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19)

龍迪勇 | 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5)

既然歷史均發生並「儲存」在場所中,那麽,「場所」究竟為何物呢?按照挪威建築理論家諾伯格·舒爾茨的說法, 「場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間」, 「場所是存在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場所是具有「精神」或「靈魂」的: 「`場所精神' (geniusloci)是羅馬的想法。根據古羅馬人的信仰,每一種`獨立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靈魂(genius),守護神靈(guaraianspirit)這種靈魂賦予人和場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隨人和場所,同時決定他們的特性和本質。」「場所」這個概念的拉丁文表述為「topos」。目前, 「topos」的中文對譯詞一般為「空間」,如古希臘討論「topos」的重要文本———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第四章,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張竹明先生的譯本中就被譯作「空間」。其實,更確切的譯法應該是「場所」 (或「處所」)。古希臘人心目中的「場所」當然是一種空間但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當我們說他們「有空間概念 (Spatialconcepts)時,並不意味著希臘人就有現代人的空間概念」, 「總的說來,…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0:20pm — No Comments

張文良·維柯與日本當代哲學——以中村雄二郎的「場所哲學」為中心 4

中村雄二郎[13]的哲學研究起步很早,而其思想的成熟當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這一時期出版的《共同感覺論》、《場所論》、《西田幾多郎》以及《什麽是『臨床之知』?》等集中體現了其哲學思想的基本特征,也奠定了他作為日本當代著名哲學家的地位。…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October 26,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鄭健雄·論休閒農業、鄉村休閒與休閒旅遊業的涵義與關係(2)

參、何謂「休閒旅遊業」

Porter (1980:5)指出產業係一群生產具有很高替代性產品之企業的總稱。在此一產業內的企業,都是一群正在從事類似的經營活動、與此一產業有關的事業。因此,在界定鄉村休閒(或休閒農業)的產業範疇時,應先加以界定何謂「休閒旅遊業」?根據上述 Porter (1980:5)有關產業的定義,個人以為所謂「休閒旅遊業」係指所有提供社會大眾休閒體驗與觀光遊憩的場所或企業之總稱。至於何謂「鄉村休閒」?本文係將「鄉村休閒」視為「鄉村休閒旅遊業」的簡稱,如前所述,所謂「鄉村休閒」係指在鄉村的地理範疇內,所有提供社會大眾「鄉土性」的休閒體驗與觀光遊憩的場所或企業之總稱。理論上,「鄉村休閒」之發展除應保持原有農業的產業特性外,更應結合由農業或農村本身擁有的資源基礎延伸出去的鄉土性休閒產品或服務,因此,「鄉村休閒」也是屬於休閒旅遊業的一環,「鄉村休閒」與「休閒旅遊業」不可能分屬兩個不同產業範疇(例如圖…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14, 2017 at 5:30pm — No Comments

陳昌茂《論旅遊美的美感經驗》(5)

在場所,打破嚴格的等級秩序,同一切人隨意不拘的交往,隨心所欲地妝扮自己,狂放不羈地載歌載舞,自由自在地說說笑笑,縱情於食欲聲色,決定著普通的即非狂歡生活的規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在狂歡節這段時間里被取消了。

在場所,親呢的接觸是狂歡式的世界感受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它決定了群眾性戲劇的組織方法帶著一種特殊的性質,也決定了狂歡式有自由隨便的姿態,決定了狂歡具有坦率的語言。在狂歡式中,一切被狂歡體以外等級世界觀所禁錮、所分割、所拋去的東西,復又產生接觸,互相結合起來。狂歡式使神聖同粗俗,崇高同卑下,偉大同渺小,明智同愚蠢等等接近起來。

在場所,粗鄙,即狂歡式的冒瀆不敬,一整套降低格調、轉向平實的作法,與世上和人體生殖能力相關聯的不潔穢語,對神聖文字和箴言的摹仿譏諷等相關聯。…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une 1, 2022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2)

另外他在《空間與地方》中,談到可見性(visibility)與地方的關係時,認為: 「我們可以說,受人深愛的地方不一定要我們或別人眼見為憑。地方可以用各種方法來突顯:和其他地方的抗爭與衝突,視覺上的醒目,以及藝術、建築、儀式和典禮的感動力量。人類的地方經由戲劇化而顯得栩栩如生。地方認同的形成, 是透過個人與群體生活之期望、需要與功能性韻律的戲劇化而達成的。」(Tuan, 7 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 511-512。 8 筆者採用: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 737-738。 18 1977: 178)



段義孚強調:經由人的住居,以及某地經常性活動的涉入、親密性及記憶的積累過程,、意象、觀念及符號等等意義的的給予、充滿意義的「真實的」經驗或動人事件,…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4,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向勇·新發展階段鄉村文創的價值邏輯、行動框架和路徑選擇 (2)

藝術介入鄉創的實踐賦予了鄉村尋常物的審美觀照和藝術感知。鄉村是一個文化地理學意義上的「地方」,既有自然土地,又有文化脈絡。廣布於鄉間大地河川深谷的鄉村資源,除了土地風物、自然風貌和特色農作物等有形的「物的資源」,還有歷史傳說、神話故事、民俗信仰、手作匠藝、生命情調等無形的「符號的資產」。



朱光潛先生曾指出人們看待以古松為代表的自然物的三種態度:科學家的知識態度、伐木人的實用態度、美學家的審美態度[4],朱良志教授指出還有第四種立場,即「活的自我」的生命態度[5]。無論是審美的態度還是生命的態度,都是一種超功利、超現實的藝術自我救贖的態度,幫助自我達到一種「當下體驗」、超越現實、「發現意義」的生命境界。…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27, 2022 at 7:30pm — No Comment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6)

“表演藝術的生產”一章,考察表演藝術產品的技術生產過程。1,產出。對表演藝術公司的進行測量的4種選擇:表演的場次、單個產品的數量、可出售的門票數量和已出售的門票數量。2、生產成本。固定成本:短期內不會隨著產出水平的變化而變化的成本;可變成本:在既定規模下,隨短期產出水平的變化而變化的成本;邊際成本:增加一單位產出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3、表演藝術的獨特性在於,相對於所有產出而言,平均可變成本和邊際成本都是不變的。這是因為在表演藝術中,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對生產的組織過程並不發生作用,每場演出都是先前同樣的生產過程的重復。這樣,企業的產出會增加,而投入總是和先前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4,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江柏煒·場所精神的文學再現

挪威建築理論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79年出版了《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施植明中譯,1995),書中闡述了源自古羅馬的人所認為「場所精神」,認為「每一種『獨立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靈魂(genius),守護神靈(guaraianspirit)這種靈魂賦予人和場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隨人和場所,同時決定了他們的特性和本質。」而這就是「場所精神」。諾伯-舒茲提醒場所…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uly 11,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起源性的缺乏——論德里達的“補充”與海德格爾的“在場”(4)

海德格爾的革命性表現在他強調存在者與存在的差異,但是有幾個相關的重要規定制約著他的這一重要命題:第一,這種差異性是本體論的,不是在邏輯層面上發生的;正因此,第二,海德格爾又要尋求最初的存在者如何以在場的形式表達了居於存在之無蔽的狀態,存在者存在著,屹立著,直立著,它顯現,它在場,它與存在於本體論上的“寓居”,在澄明—無蔽的狀態中顯示了存在。它們在本體論意義上具有同一性,但又保持著差異性。海德格爾似乎在經歷著存在者/差異——存在/同一——存在者,存在/差異……這樣一種本體論建構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y 24,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做好公眾演說的秘訣

有很多人請教我這個問題,為什麼我的演說費這麼高?事實上我演說費這麼高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很會講,而是因為我在講我所做的事情。譬如說我教大家要作詳細的計劃,我自己就作詳細的計劃;我告訴大家目標設定的方法,我自己也會去做,同時會產生一些很驚人的效果。所以我所講的都是我在做的一些事情。…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February 19, 2016 at 10:13am — No Comments

韓廣信·論德里達的詩性哲學與哲性詩學(3)

在德里達看來,語音中心主義是在玩弄“在場”與“不在場”的魔方。他指出,傳統形而上學及其文化,之所以能夠有效地依靠語音中心主義推行邏各斯中心主義,就在於玩弄“在場”與“不在場”的詭計,以“在場”指示、代替“不在場”,通過“在場”理念所指示的事務以及歷史存在等各種不同的因素,統一在現實表現的場域。



同時,藉助於“在場”理念將各種不同因素所表現的不同歷史維度,統一成毫無歷史差異的同一個現實的實存關係中。因此,把“在場”或“不在場”的各種理念和事物轉化成爲現實事物。這樣,語音中心主義就巧妙地把本來虛假的,模糊的各種理念及其所謂的真理體系魔術般的變成了在場的現實力量。而德里達的“延異”則給“在場”致命一擊。他説:延異“既不存在也沒有本質。它不屬於存在、在場或缺場的範疇。”[3](P308)…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1,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張屹:從敘事學視角看中美貿易爭端(2)

二、元語用立場分析框架 

本研究建構的國家立場之元語用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主體分析框架和具體分析策略兩個部分。框架建構借鑒了現有立場分析,同時考慮了國家話語立場自身的獨特性。首先,國家立場建構意在宣示主權、消除沖突,與目前國內外學術語篇為主的立場研究采用立場語義標注方法進行靜態文本考察應有所區別。其次,國家立場符號側重於通過引導他者語用認同以實現語用意圖,其立場評判應在借鑒語義立場標記的基礎上從語義向語用靠攏。主體框架包括國家立場定位、國家立場評判、國家立場結盟三部分。 …

Continue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4,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章聞哲·自然的劇場

社會劇場與自然劇場中的細節—--讀靈焚散文詩集《劇場》

一、《劇場》的基本經緯

劇場不是戲劇本身,而是一個場所。但這裏首先又得有戲劇,然後才有劇場,才有劇場裏的觀眾,舞臺,人物。詩歌所喻指和所在的劇場,或許會讓人回想起“史詩”這種詩形式——在那裏同樣存在著一種劇場,誠然,與其如此說,不如說史詩本身就是戲劇。所以在西方文學的秩序或者尺度上,始終內存著另一條軌道上的某種統一性,也即把戲劇、詩性的哲學、以詩形式寫的論文都視為詩,有時甚至把詩人寫的那些東西都稱為詩,因為在其中細究起來的話,似乎無一例外地包含著詩人靈魂的本質和詩的本質。所以當雪萊指出“柏拉圖在本質上是一位詩人”時,或者當戈登(J.Gordon)、布朗德爾(Ruby…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16, 2015 at 4:49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18)

先從第二個質疑開始,作者所擔心的複系統理論的「運用上的危機」,正好顯示作者在重構論上的立場的游移,如果作者當真以大馬華人文學為立場,而非大馬華文文學,這正是大中華文學論述或是世界華文文學沒有辦法收納之處,不能明白何以有運用的危機產生。即使作者從自己的主張退卻下來,僅僅考慮華文文學的範圍,以作者多年對馬華文學研究視域的開拓及對馬華文學現代主義中國性一元化的批判,應該不難看出,以複系統理論所強調符義建構過程的異質性,以及文學歷時演變過程中多元交錯的系統複雜性,比較可能的是馬華文學複系統包含大中華文學,而非倒過來如作者所擔心的,馬華文學被大中華文學論給收攏過去。

就第一個質疑而言,作者特別提到造成複系統論迴避介入現實,是由於複系統論的第 6、 7 要點暗含對客觀性的強調,這兩個要點到底是什麼呢?分別是「6.…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December 17, 2018 at 7:01pm — No Comments

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14)

胡塞爾對內在「時間」意識的探討勝於「空間」的探討,「時間」當中隱含著對「場域」(horizon)感受,在某部分來說,「場域」可以說是一種即為抽象的「空間」感受。而「場域」到後期,更轉化為「生活世界」的探討 32。這樣「場域」這跟「身體存在知覺感受」有了聯繫,換言之,我們知覺到物件或物體時,都是在「世界之視域(場域)」(world-horizon)之內被知覺到的。33

「生活世界」就成了理解事物或事件的基準點,也是根本「場域」(horizon)。於是乎在不同的時空脈絡裡,即會有不同的理解「場域」出現。34關於「時空融為一體存在參與感受」,以下援引海德格說法以輔助這樣說法可能性:…

Continue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14,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周憲:文化場內遊戲規則的“去魅”分析(1)

文化史中有許多現象令人費解,比如,白居易說過:“夫貴耳賤目,榮古陋今,人之大情也!”為什麽總是把古典的東西視為值得稱道的,而對當代的作品常常視若不見?西方文化史上也有一些令人難解的範例。



例如,晚近文化學和創造心理學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同是立體主義的大師,為什麽畢加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斐聲畫壇,享盡聲名利祿之富貴,而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則地位名聲卑微得多?難道真的是後者的才智遜色於前者? …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October 19,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論德里達的“補充”概念(2)

二、關於起源與在場 

很顯然,德裏達對存在之本源的解構受到海德格爾的影響,海德格爾有感於存在一詞被後世的形而上學所填滿,它要追本溯源,找出希臘思想中的存在之本真狀態。海德格爾反對形而上學給存在規定的實在本質,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德裏達並不滿足於海德格爾追溯到古希臘那裏,認為那裏有存在之真正的本源,德裏達要比海德格爾更進一步,他要連這個最初的起源都要拆除。他當然認為那個起源也只能是海德格爾的形而上學設定的。在這個意義上,海德格爾並沒有脫離形而上學。…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4, 2017 at 7:20a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3)

3. 克利遜.諾伯舒玆──場所精神(Genius Loci)



著名的建築現象學家克利遜.諾伯舒玆(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2000),與瑞夫一樣深受海德格的影響,代表作為《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1979)。他的基本立場是:建築是賦予人一個「存在的立足點」的方式。因此,探究重點在於建築精神上的意涵,而非實用的層面。場所有其精神,而建築就是場所精神的形象化、具體化,建築師的任務在於創造有意義的場 所,幫助人定居。 諾伯舒玆指出場所的界定,他認為場所不僅是抽象的區位而已,包含了物質的本質、…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5,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