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麟: 分裂分析傅柯:文學布置中的越界(9)

界限與越界分不開,這正是傅柯與康德最大的差別。40 康德認為形上學決定理性的使用界限是為了審慎小心地維繫於界限的限度之內,為了不跨越理性的範圍;傅柯則相反,他指出僅有越界才能標定界限本身,或者不如說,界限其實並不是普同與不動的,它不在任何可定位的「這裡」或「那裡」,它僅能由不斷地跨越(薩德600程序)來動態標示。必需特別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引文(「這是存有正無延遲地顯現且跨越界限的姿態碰觸缺席本身的時刻」)中, 傅柯極不尋常地再次援引時間(而非空間)來界定越界與界限的這個怪異交錯, 且不無絕對地指出越界「除了此時間點外何處都不在」。41或許正是在此,越界的定義超越了簡單的地理跨越,不再是任何既有疆界的衝決對立,也不是跟律法或體制的追逐拉扯,而是本質地涉及一種特異的時間性,一種在同一時刻內既迫出界限又實踐越界,同時這兩種存有又即刻消失的臨界瞬間。這便是銘刻「雙重缺席」的空無,或傅柯稱為「界限與越界的即刻遊戲」。42換言之, 越界其實總是指向一種狂熱與高張的「界限時刻」,其只能由幾近共時的界限迫出與界限跨越/抹除所標誌;界限並不是自明與固著地位於某處,其僅能透過跨越迫出,但這道界限卻也因此被立即抹除;界限僅由要跨越它的運動迫出, 因此,「界限時刻」如同閃光一瞬,在纖薄如紙的時距中同時現形與消失。43 然而正是在此而且也僅在此,在這個電光火石的霹靂瞬間,在一次又一次的交互增強且一次又一次交互摧毀的變態孿生關係中,傅柯所簽名的特異存有論從空無中迫出,在這個「存有正無延遲地顯現且跨越界限的姿態碰觸缺席本身的時刻」,越界與界限存有同時被激活於其「已是重複的誕生」中。


(三)界限時刻


這個由越界所指向、關鍵且特化的「界限時刻」,是隱密安置於文學布置中的傅柯哲學之核。吾人曾一再指出傅柯哲學「與一種對特異空間的深刻構思分不開」,44 然而得以特性化這個空間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卻是空間及其意義開始轉化、形變與倍增凹摺的臨界時刻。就這個意義而言,傅柯的空間學(或
「異質拓樸學」,hétérotopologie),其對瘋狂(療養院)、疾病(醫院)、犯行(監獄)、性特質(教會或學校)等空間的分析,其總是飽含空間性質的概念與思考風格,或許都該置入這個界限時刻中才得以理解。換言之,考古學與系譜學這二種在其原先意涵裡已指向時間性的方法,雖然在傅柯強勢的空間性語言下被賦予新意,且明確地成為一種經由精確分析各種「知識空間」所形塑的問題性場域。但或許都僅在一種「界限時刻」或「界限態度」之中,傅柯的考古學與系譜學方法才得以成立。45 這種對界限的立場,無疑地是使傅柯考古學與系譜學差異於康德式超驗哲學的主要原因。

40「界限與越界彼此負有它們存有的密度:絕不能被跨越界限的不存在;僅跨越幻想或陰影界限的越界所回返的虛榮。然而,難道在輝煌地穿越與否定它的姿態之外, 界限有真正的存在嗎?在之後,它是什麼?且在之前,它能是什麼?且越界難道不正是窮盡所有它在它跨越界限瞬間所是之物,除了此時間點外何處都不在?然而此點,這些存有的怪異交錯,外在於它這些存有不存在,卻將其所是之物完全交換於此, 難道它不正也是全部要超出它之物? 」( Michel Foucault, “Préface à la transgression”, in Dits et écrits, vol. I, 237)

41 Ibid.

42 jeu instantané, Michel Foucault, “Préface à la transgression”, in Dits et écrits, vol. I, 239.

43 關於這個寓涵存有論的「短暫時刻」,請參考楊凱麟,〈分裂分析傅柯 IV:界限存有論與邊界──事件系譜學〉,「一、工作,於界限上……」,頁 47-52。

44 楊凱麟,〈分裂分析傅柯 III:內在性知識論與內在性倫理學〉,《中山人文學報》,2006
年 12 月,頁 23,頁 15-16。

45 關於傅柯考古學與系譜學的進一步分析,請參考楊凱麟,〈分裂分析傅柯 III:內在性知識論與內在性倫理學〉「3 我們自身的批判存有論」,頁 24-26。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