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諾伯舒茲(Norberg-Schulz)所提出的建築現象學系立基於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現象學之上,認為我們在建構世界的同時,也在建構著自己的身份,藉由探討建築是如何存在於世界中,找出人與環境間最根本的聯繫,因此他強調讓建築本體回歸事物本身,重新思考建築所展現出的意義是如何被彰顯出來。…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une 17,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洋車伕緊抓車把,縮住車身前衝的趨勢。汽車過去後,由劉太太車旁走出一個巡警,帶著兩個粗人:一根白繩由一個的臂膀系到另一個的臂上。巡警執著繩端,板著臉走著。一個粗人顯然是車伕;手裡仍然拉著空車,嘴裡咕嚕著。很講究的車身,各件白銅都擦得放亮,後面銅牌上還鐫著「盧」字。這又是誰家的車伕,鬧出事讓巡警拉走。劉太太恨恨地一想車伕們愛肇事的可惡,反正他們到區裡去少不了東家設法把他們保出來的。
「靠裡!。靠裡!」威風的劉家車伕是不耐煩擠在別人車後的——老爺是局長,太太此刻出去闊綽的應酬,洋車又是新打的,兩盞燈發出銀光。
譁啦一下,靠手板在另一個車邊擦一下,車已猛衝到前頭走了。劉太太的花油紙傘在日光中搖搖蕩蕩地迎著風,順著街心溜向北去。…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une 17,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例如雲南省麗江市玉龍雪山腳下坐落著美麗的「藍月湖」,舊時人們也稱為「白水河」,因湖的形狀像一輪永恆的藍月而得名。雲南納西族的古老宗教文獻《東巴經》曾記載,古時人類遭受洪水,陸色二神用筏子將子民引渡到白水河畔的陸地,又把筏子變成閃著藍光的寶石盤子,那盤子似一輪吐著藍光的月亮。「藍月湖」命名的背後實際上隱藏著納西人世代流傳的古老傳說和對自然的理解和認識。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作為主體的生命體對自然環境界中的事物賦予自身物種特有的意義,在主體的解釋行為 (即符號過程) 中,環境界和生命體的特征得以呈現。」(王新朋、王永祥2017: 145)
文化為符號的生成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環境。按照莫斯科-塔爾圖學派的觀點,文化是信息產生、流通、加工和存儲的集體符號機制。它既是集體記憶,也是生成新信息的程序。它調節人類行為和人類給予世界的結構。…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17, 2024 at 8:00am — No Comments
有那麽個喜歡鬧事的武士。
元治元年的秋天,蛤禦門事變之後,新選組就開始在京都市內巡邏,他們被授權只要發現貌似長州藩士的武士,可以就地正法。這個時期新選組砍起人來就像切蘿蔔、斬麻桿一般平常。
靠近京都西陣,凈福寺大道旁有一大片房子。
這里的京格子(京都特色的木質房子)都是對開木窗,墻壁上都塗了紫紅色的油漆。町家(老百姓的住宅)建得密不透風,雖然往來行人的小路四通八達,但路面非常窄,大多只有一間半左右寬。…
Continue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une 17, 2024 at 7:30am — No Comments
它具體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達達主義、歷史先鋒派及超現實主義運動,他們追求「消解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實際上是把「藝術」轉化為「生活」,把「藝術生活化」。二是指「將生活轉化為藝術作品的謀劃」。這種謀劃,「既關注審美消費的生活、又關注如何把生活融入藝術與知識反文化的審美愉悅之整體中」,它「與一般意義上的大眾消費、對新品味與新感覺的追求、對標新立異的生活方式的建構聯系起來」,把「生活藝術化」。三是指符號與影像之流充斥於當代社會的日常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實在與影像之間的差別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審美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出現了仿真的世界或後現代文化」[24]94-99,實在世界影像化了:符號真實取代了意義真實,圖像真實取代了生活真實。筆者認為,正是日常生活審美化,即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實在影像化,使生活世界被詩性符號充滿。…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17,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今天我們了解一個小提琴的發音的物理性能,讓大家感覺到這些性能,從而能夠運用這些性能,這樣更有利於自覺形成對於一切違反這些性能的演奏動作本能的抵制。目的是提高發音的質量,增強音准。
1、音源:即弦。由於弦有張力,振則動,動則生波,這就是聲音的源泉。弦每秒震動440次,就是二弦的空弦音高,這是二弦的基本頻率,簡稱基頻;泛音的組合形成音色;弦的震幅大小產生不同的音量。這裡值得著重談一談的是音量大小取決於振幅大小的問題。演奏者要想奏出有力的音響,就要設法創造條件,加速運弓,多放重量,最終是使弦更充分地振動起來,擴大振幅從而擴大音量。但是,有些初學者誤認為用力「壓」緊弦會擴大音量,這是錯誤的方法,因為他違反了弦振動的物理特性。…
Continue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ne 16,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在斯蒂格勒關於技術的哲學考察中,記憶是一條重要的線索。在其思想體系中,記憶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時間意蘊之外,更是貫穿在技術與時間內在關聯中的一條主線。在其三卷本的《技術與時間》中,每卷都有關於記憶的研究,且表述多元。在第一卷《技術與時間1:愛比米修斯的過失》中,有「裂變的記憶」「技術化就是喪失記憶」「內在環境就是社會化的記憶」等;在第二卷《技術與時間2.迷失方向》中,有「第三記憶」「記憶工業化」「公正的記憶」「作為記憶的技術」等;在第三卷《技術與時間3.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中,「全球記憶術系統」「對記憶的持留的物質性記錄」「記錄技術」等。這些關於記憶的不同表達,一方面體現了斯蒂格勒在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胡塞爾、柏格森等關於記憶思想的反思中,將勒魯瓦—古蘭的人類學與電影、錄音、數字等技術發展所進行的融合;另一方面反映了這種融合之間依然存在裂縫。事實上,「將心理學家、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對記憶的理解加以聯系並非易事,但是也特別具有啟發性。」…
Continue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ne 15,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第五,就是人體特異功能。人體特異功能怎麼跟形象思維有關係呢? 因為從已經做的一些實驗來看,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耳朵認字,或者認出密封在裡面的東西,這個過程是很複雜的。
第六,聯系起來,還有個做夢的問題。人在醒覺時得不到對問題的答案,可以在夢裡得到,在夢裡怎麼得到答案的?
夢裡的情況都跟形象有關係。再者,跟做夢有很密切關係的是靈感。我們這兒說的是形象思維,不是靈感恩維,但是靈感思維裡的一些觀察結果,將會有助於我們研究形象思維。關於靈感問題,我在後面還要講。…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June 14,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對於今日席卷全球的現代技術和資本工業,我們當然要抵抗,但是一種聽命或者認命的抵抗。這種姿態並不是「技術決定論」或「技術宿命論」,而是「技術命運論」,在思想立場和人生態度上類似於尼采所主張的「積極的虛無主義」。「技術命運論」是一種聽起來相互矛盾的二重性姿態:既承認技術的統治,又堅持抵抗的意義。
五、未來哲學的藝術性:藝術與哲學關係之重構
未來哲學的藝術性比較好解,實質上就是藝術與哲學關係的重構。這個重構過程是在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的歷史階段開展的,也許我們今天也還在這種重構過程中,也許未來依然將繼續展開這種重構。…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June 12,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神話是存在於語言之上的二度符號系統,有著類似於詩歌的對偶結構;今日之神話也是一種審美現代性話語,是構成現代主義文化的重要部分。羅曼·雅各布森的詩學話語在各個方面都印證了神話的上述特征。如果我們把雅各布森的詩學話語看成一個超文本符號系統,可以說,雅各布森窮一生之力建立起這一系統去探索語言中的「詩功能」,而「詩功能」反過來也浸透到他所建立的符號系統中,令其呈現出結構完美,具有詩歌結構特征的神話體系。
As a second-order semiological system, myth is endowed with parallelistic structures similar to poems. At the same time, myth today is also a discourse of aesthetic modernity and constitutes an…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12, 2024 at 3:30am — No Comments
三個人之中,逸九最年少,最摩登。在中學時代就是一口英文,屋子裡掛著不是「梨娜」就是「琴妮」的相片,從電影雜誌裡細心剪下來的,圓一張,方一張,滿壁動人的嬌憨。——他到上海去了兩年,跳舞更是出色了,老盧端詳著自己的腳,打算找逸九帶他到舞場拜老師去。
「哪個電影好,今天下午?」老孟抓一張報紙看。
鄰座上兩個情人模樣男女,對面坐著呆看。男人有很溫和的臉,抽著煙沒有說話;女人的側相則頗有動人的輪廓,睫毛長長的活動著,臉上時時浮微笑。她的青紗長衫罩著豐潤的肩臂,帶著神秘性的淡雅。兩人無聲地吃著冰淇凌,似乎對於一切完全的滿足。老盧、老孟談著時局,老盧既是機關人員,時常免不了說「我又有個特別的消息,這樣看來裡面還有原因」,於是一層一層地做更詳細原因地檢討,深深地浸入政治波瀾裡面。…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une 11,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現在已經是敞開來的時候了,停止成為一個吝嗇的人,給出你所能夠的最好的,給出你所擁有的最好的,由你豐富的愛來給予,由你豐富的心來給予。
你還記得抹大拉的馬利亞嗎?對我來講,她似乎是耶穌唯一的跟隨者,她非常真實,有一天她來到耶穌旁邊,將那非常昂貴的香水灑在耶穌的腳上。
剛好猶大在那裡,他沒有錯過那個機會,他說:「你看,你應該阻止她!這是一種浪費!那些香水是那麼地昂貴……它可以拿來賣。有很多人在挨餓,而這些香水這麼昂貴,為什麼要將它浪費掉?」…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ne 11,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摘要:中國當代文學理論話語體系建設有許多需要從元理論層面加以反思和澄明的問題,話語形態及其建構路徑即為其中之一。文學理論研究存在如何處理文學和理論的關係,從而如何生成文學理論話語的問題。撇開意識形態屬性不論,只從符號和表述的形式層面即知識形態上看,可以將文學理論話語的建構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對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存在外觀和樣態的經驗性文學理論研究,二是有關文學的性質和功能等基本文學觀念的建構性文學理論研究,三是基於其他學科的理論而對文學的泛化形態的理論研究。與此相應,文學理論話語形態的建構便有三種路徑:第一種是從先行存在的具體性文學現象到概括性文學知識的形成;第二種是從抽象的文學理論觀念到具體性的文學實踐;第三種是從其他領域的抽象理論向文學研究領域的延伸,理論是外在的,文學只是例證。三種話語形態及其建構路徑雖然互有不同,但各有其價值,要以辯證的態度加以看待。…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June 10,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10,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更為有趣的是,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於20世紀80年代初打出「新歷史主義」的旗號,正式在「歷史」與「文學」之間架起橋梁,發展出「文化詩學」。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的一系列歷史著作,在21世紀的中國,既被當作歷史…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10,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2018年5月8日)上對全球創新科技有這樣的敘述: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互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加速發展,將引領全球能源變革:空間和海洋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的新疆域。這些前沿的科學技術,每一個領域都是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行業間的交叉融合,如果分析這些前沿科技的專業支撐、理論基礎或上下游產業,那麼它們也都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une 10, 2024 at 3:35pm — No Comments
1997年錢老在對科學與藝術、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哲學與科學技術以及微觀與宏觀等進行綜合思考以後, 更為明確地闡述了「大成智慧」的實質與核心。他說:「我想我們宣傳的『大成智慧』……就在於微觀與宏觀相結合, 整體 (形象) 思維與細部組裝向整體 (邏輯) 思維合用;既不只談哲學, 也不只談科學;而是把哲學和科學技術統一結合起來。哲學要指導科學, 哲學也來自科學技術的提煉。這似乎是我們觀點的要害:必集大成, 才能得智慧!」9
5 結束語
錢老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學家, 戰略思想家。他把自己全部智慧、全部情和愛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他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他的崇高品德, 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薪火相傳, 發揚光大。…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June 10,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當我們說符號首先是解釋項的時候,我們是說,符號首先是一種響應。我們也可以說,符號是一種反應——但前提是:「反應」得理解為「解釋」(這是查爾斯•莫里斯的行為主義所確立的,它與機械論相對立)。
為了避免字面的聯想,我們傾向於使用「誘發—響應」這對術語,而不是「刺激—反應」。即使是對某一刺激(或者更恰當地說,是誘發)所作的「直接」響應,也絕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直接,因為這種響應要以解釋為「中介」。除非我們是研究「反射作用」,否則的話,表達響應就意味著識別誘發,將其置於某一語境,使之與已知行為參數相關聯(這些行為參數可能涉及簡單的行為類型,如獵物—捕食獵物者模式,也可能涉及人類世界中更為復雜的與文化價值相關聯的行為)。因此,符號首先是一種解釋項,是一種響應,通過這種響應的解釋,另外某種東西才能被看作符號,從而成為被解釋項,而且,還能夠生成一個開放的、由其他符號組成的符號鏈。…
Continue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ne 10, 2024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再次,創造不是多次性的「復制」和「仿造」,而是每一生命個體對自身「獨特性」的「創作」。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都面臨和經歷著其特殊的時間和機緣,這與其他生命個體都絕不相同,他必須學會不斷地去編織屬於自己的生命之網,「一張向後延伸到過去、向前延伸到未來的網,來取代一個已經成形的、統一的、當下的、自我完中的實體,一個可以被視為固定不移和完滿一體的東西」[7],從而創造出自己的人生。當我們用「自我」來稱呼一個生命個體時,實際上已經包含著每個人所具有的「獨特性」的期待,運用「實踐智慧」,在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境遇中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自我」,從而讓自己成為一部「只一回」、「只適用於一人」的具有獨創性的「作品」。…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June 10,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