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胡塞爾對內在「時間」意識的探討勝於「空間」的探討,「時間」當中隱含著對「場域」(horizon)感受,在某部分來說,「場域」可以說是一種即為抽象的「空間」感受。而「場域」到後期,更轉化為「生活世界」的探討 32。這樣「場域」這跟「身體存在知覺感受」有了聯繫,換言之,我們知覺到物件或物體時,都是在「世界之視域(場域)」(world-horizon)之內被知覺到的。33
「生活世界」就成了理解事物或事件的基準點,也是根本「場域」(horizon)。於是乎在不同的時空脈絡裡,即會有不同的理解「場域」出現。34關於「時空融為一體存在參與感受」,以下援引海德格說法以輔助這樣說法可能性:…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14,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的時間概念與捕捉瞬間的理論,在夢、存在、情動之間的作用,建立在他對「情動」(affect)作為一種超越語言和認知的、即時的、未定義的力量的獨特理解上。以下是夢、存在和情動如何通過馬蘇米的時間理論相互作用的探討——
時間的瞬間性與情動
馬蘇米將情動視為一種瞬間性體驗,它超越了傳統的情感分類,甚至超越了認知層面的感知。他強調情動具有「即刻性」和「前語言性」…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界限與越界分不開,這正是傅柯與康德最大的差別。40 康德認為形上學決定理性的使用界限是為了審慎小心地維繫於界限的限度之內,為了不跨越理性的範圍;傅柯則相反,他指出僅有越界才能標定界限本身,或者不如說,界限其實並不是普同與不動的,它不在任何可定位的「這裡」或「那裡」,它僅能由不斷地跨越(薩德600程序)來動態標示。必需特別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引文(「這是存有正無延遲地顯現且跨越界限的姿態碰觸缺席本身的時刻」)中, 傅柯極不尋常地再次援引時間(而非空間)來界定越界與界限的這個怪異交錯,…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y 16, 2020 at 4:11pm — No Comments
基於對康德哲學的再度詮釋,海德格爾才能發展出「超驗對象」及其與時間、想像力和超驗圖式主義的關係。大致來講,羅利認為,海德格爾在理解人類經驗的潛意識結構的背景下探討了「超驗之物」的概念。這種超驗之物雖然不是直接關於某個具體存在物的,但其特點是「某物」不能被經驗直觀到,而必須在純粹直觀中才能區分。海德格爾同時強調時間作為純粹直觀形式的重要性,它為經驗直觀設定了視域。他提出應從超驗圖式的角度來理解時間,而這最終涉及時間與純粹想像力之間的關係。海德格爾將存在論綜合置於生成性想象之中,因為它是在超越論圖式中運作的。在這一過程中,范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了作為具象綜合的內在意義,並以對象性的意向為其做准備。而純粹理解概念的圖式在任何實際經驗發生之前就明確了經驗的可能性。想象通過將內在感覺的形式圖式化,最終讓理解與直覺之間的一致成為可能。
2.…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5, 2024 at 2:00pm — No Comments
表演者吟誦的文本,是湯皇珍為尤里西斯返鄉之旅所作的文字與《我去旅行》作品中出現過的斷簡殘篇混合交織,而成為表演者的劇本。這些書寫有的是日記文體(或者真為湯皇珍的日記),穿插在描述尤里西斯的句子中,而產生一種上句不接下句的跳躍與斷裂:「沒有返鄉/沒有尤里西斯沒有消逝的世界/令人無法/承受/ 墓誌銘第二場景有一顆拔下的大臼齒被收置在存放舊式底片的黑盒內
⋯⋯」;有的話語以不同人稱記敘尤里西斯,或者假借尤里西斯之口,話語中充滿詩意和哲理:「沒有死/沒有返家的迫切/沒有意圖的必然/沒有尋求意義的必要⋯⋯」
顯而易見地,這是湯皇珍藉由尤里西斯之旅思索死亡、記憶與返鄉意義的另類書寫,即使文句在脈絡上並不一致,有些話語也未必具有意義,…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April 2, 2020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如前所述,此在的本性就是“生存”,而“生存”意味著“可能性”,意味著此在“能夠在其最本己的可能性中來到自身,並在這樣讓自身來到自身之際把可能性作為可能性保持住”,[19]而“保持住別具一格的可能性並在這種可能性中讓自身來到自身,這就是將來的源始現象”[20],在海德格爾那里,這種“將來的源始現象”就是“時間”:“源始而本真的時間性的首要現象是將來”[21],在此意義上,“時間性問題”就是此在本源意義的生存可能性問題,生存於世的此在,其存在意義上在根本上是“時間性”的。…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ly 24,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筆者用「身體存在感知覺受」來說柏格森的「綿延」概念,是種純感應,直覺生命歷史洪流所呈現的真實生命感的「綿延」,如實如其自身顯露出來。17這與禪宗「念念相續」來做比較,可以說是相同的,禪宗偏重的是「念頭」,「念頭」偏重是「意識」。「意識」,不是理智上制約的意識,而是身體感受知覺所產生的「存在意識」。
「存在意識」著重的是「體驗」的概念,它需要在「生活世界」的「此有」去參與「意識流」當中,它需要在「意識流」當中,看著「意識流」當中的念頭升起又滑落。「念頭」不重要,重要的是「身體存在感知覺受」所建構出來的那種「存在意識」。…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8,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為了確定這種表達的意義首先需要關註以下方面。海德格爾曾將他的思想稱作一條“回返根基之路”(Rückgang in den Grund,WM,7-9)。在《存在與時間》的第一部第一篇(§§9-44),他實行了對Dasein的“先行”(vorbereitend)考察,即對Dasein之如何“首先顯現”的考察。這一分析從“日常性”開進到“在之中”和“操心”。在第二篇(§§45-83),對Dasein更“源始的”即更接近其本源和根基的理解得以開展。海德格爾說這一分析將在一個更“本真的存在論基地”之上來“重演”先行的分析(SZ,17)。眾所周知,這一更本真的根基在作為操心與在之中的根據的Dasein的本源時間性中被發現。由此,在第三篇中,[27]我們應該實行更遠的“返回步伐”以探尋作為時間的存在(或者時間作為存在)(SD,46-7)的更深的根基,在其中時間性本身的根據得以說明。對《存在與時間》的這種解讀被講座《時間與存在》中的如下段落所證實:…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September 13, 2017 at 4:55pm — No Comments
海德格爾把「時間性」作為此在領悟自身存在得以可能的境域,通過對此在「有限性」的揭示,從根本上解構了了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及其元意識對個體生命的遮蔽,為生命個體徹底擺脫抽象「人的共相」或「人的本性」的專制,回歸不可剝奪的「私人性」和「個別性」,開辟了一條極為重要的道路。
如前所述,此在的本性就是「生存」,而「生存」意味著「可能性」,意味著此在「能夠在其最本己的可能性中來到自身,並在這樣讓自身來到自身之際把可能性作為可能性保持住」,[20]而「保持住別具一格的可能性並在這種可能性中讓自身來到自身,這就是將來的源始現象」[21],在海德格爾那里,這種「將來的源始現象」就是「時間」:「源始而本真的時間性的首要現象是將來」[22],在此意義上,「時間性問題」就是此在本源意義的生存可能性問題,生存於世的此在,其存在意義上在根本上是「時間性」的。…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6,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在海德格爾對作詩的「照亮著的籌劃」所進行的時間性分析中,我們能同樣看到他在《存在與時間》所揭示的時間性結構,即:曾在化著的未來從自身放出當前,通過對民族的本真性語言所進行的結構分析,我們不僅看到了過去、當下與未來三個綻出維度都統一在民族的語言之中,而且看到了未來維度在民族的歷史時間中的綻出運動中何以同樣具有決定性的作用。[38]…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5,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時間與空間的問題,確切的說,是從感知性中產生並作為感知性本身的時間與空間。對康德而言,感知性是由他所謂空間與時間的形式所構成,特別是指胡塞爾(Husserl)稱之為「持存」(retention)與「預存」(protention)兩者—在時間及其所包含的空間的位移上—的調配。
你們現正聽我說話,而當我對著你們說話的時候,其實正努力在雕塑你們的注意力—這注意力,套句法文,是你們想借給我的;若用英文來講,就是你們想付給我的。但是,要想理解前面提到的問題,不管用借的還是用付的,我們都必須將注意力交給胡塞爾,聽聽他在探討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的分析時所說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分析在日後發展出兩種持存:第一持存與第二持存。…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September 20,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而這「時間去掉綿延,運動中去掉可動性」是不可行的,所以科學無法處理時間與運動。其實筆者以為「生命時間」很難說,只能從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件? 何遭遇?何情節?何感受?等來著手說明。換句話說,是由「身體存在知覺感受」來說明之。這有點像把「身體當作文本」來看待之,彷彿也像是看待「電影」般了解了「身體現象運動」。當我們去看時,就好比是說這些在「生命時間」發生種種,
就是「使故事重說了」,也是利用了倒敘法,也許是利用蒙太奇方法,也許是平舖直述法,將時、空、人、事、地、物、情節、遭受等一幕幕重整變形成為「圖像或影像」連續體〈「綿延」〉,而成為我們「觀看的對象」。
筆者以為「生命時間」發生種種可以說是「記憶」的重整,透過「記憶」拼貼,…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9,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時間性」的存在與生存過程,按照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的分析,又被區分為「本真」與「非本真」兩種樣態。一種是海德格爾稱之為以「(過去的)現在—(當下的)現在—(將來的)現在」為核心展開的無窮性的傳統數理線性時間觀,另一種則是植根於親在(Dasein)「親臨存在」與「存在親臨」的有限性的生發和爆發性時間,以融匯「曾在—現在—將在」三維相生相爭,相契相合於一體的「向死而在」的生存在世時間觀。海德格爾將後者視為本真的原初性的時間,而前者則是衍生的、特殊的、非本真的時間。由於對真理、時間、技術的本質持不同的理解,我們的存在和世界也就展現出不同的樣態。…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February 1,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圓錐體的尖端與物質的接點是最收縮的現時,而圓錐體自身包含了無數的帄陎,每一個帄陎收縮或膨脹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彼此之間有差異,然而這些帄陎或層次都包含了整個過去。每一次刺激與反應的間隙(interval)中,被重複召喚的總是這整個過去;這也是柏格森說的當我們在尋找特定的回憶時,總需一躍進入我們的整個過去,才能實化我們所搜尋的目標回憶,構成現時心理意識。在此綿延的連續性有了新的陎相,其連續是建立在這種更深刻的所有過去共存於虛在中的基礎上。最後,我們的整個過去顯然必須先於任一現時存在以作為其逝去的基礎,所以回憶的運動,並非從現時到過去或從感知到回憶,而是從過去到現在或說從回憶到感知,這尌是純粹過去的概念(Bergsonism 37-63;Difference 81-3)。…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y 22,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摘要:海德格爾的《藝術作品的本源》通過對設置入藝術作品的真理的考察,探討了真理、藝術與存在三者的關系,闡明了人與存在在藝術中的關系。相對於海德格爾以前的作品,《藝術作品的本源》大大提升了空間的地位,更多地從空間的角度來探討存在,並對藝術進行規定。藝術作品是存在的真理所照亮的澄明之境,是人與存在共屬的“位置”和“空間”。
關鍵詞:存在;真理;空間;藝術;藝術作品
中圖分類號:B51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分類號:16747089(2010)06014105…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16, 2015 at 10:24am — No Comments
PART.02
經典現象學的「兩個教條」…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February 11, 2024 at 4:00am — No Comments
統整言之,現象學此在分析的釋夢工作之治療學意義,是在協助當事人發展更成熟與自由自主人格的能力,這應也是今日人文導向的夢工作的普遍意義。22
1 此在:夢醒的主體性
每個夢理論,都會有關於夢主體的確立問題,「夢者」該如何定義呢?是夢中經歷滄海桑田喜怒哀樂變化的「夢境體驗者」?是睡夢中躺在床上那似乎不動的身軀?是睡眠實驗室中,可以透過腦電圖儀 (EEG) 觀察到的變化又持續著的「腦心系統」? 23 是夢境醒過來後,回到所謂的「現實世界」回顧夢境的人?…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March 18, 2020 at 8:23pm — No Comments
《創造進化論》中寫道:《創造進化論》中寫道:「本能是感應。如果這種感應能擴大其物件,能反思,那麼它就能給予我們打開生命過程的鑰匙。」「直覺能把我們引到生命的內部,即本能是無偏向的,能自我意識,能思考其物件和無限地擴展其物件。」14 這真實「綿延」的時間,是關連著實際事物(actual entity)或實際生命的時間,…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March 7,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上述智性/空間與直覺/時間的對照,也是筆者在前文質疑拉圖爾的人是否如其所討論的新物體一般從空間化輪廓中鬆脫的理論依據,因為唯有進入綿延才可能離開人類狀態,確保其所說的人與非人的網絡不致落入智性觀點及其空間化配置而徒具形式。
直覺做為一種思考運動,除了能夠超越使經驗變成人類經驗的轉折點以揭示性質差異與人和非人的綿延之外,還能在另一個經驗的轉折點讓我們看見事物存在的充分理由(sufficient reason)。在第二個轉折點,每一個從混淆事態中分出來的性質差異會重新匯集,然而這個點是一個虛存點(virtual point),不同於我們從人類經驗出脫的那個貣始轉折點…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April 22,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在上編中主要對海德格爾的前期的思想及思維方式進行研究。而要研究海德格爾就必須明確形而上學的「本體論發展史」。為此,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紹了海德格爾的本源與傳統的本體的差異,…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January 21,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