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郗超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於時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 是必濟事。吾昔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勛。” 元勛既舉,時人鹹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世說新語•識鑒》
郗超與謝玄都出身於東晉顯貴豪門,又都以其出群才華和迷人個性見稱士林,超既卓犖不羈又善玄言,玄同樣也舉止不凡且語驚四座。他們曾經同在桓溫幕下任職,不幸的是,一個雞籠里容不下兩隻叫雞公,二人很有點像油和水,放在一塊卻合不到一塊。…
ContinueAdded by ili 河 on July 24, 2020 at 12:58pm — No Comments
於是降雪了,首批別離的陣雪,落到夢幻和現實織成的巨幅布帛上,有記憶的人們忘卻了種種苦楚,我們雙鬢唯有床單的清香。這是大清早,鹽灰的曙色籠罩,約莫早上六點鐘光景,猶如客次於一個臨時的港口,一處思賜的避難所,在這裏,散落著串串靜謐的偉大頌歌。
這一通宵,不知不覺,鵝毛雪片紛揚不息,那座座摩天大廈——被螢火蟲剔透的浮石,高高地托起無數心靈的遺痕和重荷,不停地增長,而且將所負的重卓爾忘懷。惟獨那些昆蟲,略知其中底細,不過它們的記性恍惚,講述得又很怪誕。心靈對這些非凡事物所起的影響,我們無從知曉。…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ly 23,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我到魯文的時候也正是秋季,今年的魯文據說天特別冷得早,天天秋風秋雨,我的衣服沒有運到,肉體的寒冷也倍加了心境的淒涼,外加飯館的飯菜生冷,居處沒有開水,以致更顯得秋景的蕭殺了。
在這樣的秋境中,像我這樣初出國的人自然都容易起鄉思的,更何況對於秋有變態的敏感的人呢?
…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ly 23,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3, 2020 at 7:20pm — No Comments
現代化。究竟什麽是現代化?現代化的社會是什麽樣的?
一到日本,最先感覺到的就是交通事業的高度發達。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處處林立著的各種結構的立交橋,來往穿梭的各類車輛,一切交通工具的高速度運,轉無以數計的交通線路……而更重要的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你完全無需為尋找某種交通工具而犯愁,或為長時間的等待而心焦。
歷史,如今已進入到這樣一個嶄新的時代。時間的價值被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一分鐘,哪怕一秒鐘都意昧著“無價”的財富。平白無故地讓時間白白流失已成了最不可容忍的事。都說:“要與時間賽跑。”怎麽賽?拿什麽跑?腿兒?馬?牛?車三輪車?自行車?“嘣嘣車”?還是那不緊不慢,停停走走,邁四方步的公共汽?車都不行。唯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現代化的交通服務。…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Style on July 23, 2020 at 7:19pm — No Comments
在這方面,梁漱溟的觀點具有代表性。他是在認為宗教的神話部分已沒有存在價值的前提 下,肯定宗教的必要性。他注意到,近世哲學隨著認識論和科學的發展,開始否定傳統的形 而上學,神學形而上學也是講絕對的,即想象一個整個的宇宙去講,當然也要受到衝擊和批 評。他說:「宗教神學之命運,比形而上學更到了絕地,不但人格的上帝說不過去,就是那 種泛神也是不通的。」但他並不認為知識論和科學的發達能取代宗教。他從學理上說明了宗 教在人類生活中的根據所在。即「宗教必以對於人的情志方面之安慰勖勉為他的事務」;
「宗教必以對於人的知識之超外背反立他的根據」,宗教具有使人安心立命的作用。
根據宗教的特點,粱漱溟考察了宗教的發展趨勢。針對近代宗教的衰敗,是受科學攻擊的說…
Continue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ly 23, 2020 at 7:1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3, 2020 at 7:17pm — No Comments
春種秋收,完好的灌溉渠系,還是能夠維系土地和土壤活力。如果戰爭或管理不善等原因,渠道壅塞破壞,耕地廢棄荒蕪,就會很快沙化。
因石羊河民勤附近的水面廣,濕地多,水系發達。歷史上的主要屯墾區域多在這一帶“流動”。一片地方棄耕後,再找一片地方開墾。初唐屯墾中心是石羊河下遊的武威縣。但後來受風沙侵害,移至中遊地區的一個戍堡明威戍,這里即漢代宣威縣,唐代在武威縣之東設立白亭軍城,作為屯兵之處。白亭軍因臨近白亭海而得名。白亭海是原來東海的一部分,湖水潔白,景致極佳。唐代的“軍”,相當於現在的師團級建制,有上千號兵士、家屬及後勤人員。當時涼州還有赤水軍、大水等軍事單位。相當於連排駐軍“守捉”、“戍”等就更多了。…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3, 2020 at 7:16pm — No Comments
馬里歷史名城廷巴克圖,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尼日爾河中游北岸,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駱駝商隊的必經之地,從公元14世紀中葉起,相繼成為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的重要都市,在阿斯吉亞王朝(1493年至1591年)時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世界各地的伊斯蘭學者紛紛到這里講學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這里大顯身手,使這座城市聲威遠震,與開羅、巴格達和大馬士革齊名,是當時著名的伊斯蘭學術研究地之一,市區多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遺址,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uly 23, 2020 at 7:15pm — No Comments
大男人並非指愛欺負女性的那類,“大男人”的意思,是希望身邊的人也同意他的見解,也支持他的看法而已。故此,若是老年人,我希望他會是“大老年人”;若是女人,我希望她是“大女人”;若是小孩子,我亦希望他是“大小孩子”。因為這表示他們對自己有著一定的自信。(蔡瀾語錄)
男人要買一樣東西的時候,向老婆說:“我想買……”
太太已經打斷:“不要。” …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July 23, 2020 at 7:05pm — No Comments
我去北海休假。當天晚上,當我要喝一杯啤酒的時候,你猜我遇到什麽樣的好事?——慈善募捐晚會。“上帝啊!”我對坐在我旁邊的一個面像尖酸刻薄、胖得像柏油桶似的先生說,“我想,這恐怕不是舉行什麽舞會,倒像是要剝人的皮了。這個晚會所募得的款子將會裝進誰的口袋?”
“在這樣光明正大的場合是決不會剝人的皮的,”那個柏油桶對我說,“您捐獻的錢將用於美化海濱的林蔭大道。”我口袋里只有200馬克,所以無意為美化什麽林蔭大道去捐款。這時飄來一位姑娘——我該怎麽說呢,說她是一位貌美的妙齡女郎,倒不如說她更像《一千零一夜》里的公主。啊,要是能跟這樣的一位女士說說話,然後跟她一起從這兒消失——哎呀,都想到哪兒去了!公主可沒跟我說話,她朝那個柏油桶微笑著。柏油桶打了個手勢,她就坐到了他的身旁。…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ly 23, 2020 at 7:00pm — No Comments
石羊河上下遊用水之爭,最早記載是康熙61年(1722年)的洪水河案,其後又有羊下壩案、白塔河案等。但這些矛盾與糾紛都是局部的,規模也不大。進入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石羊河全流域的水資源矛盾激化開始凸顯。
共產黨員縣長李玉新,就在這時走上了歷史舞臺。他冒死為民請命,制造了震驚一時的“炸壩事件”。…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3, 2020 at 7:00pm — No Comments
就這樣,由於從體制內掙脫而出,我不僅沒有窮困潦倒,而且在時時感受著富有。當然,這種深刻的富裕感,是一種穆斯林的幸福。在這過程中,我接觸到了體制外的含義。
1989年之後,我站到了體制之外,似乎體制也在對我孤立,什麽學會、學報、出國、進修、評獎、"國家津貼",各式各樣的便宜,都清除得幹幹凈凈。
那以後我憑借的東西只有一樣:文章的水平。如果不管因什麽原因水平降低,我就會失敗而且招致嘲笑。如果失敗,以前一切清潔的選擇就似乎變成否定,因為這個社會唯以成敗論英雄。 …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uly 23, 2020 at 4:59pm — No Comments
在集中著全日本人口十分之一的東京都,人們每天的一切社會活動都與四通八達的電車運行和電車運行的精密時刻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幾乎每人兜里都揣著袖珍東京電車路線圖和各路電車精密行車時刻表。時間——這抽像而又客觀的東西,由此變得能動起來。它仿佛就揣在人們的兜里,捏在人們的手里,聽從著人們意誌的調遣與支配。
東京的公共汽車站是在大馬路邊上。而電車站則如同火車站一樣,或是在某幢龐大的建築物中,或是在地下。它宏大寬敞,多層。特別是一些主要大站(如銀座,新宿,上野,池袋),縱橫交織的各路電車線路與連接著幾十個出口的人行通路主體交叉,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曲折迂回,一走進去既像是進了前門鬧市(里面擠滿商店),又像是闖入了一座迷宮。
…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Style on July 23, 2020 at 4:54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邊鄉 岸 on July 23, 2020 at 4:53pm — No Comments
上海人有一種東西,叫“泡飯”,廣東人說泡飯是沒有營養的,故此不吃。
小時候痛恨泡飯、醉雞、芹菜。如今覺得大頭菜過泡飯加腐乳,真是清淡可口,尤其是“鍋焦泡飯”,這恐怕是寧波獨有的食物,大暑天什麼都不想吃,扒碗泡飯,精神一振。送泡飯的小菜也很多,蝦米浸醬油,火腿片,肉鬆,都是最理想的,父親喜歡“油(入水)果肉”。吃得快時,筷子與碗相撞叮叮響,吞得“沙沙”地爽快,毫無吃相的吃是最痛快的,可愛的泡飯。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23, 2020 at 4:3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2, 2020 at 10:56pm — No Comments
娜塔那埃拉,你無法想像酣飲日光的後果!持久不斷的熱會帶來何等的肉體陶醉!橄欖枝橫在半空,山崗之上是沓遠的藍天。咖啡館門外傳來悠揚的笛聲。阿爾及爾顯得如此炎熱,充滿節日的歡樂,使我不得不想離開它三天。來到布麗塔,我發現那兒正值橙花怒放……
拂曉,我便出門散步;雖沒注視什麽,卻看清了一切。在我內心深處孕育和合成的那支交響樂並非來自我的聽覺,而是來自我的感覺。隨著時光的流逝,我的激動緩和了。
薛菲譯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July 22, 2020 at 10:53pm — No Comments
欲望!美麗的欲望!我將給你們帶回壓碎的葡萄,我將再次斟滿你們巨大的酒杯,讓我回家吧——但願你們陶醉而睡去時,我能戴上纏有紅緞帶的長春藤花冠,遮住我前額的憂傷!
薛菲譯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July 22, 2020 at 10:48pm — No Comments
這是回族的一種驕傲的民族基因。就像歷史上,明朝的思想家李贄、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雖然他們都已沒有踐行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但他們抗拒不了肌體內這種"異端的血液"。他們有抗拒一切不潔凈的沖動。所以李贄到了七十多歲,被關押拷打最後割喉而死,但在遺囑中留下的,卻是一種含混的、依稀兒時的埋葬記憶。海瑞,明清歷史上再沒有出過像他那樣的清官,還居然敢罵皇帝。他一輩子的行為,他清潔的精神,都是由於一種偉大的血液的搏動。
…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uly 22, 2020 at 10:1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