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想一想現代社會需要傳播的海量信息,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形象思維不再佔主導地位!
在分工細化、合作緊密的時代,別人不知道你的形象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他就無法理解你、幫助你、配合你。我們經常見到一些人干著急說不出來,就屬於這種情況。這就為集體的協調一致的行為帶來阻礙,別人不知道你的形象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你也無從得知別人的形象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如果一個集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內只會形象思維的人佔很大比例,就容易產生更多的沖突,因為大家都不會「講理」,就會產生更多的誤解,暴力往往成為最終的解決手段。動物群中反復發生血腥的爭霸毆斗,可能也與此有關。
(二)形象思維常常失真和不准確…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December 24,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4,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摘要:生命性效應是人類的一種記憶現象,指生命實體比無生命實體更容易被識記。該效應是人類記憶系統在進化過程中被賦予功能性的體現,主要由記憶材料自身的生命屬性所引發,並且在不同的實驗范式、刺激材料和記憶范疇中均穩定存在。生命性對記憶的影響可以從注意捕獲、喚起與激活、加工深度等不同的認知加工過程進行解釋。未來研究應在進一步界定生命性概念的基礎上,關注不同認知機制間的傳遞關係,采用更嚴謹、多樣化的任務范式,探究生命性效應的長時可持續性,考察生命性效應的神經機制及其在外語學習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Added by Zenkov on December 23, 2024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互象雙方是同等存在。像巴克桑德爾所言,對影響的接受是主動選取的過程。而且當一種圖式、風格、圖像志傳播影響時,接受影響而產生的新風格、新作品、新形象立刻改變了前形象的意義和價值。因為互象包含雙向(多向)關係。當米開朗基羅使用拉奧孔的形式塑造被縛的奴隸後,古代作品變成了啟示文藝復興新作的前例。馬奈的《奧林匹亞》使學者們重新審視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後來的作品總在改寫著前作的意義和價值。…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3, 2024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在符號學中,指稱/指涉的對應面主要涉及符號與其所指對象之間的關係。具體來說,它探討符號(如語言符號、視覺符號)如何與實際的或抽象的對象、概念建立聯系。這一對應關係在符號學的不同理論中被賦予了不同的定義和重要性。
羅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將語言符號的功能分為六大類,其中與指稱/指涉關係最相關的是指稱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雅各布森認為,指稱功能指向符號與其描述的對象或情境之間的關係,是語言用來傳遞關於世界事實的信息的一種功能。例如,在陳述句中,語言的指稱功能尤為突出。此外,雅各布森還強調了語言的符號特性,即語言中的符號不僅僅是簡單的指稱工具,還在溝通過程中承擔其他功能,如情感功能、呼喚功能等。…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22, 2024 at 12:30pm — No Comments
第三種是相鄰關係。即上文的並置關係的互象,或者說形象涉及的其他形象對於其是在場的。組畫、多聯祭壇屏風、連環畫、系列畫、蒙太奇都是相鄰式或並置式互象。被許多學者看做互象典型的蒙太奇說明所謂並置或相鄰不限於空間,也是時間上的。
那麼甚至可以說由一幀幀畫面連續播放構成的電影是最明顯的並置式互象,也是最依賴互象關係的形象。對文人畫而言,若把畫面和畫中題寫的詩詞提款分別看做不同的個體形象,那麼詩構造的形象、字的書法形象、畫面等多種形象的關係也形成了並置的互象。覽畫者在多種形象的間性中才能欣賞和闡釋。
超出作為作品的形象之上,像斯坦納所言,各種展陳都在形成作品間的關係,每件展覽的作品都是彼此的互象。展陳中形象或作品構成了一部風格演變的藝術史或體現出價值高下、觀念差異、時代烙印等特性。對藝術史而言,瓦爾堡著名的《記憶女神圖集》(Mnemosyne Altlas)或更寬泛地說所有圖集…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1,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這種情形到了宋朝,鄭樵、朱熹等出來做翻案文章,他們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些詩歌是「愛情詩」,又說是「淫奔人所作」,雖然還它們以本來面目,可算是一大功勞,但是既是淫詩,又豈能「無邪」?於是朱熹為了自圓其說又創造了一種新說,即—「思無邪」是對讀書人閱讀應有的態度而言,「思無邪乃是要使讀書人思無邪耳。」因此,朱熹認為孔子選收這些詩篇,是為了提供反面教材,「聖人存之,以見風俗如此不好,至於做出這些詩來,使讀者有所愧恥而以為戒耳」(《朱子語錄》)。然而,朱熹的自圓其說實在是行不通的,孔子所謂「思無邪」明明講的是「《詩》三百」,即作品本身,哪能理解為「讀書人閱讀應有之態度」呢?更不可能是做為反面教材而存在。
其實聯繫孔子所處之社會環境,《詩經》諸多篇章 [39]…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20,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丹納的美學研究藝術與種族、環境、時代之間的作用與影響,被普列漢諾夫稱為「社會學美學」。總的來說,他通過《藝術哲學》一書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藝術理論系統,開創了法國19世紀的歷史文化學派,對藝術批評學、美學和現實主義藝術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盡管他的理論有著一定的局限,但是他提出關於表現「特徵」的藝術本質、強調科學實證的藝術研究方法論都有著巨大的進步意義,而社會文化環境對藝術的影響,仍然是當今美學與藝術研究值得深入的領域之一。
黑格爾在19世紀提出了「藝術的終結」,認為「藝術的形式已不復是心靈的最高需要了」,藝術「已喪失了真正的真實和生命,已不復能維持它從前的在現實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寧說,它已轉到我們的觀念世界里去了。」…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20, 2024 at 1:00pm — No Comments
可見互象和元圖畫,或作為元圖畫的互象和非元圖畫的互象可以作為一個形象的不同層面並存。當米切爾說元圖畫不僅指向自身,而且「指向其他圖畫的圖畫」時,他強調的仍是形象自我指涉的能力。其指向其他圖畫的目的不是關注形象間的關係,而是反映圖畫本質;指向其他圖畫不是為了指向個體圖畫,而是指向圖畫的本質。此圖與彼圖都作為體現形象本質而發揮作用。互象概念卻更專注於探究形象之間的關係及這種關係產生的意義。米切爾還說:「換言之,圖畫的自我指涉(pictorial self-reference)不完全是區別某些圖畫的形式的內在特征,而是語用的,功能的特征,是使用和語境的問題。任何用來反映圖畫本質的圖畫都是元圖畫。」[28] 互象一樣沒有外在特征。一個形象是元圖畫還是互象取決於闡釋者關注的重點是形象的二級話語作用還是形象間的關係。所以互象是闡釋的結果。…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0,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19,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在藝術批評方面,丹納采用的標准與取向似乎總是處於矛盾之中。
在美學取向上,他強調文學藝術應當為時代的中心人物服務,表現時人的本來面目;但是在道德取向上,他又幾乎偏激地推崇完美的形象,因此他極力貶低寫實主義和喜劇寫作,因為他們描寫的典型「一般狹窄,平凡,愚蠢,自私,懦弱,庸俗」。他意識到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最洞達人情」,「把人性的重要特徵、原始力量、深藏的底蘊,表現得比別的作品更透徹……讀了為之驚心動魄,好比參透事物的秘密,窺見了控制心靈,社會與歷史的規律」;可是「留在心中的印象很不舒服」,故事太過慘烈,而人物形象又是「堅強而不健全,精神不平衡」的,因此他們的作品也算不上的頂級。「我們要求看到一些發育更健全,性格更高尚的人物。」…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18,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基本問題」。在討論藝術作品時人們常有的爭論,追根究柢往往都是基本問題。因為基本,所以深層,因為深層,所以常被迴避或忽略。不過,為什麼了解這些哲學爭論會對藝術家有益處?這是接下來要回答的問題。
論述面的影響…
Continue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December 18,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在傍晚時分,我們坐進涅夫斯基大道上兩家電影院(帕利西亞娜和皮卡迪里)中的一家的最後一排座位上。這門藝術在進步之中。海浪被染上了一層病態的藍色,當它們滾滾而來,在一塊黑色的、我記憶中的岩石上擊碎成泡沫時(比亞里茨的處女岩——再一次看到我見多識廣的童年時代的海灘,我覺得很有趣),有一台特別的機器模仿激浪的拍擊聲,產生一種水的刷刷聲,卻永遠不能和畫面同時停止,而總要在三四秒鐘裡伴隨著下一個景象——比如一場繁忙的葬禮,或者衣衫襤褸的戰俘和他們衣著整齊的俘獲者。主片的名字往往引自某首流行詩歌或歌曲,可能相當冗長,比如「菊花不再在花園中開放」,或「她的心是他手中的玩具,也像玩具一樣碎了」。女明星前額很低,有漂亮的眉毛和眼影塗得很重的眼睛。當時極受歡迎的男演員是莫祖辛。一位著名的導演在莫斯科鄉下得到了一座有白色柱子的宅第(和我舅舅的宅子頗為相像),它出現在他導演的所有電影之中。莫祖辛會乘一輛時髦的雪橇來到門前,冷冰冰地注視著其中一扇窗子裡的燈光,同時下巴上緊繃著的一小塊著名的肌肉在抽動著。…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December 18,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在「講故事」這個話題上,韓炳哲並沒有像談到政治行動和敘事關係時那樣,引用漢娜·阿倫特的思想,從而將「講故事」的情境和價值延伸到更需要去的地區,這讓人覺得有點遺憾。因為韓炳哲引用的阿倫特把政治行動和敘述,看作是「總能形成一個故事」的論述,實際上觸及了阿倫特關於「講故事」的重要思想。
重視「講故事」與政治和自由有關。(story-telling),它是阿倫特的一個重要思想特征。在傳統的哲學表達方式中,她始終認為人類經驗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很難表達出來,只有在「講故事」…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December 18,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了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歷史起源 19世紀前,心理學屬於哲學范疇。19世紀中,自然科學上的發現對早期的心理學家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時的心理學研究也逐漸開始重視實驗方法的使用。 1860年,德國的費希納開創心理物理學,德國的艾賓浩斯開創記憶的實驗研究。1879年,德國的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實證研究方法的運用是這一學科成為科學的轉折點。其後的一百多年,心理學門派紛爭及高度發展,學科體系也進一步完善。1900年,佛洛伊德發表《夢的解析》一書,標志著現代心理學建立。…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December 18,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執行主任蔡增聰認為,中譯路名應符合靈活運用,街名及其譯名不僅指涉街道的單位,也是歷史淵源及文化背景的定位。
他指出,「司馬懿路」中譯路名是蠻有趣的,這只是個單純音譯,不代表這條路的住戶與司馬懿後人有關聯,而是這位翻譯人對中國文學歷史有關。對文史工作者來看,當作是個有趣,也不必去質疑太多,因為路名很難去作個判斷。
蔡增聰稱,Semayor其實是砂拉越沼澤地一種樹,為何要用個不對稱的譯名?而不直接用譯音?這就很難說,主要看靈活運用。他舉例,當時的綜合診所…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18,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這些作品提供了各種形象投射和交匯的地點和結構。這些觀者投射的形象和真實的電影形象間構成了不斷變化的互象關係。「似乎圖像間空白和它們的動態性強烈地立足於它們被再現於其中的圖像媒介的類型以及它們指涉的媒介二者之中。」這個概念中視覺最重要。相反「沒有互文性的理論描述過任何事實上或能至少被稱為一個『互文的空白』的事物」。[25] 因而其區別於互文性概念。一個空白的畫面也是形象,無字的文本卻不是文本。武則天的無字碑與其稱為文本不如說是形象。
此外,互文與互象的差異還要在對形象的進一步探討中發掘,但上述三點足以說明互象等概念應脫離互文性而存在。「形象的互文性」只是個不可靠的比喻。其能讓人快速理解探討的問題,也會掩蓋形象與語言之間的根本差異。
3、重疊於元圖畫…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7,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人們接著又進一步發現,極端偏好概念性思維的人群比其它人群情感缺乏的概率和情感缺乏的程度要大;極端偏好形象思維的人群比其它人群情感過盛的概率和情感過盛的程度要大。通常人們送給前一種人的是一個好聽的詞匯--理性,而送給後一種人的則是一個略帶貶義的詞匯--情緒化。
我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形象思維更容易觸發人們的情感,但無法解釋同樣也不妨礙這個事實的存在。例如,你對一群人講述國家和民族的概念時,他們做得最好的情況頂多是靜靜地聽著。但你升起國旗、奏起國歌時常常能讓他們激動得熱淚盈眶!…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December 16, 202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在過去,多數學者尤其是藝術史家都在類似狹義互文性的意義上使用互象等術語,未脫離意圖與主體性。藝術批評家討論挪用時,這個貌似前衛的術語仍把主體意圖作為首位。那麼在警惕許多學者「把詞句文本的理論草率地轉移到視覺領域中」之時,還要擔心這種草率未發揮互文性的全部價值。互象中去主體的方面值得思考。在克里斯蒂娃和羅蘭·巴特的原初設想中,文本及互文性包含語言外的各種媒介。米克·巴爾和諾曼·布列遜等人也力主消除語言和形象的差異,把它們都看作符號或文本。所以對「繪畫或形象的互文性」的討論早就與互象等新術語平行出現。
如1985年溫蒂·斯坦納(Wendy…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6, 2024 at 11:00pm — No Comments
不要迷失在希望的陷阱裡。不要陷住在「幫助將會來自外在」這個概念。
別人不會去滿足你,滿足是屬於個人內在的。我聽說有一個獵人迷失在叢林裡,有三天的時間,他找不到任何人問路,因此他變得越來越恐慌--三天沒有吃東西,而且在這三天裡面一直都在害怕有野獸會來侵襲。三天以來,他都睡不著,他都坐在樹下,不敢睡著,擔心他或許會被攻擊,那裡有蛇、有獅子、有野獸。
到了第四天清晨,他終於看到一個人坐在樹下,你可以想像他的喜悅,他衝過去抱住那個人說:「 好高興喔!」另外一個人也抱住他,他們兩個人都覺得非常高興。
然後他們互相問對方:「 為什麼你覺得那麼狂喜?」
第一個人說:「…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December 16,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