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塗山,史稱塗山,位於嵩縣縣城西南伊河北岸,崖口以北今何村鄉境內,崖口以上、今蛤蟆崖是其主山,延伸至鳳凰嶺、玉泉山到嵩縣老城一帶。三塗山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山,如同今天的泰山、黃山,許多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與三塗山息息相關:有 氏部族、大禹之妻(夏啟之母)塗山氏部族的故裏在三塗山;大禹治水會諸侯、三過家門而不入;周武王巡視三塗山、春秋時期晉國以祭祀三塗山為名伐滅陸渾戎;宋仁宗因在三塗山祈雨靈驗而封其為義應侯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裏。
上古歷史文化名山─三塗山
三塗山,史稱塗山,位於嵩縣縣城西南伊河北岸,崖口以北今何村鄉境內,崖口以上、今蛤蟆崖是其主山,延伸至鳳凰嶺、玉泉山到嵩縣老城一帶。三塗山濱臨伊河,橋頭、賈寨、黃寨、高都四條小河在此匯入伊河,形成縣城小盆地,這裏土肥水美,物產豐盛,適宜人類生活、居住。三塗山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它是伊河川地通向南部伏牛山腹地的天然屏障,是伊河上、中遊分界點。崖口,又名水門,與龍門、陸渾合稱伊河三闕,《左傳》《史記》《水經註》等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對三塗山多有記載。在三塗山附近有大量新石器時代人類早期活動遺址,如梁園橫落山仰韶文化遺址,面積1.9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發現泥質紅陶、灰陶和夾砂粗紅陶、灰陶片及石器。陶片器形有尖底瓶、罐、盆、缽等,紋飾有劃紋、附加堆紋等,石器有斧、刀和砍砸器等。老城鳳凰台龍山文化遺址面積3.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采集有陶盆、鬲、罐、鼎和石斧、燒骨、獸牙等。玉泉山下的於溝龍山文化遺址面積2400平方米,文化層1.5米,發現有3個灰坑,采集有夾砂灰陶片和泥質黑陶片,多素面、方格紋,器形有罐、盆、豆等。
三塗山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山,如同今天的泰山、黃山,許多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與三塗山息息相關:有 氏部族、大禹之妻(夏啟之母)塗山氏部族的故裏在三塗山;大禹治水會諸侯、三過家門而不入;周武王巡視三塗山、春秋時期晉國以祭祀三塗山為名伐滅陸渾戎;宋仁宗因在三塗山祈雨靈驗而封其為義應侯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裏。
有嬌氏部族生活在三塗山
有嬌氏是遠古時期生活在伊河流域三塗山周圍以蜜蜂為圖騰的一個氏族部落,在今汝州至新鄭一帶生活的另一個部族為少典氏,而少典氏和有 氏兩大部落之間,則有世代通婚的習俗。少典氏以“黃熊”為圖騰,其建立的氏族部落為有熊國,首領姓公孫名少典。少典娶有 氏的大女兒女登、二女兒附寶為妻,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黃帝號軒轅,姓公孫,又姓姬。少時很受少典國君的喜愛,起名叫雲,少典帶著他和附寶一同住在陰水河邊。因附寶生得美麗動人,被人們呼為美姬。她常在陰水邊洗衣淘米,人們就把這條河叫姬水,古代的姬水就是今天的伊水。黃帝為人敦厚樸實,很受部族人民尊崇,被擁戴為部落酋長,成為有熊國的繼承人。他利用伊河兩岸天然的地理優勢與豐富的資源,鼓勵部族民眾發展農牧業生產,親自教百姓播五谷,植草木,馴養豬、牛、羊、狗等,使有熊部落很快富庶強盛起來。周圍許多弱小部落見其好行仁義,以鄰為友,能團結人,就紛紛前來投奔、歸順於他,有熊部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部族。巫師說他“以土德王天下”,土是黃色,所以叫黃帝。黃帝和炎帝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形成華夏民族,中國古代文獻一般都把炎黃二帝說成“兄弟”,因他們都是少典之子,有著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
大禹三塗治水娶妻會諸侯
大約4000年前,伊河流域聚居著有 氏部族後裔塗山氏族部落,主要居住在三塗山周圍。大禹治水來到三塗山,在鑿崖口期間,其治水精神深深地感動了附近山民,山民爭相為其送水、送飯,並自覺投入到治水工程中。三塗山附近的塗山氏女塗山嬌,在給大禹送水、送飯、送衣的交往中產生感情,年已三十歲的大禹遂在三塗山舉辦盛大婚禮,娶塗山氏女為妻,生子夏啟。為總結治水經驗,大禹又在三塗山召開諸侯大會,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國獻玉,小國進帛,說明參加這次大會的人數及盛況。在這次大會上,還舉行了盛大儀式,歡迎遠道而來的諸侯王,這個儀式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閱兵式。據國慶60周年中央電視台報道:“中國最早的閱兵發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當時,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首領夏禹,在現今河南省嵩縣境內的塗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在那次盛會上,士兵們手持各種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載歌載舞,這不僅是一種祭天的儀式,同時還欣喜地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各部落首領的歡迎”。防風氏首領因會議遲到當場被殺,大禹借此震懾各邦國,建立自己的權威。三塗山會議的召開,為夏王朝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大禹治水三過三塗家門而不入
大禹新婚後第四天,接到了舜帝命令,帶人離開三塗山外出治水,一去就是十三年,塗山氏女因懷念丈夫,在三塗山南坡唱出了我國最古老的情歌“侯人兮猗”,期間大禹曾三過三塗家門而不入。
第一次路過家門是在離開三塗山的第十個月,當時,妻子塗山嬌剛生下兒子夏啟沒幾天,大禹帶人修渠路過家門,正巧聽到孩子“呱呱”的啼哭聲,同行的人都放慢了腳步,有人勸說他回家住幾天,看看孩子,可大禹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門。第二次路過家門時,他看見抱在妻子懷裏的兒子已經會說話了,妻子正在教兒子說話,但治水工程正是緊張的時候,還是沒有回家。第三次路過家門,兒子已長到十多歲了,當媽媽告訴他父親就在家門口時,小夏啟跑出門外使勁把他往家裏拉。大禹告訴兒子,因為治水工作繁忙,一時還回不了家。不過他們鑿山開渠,疏通壅塞,把洪水基本上引進了大江大河,工程結束就會回家團聚。說完又匆忙離開,還是沒進家門。
大禹治水十三年,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開了一條又一條河渠,終於制伏洪水,在治水其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被傳為美談,廣為傳頌。
晉國祭祀三塗山假道伐滅陸渾戎
春秋末年,晉國討伐陸渾戎是以借道到三塗山祭祀為名進行的。周景王二十年(前525)秋天,晉國開始策劃攻打陸渾戎。為防止作戰意圖暴露,晉頃公先派大夫屠蒯赴周,請求祭祀陸渾戎附近的雒水(今洛水)與三塗山。周人從屠蒯的言談表情中察知晉人的真實意圖,遂設防警戒。同年9月24日,晉卿士荀吳率軍渡河南下,直抵陸渾戎境。陸渾戎不知是計,放松警惕。晉軍乘其不備,突然發起攻擊,於27日攻滅陸渾戎。陸渾戎亡國後,其國君流亡到楚國,被安置在鄖國故地,即今湖北安陸(安置陸渾人之地)市,余眾逃奔周邑甘鹿(今伊川縣西北),被早有防備的周人俘獲殆盡。晉軍得勝而歸,獻俘於文公之廟。從此,陸渾戎這一少數民族不覆存在。
周武王巡視三塗山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民不聊生。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眾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商朝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周武王伐商勝利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定東都於洛邑,把殷商遺民遷移到東都附近加以監管,因此對東都的選址非常重視,周武王親自帶人對洛陽周圍進行實地考察,當南行巡視到三塗山,看到這裏地勢險要,是易守難攻的京畿屏障之地,非常高興。《逸周書》記載:“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於三塗,北瞻望於有河。”《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為不寐’,王曰:‘告女:維天不饗殷……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自洛 延於伊 ,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瞻有河,粵瞻洛、伊,毋遠天室。’營周居於洛邑而後去”,說明了三塗山對於周王朝確立東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宋仁宗祈雨三塗山
宋朝慶歷年間,長年幹旱不下雨,禾苗枯死,河道斷流,“人相食”,萬般無奈,遠在開封的宋仁宗命人到三塗山祈雨。祈雨儀式結束後,大雨從天而降,滋潤了萬物,拯救了無數黎民。仁宗皇帝因祈雨靈驗,封三塗山為“義應侯”,並敕建義應侯廟,供人們祭祀。到了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宋哲宗趙熙親寫封三塗山為義應侯神敕文,嘉讚三塗山“能出雲雨,殖財用,有功烈於民”。
塗姓源於三塗山
大禹會諸侯於三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生子啟,啟繼位夏王。由於塗山氏女生了一個首創中國奴隸制社會的兒子,因此塗山氏族作為王母貴族繁衍尚快並且聞名,隨著歷史的發展,由族之名稱進而衍化為姓氏,去“山”字,稱塗姓,因此三塗山還是中國塗姓的發源地。
宋以後,隨著中國政治中心的遠離,三塗山離開了政治舞台,漸漸被歷史忘卻,只留下三塗裏、三塗鄉等縣級以下行政區域名稱,但“三塗霧雨”作為“嵩縣八大景”之一則世代相傳。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