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95)

郭東升·檔案館是文創禁區?(4)

(三)做檔案文化服務是檔案館人的歷史責任



中國的檔案館事業,六、七十年代強調的是對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檔案館人將安全保管作為自身最重大的歷史責任來承擔著。到八十年代,檔案利用工作日顯重要,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安全保管與有效利用並重的格局,檔案利用已經成為檔案館人的一個重大歷史責任。



中國檔案館人勇敢擔負起了這一重大歷史責任,在檔案利用上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其中最引得世人注目的成果有兩項,一是檔案的向社會開放、現行文件的向社會開放,二是檔案文化的興起。現行文件開放宣傳雖比檔案文化的宣傳要轟轟烈烈得多,但其在檔案利用中的地位是遠遠不及檔案文化的生成與傳播的。…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19, 2022 at 9:39am — No Comments

沈忱 周麗霞·檔案文創産品商業化開發研究 (4)

3.3 組建檔案文創商業化專業隊伍

當代市場最主要的消費群體就是年輕人,也只有同樣年輕、有活力的群體才能了解如今市場的潮流、熱點和動向,提出符合現在最龐大消費群體心理的想法和具有新意趣味的創意形式。本文認為應從中國檔案事業工作人員中挑選一批年輕、富有創意、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精英,將他們集中起來,負責檔案文創產品商業化開發工作。



在選拔過中不僅要注意年齡,還要注意綜合業務能力,因為在檔案文創產品商業化過程中,不但需要信息技術人才,還需要市場營銷人才,創意開發人才等,不能只是單純局限於檔案自身業務能力之中,這樣才能更好與其他社會產業合作交流,聯合開發,減少產生不必要阻礙,更加順暢的融入市場產業鏈之中。…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October 19, 2022 at 9:36am — No Comments

圖書館文創體驗·歷史課本沒教的萊佛士人與事 (下)

扮演收藏家與學者角色

陳威仁說,萊佛士是個毫不簡單的人,也扮演著多重角色。由於英國帝國主義者一貫認為,要了解殖民地一定要了解其文化藝術,因此萊佛士一到了爪哇島就開始發掘及收藏爪哇文物與藝術品,例如傳統爪哇面具、皮影人物、甘美蘭樂器、佛教及印度教銅像和石雕、爪哇匕首等。

陳威仁說,由於萊佛士對伊斯蘭教頗有偏見,他幾乎不收藏與伊斯蘭有關的文物。萊佛士在爪哇時也發掘了不少歷史遺跡,包括了佛教石頭建築婆羅浮屠和印度教聖地普蘭巴南。萊佛士認為,石頭建築是高度文明的標誌,在他看來,爪哇曾經擁有文明但已經衰敗,需要英國人的統治才能找到古代的文明。…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9, 2022 at 9:33am — No Comments

朱美芳·詩巫林曼岸河(5)

談起林曼岸河,今年73歲的本固魯孫春富即難掩婉惜之情,他感慨地說,如今的林曼岸河已然走到了做為河流的歷史盡頭,成了排泄汙水的大陰溝。

「也許是因為人們的無知,也許是因為人們的貪婪,我們不肯認真思考去改造或美化河流景觀,而是運用了粗暴的手段,與大自然爭土、爭地,卻也因而讓河流消失在自然環境中。」

孫春富強調,讓人不解的是,砂拉越州土地遼闊,為何人們要侵犯本屬大自然景觀的河流?

「中國有許多聞名中外的古城皆依河而建,迄今享譽盛名。此外,涅瓦河流經聖彼得堡市中心,人工運河縱橫交錯,也蔚為旅遊特色,每年吸引眾多遊客觀光,這些皆可成為我們的發展借鏡。」…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8,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单世聯:全球文化管理—概念選擇與權力競爭(5)

前者在以馬克思的名言“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了”為名的書中,闡明現代性既是解放的又是宿命的:人類自求發展的過程漫無限制且不可逆轉,它把所有的文化體都推入變動不居的不穩定狀態,所以現代性具有宿命性質。後者認為,現代性的成長或發展的故事不能提供一套文化定向的敘述,但這不是宿命而是文化想像力的失敗。



卡思陀瑞狄思則認為,在文化驅動席上,人性精神仍然存在。我們所創造的制度並非由外在於人性的東西所決定,而是經由社會想像力所創造的。文化永遠不是宿命的,它歸根究底於我們的決定。湯林森認為,破除伯曼式的“宿命論”需要批判:在什麽樣的文化敘事中現代性變成等同於“發展”?卡思陀瑞狄思認為,前進、擴張與成長等觀念,並不是內在於所有人類社會的特征和潛能,而只是西方所特有的質性與價值觀。在《社會的想像制度》中,卡思陀瑞狄思提出,無限發展這個概念,是現代西方的“想像的社會表意”(imaginary social…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October 18,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黃燦然:不朽事物的微光(中)

靈魂與肉體的對抗

黃燦然之前大公報任國際新聞翻譯,這份工作幾乎占用了他大部分時間,他還要兼顧社會、時政、時裝、醫療……他至少翻譯了一千五百萬字的稿件。對他而言,新聞翻譯的工作讓他變成了一架機器。他說:“雖然工作和生活用了我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卻只占我百分之五的腦力;相反,詩歌和文學翻譯用了我百分之五的時間,卻占用了我百分之九十五的腦力。” 他在詩歌里面寫道:“我的衝動是如此強烈/我突然鄙視起我這份做了二十五年的工作/突然對辦公室感到噁心”他要尋找他的精神家園,為此他開始反思,想換個活法。恰好洞背村成就了詩人的世外桃源夢。…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18,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張曉燕·對檔案文化產業的探討(中)

市場需求產生源動力並在循環過程中形成需求流,它是支撐產業鏈形成與發展的脊柱,也是吸引資金注入的源頭;良經的市場化運作將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加速資金流和需求流的增長;檔案本身即產業鏈中的資源,其活動是遵循檔案業務的全過程而進行的;信息是產業鏈業務運作過程中,影響各項活動的有價值的數據,如哪些檔案是大家最關心的、哪些展覽比較受歡迎、哪監地方需要服務、哪些資源需要開發出來以滿足市場的需求等。

(一)社會發展需愛借鑒歷史,尋找薪的起點,社會發展的需求決定了檔案資源積累的必需性和重要性。收集、整理、篩選、鑒定和歸檔成為檔案文化產業鏈的龍頭活動。…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18, 2022 at 10:01am — No Comments

李昕升·南瓜究竟源自於哪裏?(3)

通過表1-1也可發現南瓜最早發現於中南美洲的秘魯和墨西哥,然後才是危地馬拉、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和俄克拉何馬州,基本上呈從秘魯、墨西哥向周圍擴散的一個過程,集中在從美國中部到秘魯南部的地區。南瓜屬的大部分野生種起源於墨西哥和危地馬拉的南部地區,也就是南美洲的西北地區。

大部分南瓜屬野生種的果實顏色和形狀吸引了原始人類的注意,可是他們的果皮堅硬,而且果肉特別苦,但種子不苦、味美並富有營養;我們認為古代人類為了種子嘗試野生南瓜屬的果實時,發現了沒有苦味的突變體,從此開始了長期選擇,從而得到近代馴化種;在墨西哥和危地馬拉有一個在育種和其他指標與栽培類型有密切同源關係的南瓜屬野生種的類群,這些種包括在一定程度上與栽培品種雜交親和的 C.lundelliana 和 C.martinezii…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October 18,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安曉東·面向文化産業,創意冩作何爲?(中)

基於以上的分析,筆者以爲,創意冩作雖然正式引入中國時間不長,但已經顯示出較強的學科生命力,它是實踐性學科。創意冩作教育賦予學生知識、創意、敘事資本,在爲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培養創新性人才上被寄予厚望。



得益於大衆文化消費對優質內容需求的日益增長,在宏觀國家文化産業規劃和微觀的高等文學教育變革之下,創意冩作發展前景可期。面向文化産業,創意冩作系統構建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增強文化産業面向意識。從世界範圍來看,大約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創意冩作學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中加入了商業元素。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化創意産業在一些國家落地之後,創意冩作學科的發展更是融入了文創産業因素。…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18, 2022 at 9:44am — No Comments

琦君〈母親的手藝 〉繡花(下)

白天繡花,母親偶而會伸個懶腰,打個哈欠。我就問「媽媽,五叔婆都睡午覺,您為什麼不睡?」母親說:「沒聽說早起三朝抵一春嗎?多少事兒要做,哪裡還睡午覺呢?」我又說:「看您眼皮搭拉下來,都要用燈草來撐了(這也是母親最愛說的形容詞)。睡眼朦朧的,繡出的花兒就不漂亮了。」母親說:「你放心,我從小繡花繡到大,摸黑都會繡出朵朵鮮花來呢。」她把手裡已經繡好兩朵的梅花,伸得遠遠的,瞇著眼兒橫看豎看,非常滿意的樣子。我一看,真是好鮮活、好漂亮啊。…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October 18, 2022 at 8:26am — No Comments

黃燦然:不朽事物的微光(上)

2019年5月30日下午,“深讀詩會”第七期活動在深圳市大鵬新區洞背村米糖民宿舉行。本期活動通過朗誦與點評的方式,對主題詩人黃燦然的詩歌創作展開生動的探討。此次活動由大鵬新區作家協會和特區文學雜誌社聯合主辦,會議由大鵬新區作協主席焦朝發主持。 



活動現場·
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 …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17,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葉櫓·詩性何物?(1)

有關詩的話題的層出不窮,其根源在於,不同的人總會從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來說出他們對詩的觀點和看法。從給詩下定義,諸如“詩言志”、“詩緣情”到“詩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和武器”;從“詩是詩人的生命體驗”到“詩是詩人對世界的發言”;從“詩到語言為止”到“詩就是詩”之類,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千姿百態了。



然而我們似乎可以追問一句:為什麽具有同樣上述內涵的其它文體不能稱之為詩,而恰恰是“詩體”被稱之為“詩”呢?詩應該是由其“詩性”而定義的。而“詩性”又似乎是一個不容易說清楚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17, 2022 at 2:25pm — No Comments

葛红兵·創意寫作問題三論(2)

這非常有利於未來中小學寫作教學和高教寫作教學的無縫鏈接,有利於中國創意人才培養一體化架構的形成。我們在看到中國高中作文教學近年的改革和進步時,也要看到它的局限,創意寫作教育教學理念對中小學寫作教學的改革和促動作用還沒有完全顯現,如何處理傳統寫作教學和創意寫作的關係?是它徹底創意寫作化還是創意寫作成為它的一部分?西方式中學階段的寫作教學基本以創意閱讀加創意寫作的模式,是否完全適合中國中學高考的國情?這在很多人的腦子里還是疑惑著的。



我們已經有也一直有傳統寫作學為什麽還需要一個創意寫作學?…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7, 2022 at 9:34am — No Comments

王一川·文學、生活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上)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學的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力或作用力,這往往是因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總是包含著文學心靈的創造,無論是泛化已有的文學成就還是與新的文學創作一道生長。因為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其實是意味著心靈的美在生活及生活器具、生活氛圍中的具體化存在。這就是說,真正的文化創意其實是包含著文學的精神創造成果的。



文學、生活和文化之間的新關係

為什麽要把文學、生活和文化這三者放到一起來談?這確實是有原因的。…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October 17, 2022 at 9:00am — No Comments

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摘錄 上)

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內容是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要尊崇歷史、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央政治局安排過多次有關中國歷史文化方面的集體學習,2020年9月就曾安排了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的題目,今天再安排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題目。…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7, 2022 at 8:00am — No Comments

何幸真〈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緒論(3)

早期相關研究以史實的考據為主,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對建文帝結局的考察,二是對建文朝史事的挖掘與重建。建文帝出亡傳說在明代中晚期不僅流行,且已有地方化的傾向,許多地區都留有建文帝的隱遁故事,且彼此矛盾,要探討其究竟流落何方並不容易。因此當時相關研究多僅止於討論建文帝出亡與否的問題,或考察相關傳說的發展。大體而言,多數學者均支持建文帝出亡一說,他們的討論也對往後研究者影響甚深。10如孟森〈建文遜國事考〉主要根據明末清初學者錢謙益(1582-1644)的考證,認為胡濙、鄭和等人訪求建文帝和溥洽為帝剃度的說法應屬可信,而部分地區留存的遺跡,也顯示出亡之說非皆虛言,「惟士大夫所傳有首尾之紀錄,則無一可信者而已」。11倫明〈建文遜國考疑〉則羅列大量相關記載,認為諸書所述雖參差不一,但和而觀之,實可互相證明。12陳萬鼐《明惠帝出亡考證》一書甚至利用了 1945…

Continue

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17, 2022 at 5:00am — No Comments

謝輝元:探源文明與厚植自信(下)

文化認同感·文化自豪感·文化使命感:中華文明歷史研究對文化自信的塑造和提升,是通過增進我們對民族、國家、政黨的文化認同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使命感來實現的。首先,文化認同感,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上的歸屬感。



這種文化認同感是建立在歷史與現實相聯系的基礎上的,是人們在社會化過程中習得的對現存秩序的認可和接納,而通過對中華文明歷史的學習和研究,能夠有力地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也能揭示近現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必然性,說明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走的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由此昭示中國道路所具有的內在文化血脈和深厚文化土壤,逐漸建構並強化人們的民族文化認同、中國道路認同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認同,並由此進一步幫助人們樹立起作為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乃至中國共產黨的一分子的觀念和覺悟。…



Continue

Added by Macclesfield on October 16, 2022 at 4:46pm — No Comments

旅遊文創産品怎樣火起来(下)

開發景區文創的出發點一定是市場,是目標客戶的需求。掛上文創的標籤,並不代表這個可以脫離作爲一個好産品的本質要素——物美價廉。市場是無形的手,消費者買不買單是硬道理,要以遊客想買的文化故事、品種、功能、價格爲出發點,倒推産品研發的各個環節。對於景區來説,一是要正確認識自己,認清市場,認真做文創。要做好文創,專業性是成功的保障。景區不具備專業文創開發的能力,就要找到專業的合作商來服務。也要有投入産出的概念,有預算有專班。文創不是光靠設計,也不是光靠IP,這是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條。從品牌—IP—産品設計—産品打樣—産品大貨—線下線上店面—營銷推廣,所有的環節都要做到位,最後才能呈現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創産品。

專家觀點

要讓遊客有體驗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16,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朱美芳·詩巫林曼岸河(4)

四十年代初,日軍占領砂州,各地學校教育陷入停頓狀態,黃成美與家人隨即搬遷到蘭島邦江的偏遠鄉區務農,而陳育盛則在市區為一位賣咖哩飯的海南籍小販打零工。

「現今的蝴蝶公園,當年有許多小販在那裏進行買賣,而在那個年代,賭博是半公開的合法行業,市區開設了不少通宵營運的小型賭場。我在打工的兩年期間,每天淩晨2時起床幫忙洗米煮飯,4時許即陸續有許多賭客到來吃咖哩飯。」

陳育盛指出,四、五十年代,在詩巫市區開店做生意的絕大部份為廈門籍人士,福州人則多在鄉區割膠或務農,故當年詩巫市區人民普遍以廈門話交流。故此,在市區打工時,那些廈門籍的小朋友都喜歡以廈門話親切地喚他「福州仔」,這也成為他年少時期的獨特回憶。…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6, 2022 at 4:19pm — No Comments

何畏:加快構建國際傳播的中國敘事體系(下)

廣泛宣介中國方案。習近平指出,「要善於運用各種生動感人的事例,說明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智慧。」比如,針對人類發展難題,中國提供了「一帶一路」的解決方案。從方案倡議到實際建構,「一帶一路」的發展成就有力駁斥了一些國家別有用心的「唱衰」和攻擊汙蔑。事實證明,「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奏曲」,而是沿線國家的「交響樂」;不是某一方的「獨家小路」,而是攜手共進的「陽光大道」。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一帶一路」為歐亞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考和新方向,在不確定因素日漸增多的國際環境下為世界穩定與繁榮開創了良好前景。廣泛宣介中國方案,是貢獻中國智慧力量,推動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應有之舉。

三、真切揭示中國道理蘊涵的共同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6, 2022 at 4:18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