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當你在性行為中靜心的時候,你們之間將會出現一種新的友愛,因為,通過彼此,你們已經開始跟自然交融;通過彼此,你們已經瞥見了實在的未知的深處。你們將被此感激、彼此慈悲:慈悲這種苦難;慈悲這種探索;慈悲一個夥伴、一個共同跋涉的人。
如果性變成靜心的只有這樣,它的局面才有一種源源不絕的芳香:那種感情不是性交前的相互挑逗,而是一種成長、一種靜心的了悟。所以,如果性行為變成靜心的,你就會感受到愛情。愛情是感激、友愛和慈悲的混合。如果這三者都有,那麼你們就在相愛。…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March 4, 2024 at 1:30am — No Comments
每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
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
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
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
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
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
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
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rch 3, 202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
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
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
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
讲着人,或神,敦陂或阿卡狄?
呵,是怎样的人,或神!在舞乐前…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rch 3,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6.遴選、准則與記錄
不過,作為特例的「庫里肖夫效應」以及寬泛意義上的電影同時也說明,第一持留(也即在一邊流逝一邊被持留的時間客體中對「剛剛過去的時刻」的持留)與第二持留(也即在一般意義上的回憶中對過去時刻的再記憶)相互獨立,這種對立其實是一種假象。
假如我們能夠說明活生生的現實總是包含想象,它只有被虛構之後才能被感知,也即不可避免地被幻覺所縈繞,那麼我們或許就可以說「感知」和「想象」之間總是存在著相互性的關系,即任何感知都具有想象的因素,反之亦然。感知是想象得以投映的銀幕。因此,我們或許就可以說生活總是電影,而且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會有「如果熱愛生活,那麼就去電影院」一說。似乎我們去電影院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回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即為了能夠復活。…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March 3,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每當我聆聽一段音樂的時候,客體就以流逝的方式向我呈現。在流逝的過程中,此刻存在著的音符會把位於它之前的那個音符抓住,而之前的那個音符又會把位於它之前的音符抓住。此刻的音符把位於它之前的所有音符保持住,它既是「此刻之物」,同時也保持了客體的在場——時間客體之所以在場,正是基於這一「保持」。就這樣,時間客體具有了統一性。此刻在場的音符抓住了位於它之前的所有音符,以及所有音響時刻,正是因為這樣,它所發出的聲音才具有韻律性和音樂性,顯得和諧,並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音符,而不僅僅是一記聲音或噪音。…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March 3,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清白的人心是脆弱的,脆弱好像一個人的耳後,這是平常看不見的地方,只有自己心中知道,這里的皮膚也很敏感,受到黑夜和蚊蟲的襲擊就很容易讓人感到疼痛。黑夜和蚊蟲是很強大的,蚊蟲有夜色做掩護,黑夜則可以像潮水一樣帶來大片蚊蟲。在一黑一白的對比下,黑色取得了完全的勝利,這便是一種壓倒性的殘酷。邪惡的力量往往很容易能摧毀正義,因為走向正義需要人性來引導,走向墮落卻很容易。這種惡卻是不可避免的,好像黑夜每天都會來,荒野上也常有狂風,一旦來臨則摧枯拉朽。…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March 3,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第一章,有刪節
上世紀80年代初,德克薩斯的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與加拿大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紐約的前拳擊手兼文學教授塞繆爾·德萊尼(Samuel R. Delany)一起發明了名叫「賽博朋克」(cyberpunk)的現象。
他們的創作將乾淨的高科技和骯髒的垃圾、秩序和無政府狀態、不朽的人造生命和腐爛的物質結合起來。技術浪漫主義和死亡浪漫主義走到一起,創造了一種新的生命情感…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3, 2024 at 7:30am — No Comments
她覺得,文字作品是崇高的,因為它具有再生性;它產生意義,使我們的差異,我們之所以為人的差異得以確定——使我們與任何其他的生命不同。
我們總是要死的。這也許就是生命的意義。但我們用語言。這也許就是衡量我們的生命的尺度。
(盛寧 譯)
【賞析】…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3,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沿海國家對此並不滿意,它們要求將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從沿海國的大陸架邊緣開始延伸,從而進一步擴大管轄范圍。這一新的邊緣不僅難以測量,而且還導致了國家主張的重疊,引發了潛在和實際的沖突。各國提出的其他原則,如對「歷史」海洋管轄權的(有爭議的)主張,使這一充滿戰爭疑雲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征服自然作為實現人類滿足的手段,是民族國家構想的現代史學的驅動力。與此同時,對民族斗爭和成就的記錄研究一直與自然研究相分離。我曾試圖論證,歷史時間應更多地從自然進程的角度來看待,而不是像我們之前所做的那樣。因此,它與海洋流動的性質是連續的。…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她堅信,當語言由於疏忽、擱置、缺乏尊重、淡忘,或被強令扼殺而死亡時,不僅她本人,而且所有的語言的使用者和創造者都負有責任。在她的國家里,孩子們將舌頭咬去,代之以子彈發出無語之聲,發出那完全失效並造成混亂的語言的聲音,那種語言是成人們在把握意義、提供咨詢指導或表達愛情時根本不用的。然而她知道,言語器官的自戕不僅僅是孩子們的選擇,在那些頭腦幼稚的國家首腦和商賈巨子們當中,也比比皆是,徒有空殼的語言不給他們留下任何訴諸其僅剩的人類本性的可能,因為他們只要對俯首聽命者說話,或只要強迫別人服從就行。…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2,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國多地景區門票售罄、電影票房刷新紀錄、博物館排起長龍、廟會人潮湧動。文旅消費「火起來」,傳統文化「活起來」,共同構成濃濃年味。可以預料,在即將啟幕的全國兩會上,火熱的文化議題將持續加溫。
讓「流量」變「留量」
從淄博燒烤,到貴州「村超」,再到冰雪旅游「頂流」哈爾濱,過去一年,文旅產業的「流量密碼」始終是高熱度話題。
春節期間,中國文旅市場以沸騰之勢開場,出游人次和總花費等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潑天的富貴」讓各地文旅部門紛紛「卷起來」,喊話明星回家代言、拍土味視頻造梗等營銷方式層出不窮。…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1, 202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譯注】參閱克里斯蒂娃在「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第51次大會上做的講座《女性特質倫理學的序曲》(Prelude to an Ethics of the Feminine),倫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廳,2019年7月24日。下月推送這篇文章的譯文。
在我與凱瑟琳·克萊門特的對話中,我們深度探討了「享樂」這一主題,它引導我們走向宗教和神聖的領域。「享樂」超越了快樂,改變了性存有(sexuality),但並不「去性化」(desexualize),因為「享樂」將我們與內心自我和他者的對話聯系起來,並以此方式超越了個體與他者和「俗世肉身」(the flesh of the world)的連接和交流,這一點在科萊特…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March 1,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自調性: 文本是自我調節的,為了有效地運行轉換程序,它不向自身以外求援,各種轉換旨在維護和贊同使它們得以產生的那些內在規律,並且把本系統「封閉」起來,不使它和其他系統接觸,文本內的各要素必須呈現均衡性的相得益彰,為維護整體的生存而各顯其能,這便使文本成為一個自具自足,自我闡釋與自我調節的系統,一種「純形式」。它是自足的實體,而不是我們借以感知其它實體的「窗口」。內容是形式的功能顯現,不是和形式分離的什麼東西。也不是在形式之外或通過形式可以感覺到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March 1,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本文以斯蒂格勒为例,谈谈法国技术哲学家对“艺术危机”的看法。斯蒂格勒所谓的“艺术危机”指的是什么?他有否想过该如何解决这一危机?这得先从他如何看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说起。
斯蒂格勒主张“泛”技术,他认为“人的行动即是技术”,舞蹈、语言、文学、诗歌、音乐乃至政治,无一不属于技术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技术”一词指称人类行为中只有优秀者掌握的专门技能,如声乐技术——虽然人人都会唱歌,但只有歌唱家才掌握声乐技术。而艺术则是技术的最高级形式,特定技术最终升华为艺术。…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March 1,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從前有一個老婆婆,她雙目失明,卻無所不曉。”或許是從前有一個老頭子,一位智叟?或是一位能讓坐立不定的孩子安靜下來的說書人。我從不止一種文化中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或與此相仿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婆婆,她雙目失明,卻無所不曉。”
在我所知道的那個故事里,老婆婆是一個奴隸的女兒,是個黑人,美國人,她孑身一人住在城外的一所小房子里。她智慧過人,聞名遐邇,在她周圍的那些人中,她說是就是,她說非就非,什麽都由她說了算。她的聲望,以及人們對她的敬畏,一直流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流傳到民間智慧和預言被當作種種笑話的城里頭。
有一天,老婆婆的門下來了一幫年輕人,他們似乎決意要證明她並沒有那種神力,他們相信她是在行騙,要讓她的騙局大白於天下。他們的計劃很簡單:…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1,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一、「身體感」:感官民族誌的研究起點
近年來,傳統上專屬於心理學、神經學關注對象的身體感覺也變成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以及文學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一革命性變化的前提是,人們已經認識到身體感覺不只是自然、固定、普遍的生理現象,也不僅是社會建構的結果(與社會階層、消費以及政治的過程有著密切關聯),它更是構成社會意義的基礎,因而是歷史過程的產物。…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March 1,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即使在歐洲這些航海強國,海洋仍然是人類能力的極限所在。據說,在文藝復興時期,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通道的「海格力斯之柱」(The Pillars of Hercules)上刻有「沒有更遠的地方」(Nonplusultra,或譯作「此處之外,再無一物」)的警示,警告水手和航海家不要再繼續前進。
直到18世紀下半葉,歷史作為一個實體,即國家或文明,開始呈現線性時間的屬性,從過去延伸至未來的概念,逐漸成為時間觀念的主導模式。這一模式最初在西北歐興起,隨後在20世紀擴散至全球。…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歷史終於解密了,也證明歷史上確有此事,所謂紙包不住火,就是這個道理。感謝南方大學學院華人族群文化研究所主辦的這一場人文沙龍講座會,邀約許維賢博士前來主講「從亞洲基金會檔案看友聯出版社在全球南方的文化冷戰; 講座會由莫家浩博士主持。
在3月7日晚舉行的這場講座會,聽到了許維賢博士以他找到的史料,佐證了上世紀50至70年代,在東西方冷戰方酣之時,美國中情局通過亞洲基金會,以出版《學生周報》及《蕉風》及其他刊物、課本及教科書從事各種活動,他以雙方簽署的協議、信函等,說明這活動的無孔不入。
筆者身處那一個的年代的人,在校讀書時身歷其境,目睹了許多發生在眼下的事,也深有體會。相信當年其他有在場的人也會牢記這事件,許博士的講演內容,最大的意義是驗證了當年確實有一件事。…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March 1, 2024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楊貴妃那麽受寵,想吃荔枝,還需快馬加鞭跑幾天幾夜。而這里,到處是荔枝樹,吃多少隨自己的心意。這句詩,其實是大學士初來乍到,表達無法言說的喜悅之情。也有和杜牧,楊貴妃隔著歲月開玩笑的情致在里面。
圍著孤山走,松林蒼翠間,立著一座六如亭,這是蘇東坡專為愛妾朝雲所造,亭柱兩邊鐫刻楹聯: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引人覺悟。引人珍惜。往里走,即是朝雲墓。
朝雲姓王,字子霞,錢塘江人。八歲被送進當時的官妓院,十二歲時,結識蘇東坡。大學士見她伶俐乖覺,滿眼含愁,問了幾句話,朝雲落淚。大學士不忍,問她,是否願意跟他走。…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March 1, 2024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春天的淄博,冬天的哈爾濱,還有熱門影視劇作《狂飆》和《繁花》的拍攝地江門和上海……在社交媒體的宣傳推動下,去年以來現象級「網紅」城市不斷湧現,國人在文旅領域展現出來的強勁消費力持續增強。如何從中尋找機會、推動香港文化和旅游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成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同關注的焦點。他們建議香港以「中西合璧」為鮮明特色打造國際網紅城市,結合時下年輕人受短視頻平台影響較大的消費習慣進行推廣,同時將文旅發展和盛事經濟結合,通過舉辦各種世界級活動吸引更多海內外游客到香港娛樂消費。…
Continue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March 1, 2024 at 12:00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