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4)

程明琤《歲月邊緣》風雪 空難 亡魂

那天清晨起身,玻璃窗外正大雪紛紛,皚皚銀光映照屋內,雖然身在暖室,也不免向窗外凜冽打個寒顫。

雪不停地下著,兩只麻雀飛來了,停在窗外矮叢邊,蓬松著羽毛,一動不動,好像啾啾鳴聲也被風雪凍結。龐大的靜穆,壓縮著在風雪中淩亂破碎的空間。靜得好像要發生什麼似的。我在室內踱著,無聊地看看日歷,那是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三日。

下午,開始為一對久別遠來的朋友準備晚餐。這個時代;交通方便了,聚散更無常。心裏想著晚上歡聚時該有談不完的別後話,但願風雪不要無情阻人來路。…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鳥之惡

家中有鳥,其色白、其體小、其聲噪、其性……唉,頗惡!不過,這個“鳥之惡”,卻是種因於“人之善”的結果。因果糾纏,費人思索。

詩人能自一粒小沙見出世界,我但願能從一只鳥性,略微觀照人間。這個故事,說來話長,不妨一說。即使無足“警世”,或可聊為解頤。

話說,三年前旅居印尼雅加達,日子過得倒也清靜閑暇。忽然有一天,女兒放學回家,碰到一個鳥販子,買回一只貓頭鷹,養在屋裏和她為伴。那陣子她的房間裏,就那麼赫然一只龐然大物,“貓視耽耽”地,叫人提心吊膽。家中的印尼傭人視之為不祥之物,說屋裏養個貓頭鷹,定會惹來大災禍。齊聲向我要求:“娘娘,送走它吧!好可怕!”眼看她們要威脅離去,不得已,和女兒來個討價還價的商議:她要是送掉那只貓頭鷹,我就給她買只白鸚鵡。白鸚鵡,又好看,又會說話,養在房裏才算良伴。連誘帶逼,終於叫女兒送走了貓頭鷹。…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水仙花

冬寒還沒有盡去;春的訊息就好像迫不及待地擠了出來。雪溶盡後;幾天暖洋洋陽光普照的日子,墻角矮叢邊;幾株水仙苗便嫩嫩怯怯地冒出了地面。真擔心;如果又無端來一番霜雪,那幾株嫩苗必將凍死無疑。那麼,花訊便徒然來得太早。

於是;就想著要去買幾棵水仙來種,那種“翠袖黃冠白玉英”中國人慣見的水仙。花種找到了,買了回來,放在黑色的淺缽中,砌上白石,澆入清水,等待花訊早臨。

也真快;沒有幾天;花蒜上冒出嫩碧。一晚就能茁長一兩寸。終於嫩碧中長出苞蕊。再過幾天;苞蕊綻開了。翠玉枝頭,婷婷地撐起朵朵玉盞,晶瑩剔透。花心中浮現一圈嫩黃,更顯嬌秀清靈。水仙花!中國群芳譜中的“雅客”,清供室內,滿屋生香。無須覓春邀春了;春已與我同住。…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千古幽篁

“獨坐幽篁裏,彈琴覆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唐.王維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詩,透過任何讀者的“心眼”;都可以見出一幅明朗清幽的畫面:瀟瀟疏竹中;高士撫琴仰首,浩渺長天上,孤月一輪懸空。

就那樣,孤照、幽篁、高士,透澈通明地貫穿起一個古今華夏竹的文明。…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9:58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大地藝術

前言

華府的十一月,早已風寒露冷。大地褪去了晚秋絢麗的錦繡;逐漸進入一個不加色彩的冬眠。就在這個圍爐室內絕跡自然的季節裏,“好希罕”現代藝術館舉辦了一個標題為“大地的探索”展覽,特別介紹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大地藝術(Earth Works)。

展覽會中所展出的只是一些圖片,而不是藝術作品的本身。因為這些所謂作品已成為大地景觀中的一部分,不是藝術館可以用金錢搜購搬運而來的東西。圖片中所展示的只是各種大地藝術的構型攝影,以及作品所在地及作者的簡短說明。展覽期中有每周兩次的電影短片。短片所放映的是某些大地藝術的工作過程,或者是藝術家透過影片將大地對生命相關相系的消息來啟發觀眾。無疑地,在自然環境日遭科技破壞的警惕中,“重建自然”已逐漸成為整個西方文化進展中的重要一環。…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9:58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秋蟬

我們後院裏有泓池水,池畔築著一個露天烤爐,一季長夏;我們幾乎每天黃昏都在後院玩水,吃肉,過著簡單方便的現代“初民”生涯。然而,曾幾何時,秋涼漸起,天光早落,我們又要回到“洞居”去細數雨雪風霜的日子。後院的那片自然,也就在秋聲瑟瑟中逐漸荒涼起來。

有天傍晚,不想做飯,就偷懶又在池畔烤爐上烤起肉來。爐邊的一棵果樹已開始落葉紛紛了。暮色攙入烤肉的煙裏,將黃昏揉得更濃黯。忽然池水上傳來唧唧的叫聲,我回頭一看,只見水面浮著一個大大的昆蟲,緊拍雙翅,唧唧而鳴,想要掙紮飛起,卻只管在水面打轉。眼看它將力盡而溺,就拿著烤肉的長筷子,翻轉頭來伸往水面,想要去助它“一臂之力”,但那蟲兒卻無法抓住我的筷子,只好用雙筷一把將它夾上岸來。蹲下來仔細看時,原來是一只秋蟬,黑身薄翼,就是那種鳴徹一季炎夏,又叫來漠漠秋寒的蟬──小時候抓過的,書裏頭讀過的,畫面上看過的。…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曇花之夜

廚房飯桌旁邊的窗台上,放著許多盆景植物,其中有一株是曇花。

三年前,我從朋友處得來兩片曇花葉,種在土裏,漸漸枝葉茁長繁茂,如今,已長到四五尺高了。但三年過去,只有葉無花。老覺得,要看自己所種的曇花;是件遙遙無期的事,但,我還是日日盼望著。

九月初臨的一個早上,陽光灑滿窗台,我坐在桌邊喝茶,一面看窗台上的幾株非洲蘭;盛開著粉紅、紫紅,和白色的花,想看曇花的願望忽然很濃切。於是眼光由矮小的非洲蘭移向那株幾乎撐到窗台頂的曇花枝葉上。陽光將那些厚實的葉子照得透亮,像一塊塊晶瑩的碧立簪。忽然,我的眼光凝住了,從一條葉邊的彎隙中,一個小小的曇花苞伸了出來。我的盼望從慢無邊際的虛無裏,凝成了那個小小的現實。而且,會一天一天地成長,直到花苞綻放。…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11, 2017 at 9:56pm — No Comments

盛邦和:卡夫卡的布拉格夢境(下)

《審判》說的是主人公約瑟夫·K在30歲生日那天突然被捕,哀告無門,被無辜處死的故事。書中主人公K被逮捕是荒謬的,他的受審判也是荒謬的。在等待審判的過程中,K竭盡全力投入“訴訟”的過程,為證明自己無罪想了種種辦法而無濟於事。他求助法律,但法律拒絕了他。

書中寫道:法律的大門敞開著,彎著腰往門裏瞧,試著進去。衛士大笑著說:你真想進去,就不妨試試吧!把我的禁止當耳邊風好了。不過你得記住,我可是很厲害的。再說我還僅僅是最低一級的衛士哩。從一座廳堂到另一座廳堂,每一道門前面都站著一個衛士,而且一個比一個厲害。這個你要知道!…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anuary 11, 2017 at 4:03pm — No Comments

李剛田·鈐記中華~書法 下

Continue

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11, 2017 at 3:59pm — No Comments

朱普樂:毛時代的衣食住行(下)

涇縣農村的住房情況一般較為寬裕。尤其茂林、黃田、溪頭、陳村、厚岸、包合等地,歷史上文風興甚,經濟發達,讀書識字乃至經商做官人較多,蓋起大片大片的廳堂樓舍。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地主富農資本家被打倒,田地被瓜分,房屋也被瓜分,貧苦農民都分到住房,居住較為寬敞。黃田村空房很多,誰來住都可以,根本不用租金。住長了,也就變成他的房了。“洋船屋”這組大宅院,占地4200平米,建築面積3700平米,“土改”時除留給原房子主人四間房、一間堂屋和一間竈屋以外,其余分給了七、八戶農民。就是說每戶大約分得近500平米空間,其中建築面積就達400多平米。足足抵得上如今一幢別墅,有過之而無不及。…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January 10, 2017 at 1:04pm — No Comments

溫鐵軍:鄉村建設是避免經濟危機的可能出路 上

去激進化:經濟危機時代的發展探索

在目前被稱為“中國崛起”的這個發展階段,其實依舊是“今天的你我重覆著昨天的故事”。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著資本主義世界1933年的生產過剩性危機。而危機之所以尚未發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在於中國在秦朝時就完成了至今為歐洲人所渴望的大一統。一個龐大的大陸型國家,可以把過剩的生產能力轉向內陸建設,這就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期遭遇生產過剩之初,國家提出“兩縱三橫”、“五縱七橫”的思路所在。乃至於今天的“一帶一路”,成立亞洲投資銀行,把過剩化的工業化大生產的生產能力轉向內陸甚至是中亞、西亞的基本建設,也都是源於這一思路。…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0, 2017 at 1:01pm — No Comments

〔日本〕星新一:壺

古昔某地的領主。其城堡裏的庭院,栽植著好幾棵松樹。那一年,春天平靜地過去,初夏時分,某一天黃昏,每一棵松樹上都見有一條蛇爬了上去,每一條蛇都從枝丫上向外伸出了頭。因為事出突然,於是眾人都跑了來看個究竟。仔細看去,但見每一條蛇的蛇頭似乎都朝向地面某一處。

 

“把那地方挖掘挖掘看看。”

 

領主這樣命令。先是一些小石頭。把那些小石頭弄掉,再挖下去,好像挖到了什麽。

 

“挖到了一個壺了。”…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January 10, 2017 at 12:57pm — No Comments

〔日本〕星新一:強盜的苦惱

黑社會的強盜們聚在一起,商議著下一步的行竊計劃。

 

“真想痛痛快快地幹它一樁震驚社會又成功無疑的大買賣呀!”一個歹徒異想天開地說,誰知這個集團的首領竟接著他的話爽然應允道:“說得對!我也一直這麽盤算著,現在想出了些眉目,大夥準備一下吧,我要幹活了。”

 

這一番話讓強盜們吃驚不淺,大家爭先恐後地問道:“究竟怎麽幹呢?”

 …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January 10, 2017 at 12:53pm — No Comments

專家探討文創產業要將價值理念植入產品之中

隨著“互聯網十”時代的來臨,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呈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上周末,多位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學界、業界專家齊聚上海理工大學,共同探討當下內容供給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時代命題。

隨著“互聯網十”時代的來臨,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呈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視頻直播、網劇、IP(知識產權)與泛娛樂、文化眾籌———這些在過去不可想象的文化創意潮流,逐漸變成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上周末,多位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學界、業界專家齊聚上海理工大學,共同探討當下內容供給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時代命題。



做“精”與做“專”是兩大發展方向…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9, 2017 at 10:11p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文化產業與金融創新論壇

  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一帶一路”文化產業與金融創新論壇第一場於2016年11月4日14:30-17:00 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五樓多功能廳舉辦。

  本次論壇由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組委會、魯迅文化基金會、中國投資協會共同主辦,廈門文廣傳媒集團、廈門外圖集團、台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聯合承辦,廈門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海西商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廈門春華傳媒有限公司參與協辦。

  出席嘉賓:

  …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9, 2017 at 10:08pm — No Comments

瑞典電影《遊客》

編劇/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主演:約翰尼斯·庫克麗薩·洛文·孔斯利



度假勝地阿爾卑斯山,來自瑞典的托馬斯一家入住山腳下的豪華家庭旅館,預備在此度過五天假期。這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中產之家,男主人托馬斯英俊高大,有著優質的工作和豐厚收入,妻子艾芭溫柔大方,體貼地照顧著全家,女兒薇拉和兒子哈瑞活潑可愛。在景點攝影師的鏡頭裏,一家四口笑容燦爛,顯得無憂無慮。

第一天,四人滑雪玩得十分盡興,托馬斯也為自己能暫時遠離工作而感到愉快。…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9, 2017 at 9:56pm — No Comments

鄧長權·園旁幾棵玉米樹

在我的小菜園,園旁,生長了幾棵玉米樹。

說幾棵是謙辭;短短一小畦地,由於玉米樹種得過密,少說也六、七十棵!



園旁玉米樹,不是我們栽種的,是鄰園阿嫂栽種的。




有趣的是,阿嫂園裏種的是芥菜,偏偏留下在我們園邊,最後一小行畦田種下了玉米。我想,應該是她手上剛剛有人給了她種子?或者想吃玉米,看到自己的田地,正巧在我們園邊,因為地勢關系築畦不平均,最後一行畦田只得一小截,就幹脆把玉米栽下。




我們的園,正值栽種包菜,鄰園阿嫂種芥菜,包菜和芥菜都是長不高的蔬菜,雙方的園間突然冒出了幾棵長大後高過人頭的玉米樹,特別引人注目。…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January 9,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朱自清·海行雜記

這回從北京南歸,在天津搭了通州輪船,便是去年曾被盜劫的。盜劫的事,似乎已很渺茫;所怕者船上的骯臟,實在令人不堪耳。這是英國公司的船;這樣的骯臟似乎盡夠玷汙了英國國旗的顏色。但英國人說:這有什麽呢?船原是給中國人乘的,骯臟是中國人的自由,英國人管得著!英國人要乘船,會去坐在大菜間裏,那邊看看是什麽樣子?那邊,官艙以下的中國客人是不許上去的,所以就好了。是的,這不怪同船的幾個朋友要罵這只船是“帝國主義”的船了。“帝國主義的船”!我們到底受了些什麽“壓迫”呢?有的,有的!

我現在且說茶房吧。…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anuary 9,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范曉·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

自1206年(宋開禧二年),鐵木真在漠北斡難河(今鄂嫩河)豎起九腳白旄纛,拜受“成吉思汗”稱號,建立大蒙古國始,僅用了十六七年,便占中亞、越高加索、跨克裏米亞半島、抵第聶伯河,橫掃歐亞大陸;21年後滅西夏;28年後滅金朝。然而,蒙古對偏安的南宋王朝,自1235年(宋端平二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始,至1279年(宋祥興二年)崖山海戰最後一役止,浴血45年才告得手。這其中,南宋在四川盆地的山城堡壘戰,對左右戰爭局勢、延長宋朝統治,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1259年(宋開慶元年)夏,蒙古國第四位大汗蒙哥、以驍勇善戰著稱的蒙軍大將汪德臣,均在蜀中前線的釣魚城下負傷,相繼殞命於嘉陵江溫湯峽。臨終時,蒙哥汗憤恨不已:“我之不治傷疾皆源於此城也,我去世之後,若克此城,當盡屠之。”…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9, 2017 at 9:5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