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之國·新聞敘事學研究框架的構想(下)

根據記者在新聞文本中的介入程度,記者是敘述者的表現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缺席敘述者,指記者像攝像機一樣客觀記錄“觀察”到的一切,語言色彩呈中性,讓受眾意識不到敘述者發出的聲音。一種是隱蔽敘述者,即新聞事實完全由記者來講述,但記者並不出現在新聞中,而是隱於“幕後”,用公式表達則是:敘述者 - 記者(“幕後”), 這是新聞報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式。還有一種就是公開敘述者,它又可以分為旁觀的敘述者和參與的敘述者。旁觀的敘述者,指新聞事實完全由記者來講述,但不是事件的參與者,即記者常常以第一人稱“我”、“記者”等來敘述眼前發生的一切,以“旁觀者”的身份講述他人、他物的故事, 用公式表示就是:敘述者 + 記者(“台前”);參與的敘述者則是記者成為新聞事件中的人物,用公式表示就是“敘述者+人物+ 記者”,這在“個人親歷性報道”中十分常見。從受眾的角度來說,記者是缺席敘述者或隱蔽敘述者,新聞文本顯得冷靜客觀; 而記者是公開敘述者,則具有交流性、親近感,其感染力也較強。

“采訪對象”是新聞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聞文本的重要敘述者。新聞采寫一般具有事後性,要準確詳細地敘述新聞事件,就離不開當事人、見聞者以及與此有關的部門人物的敘述。雖然說,記者在敘述新聞的時候對采訪對象有所選擇,但不容置疑的是,新聞文本中的采訪對象承擔了部分甚至是完全的敘述人角色,這在專訪等新聞類型中尤為明顯。應該說,采訪對象作為敘述者,使新聞更具全面性和客觀性,也更具可讀性。

編輯是否擔當敘述者角色,需要根據其修改新聞的程度而定,限於篇幅,本文不再贅述。事實上,記者、采訪對象、編輯這三類敘述者或獨立或組合,實現了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


敘事角度


新聞文本始終不是本來狀態的事件,而是敘述者選擇敘事角度“再現”的結果。新聞敘事角度, 是指敘述者對某一新聞事件進行觀察和敘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敘事角度體現了敘述者和所敘述事件的一種表述關系,是敘述者把體驗到的世界轉化為語言敘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它旨在創造新聞報道的“文本價值”,使敘述自身更加完美和藝術,從而使新聞文本更具可讀性、吸引力或感染力。

關於敘事角度的分類,西方敘事理論界曾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我們沿用其中最為著名的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熱奈特的三分法:零度焦點敘事、內焦點敘事和外焦點敘事,來進行新聞敘事角度的研究。

零度焦點敘事。又稱全知視角敘事,這種敘事角度的敘述者無固定視角,不受視域限制,如同一個全知全能、無處不在的上帝一樣洞察世間一切。過去、現在,行動、內心活動或者潛意識等,敘述者都了如指掌,洞悉入微。這種視角的好處是靈活自由,可以對報道的事件作全方位、全景式的敘述,具有廣度和深度,給人以權威感。另外,全知視角還可以方便敘述者的敘事。敘述者可以打亂客觀事實的時空順序,根據自己的意圖重新排列組合,從而更有效的傳遞客觀事實的信息以及記者隱藏在事實之後的意見。美國《時代》雜志的創始人亨利!盧斯就非常提倡這種敘事視角。零度焦點敘事的缺陷在於比較強的虛擬感和主觀性,容易產生“違背新聞真實性”原則的感覺。

內焦點敘事。又稱限制視角,它是以作品當中的人物作為敘述者的一種敘事角度。敘述者或者是事件的主導參與者,或者是事件的旁觀者和目擊者。因此,敘述者只能敘述他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但不能敘述別人看到或聽到的而他自己沒有看到或聽到的事情,更不能像零度焦點敘事那樣介入他人內心世界。目前,在新聞報道中經常運用的內焦點敘事有記者視角、當事人視角等方式。記者視角又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展開:一是用“記者看到”、“記者觀察到”、“記者註意到”等格式展開,即用記者作為新聞事實的“導遊”和“引路人”,向受眾介紹事的前因後果,給讀者感覺較為客觀、冷靜;另一種方式是用第一人稱“我”(或“我們”)的口吻來敘述,而這裏的“我”(或“我們”)又是記者本人。應該說,內焦點敘事能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我們在報紙上經常能看到記者暗訪揭露黑幕的報道等,容易引發讀者的興趣,並往往能夠將新聞事實的信息與記者的意見隱蔽的結合起來,較好地表現敘述者的主觀意圖。

外焦點敘事。又稱純客觀視角或觀察視角,是指敘述者像一台攝像機那樣客觀記錄事情的表象,不追溯事情的歷史背景,不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動,敘述者也不拋頭露面,評頭品足,抒發胸臆。在語言上,外焦點敘事大都選擇無明顯情感色彩的中性語言,因而,它被認為是比較客觀的敘事視角,適合記者寫出有現場感的“視覺新聞”。采用這種視角傳遞的新聞信息是比較可信的,同時又由於註意細節,有現場感,因而具有可讀性。但運用這種視角時,受眾看到的事物完全靠記者視域的制約,因而所謂的“客觀”,實際上也是被記者涵化了的,只不過敘述者的主觀態度和意見更為隱蔽而已。

新聞敘事角度決定了什麽被看,也決定了什麽不被看。所以,法國敘述學家托多洛夫認為“視角具有第一位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視角的不同是新聞文本最大的不同。敘事視角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有意義、有傾向的文本世界,並以此來理解現實世界,進而實現新聞的“文本價值”。


敘述方式


新聞文本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那麽,新聞文本的結構就存在一個是否與客觀事實同構的問題。“同構”是指新聞文本的敘述結構是否與客觀事實的時空結構、順序演進保持一致或相應比例的方式。如果“同構”,就稱為“同構敘述”;如果不同構,就稱為“扭曲敘述”。

同構敘述。“同構敘述”的文本結構與新聞事實的發生、發展進程基本一致。這種敘事方式便於受眾接受,但是給記者表達意見的空間較小。因此,同構敘述的信息功能是主要的,而意見功能則是不明顯的。

扭曲敘述。“扭曲敘述”的理論根據是美國構造主義心理學家鐵欽納的時間理論。鐵欽納把時間分為“物理時間”和“心理時間”,它認為“物理時間”是恒定的,其衡定單位是秒,不依賴於經驗的人;而“心理時間”則依賴於經驗的人。在新聞學中,新聞事實的“物理時間”與新聞文本的“再現時間”是不同的。新聞文本的“再現時間”能否被受眾接受,取決於新聞事實本身以及新聞文本的制作能否縮短受眾閱讀的“心理時間”。

敘事人往往用兩種扭曲時間的方法達到接受美學的目的。一是拉長時間、放慢節奏敘事。事件意義的大小往往不在於事件發生時間的長短,質變的一個瞬間細節可能包含了量變的全過程。因此,有些瞬間細節值得將其行動放慢,將其細節放大,以取得如電影慢鏡頭一般的表現效果。新聞裏的一些特寫,通訊中的一些烘托等,都屬此法。這新聞敘事學研究框架的構想樣的敘述方式容易造成受眾註意力專注,感受、思考、聯想都完全指向並集中於那一特定的所指,沈浸在慢節奏烘托出來的“現在”境界之中。二是縮短時間、加快節奏敘事。敘事人用意脈連珠法,把不同時間裏的事件壓縮到一個很短的敘事段裏,如影視中的快鏡頭一樣帶著讀者迅速奔跑。這種敘述方式在嬗變的時代、頻頻的事件、紛繁的場面、眾多的人物等新聞裏,容易使讀者精神為之一振,情緒緊張興奮。

“扭曲敘述”主要是由記者決定的,扭曲什麽, 扭曲多少,完全有記者決定。因此我們說“扭曲敘述”的意見功能要強於它的信息功能。

新聞敘事和其他一切類型的敘事一樣,其本質都是構建關於某一敘述對象或敘述對象系列的一整套、完整的話語呈現。新聞敘事學就是以故事、話語以及敘述等層面為研究對象,揭示新聞敘事的原理與方法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的建立,適應了新聞研究發展的潮流,有助於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新聞展開重新審視,有助於從一個更寬、 更廣、更深的層次來探討新聞,有助於新聞寫作實踐的總結和提升。我相信,打開“新聞敘事學”這扇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全新的空間,並極大地拓延和加深新聞學的研究。


作者簡介:蔡之國,男,江蘇宿遷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 (收藏自南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Views: 1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