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香港涼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一)

一、引言

香港自 1842 年開埠至今已有約 164 年的歷史,在這 164 年期間,香港發展了其 特有的文化個性 (cultural personality) 和創造了香港地區的文化財產 (cultural properties)。2 香港有多樣的文化財產,舉例說有人力車、大牌檔、缽仔糕。至 於香港人對其自身文化財產的態度,用「廣為重視」來形容暫時仍未見恰當, 因為香港人對保存香港本土文化財產的意識,在香港的歷史中一直不算高,這 一點可以從實際的情況中反映出來。自 1970 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市民在很大程 度上滿足了溫飽的問題後,香港人對保存「文化遺產」 (cultural heritage) 的態 度和意識才有所提升。 (Lu 2003) 當初的文化遺產保護,對象多是注重「有形的 文化遺產」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香港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的保存意識,是近年才正式呈現的。


云云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本人選取了「涼茶」作為本報告的研究對象, 是基於以下的原因:



1) 時間性。 涼茶是本報告寫作期間的熱門時事話題之一,涼茶從被申請成為中國國家級的 文化遺產,到申請成功 (下簡稱「申遺」成功) 後,香港政府、市民及其他持份 人 (interest holders) 的互動關係如何,以至他們對香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影 響、事態最新的發展都是值得密切留意的。;



2) 爭議性。 無可置疑,涼茶是香港「文化財產」之一,但它是否屬於「文化遺產」則不同 的持份人有不同的聲音。而若然涼茶被大眾認定為為文化遺產,它的哪些方面 應該被保護呢﹖是配方本身、還是應連同涼茶店舖的裝潢一同紀錄保存﹖這方 面社會上都有分歧的意見。「申遺」的過程及結果中,我們還可以找到就涼茶 的原真性 (authenticity) 和文化遺產定義等問題,這些都是我打算深入討論的議 題;



3) 代表性。 關於香港的非文化遺產保存和研究方面,「涼茶事件」是香港政府首次在官方 文件上提出保護的要求,屬創先河的行動。這時的香港,一些鮮為人知的文化 財產,如漁民所擁有的生存技術和知識、祭祀用的面粉公仔 (蔡傳威引述廖迪生

2006),已經面臨消失的危機。香港的涼茶未算是「鮮為人知」,但它在推動香 港非物質遺產運動的革命性影響,亦是我有興趣分析和研究的範圍。

基於以上三個的原因,我希望通過此份研究報告,解答以下三個主要的 問題:1) 涼茶有甚麼文化重要性? 2) 誰牽涉在保護涼茶的工作中? 甚麼人會關注 該事態的發展﹖有關的持份人有誰﹖ 3) 保存涼茶有甚麼方法﹖


為了達致以上的研究目標,我實行了以下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


1) 非 組 織 性 至 半 組 織 性 的 深 入 探 訪 (un-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本人總共訪問了約四十位人士,他們是來自各行各界,有著不同背景,性別和 年齡的受訪者或消息提供者。其中還包括涼茶店的店主、員工,飲用涼茶的顧 客和其他市民。


2) 參與觀察。

本人在今年十月和十一月前往了九龍旺角和新界沙田,一共十間涼茶店舖裡進 行了參與式的觀察,以盡量不騷擾在場人士的大前提下,觀察涼茶顧客的消費 行為、留意他們對涼茶表達的意見,以及店職員在涼茶製作、銷售中的工作, 和他們與顧客之間的互動關係等。

3) 問卷。

本人派發了 50 多份問卷,收回其中約 30 份,問卷的內容問及受訪者對涼茶的 看法和認識。我認為,香港涼茶的使用者和持份人不只局限於法定的香港居 民。問卷的作用就是通過隨機的抽樣調查,包羅更多人士的意見。綜合問卷的 結果後,我將用來輔助和證明我的研究討論。


4) 文獻回顧 (literature review)。

本報告的文獻回顧來源包括網上資料、新聞文章、電視紀錄片、學術書籍等。 此外,本人於 2006 至 2007 年度年第一學期,選修了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開辦的「文化遺產保護」一課程,故我的文獻回顧資料來源還包括講課的筆 記、課程的參考資料和讀物,再配合本人的常識與個人理解,寫成此部份。因 為與「香港涼茶」直接相關的文學作品不多,所以我會專注於時事性新聞消息 和報導的評論。

本報告的結構如下:一、引言 – 第一部份是本報告的介紹部份或引子, 表明本人對有關題目的關注,交代研究方法、架構及目標。二、文獻回顧與理 論基礎–第二部份旨在提供保護和管理文化遺產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則,包括 國際條約中所列明的,對文化遺產的評審標準,說明了本報告的分析架構和基 礎,以及研究涼茶的切入點。我不會詳細討論在中醫學中的醫學概念,涼茶的 藥用價值和藥效的運作原理等,因為此非本研究報告的重點方向。三甲、涼茶 的背景:歷史 ; 三乙、涼茶的背景:政策 ; 三丙、涼茶的背景:尋根–為了 更有系統地表達我的論點,第三部份又再細分為三個部份,分別交代了有關涼 茶與文化遺產之間的背景資料,讓讀者明白到整個「涼茶」議題出現的成因。

四甲、保存的需要:涼茶的價值 ;四乙:保存的需要:涉及和關注人士 / 持份 者 (Interest Holders) 第四部份中,我會集中討論保存涼茶的需要性和過程當中 涉及的有關人士,這個部份的目的是點出涼茶各方面的特點,以便分析涼茶能 否成為文化遺棄這個議題。五、涼荼的保存方法 第五部份是有關保存涼茶的 建議方法,我留給讀者空間去考慮這些方法的可行性。這部份的目的,是刺激 保存文化遺產的意念,盼望有更多的人士可以參與討論,反映他們的個人見 解。六、討論與結語–第六部份,也是本研究報告的最後一部份,我會在這部 份與讀者分享更多,我就是次事件的個人見解和反思,並鼓勵讀者繼續思考這 個課題。本報告還附有一些補充性的資料,對讀者更了解此題目有補充的作 用。

我的研究期望是,運用實用人類學中 (applied Anthropology) 的批判性
(critical advocacy),透過人類學角度和獨立思考去分析涼茶的例子,從中了解更 多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的工作,以及在現今世代中所涉及的不同議題;學 習欣賞涼茶作為一種文化財產,甚至是文化遺產的價值。最後,我希望我的研 究能夠為「文化遺產研究」的學術和相關領域出一分綿力。(待續)(轉載自 The Hong Kong Anthropologist Volume 1, 2007)


1 胡亮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的本科生;他的電郵地址是azoniauth@gmail.com。


2雖然在本研究進行期間,香港的普羅大眾對於「文化財產」這個概念的認識和重視度不高,但 這個概念對於研究本報告作為學術研究和討論,有其實用性。對形容本研究的對象 ------ 「涼 茶」,亦見描述得宜,避免了有部份人士對涼茶是否是「文化遺產」的爭議。

Views: 2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