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摘錄 上)

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內容是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要尊崇歷史、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央政治局安排過多次有關中國歷史文化方面的集體學習,2020年9月就曾安排了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的題目,今天再安排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題目。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馬克思說,「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

[略]

中華文明起源,不僅是我國學者潛心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國際學術界持續關注的研究課題。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績顯著,但仍然任重而道遠,必須繼續推進、不斷深化。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工程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還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特別是完整展現夏朝歷史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現在,我們運用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學、地學、物理學等前沿學科的最新技術分析我國古代遺存,使中華文明探源有了堅實的科技分析依據,拓展了我們對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認知。對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個既複雜又漫長的系統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獻研究同自然科學技術手段有機結合起來,綜合把握物質、精神和社會關係形態等因素,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範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

長期以來,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論,我們要加以借鑒,但不能照抄照搬。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創性貢獻。要同步做好我國「古代文明理論」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轉化工作,加強對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感召力。

延續閱讀

習近平·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西沐:“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產業發展的取向與維度

黄偉宗:持續發掘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全方位發揮海洋文化軟實力

(爱思想平台 2022-07-16)

Views: 2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