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問題是,如何在不借助信仰的情況下應對身處危險之中的人類——就像2004年本篤十六世(Ratzinger)、波肯費爾德(Böckenförde)和哈貝馬斯(Habermas)會面時主張的那樣?面對受景觀和金融影響、被權力欲望驅使的數十億個自我,面對這些,我們可以尋找到什麼樣的「信仰」,「團結的紐帶」或者「規范意識」呢?我試圖通過精神分析的研究回歸人類關係的基礎要素,其中包括欲望及其可能帶來的災難、空虛的痛苦、對信仰的需求和對理想的投入。
聖保羅在《聖經·詩篇》中說道:「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第116章)當精神分析師面對「我信」和「我說話」時,會遭遇兩種體驗。弗洛伊德在母子共生關係(the mother-child symbiosis)中提出了一種海洋般的感覺(an oceanic feeling),一種既充實(fullness)又生產(be getting)的感覺。另外提到了對慈愛父親的初步認同,這個「個人前史的父親」(father of personal prehistory)認可了正在構建中的主體,這是自我理想的曙光。基督教信仰不就是在慶祝這個充滿愛心的父親嗎?這種「互惠投入」(reciprocal investment,這個詞回溯到印歐語系的梵語根,因此才有了拉丁語的「credo」,意為「信條」)對我這個精神分析師來說,是一種普遍的、人類的維度。
喬治·尼瓦:在東正教的觀念中,「虛空」很重要,但對信徒來說,最強烈的時刻是基督復活。它不是海洋般的母親或慈愛的父親,而是信徒的群體,托爾斯泰(Tolstoy)在《復活》(Resurrection)中描述得非常好。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在《仇恨與寬恕》(Hatredand Forgiveness)一書中,我強調東正教的內在狂喜,它並不代表靜修(hesychasm,或譯作「靜觀」)的精神卓越,而是歡迎它融入到感性的、神秘的、前語言的領域。同時,我也強調了「通過聖子」(Per Filium)和「隱秘的上帝」(Deusabs conditus)的悖論,這讓那些與神合一的東正教信徒變成了「隱秘的人」。
【譯注】「通過聖子」是指「聖靈」通過基督耶穌(聖子)從「聖父」而出的觀念。但這在基督教歷史上存在重大的爭議,也就是「聖靈從聖父而出」,還是「從聖父和聖子而出」。「隱秘的上帝」關乎上帝本質的根本不可知性,參見《聖經·以賽亞書》:「救世主,以色列的神啊,你實在是自隱的神。」(45:15)這個概念對於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家聖托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庫薩的尼各老(Nicholaus von Kues)和後來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神學思想尤其重要。
我們知道,這些深處充滿了陷阱,既可能引發虛無主義,也可能引發革命。索爾仁尼琴自己也注意到了東正教中的「悲情元素」(pathosstihii)。東正教並未經歷過聖托馬斯·阿奎納的亞里士多德學派時期,也未曾與鄧斯·司各脫(Duns Scotus,1265-1308)進行過辯論,更未見證所謂的「此在性」(ecceitas,或寫作Haecceitas,並譯作「存在的個體性」)等概念的出現。在東正教中,與上帝的連接優於虛空,但我總覺得,不羈的個體性與特異性似乎總是在痛苦中存在。後來的唯物主義革命和它延續至今的影響更像是「異教」(pagan),它們似乎只想向市場經濟方向發展,但理論上,基督教人文主義引發的解放運動是為了復興獨一性(Unique)。
女權主義綜述
奧利維爾·蒙然:2015年,你出版了一本關於女性的書,與凱瑟琳·克萊門特(Catherine Clément,1939-)合作寫的《女性與神聖》(The Feminine and the Sacred)。這本書是如何誕生的?它與你的其他著作有什麼關係?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女性特質」是每位女性生活中的核心主題。我們的革命,作為繼婦女參政權運動和西蒙·德·波伏娃之後的第三波現代女權主義運動,試圖深度探索第三個千禧年轉型期人類壓力下的變革。
2019年7月24日,我在倫敦舉行的「國際精神分析協會」(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sychoanalysis)第51次大會上做了關於「女性特質」的演講。我將女性特質定義為「無意識的玻色子」(the boson of the unconscious)。的確,在身份認同處於危機和瓦解的時刻,這幾乎不是一個女性本質化的問題,正如某些女權主義者認為的那樣。我關注每個獨特的女性個體的女性特質,也關注男性的女性特質——因為男性中也存在女性特質。我試圖理解「享樂」的特質以及女性獨特的創造力,由此引發了「女性天賦」(feminine genius)的誇張說法。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身處中心的個人》[The Individual Person at the Center] 來源:《洛杉磯書評》[LARB],2020年3月19日,譯自帕特西·博杜安[Patsy Baudoin,MIT]的英譯本; 陳榮鋼譯 2023-08-0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2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2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