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6)

李校利·生態文明理論定位與發展策略簡述

摘要:作為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生態文明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生態文明建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基礎上,是以人類和自然相互依存為中心的一種新的文明。加強生態文明的研究,將極大的豐富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體系。



人類邁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特別是黨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態文明”這個概念寫入政治報告,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四個目標,更是把生態文明的研究推向高潮。理論界就生態文明的理論定位與發展策略、生態文明對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的創新和發展展開廣泛研究。

 

一、 生態與生態文明觀…

Continue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December 29, 2016 at 8:58pm — No Comments

楊峰·哈薩克斯坦情思(上)

歌和馬



不記得是誰說過:歌和馬是哈薩克的一對翅膀。這話的確從心靈世界到生存方式,極為準確、生動地勾勒出了哈薩克人的人生風貌。



歌,是情感與理想的抒發;馬,是力量與勇氣的象征。而歌聲是需要飛揚,駿馬是需要馳騁的。所以,如果你能有機會放眼哈薩克斯坦那一方國土的遼闊,你就會感到,在這樣的土地上產生歌與馬的浪漫是多麽的自然、必然和合乎情理,給予你的不論是實際的還是想象的空間是多麽的博大和遼遠。…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December 29, 2016 at 8:56pm — No Comments

刘崇汉·陈嘉庚与巴生

1. 前言

陈嘉庚(1874-1961)是一位领导时代潮流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及伟大爱国者。他创设企业,振业经济,倾资办学,培育人才,树立兴学典范。他团结华社,领导南洋华侨支援中国抗击日本之侵略,是著名的反战斗士。他一生追求进步,坚持正义,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

陈嘉庚,就是一个至今仍令人感动不已的名字!陈嘉庚为了教育事业、反侵略正义事业及爱国运动,捐出接近全部之财富。他不是当时南洋最富有者,但仅教育方面的捐款就达到一亿美元左右,成为那个时代的空前创举。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不惜变卖自己的房产来维持学校经费,其“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的壮举,至今为人传颂。他还举债办学,从1926年至1934年,他用厂房、地产、货物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来支付厦大及集美两所学校378万元。…

Continue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2:30pm — No Comments

蕭紅·生人

來了一個希奇的客人。我照樣在廚房裏煎著餅,因為正是預備晚飯時候。餅煎得糊爛了半塊,有的竟燒著起來,冒著煙。一邊煎著餅,一邊跑到屋裏去聽他們的談話,我忘記我是在預備飯,所以在晚飯桌上那些餅很不好吃,我去買面包來吃。

他們的談話還沒有談完,於是家具我也不能去洗,就站在門邊不動。

“…………

…………

…………”

這全是些很沈痛的談話!有時也夾著笑聲,那個人是從盤石人民革命軍裏來的……

我只記住他是很紅的臉。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1:26am — No Comments

行者 阿保·業餘狩獵專家

先達市附近的「園丘」(種植園),周圍被很多其他公司的種植園圍繞,有種劍麻的,有種棕櫚的,也有和我們一樣種橡膠的。因為不靠近原始大森林,所以樹林裡沒有什麼猛獸,充其量是幾隻野豬和四腳蛇之類。但再往南約兩百多公里,同一公司的另一橡膠園,卻是在原始大森林的邊沿,所以當年那裡常有老虎和熊出沒,甚至大蟒蛇都有碗口那麼粗的。 

當年老爸的一位華人同事,我們稱他「馬達伯」的,業餘時間很喜歡入山打獵,遠近聞名,他常給我們講他打獵的故事。平時他是用來福獵槍打獵,野豬、鹿,獐子,每次都不會空手而回。偶然也打到野熊,但老虎就難遇到。…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1:25am — No Comments

[英] 伊恩·麥克尤恩:玩具娃娃

孫仲旭譯

從記事起,彼得就跟妹妹共用一個房間,多數時候他無所謂,凱特還行,會讓他笑。還有一些晚上,彼得從惡夢中醒來,挺高興房間裏另外還有一個人,即便那是他七歲的妹妹,在跑進彼得的夢中追趕他的紅皮膚、身上有黏液的動物面前,一點都不頂事。他醒來時,那些怪物就溜到窗簾後面,或者鉆進衣櫥。因為凱特在房間裏,讓他在下床並全速沖過樓梯平台時,就是有那麽一點點容易了。

可是也有些時候,他的確不樂意共用一個房間,凱特也是。有過一些漫長的下午,他們互相惹得不高興。小吵變成大吵,大吵變成打架,真的是拳頭打、指甲抓、扯頭發那樣打架。因為彼得大三歲,大打出手時,他估計自己會打贏。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確實能打贏,他可以一直拿得準先哭的會是凱特。…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1:03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火警

在這一棟二十二層高的大樓住了三年,沒有認識大樓裏一個人。一層兩戶,共四十四戶人家。如果把每一戶人家放進一個獨門獨戶籬笆圍繞的屋子裏去,四十四戶是個頗具規模的村子了。人們每天進出村莊,路過彼此的桑麻柴門一定少不了駐足的寒暄和關切。把四十四戶人家像四十四個貨櫃箱一樣一層一層堆疊成大樓,每一個貨櫃門都是關閉的,就形成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現代。作息時間不同,連在電梯裏遇見的機會都不很大。我始終有“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我的對門,一開門就會看見。可是三年了,不曾在門前撞見過人。我只認得他的門,門前一尊秦俑,莊嚴地立在一張刷鞋的地氈上,守著一個放雨傘的大陶罐。椰汁燉肉的香氣從廚房那扇門彌漫出來,在樓梯間回蕩,像一種秘密的泄漏,泄漏這兒其實有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SRESCO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1:02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4)

地球的特點 規律和狀況

在羅馬帝國的最後200年間,知識階層已經能夠接受了,因為這一假說是令人信服的。但是,從4世紀初起教會執掌大權之後,再相信這種思想就非常危險了。假如誰有膽敢於宣稱地球是圓的,他就會有生死之虞。但是,對此我們不應責怪教會,因為在當時,基督教的那些最早皈依者都出身於最蒙昧的社會階層,他們被灌輸了這樣的思想:世界末日正在逼近,到那個時候,為了自己的子民,耶穌將在榮光之中重返受難地,對人間的善惡做出審判。

這些基督徒確信這是世界惟一的真理,並因此而堅信不移。假如耶穌真的第二次來臨的話,那麽,此外的任何事情就都是虛假的,人類腳下的這片大地理所當然就會像教會所說的那樣是扁平的,要不然,耶穌就得君臨兩次,一次去西半球,一次去東半球。真是這樣的話,那簡直是荒誕離奇而又褻瀆神靈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李俊:中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上)

——基於公共選擇理論與勞動經濟學的分析

【內容提要】 本文運用公共選擇理論和勞動經濟學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困境進行分析,指出造成這一困境最根本的因素在於大集團下的完全勞動力市場以及企業職業培訓標準的缺失。而走出困境的辦法則在於,一方面在分解大集團、成立小集團的基礎上創造不完全勞動力市場機制,使企業能夠從職業教育中得到合理回報;另一方面,制訂開發受到企業和教育界共同認可的職業培訓標準。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提高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水平的具體建議。…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談正衡·原野食綠

早年曾是鄉村赤腳醫生,那時進山采挖中草藥,常能隨口啖到黃精、首烏、百合、茯苓,吃下這些甜糯生津又氣血大補之物,多半是為了療饑,而非什麼“藥膳”和“食補”。但凡做過郎中的人,由其經驗,終歸是容易悟及口腹之道的。

有一種功能潤肺養腎的常用中藥,叫天門冬,時下人們愛養置在案幾庭院類似文竹的觀賞植物,花卉市場有出售,但它們的最佳生態,卻是竹樹林中那半人高的一叢叢、一蓬蓬青郁蒼碧的身影。每當春二月裏,它們令箭狀嫩莖就竄出地表,待尺把長時掐下,切寸段與臘肉同炒,恍如青玉簪,入口腴嫩清脆,那種滑膩膩的鮮味,有吃冬筍和扁尖的感覺。…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李俊:中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下)

三、突破困境的途徑與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解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困境的邏輯前提在於,試圖讓企業從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獲得合理的回報,在此基礎上再保障教育與培訓的質量。要達成這一目標,應當從改變(或拆解)大集團、建立不完全勞動力市場、制訂開發企業職業培訓標準等途徑著手。




1.分解大集團,組建小集團




如前所述,我國目前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之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企業集團的數量過於龐大,企業參與職業培訓的收益有限、動力不足。從這一邏輯出發,走出困境的辦法即在於將大集團分解為小集團,並在集團內嘗試建立相應機制,刺激和鼓勵企業參與培訓。…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December 29,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伍嘉瑩·反思「傳統」定義

很多人說要認識傳統文化,學習前人的智慧。然而,傳統是什麼?你的傳統又是否等於我的傳統?身兼藝術家、策展人和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及項目統籌的潘蔚然因為找不到答案,於是籌劃了一個以傳統為主題的展覽,引領一眾藝術家互相討論。

所謂的「傳統」,其實沒有一個金科玉律的定義,潘蔚然(2a,左)說她思索了這個題目良久,也得不到一個完整的答案。「傳統不是固定的,這是很多人的決定,絕不是一個人可以影響的。」所以這次展覽她邀請了6位藝術家參展,包括朱興華、何倩彤、李傑、呂振光、石家豪和曾翠薇,他們運用不同的媒介來表達自己和傳統的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28, 2016 at 10:35pm — No Comments

汪涵《有味》油紙傘 6

涵舍故事

雲氏遮雨蓋|說起傘,相傳是由古代著名木工師傅魯班之妻雲氏發明的。

在春秋末年,魯班常在野外作業,遇上瓢潑大雨,來不及躲閃,渾身立刻就被淋濕。魯班的妻子雲氏看見魯班在外面這樣辛苦努力地工作,卻被雨水淋得臟兮兮,感到十分煩惱和心疼,於是她決定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為魯班解憂。

“魚找魚,蝦找蝦”,魯班老婆的手工當然也是頂呱呱。她首先想到把拾來的竹子劈成一根根的細條,然後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像“亭子”一樣的形狀,收攏的時候如一根棍子,張開像一個蓋子。隨時可以攜帶,十分方便,下雨了一撐,就不用擔心被雨淋濕了。…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24pm — No Comments

萊辛寓言·死的渴望

一頭被捕獵激怒了的熊追趕著一位來林中漫遊的人。它要咬死他,為著報仇雪恨。(對漫遊者來說,真可謂飛來橫禍。)

報仇?有讀者會講,愚蠢的畜性,你怎麼誰是仇人也分不清!

別罵我這善良的動物,它從來沒有理智,只能依靠本能。甚至在咱們中間……我說什麼來著?不……在狗中間,也沒少出這種事情。

快!漫遊者,你快逃命!

他逃,熊追。他叫喊,卻無處藏身。

熊緊追不舍,咆哮著沖過叢莽,眼看趕上他。他只好不斷變換方向,時而右,時而前,時而左;然而枉費心機,為什麼?因為熊也非木頭。…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23pm — No Comments

楊義:李白詩的生命體驗和文化分析(下)

三 遠遊姿態的胡化氣質和南朝文人趣味

李白的遠遊姿態包涵三個因素:一個是胡化的氣質;一個是慕道求仙的意願;一個是南朝文人的山水趣味。…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20pm — No Comments

楊義:李白詩的生命體驗和文化分析(上)

李白是公元8世紀前中期中國最有影響的詩人之一,

他的詩是盛唐時代的結晶。在盛唐,杜甫的詩寫得比較沈重、踏實,比較有責任感,對唐以後中國的古典詩歌影響深刻。在中唐,白居易的詩寫得比較通俗、淺顯,在他活著和去世不久,對日本、對我們西域的少數民族影響很大。李白的詩呢,寫得比較飄逸,文采風流。他是中國在西方世界影響最大的詩人。我們今天就是講李白這位天才詩人盛世的風采。



一 中華文明史上黃金時代的天才詩人

李白名滿天下的時代是公元8世紀。這是以開元、…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張廣達:我和隋唐、中亞史研究

我於1949年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次年轉系進入歷史系。我非常幸運,遇到了很多好老師。這些老師學識淵博,在當時雖都已卓然成家,但仍然焚膏繼晷,潛心向學,刻苦自勵,精益求精,使我大開眼界。他們在授業解惑、教育學生上循循善誘,汲引有方,期待學生成為有用之材,盼望學生青出於藍勝於藍。這種心情體現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上,他們所具有的敬業獻身精神,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宗教般的赤忱。今天回想起來無限感念這些老師,並為當年不能體認他們的苦心而慚愧而追悔。…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陸文夫·夜不閉戶

在各種各樣的書籍裏,提到太平盛世,民風純樸時,常常歡喜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我們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時,某些地方也曾經有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時候,上了年紀的人常常要提起那一段時期,提起來就不甚唏噓。現在談不上什麼夜不閉戶了,裝上了防盜門也不保險,走路時還要防著點強盜或小偷。如此說來,我們這個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

我不了解古代的太平盛世是什麼樣子,可我卻是從五十年代過來的人。我覺得那時候所以能夜不閉戶(也不是絕對的),主要原因是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統一管理,沒有人東竄西跑地做生意,農民也不能進城,沒有介紹信你哪裏也不能去,來人暫住要到居委會去登記。再說,那時候有什麼東西可偷呢,誰也沒有巨額的現金,沒有鉆戒,沒有項鏈,沒有美金,沒有……一切可以移動的財富,各種誘人的玩藝兒全沒有;有的是幾斤糧票,幾尺布票,還有各式各樣的票證。…

Continue

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7pm — No Comments

盛邦和:村落、村落,落後、落後

——梁漱溟,一個落後的中國人

梁漱溟的人生,是悲劇的人生。梁漱溟一生執著,可謂中國的脊梁,但用“脊梁”頂著歷史的船頭。梁漱溟,一個落後的中國人。他的“鄉村建設”論,用“村落”反對城市,用“鄉約”維持“宗法”,用“鄉下人”的精神,反對市民化的進程,誤國誤民。當下中國改革遇到困難,先進的中國人,不要去學梁漱溟,真正的脊梁,要去拉船過灘。…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7pm — No Comments

羅微等:2014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研究報告(上)

 2014年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收尾的關鍵一年,也是謀劃布局“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規劃的開局之年。一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堅持理論與實踐並舉的工作思路,及時進行工作經驗總結和保護理念調整,在推進常態化工作的同時,也在諸多方面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效。



一、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制化進程及依法保護實踐

 2011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是我國全面實施“依法治國”的具體措施,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堅實保障。為全面貫徹《非遺法》,並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積極推進相關配套法規和地方法規的制定與出台顯得尤為迫切。…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