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436)

藍江譯:德勒茲〈兩種瘋狂體制〉(中)

還可以給出更多的例子。三條線既不同步,速度也不一致,它們各自的領域不同,而且也沒有相同的解域化運動。分裂分析的一個主要目標,在我們倆人這里,都在尋找一條跨越線,這就是欲望本身的線:逃逸的無形的抽象之線,也就是解域化;環節化之線,無論是靈活,還是堅硬,我們要麼卷入其中,要麼逃逸而去,在抽象之線的地平之下運動,從一條線到另一條顯得轉換如何發生。



Section 2…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5,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馮苓植《狐幻》(3)

「記住!還得繃著、端著、拿把著!」

「那是,那是!」常四爺馬上響應。

是的!常四爺是繃出了個頭,繃出了風水,可是也繃出了麻煩。過去,常四爺混在弟兄伙裡打哈哈,吃飯不管閒事,低頭哈腰什麼也看不出來。可現如今這一繃出個頭來,就覺得陰的、陽的、黑的、白的、還有那粉不嘟的,什麼都愛往眼眶子裡鑽。加之脖梗子一發硬,不知為什麼腦瓜仁兒就轉得分外快,這事兒就更不好辦了。比如,師妹尚蘭芳,那麼水靈拔的人物兒,為什麼心甘情願地嫁給打小鑼的窩囊廢呔呔劉?過去只當是師妹圖個厚道老實,從沒在心眼裡放過。現在可不這麼看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March 5,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藍江譯:德勒茲〈兩種瘋狂體制〉(上)

本文收錄於阿爾曼多·弗蒂格里奧尼(Armando Verdiglione)主編的《精神分析與符號學》(Psych-analyse et semiotique), Paris, 10-18, 1975, p.165-170.在1974年五月米蘭的一詞學術會議上,在弗蒂格里奧尼主持下,德勒茲宣讀了此文。德勒茲十分成功地發揮了迦塔里的主題,迦塔里的論文題目是《能指符號學和非能指符號學》(Semiologies signifianteset semiologies asignifiantes)。德勒茲直接參與的討論部分,後來沒有保存下來。

Section 1

今天,我們不再問權力的本質是什麼,而是和福柯一樣,權力如何實現,權力在何處成形,為什麼權力無處不在。…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5,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 塵土的小徑通向森林深處

塵土的小徑通向森林深處,

四周寂靜而又空曠。

故鄉,流淌著豐足的淚水,

她睡著,在夢中,像無力的女奴,

等待著未經體驗的痛苦。

 

看這白樺哭泣著開始發抖

有時還會突然地戰栗,…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5,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劉 蘇·段義孚《戀地情結》理念論思想探析(参考文獻)

注釋:

① 大衛·西蒙在文章《居住位置和存在的區位:朝人文主義地理學的一次回歸》(Lived Emplacement and the Locality of Being)中認為,1970年代對人文主義地理學發展貢獻最大的五位學者分別是:Ann Buttimer,David Ley,Marwyn Samuels,Yi-fu Tuan,和Edward Relph。

② 大衛·西蒙等在2015年的論文《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中認為,1970—1978年是地理學人文主義流派最重要成果湧現的時期,並認為其中有10篇文獻最為核心,包括:1)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geography (Edward Relph, 1970);2)Geograph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Yi-fu Tuan, 1971);3)The black…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rch 5,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若澤·薩拉馬戈《修道院紀事》(42)

國王啟程返回王宮後的第二天,沒有風的幫助那教堂便倒下了,只有上帝下了場雨助了一臂之力;木板和桅桿放到了一邊,王室不再需要,派別的用場,例如做腳手架,或者行軍床,或者船上的寢艙,或者飯桌,或者木拖鞋底;布、塔夫綢和緞子,以及船帆,每一樣東西重新用於原來的用途,白銀送回金庫,貴族們回去過貴族生活,管風琴去演奏其他樂曲;歌唱家和士兵們到別的儀式里去放光彩。



只有聖方濟各會會士們瞪大眼睛,警惕地望著那塊鑿了孔的石頭,那5米高的木頭十字架。人們又下到淋濕了的坑里,因為並非所有的地方都挖到了所要求的深度,陛下沒有全看;在上篷車回王宮時他只是委婉地說,現在你們要從速辦這件事,這是我6年前許下的願,我可不想讓聖方濟各會員們整天價糾纏,所以我們的修道院工程延誤不會因為缺錢,需要多少盡管花。



在里斯本,會計官會對國王說,但願陛下知道馬芙拉修道院開工儀式花了多少錢,說個整數吧,是…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March 5, 2023 at 5:21pm — No Comments

A24, The Future of Film

“Yeah, they don’t need to know what it’s about. They just need to know how it feels.”

- Barry Jenkins, Director, ‘Moonlight’

Moonlight.

Ladybird.

The Disaster Artist.

A Most Violent Year.

It Comes at Night.

Spring Breakers.

The Lobster.

The Florida Project.

Amy.

Supersonic

Ex Machina.…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rch 5,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楊 奕,吳建平〈地方依戀:對象、影響因素與研究趨勢〉(8)

6.2.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6.2.1.社會心理學與「現象的完整」兩種研究取向的綜合

地方依戀的概念具有復合性且受各種因素影響復雜,這使得研究即使研究目的相同,由於所選地方、被試群體與所採用的理論架構等不同,研究的結果之間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中。但是這兩者的材料相互支持影響。社會心理學中地方依戀的研究不僅是對地方依戀本身描敘性的研究,也試圖發現地方依戀與其他心理學概念的相關研究,甚至與地方依戀有關的解釋性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March 5,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韓震·論維柯的人學思想(5)

在維柯看來,人類的共同本性是人類歷史有規律發展的基礎。即使哥倫布不發現美洲大陸,印第安人也會「按人類各種制度的自然進程前進」。各個民族都在展現著「一些永恒規律」,「這些規律是由一切民族在他們興起,進展,成熟,衰頹和滅亡中的事跡所例證出來的。縱使在永恒中有無限多的世界不斷地產生……他們的事跡也都會替這種永恒規律作例證。」(註:維柯:《新科學》,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562頁。)



證明人類普遍的永恒規律的例證有哪些呢?維柯認為,歷史上的所有民族,無論是野蠻的還是文明的,無論時空上相隔多遠,他們都保持有三種習俗:宗教、婚姻儀式和葬禮。正因為有這三種共同的製度,各個民族紛繪複雜、變化多端的習俗,才表現出經常的一致性。…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March 5,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劉 蘇·段義孚《戀地情結》理念論思想探析(11)

6 餘論

段義孚曾在 《論人文地理學》(On Human Geography)一文裏,談到自己的研究所采取的基本出發點之一便是「文化作為一種想像力的產物」[36]。何為想像力,康德曾言:「想像力是即便對象不在場也在直觀中表象對象的能力」[37];段義孚同樣認為,想像力是一種天賦的、能看見不存在事物的一種能力,因為人類總是不會滿足已有的東西;人類正是通過想像,在混亂的大自然中創造出人化的秩序,將大自然殘酷的現實,徹底改造為人文化小世界的真實[36]。



因此,人類想像中的理念 (理想)…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rch 5,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從重談「模仿說」說起(7)

一如影片《影》所展現的,如果僅止於此,這部影片也就是一部極其普通的勵志類影片,而影片的獨特在於,它在第一層模仿結束之後,又出其不意地為我們呈現出了第二層模仿。



而有意思的是,它使第一層模仿再度成為「模仿」,以一種「二次曝光」的方式,完成了從第一層模仿到第二次模仿的直接轉換,而其轉換的方式,是暗含了亞里士多德所謂的可然律和必然律的。




在這部影片中,當敘事進入第二故事——李問自身的段落時,我們才恍然,第一層敘事只不過是李問借助警察吳志輝(周潤發飾演)的形象,以一種可然律或必然律的可能性,模仿自己的現實生活,而積極建構起來的一種「影像」,至此,第一層模仿直接轉換為第二層模仿,而第一層模仿則還原為「現實」,從而完成了敘事上的一種巧妙轉換,以及一種意想不到的敘事修辭。…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March 5,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鐵

歲月流逝如鐵的隊伍,

空氣充滿鐵球。

淬火水中的鐵無色,

粉紅的夢留給了枕頭。

 

鐵的真理――慣於妒忌的

雌蕊是鐵,子房是鐵。

鐵中的詩歌鐵一般地…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5,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唐曉峰談《戀地情結》:地理學家與「不客觀」的地理世界(6)

附錄



唐曉峰陌生的城市與「戀地情結」



(見《環球人文地理》2016年第23期)

 …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5,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馮苓植《狐幻》(2)

要知道,戲班子裡混飯吃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是這麼回事兒!尤其是常四爺所在這個老劇團,那就顯得不容易了。遙想當年,乾隆爺為戍邊子弟在塞外修築這座古城時,就是以老北京為模子的。老北京有的樂子,這兒能少了嗎?於是繼遛馬、架鷹、玩鳥、斗蛐蛐兒,隨後在老佛爺臨朝時又引來了這京戲班子。轉眼間就是百八十年,父業子繼,師徒相;晃晃悠悠,忽興忽敗,這戲班子竟存了下來,頭好些年,甚至還混著當了一陣子塞外的小樣板兒團呢!據說是從唱《國際歌》以來的獨一份兒。板兒飯、板兒服、板兒待遇,好他媽的熱鬧了一陣子呢!可這裡的老禮兒特多,多到你拔不出腿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March 5,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單小曦〈單小曦論五要素文學活動範式的建構〉(9)

在現實的文學活動中,傳統四要素之間都不是直達關係,而都需以傳媒要素為中介獲得連接。因此圖示中世界、作家、作品、讀者之間沒有箭頭標識。



作家的文學創作或文學信息生產並不是直接完成的,世界對於作家的意義要通過肖像、指標、記號等符號媒介形式傳遞給作家,作家則同樣通過這些符號媒介從世界中選擇所需信息才能進行文學信息的生產。…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5,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駱一禾的詩〈麥地——致鄉土中國〉

我們來到這座雪後的村莊

麥子抽穗的村莊

冰凍的雪水濾下小麥一樣的身子

在拂曉裏 她說

不久,我還真是一個農民的女兒呢

那些麥穗的好日子

這時候正輕輕地碰撞我們——

麥地有神,麥地有神…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5, 2023 at 9:26am — No Comments

海登·懷特:歷史解釋中的形式主義與情境主義策略(下)

顯然,對新歷史主義的主要批評是在如下假定上提出的,即歷史序列要被理解為本質上比詩學更像符碼的力量的功能。並且,這些批評的綜合要點是,新歷史主義者同意這一假定,但是完全錯辨了實際上決定歷史序列的結構和過程的那個或者那些符碼的本質,而試圖用一種文化的、文學的、話語的、或者詩學的符碼來替代別的更主要的符碼——政治的、社會的、階級的、種族的、性別的符碼等等。

但是,至少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來看,新歷史主義者已經提出了文化詩學的觀點,並且拓展到歷史詩學,把歷史詩學當作一種工具來識別歷史序列的各個方面,這些方面導致了歷史中特定時空流行的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等等主導性符碼的破碎、修正或削弱。…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rch 5, 2023 at 5:00am — No Comments

馮苓植《狐幻》(1)

1



打獵,趕哪門子時髦?瞧!常四爺就算栽到這個上頭了……

要知常四爺如今也算得這塞外古城的一位名人兒了。一齣京劇《七品芝麻官》,剎那間使他時來運轉。雖未見有哪位因此而回家賣白薯,可他演唐知縣這一炮卻的的確確打紅了。

您哪!現如今誰不知名丑常四爺呢?

生、旦、淨、末、丑,丑角這行向來是排老末尾兒的。老天保佑常四爺!輪到他這一輩兒,這黃曆的頁碼兒終於倒翻了個兒,丑角這一行也能挑大樑、掛頭牌了。又是一齣《徐九經陞官記》,常四爺便一躍而為塞外「著名表演藝術家」,致使多少英雄豪傑,一時間盡在舞台上黯然失色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March 5,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楊 奕,吳建平〈地方依戀:對象、影響因素與研究趨勢〉(7)

5.3.人口學變量

人口學變量(socio-demographic predictors)對地方依戀的影響相對於其他兩個因素是最小的。但是年齡與居住時長對地方依戀的影響顯著。不同年齡段的人受不同心理特征與地方居住時長的影響,地方依戀的特點是不同的。研究者也試圖建立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與老化的過程之間的網絡結構。WahlLang(2004)提出地方隨時間變化的社會與自然綜合模型(Model of social and physical places over time,…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March 5, 2023 at 3:30am — No Comments

吳麗瑋 蔡詩瑜〈紀念學者段義孚:傳統城市形態依然有著當代生命力〉(中)

段義孚先生舉過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美國的芝加哥,因為城市設計沒能讓城市功能發揮作用,一些地方就會變得很荒,很多市中心都變成了犯罪率極高的地方。人都躲到郊區去,躲到自己安全又漂亮的房子里,房子和房子中間,都是路和樹隔開的。而在中國,你會覺得城市空間里有很多沒有經過設計的空間成為了公共空間。比如高架橋下面,居然會有人在那里跳交誼舞、跳廣場舞、打太極拳和下棋,這個文化區別就特別有意思。

在西方,對個人空間和私密性的需求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自我意識的發展,這個是受了教育的布爾喬亞階層的需求;一個是社會組織需要分離,比如說從歐洲文藝復興的鬆散社會關係,到英國發展出社會階層分野。這些需求導致房間的功能越分越細,每個房間都對著走道開一個門,只要門一關,你就處在自己的世界里。它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分離。到…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4,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