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唐·艾德(Don Ihde)與貝爾納·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雖然立場不同,但他們都在研究技術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探討技術對人類知覺、認知、記憶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兩位學者的學說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共通之處:
技術作為人類經驗的中介
唐·艾德認為技術是一種中介…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October 15,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一小匙的閱讀剝奪了一碗的睡眠
接著是
看不見的騷亂在皮膚上恣意爬行
野性的咆哮此起彼伏
若撕下斯多噶面具那張神秘的臉
另人著迷
Added by Copil on October 13,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喬治·巴塔耶的情色-內在體驗理論與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s)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兩者在某些層面上存在著有趣的共通點,特別是在探討內在體驗、意識狀態的超越、個體認知的擴展等方面。
意念科學關注的是人類意識、心靈與物質世界的相互作用,研究直覺、超常感知、心靈與宇宙的關係等超越常規理性框架的現象。而巴塔耶的理論則聚焦於內在體驗(inner experience),尤其是通過極限體驗(如情色、暴力、死亡等)打破常規意識,進入一種超越性、非理性、無法言說的狀態。以下幾點展示了巴塔耶的理論與意念科學領域的可能聯系——…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October 13,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三、人類學的反抗:僭越
托普曼或巴塔耶對抗政治與形而上的焦慮的方式是一種不可能的極限體驗,那麼這種所謂的不可能究竟意味著什麼?巴塔耶所研究的「耗費」「色情」(érotisme)、「僭越」(transgression)等概念,也就是通往不可能世界的具體方式,究竟在什麼意義上幫他對抗著焦慮?…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12,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October 12,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神的行為有同樣一種自由。神永遠懷著最良善的意圖而行動,但是神所以如此並沒受一點邏輯強制。萊布尼茲和托馬斯阿奎那有同見,認為神不能做違反邏輯定律的行為,但是神能夠敕命做從邏輯上講是可能的任何事情。神因此便有很充裕的選擇自由。
萊布尼茲把關於神存在的各種形而上學證明發展成了最後形式。這些證明歷史悠久:從亞里士多德開端,甚至可說從柏拉圖開端;由經院哲學家作了一番形式化,其中之一,即本體論論證,是聖安瑟勒姆首創的。這個證明雖然被聖托馬斯否定了,笛卡爾卻又使它復活。萊布尼茲的邏輯技能高強無比,他把神存在的論證敘述得比向來更勝一籌。我所以在講他的時候要探討這些論證,理由也就在這里。…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October 12, 2024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意識是一種不受我們身體局限的物質,是一種條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變物質事件。「以心控物」能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
一個簡單的意念似乎擁有改變我們世界的力量。
「以心控物」,意念可以影響物理現實。意念能影響任何東西,具有改變世界的驚人能力。
物質並不是固態和穩定的,甚至不是任何東西。
我們的世界肖似一個巨大的量子信息網絡。
「真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流動或變動的。想要用意念影響物質,念頭必須非常專注,而且動機強烈。…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October 12, 2024 at 3:00am — No Comments
巴魯赫·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 在他廣為引用的情動論述中說道:「還沒有任何人能夠決定身體可以做什麼。」[2]87 這里有兩個關鍵方面值得馬上強調或者再次強①調:首先,身體的能力永遠不會被單一的身體所界定,而總是會被身體力量關係的領域或情境所輔助和支持,並與這個領域或情境吻合;其次,「認知身體」的「未完成性」與當今的相關性要遠遠大於330年前斯賓諾莎寫完他的《倫理學》之後那個歷史時期。但正像斯賓諾莎所意識到的那樣,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對「身體」(任何身體)的一般考量,而是一種極具特殊性的努力,旨在配置一個身體和它的情動/被情動、它正在進行的對世界的情動構成,以及世界和身體的此性。…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October 11,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在德勒茲那裡,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培根是塞尚的繼承者,他對非有機身體活性狀態的描繪不是從形象化的角度,而是從感覺本身去呈現非有機生命的純粹力量。在這裡,繪畫被當作一種解放人類的嘗試,帶著「對肉的憐憫」①,試圖將人們從日常的定見中解脫出來。
由此可見,現代藝術在對意義開放與價值重估的追求中,所能達到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對現代藝術的判定可以根據這一標准,即能否釋放出非有機生命的力量並將意義與價值引向開放,以及在什麼程度上達到這一力量的釋放與意義及價值的開放。…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11, 2024 at 9: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11, 2024 at 9:00am — 15 Comments
如今,「文創旅游」依靠創意、創新為動力,為各個景區景點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客流,引領中國新一代旅游產品的大開發、大發展產品的更新迭代是每一個行業在前進的路上必然產生的現象,旅游行業亦是如此。
在這種大背景下,文創景區的出現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且將來一定會成為新時代的寵兒,並引領中國新一代旅游產品的大開發、大發展。
可以說,「創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一般旅游主要是從資源的角度出發尋找差異和特色,不管其挖掘過程是否考慮了市場需求和競爭關係,著眼點仍不能脫離資源。文化旅游則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資源的束縛,它能夠綜合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環境、市場、社會背景等諸多方面進行創造,亦即創意。離開了創意,文化旅游亦將會失去生命力。…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11, 2024 at 3:30am — No Comments
關於「吃」、「喝」、「摸」、「看」這四種感官的情動,許多學者在不同的領域中探討了它們對情感和社會行為的影響。以下是一些相關領域和學者的研究:
吃與喝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巴特在他的符號學研究中探討了食物的文化意義。他認為「吃」不僅僅是生理行為,而是一種富有社會意義的活動,構成了一種集體情感體驗。食物的符號意義可以喚起群體歸屬感和身份認同。
瑪麗蓮·曼恩海姆(Marion…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11, 2024 at 3:00am — No Comments
McCulliss(2013)提出的「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是一種利用詩歌形式進行研究的方法,核心理論在於通過詩歌表達和理解複雜的人類經驗和情感。這種方法認為,詩歌的語言、隱喻和意象可以揭示傳統學術寫作中難以捕捉的微妙意義。詩性探究不僅創造詩歌,還包括對詩歌進行分析和反思,以獲得對個人或集體經驗的深入見解。其關鍵是將情感共鳴視為一種合法的知識形式,將創意性與學術嚴謹性相結合。(McCulliss, D. (2013). Poetic inqui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10, 202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國內對唐·伊德(编註:Don Ihde,1934 – 2024,美國科學與工藝哲學家)思想的關注,主要是從技術現象學開始的,除此之外,伊德還構建了一套分析工具——後現象學的基本框架,並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探索後現象學。我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哲學系做訪問學者期間,多次對伊德教授展開訪問並與他討論,在他提供的相關資料的基礎上,並經他允許,本文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以便更系統地表達他的思想。本文主要是對伊德的後現象學的發生與進展做一個較全面的概述。
一 後現象學的來源…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October 10,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quickly" 所表達的細微差別與 "quick" 的細微差別太過接近,它們的具體性範圍幾乎相同,這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時感覺不太舒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些以 "-ly" 結尾的副詞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即便它們明顯有用。另一個犧牲了高度實用形式以適應這種不耐煩的例子是 "whence"、"whither"、"hence"、"hither"、"thence"、"thither" 這些詞。它們無法在日常用語中存活,因為它們太過牢固地侵占了由 "where"、"here" 和 "there" 代表的意義範圍。說 "whither" 時,我們過於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在重複 "where"。即使我們在 "where" 上增加了重要的方向細微差別,也會引起不滿,而非滿足。我們更願意將靜態與指向性合併(如 "Where do you live?" 和 "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如果有必要,稍微過度強調方向概念(如 "Where are you running…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10,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童年閒逛的輝煌的紙宮殿。
當太陽西沉,它們會將走鋼絲的人鎖進一個
籠子,帶她去神殿的廢墟,並將她留在那兒。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October 10,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拉康、克里斯蒂瓦和雅各布森三位理論家,分別從不同的視角——精神分析、符號學與語言學——探討了「夢現象」,盡管他們的重點不同,但他們的研究均涉及夢境在語言、情感和無意識中的重要作用。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並在夢的分析上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他將夢視為語言、無意識和欲望的交匯點。
夢與像徵秩序:拉康認為夢是一種語言現象,處於「像徵秩序」(symbolic…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October 10, 2024 at 1:00pm — No Comments
我對你的思念之情,一天不見,仿佛過了三年。
青年男女很喜歡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殷切。這裡的「三秋」,很多人認為是「三年」。因為從字面上理解,「三秋」簡單地理解即為三個秋天,按一年一個秋季,也就是三年的意思。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還真不是。
「三秋」的出處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最早其實出自於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這部書於公元前6世紀就已經成書。這句話的「完整版」應該是這樣:…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10, 2024 at 9:30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