與眾不同的死亡和虛空(kenosis,或譯作「自空」)。然而,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當我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聖約翰的作品時,當我更朴素地求諸我自己的試煉和困擾時,當我面對我分析對象的困擾時,精神分析的體驗讓我能夠理解到這一點。

我十分想重新審視這個決定性的事件——我們與傳統的決裂,它發生在歐洲,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我正在嘗試從這次決裂中,提供一種能為21世紀的網絡用戶提供啟示的解讀。能否存在一種宗教復興或生態契約,可能逆轉當前自動化和破壞的趨勢呢?有一點很清楚,我們已經與傳統斷裂,這是由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制度的衰退推動的。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身處中心的個人》[The Individual Person at the Center] 來源:《洛杉磯書評》[LARB],2020年3月19日,譯自帕特西·博杜安[Patsy Baudoin,MIT]的英譯本; 陳榮鋼譯 2023-08-02)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