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大部分的P2P公司必將失敗
下面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到底什麽是創造價值?
創造價值和賺錢有什麽關系?企業都是要賺錢的,這是毫無疑問的,歸根到底企業是營利的機構。但是賺錢先要創造價值,創造價值意味著什麽?創造價值有一個定義:
第一,你能夠向市場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說智能手機,這是前所未有的新產品,被市場廣泛接受,這就是創造價值了。微信是以前沒有的社交通信方式,你創造出來了,這是價值。…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7, 2017 at 2:37pm — No Comments
三
夏季會戰前夕,軍務會無休無止,幾乎持續到開戰的前一刻,可是,作戰方略依然沒有定論。
會議陷入僵局,於是大野治長發問道:“真田大人有何見教?”
會上意見有二種。嫡系諸將大多主張負固守城,而浪人諸將則堅持於城外決戰,就這一點而論,幸村和又兵衛是一致的,只是對決戰戰場定在何處尚有分歧。
又兵衛選擇離城四十裏地的小松山為戰場,與此相反,幸村則提出,城南八裏外的四天王寺一帶最為適中。…
Continue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17, 2017 at 12:15pm — No Comments
乙、轉移作用
當我們收集以上的"夢凝縮"例子時,我們就已註意到另外一種重要性不下於"凝縮作用"的因素。某些在"夢內容"中占有重要篇幅的部分在"夢思"中卻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而相反的情形,也屢見不鮮,一些在"夢思"中位居核心的問題卻在"夢內容"中找不出蛛絲馬跡。而夢就是這般地無從捉摸,由它的內容往往並不足以找出"夢思"的核心。舉例而言,在以前提過的"植物學專論"的夢裏,"夢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顯然是"植物學",但在"夢思"裏,我們主要關切的問題卻是同事間做事時所發生的沖突與矛盾,以及對我自己耗費太多時間於個人嗜好上的不滿。至於那"植物學"除了用來做個"對照"以與"夢思"發生一點點關聯外(因為植物學一直並不是我喜歡的科目),並無法在"夢思"中找出一點地位。…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January 17, 2017 at 9:54am — No Comments
香港中環有一座著名的茶廳被稱為「鱷魚潭」,可是我們所見到的只是兩腳鱷魚,很少有機會見過一條真的四腳鱷魚的。這並非由於韓文公的力量,靠了他的一篇大文將鱷魚從潮州一直驅逐到南洋去了,而是因為香港一帶的海濱近年根本沒有鱷魚。據本地人的解釋,鱷魚與鯊魚是勢不兩立的,香港海外不時有鯊魚出現,因此鱷魚都避到別處去了。只有在一九一二年,香港曾偶然發現過一條鱷魚,此後便一直不曾再有過了。但在生物史上,廣東三角洲一帶在過去是有鱷魚棲息過的。…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anuary 17, 2017 at 9:50am — No Comments
瀟灑一株挺拔的樹在風裏自然地飄搖,它沒有固定的姿態,卻有一種從容,一種得心應手的自信,一種既放得開又收得攏、既敢傾斜又伸得直、既不拘一格、千變萬化又萬變不離其和諧的本領,不吃力、不做作、不雕琢、不緊張,不聲嘶力竭。我們說,這是瀟灑。
瀟灑也是一種心態,一種精神,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是一副飽經滄桑而又自得其樂的歡愉。
瀟灑是一種火候。是一種迅速的推移,轉化和移動。在這個火候上,如流水之無首尾,如流星之劃破夜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一株花,獨獨有一枝伸展了出去,花朵欲飛還止,這是瀟灑。
魚在水裏遊,鳥在天上飛,馬在原野上奔跑,這是瀟灑。遊著、飛著、跑著,戛然而止,這也是瀟灑。 …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17, 2017 at 9:48am — No Comments
史鐵生(1951~),河北涿縣人,作家。著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散文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等。
一、關於死
M:你想過死嗎?
S:想過,可是想不明白。大概活著的人都不可能想得明白。
M:不,我不是問死是怎麼回事,我是說,你想沒想過死?
S:你是說尋死,或者說自殺,但是你不忍心用這個詞。用不著這樣,想尋死不見得就是壞事,這說明一個人對生命的意義有著要求,否則的話他怎麼活著都行。…
Continue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January 17, 2017 at 9:46am — No Comments
在絢爛的春光中,本不應再偷生的我,只因了責任的關係只得又腆顏茍活了。近日,因了朋友的敦勸,更從上海暫時轉徙到了這曾經飄揚過十裏錦帆的揚州。
揚州,在平日,我也曾艷羨過她往昔的繁華,我曾憧憬過那二十四橋上的蕭聲,那瘦西湖畔的垂柳,柳蔭中的書艇,艇上的姑娘。然而當我這次披著灰黑的罪裳垂了首真來到此地的時候,我卻什麼也不再感覺。我只知道我四周是另換了一方土地,是不赦的罪徒新遷了一次囹圄。這異地的風光,只有更使人對於那朦朧的前塵,激起了切膚的惋惜。
一個人既有了洗不盡的罪愆,而想去暫時卸開逃避,這本是不可能,而且也是不應該的事。近數日中,我確有點懊悔來到此地了。…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January 17, 2017 at 9:46am — No Comments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歸罪於我的出身──我是一個外省女孩;在台灣,“外省”其實就是“難民”的意思。外省難民家庭,在流離中失去了一切附著於土地的東西,包括農地、房舍、宗祠、廟宇,還有附著於土地的鄉親和對於生存其實很重要的社會網絡。
因為失去了這一切,所以難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註一擲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頭。他們仿佛發現了,只有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下面的人可以攀著繩子爬出井來。
所以我這個難民的女兒,從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飯,筷子一丟,只要趕快潛回書桌,正襟危坐,擺出讀書的姿態,媽媽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聲機轉小聲了。背《古文觀止》很重要,油米柴鹽的事,母親一肩挑。…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17, 2017 at 9:33am — No Comments
第三節·前蘇聯蒙太奇學派的理論與實踐的美學探索
蘇聯蒙太奇學派,是20年代歐洲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湧現出來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電影學派。首先,這一學派的產生與當時的法國、德國有著明顯的不同,蘇聯的電影藝術家們所面臨的不是什麼經濟危機、不是失業、不是人生的慘劇和毀滅,他們面臨的是一次推翻沙皇的國內革命的成功,這便決定了他們的創作方向和創作激情。其次,這一學派所面臨的也不是人道主義的問題、不是宗教的問題等等,而是與共產主義集團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的誕生、與一個階級的成功相並行。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沒有法國人的悠閑和晦澀,也沒有德國人的恐怖和神秘,他們在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的影響下,把經濟和社會環境看作是人類關系中首要的驅動力,並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地投身到宣傳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戰鬥任務中去。…
ContinueAdded by 微影庫 on January 17, 2017 at 9:31am — No Comments
當猛然被問到對於國防開支的觀點的時候,他們必須在一兩秒內把這些考慮,和其他各種想法放在一起,形成對國防開支的“調查回答”。也就是說他們不能充分仔細地考慮所有有關的想法。
而且,如果他們前一天夜裏剛看到,國防挪用經費的大醜聞的新聞節目,他們就會根據這個節目來回答問題。但是,如果問卷調查中前面的問題,有提醒到關於蘇聯進攻或威脅的話語,他們大概會回答應該保持高的國防開支。
並且如果在後來的某個時段的追蹤調查裏,問題的次序發生了改變,或者他們在前一天夜裏看了不同的電視節目,大概他們“頭頂上”的觀點也不同了,因此就會對問卷調查做出不同的回答。…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7, 2017 at 9: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anuary 17, 2017 at 9:27am — No Comments
樓適夷 譯
一
像堀川大公那種人物,不但過去沒有,恐怕到了後世,也是獨一無二的了。據說在他誕生以前,他母親曾夢見大威德的神靈,出現在她的床頭。可見出世以後,一定不是一位常人。他的一生行事,沒一件不出人意外。先看看堀川府的氣派,那個宏偉呀、豪華呀,究竟不是咱們這種人想象得出的。外面不少議論,把大公的性格比之秦始皇、隋揚帝,那也不過如俗話所說“瞎子摸象”,照他本人的想法,像那樣的榮華富貴,才不在他的心上呢。他還什麽雞毛蒜皮的事都關心,有一種所謂“與民同樂”的度量。…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anuary 17, 2017 at 9:26am — No Comments
評價創新人才,不能只局限於創新思維的評價
在現實的教育中,常常有人把創新人才窄化為有創新思維的人;在一些教師那裏,也常把培養創新人才等同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是一種片面性。實際上,創新人才僅有創新思維是不夠的,還要有創新意識、創新個性、創新品德、創新美感、創新技能等。這提醒我們,在改革評價體系時,
必須考慮到如何對後面幾項指標進行科學評價:
一、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指學生對創新活動的一種理性覺識,它反映了學生對創新的認識水平和自覺、主動水平。創新意識可以分成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學生對創新的認知,包括對創新的意義、性質等的認知。有了正確的認知,創新意識就有了基礎。第二個層面是學生在認知基礎上…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January 16, 2017 at 8:04pm — No Comments
根據記者在新聞文本中的介入程度,記者是敘述者的表現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缺席敘述者,指記者像攝像機一樣客觀記錄“觀察”到的一切,語言色彩呈中性,讓受眾意識不到敘述者發出的聲音。一種是隱蔽敘述者,即新聞事實完全由記者來講述,但記者並不出現在新聞中,而是隱於“幕後”,用公式表達則是:敘述者 - 記者(“幕後”), 這是新聞報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式。還有一種就是公開敘述者,它又可以分為旁觀的敘述者和參與的敘述者。旁觀的敘述者,指新聞事實完全由記者來講述,但不是事件的參與者,即記者常常以第一人稱“我”、“記者”等來敘述眼前發生的一切,以“旁觀者”的身份講述他人、他物的故事, 用公式表示就是:敘述者 + 記者(“台前”);參與的敘述者則是記者成為新聞事件中的人物,用公式表示就是“敘述者+人物+ 記者”,這在“個人親歷性報道”中十分常見。從受眾的角度來說,記者是缺席敘述者或隱蔽敘述者,新聞文本顯得冷靜客觀; 而記者是公開敘述者,則具有交流性、親近感,其感染力也較強。…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16, 2017 at 8:04pm — No Comments
2. 倫理區別於日常道德:實在(real)的維度
從斯賓諾莎到列維斯特勞斯
從青少年時代開始,拉康就開始閱讀斯賓諾莎(1632—1677)的《倫理學》。他將這部作品的提綱掛在臥室的墻上,並在上面標示出箭頭,以體現斯賓諾莎所設想的幾何架構。斯賓諾莎通過歐氏幾何的形式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將“善”和“理性”等同起來,而社會性自我則是認識的障礙。在斯賓諾莎看來,唯一有用的事物就是能夠提升我們的欲望和思想能力的事物,這些事物同時帶給我們幸福感;悲傷是惡,而愉悅只存在於認識的進步中。拉康稍後說悲傷是道德上的懦弱,聯接著人類基本的激情(passion)之一,即“無知”的激情。…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16,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第12節:日神一切造型力量之神
希臘人在他們的日神身上表達了這種經驗夢的愉快的必要性。日神,作為一切造型力量之神,同時是預言之神。按照其語源,他是“發光者”der“Scheinende”,也可譯為“制造外觀者”。,是光明之神,也支配著內心幻想世界的美麗外觀。這更高的真理,與難以把握的日常現實相對立的這些狀態的完美性,以及對在睡夢中起恢覆和幫助作用的自然的深刻領悟,都既是預言能力的、一般而言又是藝術的象征性相似物,靠了它們,人生才成為可能並值得一過。然而,夢像所不可違背的那種柔和的輪廓——以免引起病理作用,否則,我們就會把外觀誤認作粗糙的現實——在日神的形象中同樣不可缺少:適度的克制,免受強烈的刺激,造型之神的大智大慧的靜穆。…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January 16,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①此篇作者托名古籍,以日本文言體寫作,因亦以文言試譯之。
縱令人壽三百歲,愉逸度世,較之永生無盡之樂趣,亦不過夢幻耳。
——慶長譯GuiadoFecador②唯立心為善者,乃能於聖教中得不可思議之妙趣。
——慶長譯ImitationeChnisti③
②人名。
③《教徒景行錄》,書名。…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January 16, 2017 at 5:11pm — No Comments
第五信·寫神話與歷史者的一家 (六)…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January 16, 2017 at 5:1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心勢 紀 on January 16, 2017 at 4:1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