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6)

葉靈鳳·家鄉名稱沿革的小考證

我的家鄉南京,在歷史上是六朝舊都,堆集著一大堆歷代封建王朝的歷史舊渣滓。不說別的,單是這個地方的不同名稱,就多得使你弄不清,要整理考訂一下也不是易事。《金陵建置沿革表》的編著者傅春官,在他這本書的自序裡說:

金陵之邑,帝王之州,古稱重鎮,八姓所都。東晉以還,復多僑置,欲考名實,最易混淆。

最近有機會又重讀了幾種關於家鄉的志書,在名稱的沿革方面,讀到了不少很有趣的新資料。

首先,我們的家鄉今日通稱南京。這個名字實在是很新的,在明朝才開始用,明以前是不通用的。明以前的南京,通稱金陵。…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anuary 31, 2017 at 8:51pm — No Comments

夏元瑜·來台遇師

陳小泉先生的衣缽真傳

話說我在三十幾年前來到台灣,我的行李之中有一件怪物,雖不值大錢,卻也舉世難尋。它是一套清代軍官所穿的綢甲。清初作戰尚重弓矢,鐵絲編的甲和鐵片連的,在三百年前打仗時還挺有用處。以後火器(如鳥槍、佛郎機,紅夷大炮等等)日盛。鐵甲已派不上用場。不過操演時,武官們還得穿上綢甲,戴上銅盔。等於操演典禮中的禮服。有一天我無意中在北平的舊物攤上買了一整套的綢甲。那年頭沒人要這等的廢物。我隨便出了點價錢,賣者就同意了。等到我整頓行裝舉家來台時,送人沒人要,扔掉舍不得,好歹塞在箱子裏,將來好做傳家之寶。…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31, 2017 at 8:51pm — No Comments

張健·反串

有一天早晨八點十分,我比鐘聲慢三秒鐘走進三十八教室。教室裏正好有三十八位學生。 

我說:“今天我要破一個例,你們做老師;我一個人扮演學生。”

一生說:“好極了,我夢想這碼子事已經有三年八個月了。在畢業前夕嘗嘗這個滋味,也算聊勝於無。”



二生說:“你上課太準時,不夠灑脫——脫的意思就是‘脫班’,以後要改過。”我點點頭。



三生說:“你的領帶應該常換,多彩多姿,五花十門,那樣才能刺激我們的靈感,不致一教室死氣沈沈的。”我微笑,表示同意。…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17 at 8:48pm — No Comments

純情蘋果、無賴櫻桃

蘋果品種很多,世界共約15,000種,日本佔了2,000種,其中蘋果王國,北海道的青森,產品在300種左右。

見「百果爛然」的蘋果大展,日文的「爛」,指燦爛、爛漫,是非常正面而艷麗的字詞。它們那麼「爛然」,其實「純情蘋果」更打動人心。市場便以此四字大力推介。

愛它,吃它,享受它,沒什麼雜念,也不抱任何目的和考慮,是完全發諸五內的情意。…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31, 2017 at 8:44pm — No Comments

(法)阿·康帕尼爾:竊賊

黎宇譯

“是的,我是個竊賊。”老頭傷心地說,“可我一輩子只偷過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竅。我偷了一個裝滿錢的錢包。”

“這沒有什麼稀奇的。”我打斷他道。

“請讓我說下去。當我把偷到的錢包打開裝進自己的衣兜時,我身上的錢並沒有增加一個子兒。”

“那錢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裏面裝滿了鈔票。”

我走近那老頭,又給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歷:…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31, 2017 at 8:39pm — No Comments

星新一:強盜的苦惱

黑社會的強盜們聚集在一起,商議著下一步的行竊計劃。

“真想痛痛快快地幹它一樁震驚社會又成功無疑的大買賣呀!”

一個歹徒異想天開地說,誰知這個集團的首領接著他的話爽然應允道:“說得對!我也一直這麽盤算著,現在想出了些眉目,大夥準備一下吧,我要幹活了。”

這番話讓強盜們吃驚不淺,大家爭先恐後地問道:“究竟怎麽幹呢?”

“幹咱們這一行的,大家都把行動時間選在夜裏,但由於四周太安靜,下手時難免惹人註目。這次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地搞它一家夥……”…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January 31, 2017 at 8:39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上)

前不久我在台北參加了一次有關“中國模式”的國際會議。會議上,一個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大家都在談論中國的崛起,但中國崛起的標志是什麼?中國能否為這個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選擇?

這個問題提得很簡單,但是的確可以供我們思考一陣子。這裏可以涉及至少三個相關的問題,第一,中國需要文化崛起嗎?第二,中國需要一個不同於西方的文化嗎?第三,中國能夠創造一個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文化嗎?

 

1.中國能否為這個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選擇…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31, 2017 at 8:29pm — No Comments

弗朗西斯·福山:中國模式成功將讓中亞成為全球經濟核心

隨著2016年的到來,一場發展模式——即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的歷史競爭已經上演。這場競爭的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盡管這場競爭鮮為大眾所知,但其結果將決定未來幾十年歐亞大陸的命運。



大部分西方人都看到,中國增長大幅放緩,從最近幾十年的每年10%以上降到現在的7%以下。中國領導人並未坐視不管,而是在試圖加快從基於重型制造業的出口導向型、環境破壞型增長模式轉向基於國內消費和服務的新模式的轉變。




但中國的計劃存在著一個規模極大的外部維度。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啟動一項規模巨大的計劃——“一帶一路”,這一計劃將改變歐亞的經濟核心。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給一帶一路融資而成立的。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拒絕加入其中。但一帶一路工程的投資需求遠遠高於亞投行所擁有的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31, 2017 at 8:24pm — No Comments

弗朗西斯·福山:特朗普的美國與新全球秩序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選舉中意外擊敗希拉裏·克林頓(Hillary Clinton),不僅對美國政治而言標志著一個分水嶺,對整個世界秩序也是如此。我們似乎正進入一個新的民粹民族主義時代。在這個時代,自上世紀50年代構建起的主導的自由秩序,受到了情緒激憤的民主多數的攻擊。世界陷入同樣憤怒的各種民族主義相互競爭的風險巨大。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它將標志著一個與1989年柏林墻倒塌同樣重大的關頭。…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31, 2017 at 8:24pm — No Comments

張文傑:中國傳統文化與湯因比的歷史哲學 (4)

在中國的哲學中講天地人三才,天在上,地在下,而人居中央。人雖居天地之間,但人不但不能主宰天地,反而受其支配。所謂的天就是氣候,而所謂的地就是地理環境。但在湯因比看來,文明的誕生不是因其適宜地理環境而產生,而是人對地理和氣候的不適宜所進行的挑戰的應戰的成功而產生。因此,湯因比認為文明的主要動力在人,而不在環境。土地雖為歷史的搖籃,但創造歷史的主體是人而不是土地環境。環境乃是人創造歷史的根據。…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anuary 31, 2017 at 8:12pm — No Comments

王逸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後的國際關系

近年來,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的生效而誘發的一些國家之間海界爭端和漁業糾紛驟然增多,引起國際社會的關註。

 眾所周知,《公約》是在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該《公約》有許多重要的規定。比如:沿海國可對其12海裏寬度內的領海行使主權,但應準許外國船只和平地“無害通過”這些水域;沿海國在天然資源和某些經濟活動方面可在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內擁有主權, 也對海洋科學研究和環境保護行使管轄權;所有其他國家均應享有在該區航海和飛越上空的自由,以及安裝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當沿海國本身不能獲取該區的全部漁業物產時,內陸國和地理上不利的國家應當有機會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參加開發其中的一部分,等等。…

Continue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January 31,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光的鱗片 / 西村壽行

從前,我做過一段時間漁夫。

我家在瀨戶內海是個小船主。二戰失敗後,我出生在一個無名的小島。喏,小島就像一個孤零零地突進海面的膿腫。

在島上梯田的一角有片桃樹林。當這片桃樹林著上淡淡的顏色時,鮁魚的捕獲期就開始了。

鮁魚捕完了就捕真鯛。

好像真鯛捕完輪到捕銀鯧,銀鯧捕完就是冬天了。而冬天呢,我記不太真切了,好像是捕玉筋魚吧?

捕玉筋魚的網,島上人稱作巴夏網。…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January 31,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許倬雲·我們走向何方

一歷史上的幾次轉折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慨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好像今天的世界缺少了大家可以遵循的倫理與道德原則。這種感慨何代無之,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埃及記錄上,曾有人做過同樣的感慨。而中國的經典裏,也時時充滿了這種感慨。其實,每隔一段時間,社會結構和文化價值都會有所轉變,於是新時代的價值和舊時的價值就會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7pm — No Comments

郝建:底層困境的書寫與覆蓋——《卡拉是條狗》劇作分析(3)

那麽本片建置的矛盾在哪裏?這就是個體與國家機構的關系。老二,他的狗,他的兒子,在本片中都是在與國家機構打交道的過程中凸現他們的生存境遇。劇作主要意圖在於表現他們與國家機構發生關系時的情況。張警官的演員選擇也可能有這方面的互本文關系的考慮。很多觀眾會記得夏雨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那一段表演:他對著鏡子發泄自己想象中想跟警察說的狠話。

 到了本片中,他穿著警服,很有板眼地教訓著老二。在劇作上,本片將夏雨那個對著無人處發狠的段落移植到了老二身上。在空無一人的廁所裏,他在虛擬中對著自己的老婆發火、教訓她。看清了作者要建置的矛盾,再看後面一些情節和生活毛邊的選擇就明白編劇的取舍原則了。電影有一些情節完全與故事的進行沒有關系,但是卻關乎於主要矛盾的描寫。有的喜劇效果也是圍繞這個主要矛盾安排的。例如葛優找賣狗女不見而頂替女位賣狗時,另一處是老二因為手裏抱著狗而被警察追捕。…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6pm — No Comments

〔英國〕沙奇·瑞金諾的唱詩班怪招

“絕對不要作拓荒者,”瑞金諾寫給他最親密的朋友的信上說:“就像初期的基督徒給餵了最肥的獅子。”…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5pm — No Comments

(葡萄牙)肯塔爾詩選· 在上帝手中

在上帝手中,在他的右手上,

我的心得到徹底安歇。

幻想的宮殿己空空蕩蕩,

我沿狹窄的階梯拾級而下。

 

如同必然開敗的花朵,用來美化

兒童般的無知.卻終將枯萎,

短暫而並不完美的形體

使理想和激情銷聲匿跡。…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5pm — No Comments

黃任望:“全球海洋治理”概念初探 (3)

 (三)全球海洋治理

 由於海洋本身的流動性和國際性,全球海洋治理的實踐要早於一般性的、理論意義上的全球治理。可以認為,全球化伊始,全球海洋治理便幾乎同時出現。美國學者勞倫斯·朱達認為,人類社會的海洋治理具有悠久的歷史;雨果·格勞修斯1609年發表的《海洋自由論》(“The Freedom of the Seas”)是此後三個世紀海洋法的基礎,並特別強調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對於海洋治理的規制意義 23。這種廣義的海洋治理(Ocean Governance)概念及其使用在西方學界具有普遍性,海洋治理被認為在實踐層面上有地方、國家、地區和國際四個層次,海洋治理的國際性和全球性甚至隱含其中。但是,筆者認為即使是廣義的海洋治理(Ocean Governance)和國際海洋治理(International Ocean Governance)概念,也不應用來指代全球海洋治理(Global Ocean…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4pm — No Comments

周迅·中國地方誌(1.1)地方志的第一個特點:地區性

地方志的記述都有一定的地區範圍,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行政區劃,按省、按府、按州縣、按市編寫。也有為村、鎮或山脈、河流、湖泊、名勝古跡等等編寫志書的。 

地方志曾經有過一些不同的名稱,如在隋唐時期通稱為“圖經”,從南宋以後,直到現在,多數就稱為“××志”,少數仍稱為“圖經”,或稱為“乘”、“略”、“典”、“書”、“錄”等等。無論叫什麽名字,前面都冠以地名。有的冠以該地的古稱、簡稱或別稱。如《臨安志》(浙江杭州)、《琴川志》(江蘇常熟)。福州城東有九仙山、西有閩山、南有越王山,所以福州別稱三山,有的福州志便稱為《三山志》。《滇略》是雲南方志,《閩書》是福建方志,《雄乘》是河北雄縣縣志,《剡…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徐賁·沈默和失憶的國民是怎樣教育成的 上

70年代,蘇聯勃烈日涅夫統治下的“再斯大林化”時期,蘇聯作家葉甫圖申科(圖)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在西伯利亞的夏令營和一群青少年坐在篝火邊,一位年輕姑娘提議“為斯大林乾杯”。

 “為什麽要為斯大林乾杯?” 葉甫圖申科問她。

 “因為那時侯所有的的人民都相信斯大林和他的理想,他們戰無不勝,”她說。

 “你知道在斯大林統治下,有多少人被逮捕嗎?” 葉甫圖申科問。

 “嗯,大約20、30人吧,”她答道。…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徐賁·沈默和失憶的國民是怎樣教育成的 中

希特勒不可能消除黨內爭論,他只能命令爭論不外泄。與納粹相比,蘇聯式極權專制的高層內鬥更隱秘,對“全體一致”的外觀門面維護得更嚴實。1980年,契爾年科在蘇共政治局會議上發言說:



“去年(1979年)中央全會是在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召開的。” 佩爾則( Arvīds Pelše)補充道:“決議也是完全一致通過的。” 當契爾年科說中央秘書處51次會議召開,通過1327項規定時,蘇斯洛夫和安德羅波夫一起說:“就像政治局會議一樣,秘書處也是完全一致通過的”。…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31,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