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02)

偵探笑話

正直的賊

“做人,到底是正直的好。”“為何?”“我偷了一只狗,賣給人家,誰都不要,後來送還原主,他們很高興,倒給了我10元。”

  

可信的禮物

一個強盜溜進珠寶店,用匕首對準店老板說:“給我一枚戒指,快點!”老板嚇得要死,忙遞上一只鉆石戒指。強盜端詳了一會兒,吼道:“換個便宜點的,我窮,要讓我的未婚妻能相信,這個戒指確實是我自己買的!”

  

不 可…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March 24, 2016 at 12:28pm — No Comments

北巫《不巧不成書》(1)

可怕的巧合:一部風靡全球的神秘經典~~2012年冬至之日到底將發生什麼?

著名的美國災難電影《2012》於2009年全球上映後,反響巨大。這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講述了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世界各國人民掙紮求生的經歷。至於2012年為什麼會成為世界末日,電影中的說法是,這是古代美洲瑪雅人的預言。古代美洲瑪雅人描述的末日景象是:2012年12月21日下午3點14分35秒,黑夜突然降臨,太陽將不再升起,黎明將永遠不再來。

事實上,甚囂塵上的2012世界末日之說的源頭,也正是來自古老的瑪雅預言。不僅如此,在瑪雅典籍中,瑪雅人更預言人類要經過五次文明:…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March 24, 2016 at 12:27pm — No Comments

凱瑟琳·吉布森:快與慢的節奏:逆轉失控的工作和生活(4)

善良最珍貴

2002年,來自加拿大西部的四個年輕人利用休假的機會,開著房車,橫貫全國,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至善之旅,他們走進社區,發起了“隨意的善舉”活動。他們想要用自己的行動,與每天占據新聞主要版面的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相抗衡。他們沒想做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想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為將善良撒入世界。給陌生人提供餅幹、給那些被社會忽視的人做三明治、在弗雷德裏克頓市與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一起過夜、在多倫多街頭發起擁抱活動,令人敬佩的瓦爾·利特溫、克裏斯·布拉策特、布拉德·斯托克斯和埃裏克·漢森一個城鎮接一個城鎮不遺余力地傳播著善良。…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24, 2016 at 10:57am — No Comments

卡夫卡·忽然散步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March 24, 2016 at 10:38am — No Comments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鳥》第五幕·第十場未來 王國

藍天之宮的幾座大殿,即將出生的嬰兒都在這兒等待。望不到頭的碧玉圓柱支撐著綠松石的穹頂。這兒的一切,從光線和青石板,到背景處那些星星點點的最遠的拱門和最小的物件,都呈現一種虛幻的有仙境意味的深青色.只有柱頭、柱座、拱心石、幾張座椅和幾條圓形長凳是白大理石或純白石的。右邊柱間有幾扇乳白色大門。這一幕的結尾,時間將推開這些大門,大門面向現實生活和曙光碼頭。一群身穿青色長袍的孩子均勻地分布於大殿中。有的在玩耍,有的在散步,有的在交談,有的在沈思;有不少孩子睡著了,也有不少在柱間埋頭於未來的發明;他們制造的工具、器械、儀器,他們培植或采集的植物、花卉和果實,也同這座宮殿的一致氣氛那樣,具有異乎尋常的、閃光的青色。在身穿有點透明的淡青色衣服的孩子們中間,來回走動著好些身材修長、寧靜、有絕色之美的女子,看來這些就是天使。…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March 24, 2016 at 9:57am — No Comments

威廉·卡爾文:大腦如何思維~思維——瞬息間的達爾文過程

對現象的預見和駕馭能力依賴於對其序列的瞭解,而並非取決於我們對其起源或內在特性可能已形成的任何見解。~~ 約翰·米爾(John Stuart Mill)」,《孔德一和實證主義》

  一件事跟隨著另~件事發生是一種相當簡單的概念,許多動物都能掌握。確實,這就是大多數學習的主要內容;對於巴甫洛夫的狗來說,緊隨鈴聲之後的是食物。

  兩件以上的事也可能成串發生;許多動物能產生複雜的鳴叫序列,更不要說那些千姿百態的行進序列(如步法)了。學得詞彙,理解基本的詞序,正如我們在前一章中所看到的,對人類和猿是較易完成的語言作業。…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rch 24, 2016 at 9:24am — No Comments

南茜·埃特考夫《漂亮者生存》 8.總結

除非所有年齡和種族的人們都被同一個施催眠術的巫師所迷騙,否則的話仍有一種叫做美的東西存在,一種純自然的優雅之美。 

                    一安妮·迪位德

但幸運的是,可愛的東西或許並不漂亮,我也希望如此。

                    ——喬治·艾略特

人類的情感正如澤惠地球的滔滔長河:它不等待美——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攜帶著美,奔流前進。

                    ——喬治·艾略特…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rch 24, 2016 at 9:14am — No Comments

聶魯達·詞

誕生於血液中,

成長在黑暗的身體裏,敲打著,

從嘴唇和嘴中飛出。

 

從更遙遠和更近的地方

仍然,它仍然在產生

從死去的父親們和漫遊的種族們,

從已厭倦她可憐的部落們而又…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rch 24,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陳染·站在無人的風口

我第一次接觸古老悠遠的“玫瑰之戰”,與我在十三年之後從某種高處,從心事重重的玫瑰叢裏所懷的感悟大相徑庭。我站立在無人的風口,瞭望到遠古年代的那叢玫瑰仿佛穿越流逝的時光,依然矗立在今天。雖然已是風燭殘年,但它永無盡期。我從歷經數百年的它的身上,讀懂了世界悲劇性的結構,我看到漫長無際的心靈的黑夜。

許多年以來,我一直想為此寫一部獨一無二的書,但每每想到這部書稿只能是一本啞謎似的寓言,使人絞盡腦汁去猜透其中的含義,便情不自禁把那開了頭的草稿連同一個懶腰一同丟到火爐裏去。我只能從它的余燼裏揀出一星枝蔓散淡的什麽。它的暗示不通向任何別處,它只是它的自身。

十三年前我住在P市城南的一條曲曲彎彎的胡同盡頭的一所廢棄了的尼姑庵裏。…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March 23, 2016 at 10:09pm — No Comments

法布爾《昆蟲記》松毛蟲

在我那個園子裡,種著幾棵松樹。每年毛毛蟲都會到這松樹上來做巢,松葉都快被它們吃光了。為了保護我們的松樹,每年冬天我不得不用長叉把它們的巢毀掉,搞得我疲憊不堪。

  你這貪吃的小毛蟲,不是我不客氣,是你太放肆了。如果我不趕走你,你就要喧賓奪主了。我將再也聽不到滿載著針葉的松樹在風中低聲談話了。不過我突然對你產生了興趣,所以,我要和你訂一個合同,我要你把你一生的傳奇故事告訴我,一年、兩年,或者更多年,直到我知道你全部的故事為止。而我呢,在這期間不來打擾你,任憑你來佔據我的松樹。

  訂合同的結果是,不久我們就在離門不遠的地方,擁有了三十幾隻松毛蟲的巢。天天看著這一堆毛毛蟲在眼前爬來爬去,使我不禁對松毛蟲的故事更有了一種急切瞭解的慾望。這種松毛蟲也叫作「列隊蟲」,因為它們總是一隻跟著一隻,排著隊出去。…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March 23, 2016 at 10:08pm — No Comments

阿羅·諾貝爾之路

剖析自己並不是令人舒坦的事。一方面企圖全力表現自我最佳的一面,一方又擔心名不副實,兩者之間的分寸實在不易拿捏。在此,我願意矢誌追隨福爾摩斯(SherlockHolmes)這位卓越的真象追求者的訓示,這是他在也許是唯一一次表現得過度謙虛時所說的話:"我親愛的華生,我絕對不能同意將所謂謙虛與其他的美德並列。服膺邏輯思維的人,對所有的事都應該實事求是,貶抑自己與自我誇大,同樣都是背離了真理。"〔見〈希臘翻譯員〉(TheGreekInterpreter)〕

回憶的盲點…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23, 2016 at 10:07pm — No Comments

藺德剛《成人遊戲:開情趣店有何情趣?》(1)

創業七年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拎菜刀說:“知性者,治性;不知性者,被性所治。”

《成人之美》,我的創業之書,你的知性之書。

從2003年1月開始,整整七年,春水堂,從我一個人,發展到了二十多個員工。

春水堂,是一個情趣店的名字。…

Continue

Added by Pabango on March 23, 2016 at 10:07pm — No Comments

《哈佛溝通培訓》演講課程(13)

哈佛溝通有絕招(2)

美國耶魯大學的威廉費爾浦斯教授,是個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類的天性》中寫道:

在我八歲的時候,有一次到莉比姑媽家度周末。傍晚時分,有個中年人慕名來訪,但姑媽好像對他很冷淡。他跟姑媽寒暄過一陣之後,便把註意力轉向了我。那時,我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專註。他看出我對船只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有關船只的事,而且講得十分生動有趣。等他離開之後,我仍意猶未盡,一直向姑媽提起他。姑媽告訴我,他是一位律師,根本不可能對船只感興趣。“但是,他為什麼一直跟我談船只的事呢?”我問道。

“因為他是個有風度的紳士。他看你對船只感興趣,為了讓你高興並贏取你的好感,他當然要這麼說了。”…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March 23, 2016 at 10:06pm — No Comments

孫穎·墻頭兒

墻頭兒,意為圍墻的上端。在城裏,住樓房的多,家家戶戶都有墻,但是伸手摸不到墻頭兒。在農村,住平房的多,家家戶戶都有墻,不用踮腳就能摸得到墻頭兒。城裏人,住了幾年,或許不知道樓上樓下,對門隔壁姓甚名誰,而農家院,一墻之隔的鄰居,沒有誰不認識誰的。從東街到西街,誰家有個大事小情,辦個紅白喜事,只要喊一嗓子,一村的人只要在家的,基本都能到齊。

  在農村,院墻是每戶間的分界線。各家院墻不盡相同,有籬笆墻,土坯墻,鐵絲網墻,鐵柵欄墻,石頭墻,磚瓦墻等。現在,最普遍的是紅磚水泥結構的墻,看著板正,美觀,結實,耐用。

  農村的墻頭兒,不過一人來高,鄰裏之間有事沒事,不用過門,扒著墻頭兒就能嘮明白。當然,若鄰裏間鬧個糾紛,扒著墻頭兒也能罵上一架。…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rch 23, 2016 at 10:05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10 虛構是文學的生命所在

今天已經沒有人懷疑大眾媒體會深刻影響公眾生活了,媒體對現實發生的各種緊急事件、奇聞趣事、天災人禍的報道之迅速全面,已經遠遠超出任何一個時代。原來是報紙,後來是電視,現在再加上網絡,媒體幾乎占據了公眾所有的註意力。尤其是媒體之間的競爭,傳統紙媒體與影像媒體的競爭,網絡媒體後來居上,以更加方便迅捷的資訊傳輸,主導了信息的傳播。

  在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人們熱衷於即時感受真實、事實,這給傳統文學創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有多家主流刊物都拿出欄目來推崇“非虛構”(如《人民文學》《大家》),這給傳統文學發展的方向和對未來的信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媒體時代,文學創作何去何從?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的藝術方向如何把握,這在今天都成了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23, 2016 at 10:05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吃飯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3, 2016 at 10:02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01》老街的幸福經濟

某房地產代理商對我說,許多馬來西亞人努力一輩子,只能從舊貧民窟,遷到新貧民窟。他說的,不是赤貧家庭在木屋區之間移動;而是一般城市人換樓房。



他發牢騷有他的理由:“你看,多少人一個住宅區一個住宅區的搬,他周遭的治安、交通、垃圾、醫療和孩子的學校,還不都是一樣糟?連街邊攤美食都落在外勞手裏,味道變了,衛生情況更是令人擔心。





“大家當然也不是麻木的。很多人托我找房子、找店鋪,總希望生活素質變得好一些。可是,我不敢對他們坦白說,當我們社會的整體素質大不如前,往那兒搬都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23, 2016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托馬斯·曼:威尼斯之死(8)

這時將近正午。午後,阿申巴赫在炎炎的烈日下乘船到威尼斯去,一路風平浪靜。他尾隨波蘭姊弟早已成了癮,他看到他們跟著女教師已一起登上通往汽船碼頭之路。他在聖馬科沒有見到他崇拜的偶像。但當他坐在廣場蔭涼處一張鐵腳圓桌子旁喝茶時,忽然他聞到空氣中有一股特別的氣味。此刻,他感到這種氣味彌漫在空氣中似乎已有好幾天了,而自己卻絲毫沒有覺察到。這是一種香噴噴的藥水味兒,令人想起疾病、傷痛之類,或者清潔衛生方面存在著問題。他嗅了又嗅,經過一番思考之後,終於認出了這是什麽。喝完茶後,他就離開教堂對面一側的廣場。在狹小的街巷裏,這種氣味更加濃重。街頭巷尾都貼滿了告示,當局對居民提出警告說,由於在此盛夏季節有某些腸冒進傳染病流行,勸他們勿貪食牡蠣及其他貝殼動物,也不要用運河裏的水。這一公告顯然是掩飾性的。一群群的人站在橋上、廣場上,一言不發,中間也夾雜一些外國人。他們東張西望,默默地思考著。…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23, 2016 at 9:07pm — No Comments

張中行·悼念俞平伯先生

張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國學家、文學家、哲學家。著有《文言常識》、《佛教與中國文學》、《禪外說禪》等。

看報,知道俞平伯先生於10月15日過午病逝。到此,我上大學時候的老師就一個也不剩了,真是逝者如斯夫!我心裏當然有些不平靜。先湧上心頭的是悲傷。記得去年年初,應某刊紀念“五四”之約,曾著文寫俞先生,不久之後,以“俞平伯先生”為題,發表於《讀書》1989年5月號。那篇文章末尾說:“現在他老了,九十高齡,有憾也罷,無憾也罷,既然筆耕大片土地已經不適宜,那就頤養於春在之堂,做做詩,填填詞,唱唱‘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吧。”俞先生自70年代晚期患輕度中風,身體不好,我知道,但推想,他不久前還往香港,仍講《紅樓夢》,總當還可以維持幾年吧?想不到這樣快就走了。…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23, 2016 at 8:46pm — No Comments

亞瑟·克裏斯托弗·本森《仰望星空》旅行的意義(下)

我滿懷著敬畏之感,沿著阿爾福克斯兩旁長滿茂盛樹葉的小道向前行走。接著,看到一座美麗的房子如鳥巢般,坐落在橡樹環繞的峽谷之中。這時,我想起了當年柯勒律治與華茲華斯在這裏一起散步的情景。年少輕狂時,那些美好的記憶,在平淡不驚的日子中一點點積澱,直到後來,他們一起享受成名的快樂,並合作完成了清新而可愛的著名抒情詩。…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3, 2016 at 7:0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