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也遇過好些特有能力的人。他們很多都站在權貴的那一邊,或總是想法子站到那一邊。有一次,有人介紹我認識一位“奇才”,和他聊過好一陣子,我至今還是搞不清楚他究竟學的是什麼專業。一會兒說他在某某學院教法律,一會兒又在另一家學院兼職,教建筑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好像很有正義感、道德勇氣,隨時隨地都在批評當政者,偶爾透露他和那些反對派人士很熟,某某異議份子頭頭是他的本土政治啟蒙導師。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是,他不久當上了一位大官的身旁要人。有些人就說:“還是他有學識,看風使舵轉得快!”某個曾經開車載着他南上北下去開會,吃飯喝酒都請他,對他崇拜得近乎同性戀的男士卻罵他:“做了官不認識人啦!連電話也不接!“這位過去老追着新聞界朋友給他曝光的官爺,遇上記者請他對某某事件講講話,居然這麼回答:”我不會跟你們說的,說了你們就亂亂寫,會拖累我的!“這些人罵歸罵,也只能在背後罵,反正藏在深宮的官爺怎麼聽得見呢?
Tags:
Albums: 神往都德的鄉野
Comment
(續上)馬庫嘎說:「直到我們失去了這個世界,我們才能開始找到我們自己,了解我們身處何處,了解我們和大自然之間的無限關係。」29同注17,第46頁。雖然這是一個無人的世界,但這些人類的遺存物並沒有死亡,而是獲得了一種新生。比如斯卡皮塔的《運石雪橇》,「藝術家用汽車和雪橇來體現他深深印在作品中的那些主題:生命、死亡、重生和運動。自然姿態是藝術家對他個人感覺的一種反應:『它們有自己獨特的皮膚』『我想讓它們的皮膚能夠從制成它們的材料中呼吸』」。30同注17,第53頁。
馬庫嘎在此虛構了兩個世界,前者是人類世消失的過程,後者是人類消失後的世界,而機器人恰好構成了兩個世界的「臨界點」。人與科學或人的科幻想象建構了機器人,而當人類徹底消失之時,世界也就逸出了科學的軌道,本質意義上,它已經與人、與科學無關了,這是一個科學外的世界,甚或說,它就「不再是一個世界,而是純粹的混沌[chaos],是純粹的不遵循任何秩序的多元性」31[法]甘丹·梅亞蘇,《形而上學與科學外世界的虛構》,馬莎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27頁。。
六 餘論:瓦爾堡與馬庫嘎
至此,我們發現馬庫嘎「我曾為何物?」的尾聲似乎已經遠離了瓦爾堡——瓦爾堡並不涉足機器人,更不知後人類為何物,如前所言,瓦爾堡所恐懼的正是現代技術。不過,有一點他和馬庫嘎一樣,他們都關心人類的命運。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他臨終前未完成的作品《記憶女神圖集》中。
就現存的部分,《記憶女神圖集》大致可以分為九個主題:
(1)A,B,C圖版:宇宙學譜系的序言;
(2)第1—3號圖版:古典宇宙學;……
(4)第20—29:希臘天文思想在希臘化時期、中世紀阿拉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佔星術圖像中的傳播與衰退;
(5)第30—49號圖版:文藝復興,主要是15世紀晚期藝術中古典的「表達價值」的「來世」[afterlife];……
(7)第57—64號圖版:維吉爾、丟勒、魯本斯以及向北方傳播,海王星和自然;
(8)第70—75號圖版:巴洛克的無節制、倫勃朗的調和,戲劇誇張和解剖學;(9)第76—79號圖版:最後的「倒置」,廣告和聖餐變體論(聖餐禮),神聖和異教。
盡管在主題和材料方面存在明顯的多樣性,《記憶女神圖集》的核心內容是瓦爾堡對於「古典時代的來世」的具體表現的關注,其范圍主要包括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中以及希臘宇宙思想發展到早期現代的過程中受到希臘化、中世紀阿拉伯、意大利和西班牙佔星術思想影響。32Johnson,Christopher D.Memory,Metaphor,and Aby Warburg‘s Atlas of Image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12,p.12.
在瓦爾堡眼中,天文學與佔星術、文明與異教的張力貫穿了西方歷史,也預示了它的未來。在這里,對異教力量的重申恰恰構成了他思考和實踐的動能,其中隱含著一部強烈的反現代性敘事。《記憶女神圖集》陳列在1926年竣工的瓦爾堡圖書館,這是一座橢圓形建築,瓦爾堡將之稱為科學的「競技場」[arena](圖9)。33瓦爾堡在1925年4月1日給他弟弟的信中把閱覽室稱為「競技場」[arena]。轉引自戴丹,〈「摩涅莫辛涅」:阿比·瓦爾堡的一個項目和一座圖書館的變遷〉,載《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年第6期。
據此,我們不妨說,馬庫嘎在榮宅同樣制造了一個科學的「競技場」。它雖然沒有瓦爾堡《記憶女神圖集》那麼複雜和豐富,但在馬庫嘎有限的幾組集合中,足以昭示她的憂慮、思考和想象力。回看馬庫嘎「我曾為何物?」的幾個部分:
(1)數據、抽象與理性秩序;
(2)物、身體與自然;
(3)日常-痕跡,個人與公共;
(4)進步、死亡、重生與運動。
也許榮宅的建築結構決定了她無法構建一個像瓦爾堡那樣的「競技場」,但馬庫嘎的圖像敘事面向的同樣是人類的未來。在馬庫嘎這里,瓦爾堡不僅提供了一種方法論,其思想主題也同樣深植於她的創作實踐中。這也是她與很多單純將瓦爾堡視為方法論的當代藝術實踐的區別所在。34 See 「Dear Aby Warburg,What can be done with images? 」 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 Siegen,2012.
圖9 瓦爾堡圖書館與《記憶女神圖集》
馬庫嘎曾說,她與瓦爾堡的關係就像一段「婚姻」。瓦爾堡曾擔心技術會摧毀宇宙,而她又不得不依賴電腦、電話進行藝術創作。不過,這一吊詭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關係,恰恰說明,它不僅是一段完美的婚姻,更是一部完美的喜劇。35同注14。瓦爾堡說出霍皮人蛇儀的奧秘,是為了克服自己的恐懼;馬庫嘎揭示政治與技術的秘密,同樣也是為了克服自己的恐懼。36同注14。(魯明軍,圖像、戲劇與人類世的命運 馬庫嘎與瓦爾堡,原載:《新美術》2022年3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