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8)

[愛墾研創]嫣然:黑洞的震動之聲——從科學到文化的思索

一、前言

2020 年上映的紀錄片《Black Holes: The Edge of All We Know》(《黑洞:我們所知的邊界》)以兩條平行的科學探索為主軸:一是「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團隊為了拍攝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而進行的全球性協作;二是以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為首的理論物理學家,嘗試解開黑洞資訊悖論的理論推演。這部紀錄片不僅記錄了當代物理學最前線的科研過程,也讓人們重新思考:當我們談論「黑洞」時,我們究竟在面對什麼?是宇宙中最深的物理現象,還是人類想像的極限?…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November 28,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嫣然·愛墾研創] 未来詩學動力:詩論與自我更新衝動

在當前中國詩壇,「未來詩學」之所以引人注目,並非因它提供了某種統一的寫作風格,而是因它揭示了一種普遍而強烈的內在需求——詩必須重新定義自身,否則便只能在文化景觀的邊緣衰退。

這種更新衝動既有歷史背景,也有現代處境的壓力,更深層的則是詩人的精神焦慮:語言是否仍能說話?詩是否仍有位置?面對這些問題,詩人們必須自我更新,而這正構成「未來詩學」的理論核心。…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19, 2025 at 9:16pm — No Comments

趙娟:儒家「為己之學」的三層意蘊

《論語·憲問》云:「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對此,朱熹引用程子的解釋說:「為己,欲得之於己也; 為人,欲見知於人也。」



延續閱讀:陳平原 福柯…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November 12, 2025 at 8:30am — No Comments

譚滔·放牧一條河

我的羊群,就是我放牧的

一條河,這條河很短

喊著羊的乳名就能跋山涉水

我的吆喝一浪高過一浪

有時我高高舉起鞭子

又輕輕放下,怕羊群疼痛

我看著羊慢慢長大

河也從溪流彙成江水…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November 11, 2025 at 4:30pm — No Comments

陳榮力·盤店 下

我和老舒伯去的下一家代銷店,與阿慶所在的村莊不遠,在一個叫丁界埠的村莊裡。因為要去丁界埠的代銷店盤店,我事先曾問過同事。同事說,丁界埠代銷店的丁友良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丁友良之所以大名鼎鼎,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丁友良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叫「頂有樣」,這來自他讓人嚇一跳的外形。丁友良是其母患產前子癇生下的,他嘴歪、眼斜,一條腿又是瘸的,走路一拐一擺像撐船。對這樣的外形,丁友良自己也常拿自己取笑。去批發部進貨或到區供銷社辦事,遇到陌生人,他總這樣介紹自己,我叫「頂有樣」,男人中頂有樣的。

因為這樣的外形,丁友良沒讀過幾年書,村裡設代銷店時考慮他幹不了農活,就照顧進了代銷店。丁友良大名鼎鼎的第二個原因,緣於他沒讀過幾年書鬧出的一件糗事。…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November 11, 2025 at 4:16pm — No Comments

陳平原·AI時代的人文學 中

那個「光明的尾巴」是他們要我加的,我同意了。從25年前關注數碼時代的人文學開始(《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學術界》2000年第5期),我會不斷考慮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於人文學帶來的影響,包括正面的、負面的。今年2月份,我發表了《AI時代,文學如何教育》(《中華讀書報》2025年2月12日),談AI時代的文學教育乃至整個人文學術的困境和出路,甚至落實到具體的專業培養目標、教學方式、課堂設計、評價標準,等等。後面我說了一句話,今天稍微受過訓練的人,不用怎麼讀書,若需要寫作,一輸入要求,出來的文章就有八十分。學生們隨隨便便就能做到這一步,那是很可怕的事情。這篇文章發出來後,我們學校很重視,馬上轉發,不久又告訴我說,我們來開一個會,試著進行文理對話。文是我來做代表,理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原來的系主任,他專門做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兩個主要負責,後面有一些年輕人配合。…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November 6,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列夫·馬諾維奇:藝術家如何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生存?5

所以,人工智能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我們也知道,各國對人工智能可能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感到擔憂,並且在歐洲、美國和中國都在進行監管。看到中國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相當令人鼓舞。中國在監管人工智能方面采取了最激進的方式,這是一種好方式,可以相信技術的可能性……



我不確定任何技術是否有好壞之分,如果你想產生好的結果,你也得到壞的結果,但我們應該努力去監管它。我很高興看到中國正在努力做到這一點。但總的來說,我認為技術更多的是作為信息源,它讓人們能夠簡單地找到工作,找到感興趣的渠道,讓人們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November 4, 2025 at 4:18pm — No Comments

[愛墾研創] 古代地中海世界三大強權血戰 上

在古代地中海的歷史脈絡中,三場規模巨大且深刻影響後世政治格局的戰爭,常被並列為最重要的強權衝突,即「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以及「布匿戰爭」。這三場戰爭跨越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以不同的文化、政體與文明體系為背景,展現了古代世界競爭與融合的複雜性,也成為影響後世政治哲學、軍事思想與國際秩序的重要典範。

一、希波戰爭(前499–前449)——希臘城邦對波斯帝國的文明衝突

希波戰爭是古代東西方兩大文明——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首次全面性的衝突。戰爭主因是波斯向愛琴海西岸擴張,引發希臘諸城邦的反抗。



1.伊奧尼亞起義…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November 3,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阿赫瑪托娃詩選:這次相會沒有人能吟唱

這次相會沒有人能吟唱,

而沒有歌唱,悲傷也就平息。

清涼的夏天正在來臨,

仿佛開始了一種新生活。

 

天空就如同石砌的拱頂,

被黃色的火光所灼傷,

我需要關於它的唯一的詞,…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2, 2025 at 7:40am — No Comments

朗・席利曼(Ron Silliman)就地避難

把天花

置入世界末日


頭骨裡的布丁

帶著檸檬味

只是一點

直到你推穿

抵達更濃

近乎苦澀的

中心甜味

「Yum」是一個企業品牌…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November 2, 2025 at 4:30am — No Comments

李欣頻·廣告字戀后副作用 下

對我而言,這麼重要、是我用來獨處的聲音,已經因為大量的回聲而傾聽不到自己。有人說,一個人一生只能寫一部小說,接下來的只是也只能不斷地復制自己而已。

創作經由一連串的繁衍,固定的路徑形成風格,經過再版,變成流行。然而風格一旦變成流行,獨特性就會因大量的消費而消失,它們怎麼可能共存換個角度想,如果風格不能流行,那風格該由誰來確立山本耀司說風格是一種格式、一面鏡子、一種監獄,足以反映自己,模仿自己,耽溺自己。當風格建立,自戀體系也同時完成──然而,何時要掙脫牢獄需要從自己的保護網中解脫嗎監獄之囚也是一室之主,自囚與自由租界區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1, 2025 at 9:27am — No Comments

[嫣然·愛墾研創] 個體如何在知識與權力結構中自我安頓、自我生成?

——當現代教育哲學(陳平原)、後現代主體理論(福柯) 碰上中國近代思想的主體論(章太炎)。

一、…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 2025 at 2:30am — No Comments

《水滸傳》紋身的梁山好漢 上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查證有纹身者計有——

1) 史進 —「九紋龍」



原文(節錄):「又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身花繡,肩臂胸膛,總有九條龍,滿縣人口順,都叫他做『九紋龍』史進。」。
(…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November 1, 2025 at 2:30am — No Comments

[嫣然·愛墾研創] 巴黎:還是那麽過熱、興奮與浮躁嗎?上

十九世紀哲學家丹納在《藝術的哲學》一書中,批評當時的巴黎在文化藝術方面,過熱、興奮與浮躁。今天的巴黎,在國際創意文化人、文創業界、藝術市場中,又是怎樣的一個評價?有什麼新的景觀嗎?愛墾根據網上最新材料綜論如下——

當代巴黎的國際文創景觀

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是國家/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 法國政府將文化與創意產業(industries culturelles et créatives,…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1, 2025 at 1:30am — No Comments

寶可夢卡·記憶贸易:新文創前沿

侯佩瑜:買的是懷舊和回憶

新加坡今年第10次千萬多多9月30日開彩,第一組獎金累計超過1229萬新元,頭獎由兩注平分,每注得614萬5776新元。

614萬5776新元可以買到什麼?竟然連一張寶可夢卡都買不到。

在2022年,美國網紅Logan Paul就以527.5萬美元買下了一張寶可夢卡,打破了健力士世界紀錄。…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31, 2025 at 1:54pm — No Comments

《水滸傳》紋身的梁山好漢 下

6) 龔旺(花項虎) — 浑身虎斑、脖項吞虎頭



原文(節錄):「一個喚做‘花項虎’龔旺,浑身上刺著虎斑,脖項上吞著虎頭……」。(Wikisource)…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October 31, 2025 at 2:00am — No Comments

李欣頻·廣告字戀后副作用 上

這個城市因為還在移動,時間還在流,所以我們無法停止閱讀。——李欣頻

我似乎正在失去自己。…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31,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奥修占卜卡詮釋》51 勇氣

這是要提醒你,一旦你踏上了去尋找神的道路,它就是一條不歸路,這需要非常大的勇氣。

有一次,耶穌在清晨的時候去到一個湖邊,一個漁夫剛好灑下他的網,太陽剛好出現在地平線上。耶穌將他的手放在那個漁夫的肩膀上,那個漁夫看著他,在那個當下,他們兩個人之間沒有對話。耶穌只是洞察他的眼睛,那個人就陷入愛之中,某件事發生了。

耶穌說:「你要把你的生命浪費在捕魚多久?跟我來,我將顯示給你捕神的方法。」

那個人一定具有非常大的勇氣,他將他的漁網拋進湖裡,然後跟著耶穌走,連一個問題都沒問。當他們走到城市的外圍,有一個人跑過來,他告訢那個漁夫:「你要上那裡去?你瘋了嗎?回家去!你生病的父親已經死了,所以我們必須去安排最後的葬禮和儀式。」…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31,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平原:AI時代,文學如何教育 1

2025年元旦,《光明日報》刊登一組「文化學者們的新年心願」,我的那篇打頭,題為《人文學科要做好迎接人工智能挑戰的凖備》。因約稿字數有嚴格限制,我只提及AI時代:「作為人文學者,到底能做什麼,以及該做什麼,一時看不清楚,那就先沉一沉。等想好了,再重新出發。」編輯覺得意猶未盡,征得我同意,補充了《讀書》2024年第1期我的《中文系的使命、困境與出路》中的一段話:「然而,若不是從社會評價的角度,而是著眼於個人修養以及氣質形成,比如閱讀經典的能力,洞察世界的幽微,理解人生的苦難,培養人性的高貴,人文學科還是有一些品質是ChatGPT所不具備的」——這個「光明的尾巴」,原先就有的,也是我撰寫那篇文章的初衷。…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31,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蒼多·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拉斯洛都讀些什麼書?上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我們很陌生的匈牙利作家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以下簡稱拉斯洛),但與拉斯洛有關的幾件事,我們倒不陌生。第一,他提到很愛書的山繆.貝克特在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時,說它是一種災難,並躲避媒體,沒有親自領獎。第二,愛讀書的美國作家桑塔格生前把拉斯洛描寫為「當代的末日預言大師」。第三,拉斯洛最崇拜的作家卡夫卡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愛讀書作家。三個人都與「愛讀書」有關,本文專談拉斯洛有關閱讀方面的事。…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31,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