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6 Blog Posts (829)

萊辛寓言·猴子和狐貍

“告訴我,有哪一個動物靈巧得我不能模仿!”猴子這樣對狐貍誇口。可是狐貍回答說:“你告訴我,有哪一個動物下賤得想去模仿你。”

我的民族作家!——還要我更清楚地解釋嗎?



萊辛寓言·夜鶯和孔雀



一只喜歡交際的夜鶯在森林中的歌手們中間,所遇到的是一群忌妒者,連一個朋友也沒找到。或許我能在另一種鳥類中找到朋友,於是很自信地飛到孔雀那裏。

“美麗的孔雀!我真羨慕你。”——“我也羨慕你,可愛的夜鶯!”——“那讓我們做朋友吧,”夜鶯繼續說道,“我們倆是不會相互忌妒的;你使人得到眼福,有如我使人得到耳福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July 13, 2016 at 10:45am — No Comments

愛倫坡·毛格街血案

       任憑海妖唱什麽歌,任憑阿基裏斯混在女孩堆裏冒用什麽名字,饒是費解的謎,也總能猜破。——托馬斯·布朗爵士

  所謂分析的這種才智,其實是不大可靠的。我們對分析力的評價,只是根據其效果而已。大家知道,具有分析力的人,若是這方面得天獨厚,總不禁感到這是其樂無窮的源泉。大力士喜歡炫耀自己的臂力,酷嗜鍛煉肌肉之類的運動;有分析力的人就喜歡解開任何疑難的腦力活動。只要能發揮他的才能,即使對瑣碎小事,也感到津津有味。他偏愛猜謎解題,琢磨天書;凡是解開一項疑難,都無不顯示出他的聰明程度,這在平庸之徒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他用分析方法的精髓取得的成就,的確有些全憑直覺的味道。…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ly 12, 2016 at 11:20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 《味蕾上的南方》の溫州 一個悠長又婉約的記憶

溫州有點冤,我拿它與蘇州比較一下,如果城區的信河大道和蟬河大道不是這樣被填起來,仍然是悠悠的信河與蟬河水街的話,東方水城或威尼斯的美譽,落在溫州比蘇州名副其實。現在的永昌堡,住家的門前仍然有河。兩年前,那次匆匆的溫州之旅,實為美食,去嘗甌菜,遊雁蕩山,然後帶回來許多溫州的記憶,也算初初結識了溫州。

現在京東讀一本《溫州的記憶》,勾想起的諸多鹿城的歷史與風情,仍然又起重遊溫州之念。紹國兄的隨和親切,瞿偉兄的坦蕩直率,紹毅兄的質樸真摯,完全在我腦海裏建構起新的溫州人概念。《溫州的記憶》是瞿偉的一部散文新著,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曾讀過瞿偉的散文集《旅者與夢》,感覺那是詩散文,瞿偉本是詩人,長相也酷似俄羅斯詩人普希金,微彎的長發齊肩,大的略有些憂傷的眼睛總是清澈地看著人。但是,《溫州的記憶》筆風回轉,習習地拂過古甌余風,引人進入一個溫州詩人生命中的溫州。…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July 12, 2016 at 11:19pm — No Comments

海明威:尼克·亞當斯故事集《三下槍聲》

尼克正在帳篷裏脫衣服。他看見火光在帳幕上投下他父親和喬治叔叔的影子,不由感到好生不安和羞愧,盡快脫下衣服,整整齊齊疊好。他感到羞愧的是因為脫衣服竟使他想起上一晚的事。整天來他都把這事拋之腦後了。

他父親和叔叔吃過晚飯就走了,帶著盞手提燈過湖去釣魚。他們撐開小船之前,他父親吩咐他,他們不在時,萬一出了什麽緊急情況,他只要開三下槍,他們就會馬上回來。尼克從湖邊穿過林子回到營地。他聽得見暗處的船槳聲。他父親在劃槳,他叔叔坐在船尾拉餌釣魚。他父親把小船撐開時,他叔叔已經拿著釣竿預先坐好了。尼克留神聽他們在湖面上的動靜,到再也聽不見槳聲才罷。…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July 12, 2016 at 11:18pm — No Comments

歐陽江河·英漢之間

我居住在漢字的塊壘裏,

在這些和那些形象的顧盼之間。

它們孤立而貫穿,肢體搖晃不定,

節奏單一如連續的槍。

一片響聲之後,漢字變得簡單。

掉下了一些胳膊,腿,眼睛,

但語言依然在行走,伸出,以及看見。

那樣一種神秘養育了饑餓。…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uly 12, 2016 at 11:17pm — No Comments

卡夫卡·致某科學院的報告

尊貴的科學院的先生們:

承蒙諸位盛情厚愛,邀請我向貴院寫一份我所經歷過的猿猴生活的報告,我深感榮幸。…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ly 12, 2016 at 11:17pm — No Comments

瑪格麗特·杜拉斯《廣島之戀》の相關評述

什麽也看不見,什麽也寫不出,什麽也說不了。真的,正是因為無能為力,才有了這部電影。——杜拉斯

如果一定要為西方電影從古典時期轉為現代時期尋找一部電影作為劃時代的裏程碑的話,那麽這部電影無疑應當是《廣島之戀》。《廣島之戀》以其現代意義的題材,曖昧多義的主題,令人震驚的表現手法,與新小說派的緊密聯結,在多重意義上,啟發和開創了現代電影。

一九五九年的五月,阿倫?雷乃攜他於去年拍攝完成的新片《廣島之戀》來到法國戛納參加在這裏舉辦的第十二屆電影節,影片如一枚重磅炸彈,立即轟動了整個西方影壇。有人認為這是一部“空前偉大的作品”、是“古典主義的末日”、“超前了十年,使所有的評論家都失去了勇氣。”…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July 12, 2016 at 11:12pm — No Comments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就是這樣一種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範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勞動時有生產勞動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傳統節日中有傳統節日的民俗,社會組織有社會組織民俗,人生成長

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範——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認同,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民俗——許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許掃地,如果進行打掃就會破壞來年的財運。…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12, 2016 at 11:09pm — No Comments

寅虎·要死在大門口

秦水下了班剛走到樓下,就聽四樓辦公室的同事喊他,秦水揚起頭問啥事,同事大聲說:“忘記給你說了,你出去辦事的時候,你老婆往辦公室打電話……”

秦水聽說老婆在找他,忙問:“她說啥啦?” 

這時有點風,風中傳來的聲音分明很清晰:“你老婆說—要死在大門口!” 

秦水心中一驚,兩腿頓時軟了下來,原來昨天晚上和老婆英子拌了嘴,秦水一睹氣睡在客廳的沙發上,早上沒和英子打招呼就上班了,沒料到她竟然想不開……秦水顧不上騎自行車了,打個出租車就往家趕。 

一下車,秦水一邊往小區大門口跑,一邊大聲喊著:“英子,英子,你在哪裏?”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ly 12, 2016 at 11:08pm — No Comments

馮驥才·寫作的自由

在談論這個關乎文學的生命的題目之前,按照小說家的習慣,我先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絕非虛構,而是我自己。

在寫作之前,我從事繪畫。那時我讀過大量的書,但從未想過進入文學。我對自己的一生的安排是用色彩呈現心靈。但是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願望的只能是命運。

1966年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降臨中國。我的一切——從現實到理想全部被摧毀。千千萬萬人的命運發生惡性的驟變。我不能再畫畫,因為那時任何個性的藝術活動,都會成為飛來橫禍的根由。我的故事,包括我要談論的題目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ly 12, 2016 at 11:07pm — No Comments

伍麗微·格日勒阿媽 喝純正蒙古奶茶

去過內蒙古的人,可能覺得這個地方很無趣,不論是玩的地方還是飲食方面,相對來說選擇都比較少。香港人來到內蒙古,要找到合口味的食物不容易,畢竟北方菜吃得少,蒙古菜更是難有機會嘗試,以南方人的口味來評價蒙古食物的話,可能會錯失很多別具風味的美食。

如果來到呼和浩特,不可不嘗一下這邊的奶茶。蒙古奶茶與港人平常喝的台式奶茶或茶餐廳奶茶不一樣,一口下去,鹹鹹的味道湧上來,感覺很彆扭。

覺得不好喝?那是因為你沒喝過地道、純正的奶茶。最上等的奶茶其實不難找,隨便問一個當地人,他們都會跟你說去「格日勒阿媽」! …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uly 12,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說胡蘿蔔

有一天,我們飯桌上有一樣蘿蔔煨肉湯。我問我姑姑:“洋花蘿蔔跟胡蘿蔔都是古時候從外國傳進來的吧?”她說:“別問我這些事。我不知道。”她想了一想,接下去說道:“我第一次同胡蘿蔔接觸,是小時候養‘叫油子’,就餵它胡蘿蔔。還記得那時候奶奶(指我的祖母)總是把胡蘿蔔一切兩半,再對半一切,塞在籠子裏,大約那樣算切得小了。——要不然我們吃的菜裏是向來沒有胡蘿蔔這樣東西的。——為什麽給‘叫油子’吃這個,我也不懂。”

我把這一席話暗暗記下,一字不移地寫下來,看看忍不住要笑,因為只消加上“說胡蘿蔔”的標題,就是一篇時髦的散文,雖說不上沖淡雋永,至少放在報章雜誌裏也可以充充數。而且妙在短——才擡頭,已經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Added by A'Lessy on July 12, 2016 at 10:19pm — No Comments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16)懦弱的人

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關系隨著歲月的流逝會失去緊迫感。不論是經人介紹結婚還是戀愛結婚,過了三十年就沒有區別了。關鍵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假面夫婦”,如果對之持否定態度人們就會感到悲哀;反之,如果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它,人們就能感到輕松。

經過熱戀而結合的伴侶在婚後的共同生活中也會漸漸產生厭倦感,趨於惰性化。這種變化或許可以說是婚姻中或大或小的、不可避免的宿命。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是:戀愛時對方那些沒有被註意到的缺點逐漸明顯化了。一旦註意到了對方的不足之處,夫妻間就會產生裂痕,並且這些都是相互間互不理解的成分。如果這種裂痕駐足於小範圍內尚無關大礙,但是,如果它向大的方面拓展的話,最終會導致“戴著假面具的夫妻”出現。…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July 12, 2016 at 10:02pm — No Comments

豐子愷·難

往年我妻曾經遭逢小產的苦難。在半夜裡,六寸長的小孩辭了母體而默默地出世了。醫 生把他裹在紗布裡,托出來給我看,說著:

「很端正的一個男孩!指爪都已完全了,可惜來得早了一點!」我正在驚奇地從醫生手 裡窺看的時候,這塊肉忽然動起來,胸部一跳,四肢同時一撐,宛如垂死的青蛙的掙扎。我 與醫生大家吃驚,屏息守視了良久,這塊肉不再跳動,後來漸漸發冷了。

唉!這不是一塊肉,這是一個生靈,一個人。他是我的一個兒子,我要給他取名字:因 為在前有阿寶、阿先、阿瞻、又他母親為他而受難,故名曰「阿難。」阿難的屍體給醫生拿 去裝在防腐劑的玻璃瓶中;阿難的一跳印在我的心頭。

阿難!一跳是你的一生!你的一生何其草草?你的壽命何其短促?我與你的父子的情緣 何其淺薄呢?…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July 12, 2016 at 7:54pm — No Comments

趙之楚·好山、好水、好友(下)

誰來晚餐



  這八位神仙似的人,在阿靈頓時,也常輪流在各家「作客」,這次到山上,仍保持「傳統」,輪番作東。

  晚餐是在山下就pre─cook好的,只是加熱即可上桌。

  當天晚上吃的是香雞排、肉燥(火雞肉)、自製雪裡紅、洋火腿、老母雞白蘿葡湯。只要現煮一鍋白米飯就行了。此外還預備了兩瓶「營造氣氛」的紅酒。

  吃飯的時候,雖然不要求「食不語」,卻有不講笑話的默契。因為「噴飯」或「噎著」都不是好玩的事。…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July 12, 2016 at 7:53pm — No Comments

管建中·咖啡沖泡的實際操作(4)

上一篇隨筆談土耳其咖啡,頗覺意猶未盡,決定利用這一篇作些補充,算是把「煮咖啡」作個了結。首先談一談熱源。在上一篇裡,我示範操作時所採用的,是 一台 Hario 公司生產的鹵素燈爐,火力欲大或欲小,其操控都非常方便。此爐之上市,距今大約十年,這之前的二十幾年,我用的是另一台也算精巧的酒精燈爐(見圖1)

但不論是哪一個,都是近代的工業產品,在古早的調理過程中是不可能出現的。事實上,最初在中東地區,煮咖啡之熱源是十分原始的炭火(或篝火)。雖說看似簡陋,炭火或篝火卻有一個蠻迷人的優點,就是在完成調理,等待咖啡渣沉底的靜置期,不必使用隔熱墊,而改把 Ibrik 安置在熱灰上,咖啡液既不至於再沸騰,也不至於降溫太多;可惜的是,文明進步,炭火或篝火已不易見,讀者若有郊遊烤肉,或參加露營篝火的機會,或許能試它一試。…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uly 12, 2016 at 7:53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今津紀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人類好像都有種替遠性。當代的天才,每每要遭世人白眼。意大利詩聖但丁,生時見逐於故國,流離終老,死後人始爭以得葬其骸骨為地方之榮。俄國文豪杜斯妥逸夫司克,生時亦受盡流離顛沛窘促之苦,死後國人始爭為流涕以盡哀。這種要算是時間上的鶩遠性了。空間上的鶩遠性,我把我自己來舉個例罷。我是生長在峨眉山下的人,在家中過活了十多年,卻不曾登攀過峨眉山一次。如今身居海外,相隔萬余裏了,迫念起故鄉的明月,渴想著山上的風光,昨夜夢中,竟突然飛上了峨眉山頂,在月下做起了詩來。…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uly 12, 2016 at 7:34pm — No Comments

馮驥才·帶血的句號

——插圖本《三寸金蓮》序言



今天我們終於可以提起筆來,為中國婦女的纏足史畫一個終結的句號。因為那蹣跚地行走在中國大地上的小腳即刻就要消失了。但是別以為這個句號會畫得輕松,一揮而就;就像看過一本大書那樣,隨手一合便是。這個句號劃起來分外的凝重沈緩,艱難吃力。低頭一看,原來它不是通常的墨色,而是黏稠而殷紅的血!…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ly 12, 2016 at 6:18pm — No Comments

楊絳·我們仨(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13)

一九六二年的八月十四日,我們遷居幹面胡同新建的宿舍,有四個房間,還有一間廚房、一間衛生間(包括廁所和澡房),還有一個陽臺。我們添買了家具,住得寬舒了。

“三年困難”期間,鐘書因為和洋人一同為英譯毛選定稿,常和洋人同吃高級飯。他和我又各有一份特殊供應。我們還經常吃館子。我們生活很優裕。而阿瑗輩的“年輕人”呢,住處遠比我們原先小;他們的工資和我們的工資差距很大。我們幾百,他們只幾十。“年輕人”是新中國的知識分子。“舊社會過來的老先生”和“年輕人”生活懸殊,“老先生”未免令人側目。我們自己嘗過窮困的滋味,看到絕大多數“年輕人”生活窮困,而我們的生活這麽優裕心上很不安,很抱歉,也很慚愧。每逢運動,“老先生”總成為“年輕人”批判的對象。這是理所當然,也是勢所必然。

我們的工資,凍結了十幾年沒有改變。所謂“年輕人”,大部分已不復年輕。“老先生”和“年輕人”是不同待遇的兩種人。…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uly 12, 2016 at 3:26pm — No Comments

楊絳·我們仨(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14)

辦公室並不大,兼供吃、喝、拉、撒、睡。西盡頭的走廊是我們的廚房兼堆煤餅。鄰室都和我們差不多,一室一家;走廊是家家的廚房。女廁在鄰近,男廁在東盡頭。鐘書絕沒有本領走過那條堆滿雜物的長走廊。他只能“足不出戶”。

不過這間房間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文學所的圖書資料室就在我們前面的六號樓裏。鐘書曾是文學研究所圖書資料委員會主任,選書、買書是他的特長。中文的善本、孤本書籍,能買到的他都買。外文(包括英、法、德、意等)的經典作品以及現當代的主流作品,應有盡有。外賓來參觀,都驚詫文學所圖書資料的精當完美。而管理圖書資料的一位年輕人,又是鐘書流亡師大時經常來關心和幫忙的。外文所相離不遠。住在外文所的年輕人也都近在咫尺。…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uly 12, 2016 at 3: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