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28)

倪采青·觀點

觀點是敘述者對故事的揭露程度,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譯

(一)敘述者知道多少?揭露多少?



粗分為全知、有限全知、單一觀點。



● 全知觀點(Omniscient):又稱上帝觀點,敘述者有如無所不知的上帝,獨立於故事之外,知道每個角色內心的念頭與想法,故事的過去與未來,並且揭露給讀者知曉。



● 有限全知觀點(Limited…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7am — No Comments

中國靈性詩派·白連春詩選:雪山

兩頭牦牛

在月亮下面

把它們熱乎乎的呼吸吹到

對方的臉上

一只鳥回到自己的內心

它飛了整整三十年

有點累了

風還在掃雪

風掃雪已經掃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遍

風要把被雪埋住的泥土掃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7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白象 II

亞洲象的體色通常為深灰色,白色的大象十分罕見,物以稀為貴,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白象是美好幸福的象征,寨門上刻有白象木雕,緬寺裏造有白象泥塑,姑娘們愛掛白象銀項鏈,獵手用虎牙雕一只白象掛在胸口當吉祥物,民間有這樣的傳說,能見到白象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無病無災,五谷滿倉,子孫滿堂。

而我,不僅見到了白象,而且與整個白象家族交了朋友,雖然在與這些龐然大物相識的過程中,我嚇出了幾身冷汗,但有驚無險,認同儀式結束後,我心裏油然產生一種幸運者的感覺,我相信這個白象家族能給我帶來好運,我是個上海知青,所有的親人都在上海,一個人住在荒山野嶺看護橡膠園,未免感到孤單有了這些白象朋友,起碼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一些,能減輕我的孤獨與寂寞我慷慨地將兩籮筐木薯全送給七頭白象吃,希望與這個白象家族的友誼能延續並發展下去。…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6am — No Comments

九臯之巔·上古歷史文化名山─三塗山

三塗山,史稱塗山,位於嵩縣縣城西南伊河北岸,崖口以北今何村鄉境內,崖口以上、今蛤蟆崖是其主山,延伸至鳳凰嶺、玉泉山到嵩縣老城一帶。三塗山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山,如同今天的泰山、黃山,許多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與三塗山息息相關:有 氏部族、大禹之妻(夏啟之母)塗山氏部族的故裏在三塗山;大禹治水會諸侯、三過家門而不入;周武王巡視三塗山、春秋時期晉國以祭祀三塗山為名伐滅陸渾戎;宋仁宗因在三塗山祈雨靈驗而封其為義應侯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裏。

 

上古歷史文化名山─三塗山…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6am — No Comments

鄧長權·樹上黃了的香蕉

那天午後,是上街喝茶時刻,當出門去屋前開車,視線不經意往四周一瞧,忽然,在車房外公寓旁發現在草叢中露出一片黃色的光芒,很刺眼,走前瞧,原來是香蕉飽滿了沒人收割,在樹上成熟了。



在公寓旁那片小小空地,不是屬於公寓範圍的區域,它是我一個朋友的地段。幾年前,我朋友的岳丈因為從農園退休,為了打發時間,就在女婿這片小園地種些番薯果樹勞動勞動。可是去年,因為一場交通意外弄傷了腳,雖然醫好,但留下小缺陷,走路有障礙,他沒再去打理這片空地,園荒蕪了,只留下幾棵生命力強的香蕉樹,在雜

草叢中生長,果實成熟後露出金光閃閃,煞是好看。…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5am — No Comments

三毛·日曆日曆掛在墻壁

它被掛在一間教堂的墻壁上。

也不懂為什麽,一間老教堂沒有望彌撒,卻被許多攤位占滿了,全在做生意。賣的是南美秘魯古斯各高原上的特產。

古斯各是一個極美的老城,它的著名於世,跟那城附近的一個廢墟——“失落的迷城——馬丘畢丘”有著很大的關系。世界各地的遊客擠滿了這接近海撥三千公尺的高原。

那是一九八二年的一月,應該算是南半球的夏天,可是入夜時,還是凍得發抖。

就是每天晚上淋著雨、踏著泥,跟著攝影的米夏去看一眼這塊掛氈。它總是掛著,沒有人買去它。…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5am — No Comments

請客·梁實秋

常聽人說:“若要一天不得安,請客;若要一年不得安,蓋房。”請客只是一天不得安,為害不算太大,所以人人都覺得不妨偶一為之。 

所謂請客,是指自己家裏邀集朋友便餐小酌。至於在酒樓飯店,呼朋引類,飛觴醉月,最後一哄而散的那種宴會,不提也罷。 

請客首先要考慮的是請什麽人。主客當然早已內定,陪客的甄選卻大費酌量。 

眼睛生在眉毛上邊的官場中人,吃不飽餓不死的教書匠,小頭銳面的浮華少年……若是聚在一個桌上吃飯,便有些像是雞兔同籠,非常勉強。把夙未謀面的人拘在一起,要他們有說有笑,同時食物都能順利地從咽門下去,也未免強人所難。主人從中調處,殷勤了這一位,怠慢了那一位,想找一些大家都有興趣的話題亦非易事。 …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2am — No Comments

朱自清·我是揚州人

有些國語教科書裏選得有我的文章,註解裏或說我是浙江紹興人,或說我是江蘇江都人——就是揚州人。有人疑心江蘇江都人是錯了,特地老遠的寫信托人來問我。我說兩個籍貫都不算錯,但是若打官話,我得算浙江紹興人。浙江紹興是我的祖籍或原籍,我從進小學就填的這個籍貫;直到現在,在學校裏服務快三十年了,還是報的這個籍貫。不過紹興我只去過兩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裏除先母外,沒一個人會說紹興話。…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1a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電子媒介類型及電視文化 (13)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1am — No Comments

(日)星新一:貓

S先生獨個兒住在郊外的一片樹林的深處。不,說得準確點,是和一只貓住在一起。

那是一只昂貴、毛色齊整、好看的貓,主任十分喜愛,簡直當作自己的寶貝一樣。他買了好多有關養貓的書籍,反覆研讀,最後幾乎本本都背得滾瓜爛熟。

他研究貓所愛吃的事物,每天都做給它吃。並且,每當貓的身體稍有欠佳,他便會急急忙忙地去請醫生。

大多的人,一到晚上,總愛看看電視,可S先生倒寧可歡喜去撫摩幾下貓背。

有一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事情。

屋外響起了一種陌生的聲音,接著,又響起了敲門聲。…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0am — No Comments

蕭紅·林小二

在一個有太陽的日子,我的窗前有一個小孩在彎著腰大聲地喘著氣。

我是在房後站著,隨便看著地上的野草在曬太陽。山上的晴天是難得的,為著使屋子也得到幹燥的空氣,所以門是開著。接著就聽到或者是草把,或者是刷子,或者是一只有彈性的尾巴,沙沙的在地上拍著,越聽到拍的聲音越真切,就象已經在我的房間的地板上拍著一樣。我從後窗子再經過開著的門隔著屋子看過去,看到了一個小孩手裏拿著掃帚在彎著腰大聲的喘著氣。

而他正用掃帚尖掃在我的門前土坪上,那不象是掃,而是用掃帚尖在拍打。…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0am — No Comments

周寧:重整馬華文學獨特性(3)

 

馬華文學獨特性確立了馬華文學史的動力,也設置了馬華文學史的困惑。這種困惑來自馬華文學獨特性本土文化根基的不穩定,以及無法擺脫也無法解決的現代性與中華性分裂的二難選擇。上世紀90年代由一篇多半紀實的小說《開庭審訊》引起的一系列論爭,只有在馬華文學獨特性話語視野內,才能夠深刻地理解它。…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8, 2017 at 8:19am — No Comments

(美)愛倫·坡:橢圓形畫像

我身受重傷,貼身男仆為了不讓我在露天過夜,冒險闖進了那座城堡。那是亞平寧半島眾多城堡中的一座。那些城堡都已年代久遠,混合著陰郁和莊嚴的氣息。與拉德克利夫夫人想像中的城堡相比,真的一點都不遜色。從一切跡象看來,城堡的主人是不久前臨時離開的。我們在一套最小也最不奢華的房間安頓了下來。這套房間位於城堡的偏僻塔樓裏。屋內裝飾繁多,但破爛而陳舊。墻上掛著壁毯、許許多多式樣各異的徽章戰利品,還有裝在圖案精美的金色畫框裏的現代畫,畫作多得數不勝數,而且都充滿靈性。不僅主要的幾面墻上掛得到處都是,連城堡這一奇異建築所特有的凹陷的隱蔽墻面,也沒放過。也許因為本來就有精神狂亂癥,我對這些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讓佩德魯拉上了陰沈的百葉窗——因為天色已晚,點亮我床頭高架燭台上的蠟燭,並把床邊帶流蘇的黑絲絨帷幔徹底拉開。我希望做好這一切之後,即便我不能入睡,至少可以不時擡眼看看墻上的畫作,讀一讀在枕邊找到的一本評述這些作品的小冊子。…

Continue

Added by SRESCO on February 8, 2017 at 8:19am — No Comments

張再林 張少倩:作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上)

——中國古代審美中身體性維度的探析

 【內容摘要】從身體出發的中國哲學不僅導致了中國古人對身體的生命欲望的積極肯定,而且也進而從“欲”到“食”、從“食”到“味”地使“味道”作為“原道”地位得以確定。把這一理解用於審美領域,則使我們得出了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結論,即:對於中國古人來說,美與其說是一種貝爾所謂的視覺化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不如說是一種我們所謂的味覺化的“有味道的形式”(tasty form)。同時,這種作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一如對味道本身的分析所示,其具有“親體性”、“鹹和性”以及“品味性”這三個主要理論特征。這些特征表明,與中國古老的大易之道一致,並與業已趨於唯心化的西方傳統的美學理論迥然異趣,中國古代美學代表了人類文化中的一種更忠實於我們自身生命的,也更為原生態的美的理論。



 …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February 8, 2017 at 8:19am — No Comments

周寧:乞丐的話說出了恐怖的生活

在國外那幾天沒事,讀了不少西方媒體關於中國地震的報道,突然想起90年前卡夫卡寫過的一篇荒誕小說《萬裏長城建造時》。小說的敘事者 “我”,一位中國的南方人,像許許多多的天朝百姓那樣,在“蒼穹幾乎遮蓋不了”的土地上修築帝國的城墻。為如此廣大的帝國修築一座圍墻,工程已浩大到超越任何一個個人的努力與想像。無數歲月裏無數代人,永遠激情澎湃,像螞蟻那樣勞動,毫無遲疑地犧牲,究竟是因為什麽?那種將個人微弱的力量統一在一起的令人敬畏的、難以捉摸又難以抗拒的、堅定如一又變幻無常的集體意志,是令人羨慕,還是令人恐懼?…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February 8, 2017 at 8:15am — No Comments

陳衛·保護才能~寫作界口耳相傳的“寫作聖經”(2)

作者經典語錄

所有過早因耽於書本而致虛無的人最需要的乃是進一步以行動碎開自己,以行動而非書本予自身感覺和建設。需要奔走,需要孤獨長旅。

每天閱讀(書或電影、音樂、視覺展覽)。

不要相信、尤其不要追隨愛情,因為愛情只有很短的時間屬於純粹和真實;對愛情過分浪漫的追逐,將傷害創作者的脈動和辨別力。

不一定有旅遊的習慣,但最好經常到山上走走,看看水、田和樹。

結婚或同居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保持獨睡。…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February 8, 2017 at 8:10am — No Comments

萊辛寓言·熊

憑著粗重的吼聲、笨拙的嚴肅和傲慢的虔誠,熊早已平步青雲,擔起了所有弱小動物的風紀檢查官的重任,像暴君似地為所欲為,一意孤行。動物個個都怕它,沒誰有勇氣覬覦它的位置,和它進行抗爭。

終於有一天,正義感在狐貍身上蘇醒。從此這兒那兒也有只狐貍將風紀整頓。如今我們發現它倆追求同樣的目標,同時卻看見它們走著不同的途徑。熊只想以嚴刑峻法提高德行,狐貍也懲罰,卻滿臉笑吟吟。這兒只一味咒罵,那兒老說笑打渾;這兒只修飾外表,那兒則改善內心;這兒是昏天黑地,那兒卻快活光明;這兒在虛以委蛇,那兒在追求德行。

你深思遠慮的讀者,豈不會馬上問:熊和狐貍該已成為好朋友吧?…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February 8, 2017 at 8:09am — No Comments

陸文夫·吳鄉百味夢中的天地

我也曾到過許多地方,可那夢中的天地卻往往是蘇州的小巷,我在這些小巷中走過千百遍,度過了漫長的時光;青春似乎是從這些小巷中流走的,它在腦子裏沖刷出一條深深的溝,留下了極其難忘的印象。

三十八年前,我穿著藍布長衫,乘著一條木帆船闖進了蘇州城外的一條小巷。這小巷鋪著長長的石板,石板下還有流水淙淙作響。它的名稱也叫街,可是兩部黃包車相遇便無法交會過來;它的兩邊都是低矮的平房,晾衣裳的竹竿從這邊的屋檐上擱到對面的屋檐上。那屋檐上砌著方形帶洞的磚墩,看上去就像古城上的箭垛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8, 2017 at 8:08am — No Comments

歌德·出現 Presence

作者簡介:約翰·沃爾夫岡·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的偉大詩人、作家和思想家,德國古典文學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1749年,歌德出生於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大學期間受到了“狂飆突進”運動的深刻影響。歌德的寫作生涯是從10歲開始的。1774年秋,《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在好友席勒的促進下,歌德創作了他的畢生巨著《浮士德》。他花了58年時間完成的這部巨著是他一生豐富思想的總結和藝術探索的結晶,是堪與荷馬的史詩、莎士比亞的戲劇媲美的偉大詩篇。



所有的一切都象征著你!

輝煌的太陽光芒四射,

我相信,你會緊隨其後。…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February 8, 2017 at 8:05am — No Comments

王岳川:發現東方與文化輸出 4

今天要做的“發現東方”的工程,是要考察中國文化哪些部分已經死亡了或永遠的死亡了?哪些部分變成了博物館的文化只具有考古學的意義?哪些部分變成了文明的斷片可以加以整合,整合到今天的生活中?還有那些文化可以發掘出來,變成對西方一言獨霸的一種補充,一種“他者”的言說,一種對西方的置疑和對話?



當然,“發現東方”是要發現經過現代化洗禮的東方,不是要懷舊,也不是要退守,不是要狹隘的民族主義東方,而是要將中國當代新問題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的新框架中重新提出,從而梳理我們的理論範疇、基本命題、核心概念、基本術語和關鍵詞,廣泛參照日本、印度、阿拉伯、歐洲和美國五大地區的文化詩學精神,同時借用現代哲學、語言學、符號學、美學、傳播學、文化生態學方法,以重新去解讀中國傳統的一些文化詩性的哲學和一些獨特理論。 …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8, 2017 at 8:03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