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9 Blog Posts (831)

里柯克·完美情人指南(2)

那麽,一個年輕姑娘或小夥子該在多大的年紀開始考慮婚姻問題呢?在此我們不準備給定人生的任何確切時刻。反正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渴望和新的需求總有一天會把他們的心思轉向婚姻的。當一個年輕姑娘感到她需要自己的一座房子——大大的一座——外加一個管家和一個司機,另外還需要兩輛汽車和劇院的一個包廂的時候,她必須去尋一個丈夫的時刻也就到了。



她父親永遠不會把這些東西給她。年輕小夥子的情況也與此相似。當他對周圍的環境感到厭膩的時候,當他不再喜歡同臺球記分員、職業拳擊手和養狗迷們一起度過夜晚的時候,當他開始想和一個比職業拳擊手更溫和、比養狗迷更可親的夥伴——如果這可能的話——一起打發時光的時候,那麽我們就可以說,我們不妨加重語氣說,這個小夥子就應該去結婚了。

 …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40pm — No Comments

里柯克·完美情人指南(1)

(又名:如何在海上或岸上選擇配偶)



在愚蠢之園的巡行過程中,我們已考察過心靈和身體方面的愚蠢、失敗和成功之中的愚蠢。現在進入我們視野的是所有愚蠢中至高無上的那一種,也就是愛情領域的愚蠢,它既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現代的。我們想,即便是讀者中最遲鈍的人——我們要著重指出這一點——一聽說愛的愚蠢,都會興致盎然地坐直身子恭聽,並不時提供些佐證以顯示他們在這方面不是傻子。的確,我們可以說,我們有興致進行這一探討,是因為廣大民眾在這方面有普遍要求——順便提一句,大眾的需要是誘使我們去做所有事情的唯一理由。正因為如此,我們打算編一本言簡意賅的《情人指南》,或稱《戀愛手冊》。 …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39pm — No Comments

謝攸青·藝術的創造思維與超越:德勒茲的「差異」理論之啟示(1)

摘要

「差異與重複」的理論是德勒茲著作《差異與重複》關於藝術表達與觀看之基礎觀點,本文主要尤其針對其中「差異」理論,對於藝術創造性思維與超越的啟示,了解相關論點,希望探究出其中啟示前衛藝術創造本質上應追求的重要方向。德勒茲強調要在一種單義性的普同存在觀點中,關注個性化的差異細節,透過非概念分類性的直…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里柯克·汽車時代話告別(下)

“砰!” 

一切都再次停止了。 

這一次瓊斯決定當發動機運轉起來後他要讓它繼續運行。這回可不能倉倉促促上陣了。“讓它運轉好了再說,”他們中的某個人這樣建議。於是,當汽車再次發動起來的時候,瓊斯沒有打開離合器掛擋,而是讓發動機繼續運轉,繼續轟鳴。等到大家確信這次車子必走無疑了,告別之聲再次響徹全場。

 …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24pm — No Comments

里柯克·汽車時代話告別(上)

——假如有汽車插手,歷史上那些重大時刻會變成何等模樣?

在汽車問世以前,一個人說告別就告別,握握手,再說聲“再見”,然後飄然而去。假如他有一匹馬,他先和在場的人握握手,簡短地辭行幾句,然後就躍馬揚鞭而去了。 

而如今汽車已廣泛使用,成為人們探親訪友常用的交通工具,以前那種告別便不復存在了。人們說完“再見”,鑽進汽車,可是告而不別,汽車還沒走。他們再一次情深意切地向送行者告別,然後坐在車里看著車窗外面,與此同時汽車在尖叫:“突—突—砰!”——還是原地不動。 …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23pm — No Comments

里柯克·我們被犯罪迷住了嗎?(下)

在我們所謂的文明國家里,人們已擯棄施加酷刑和觀看處決的樂趣。但是我們找到新的突破口,那同一種邪惡的本能找到了另外的宣泄渠道。既然我們已被禁止去觀看行刑和參與犯罪,我們讀一讀它們也是一大樂事兒。我們的龐大的新聞機構和電訊系統在這一方面給我們提供的大量機會,是我們的祖先們做夢都想不到的。想想看,關於對拉提馬和瑞德里施行的火刑,紐約第一流的報紙和電影界人士能做多少文章呢?看來是失去了一次好機會。 

在我們現在的條件下,我們不必像兩個世紀以前的人那樣僅僅局限於我們的鄰居的罪行了。我們可以把它們從世界各地收集來。想當年他不得不時地靠絞刑過一把癮。現在我們每天就有一二十次這樣的機會,要是我們樂意把芬蘭人和列特人也加進來的話,過一百次癮都不難。 …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11pm — No Comments

里柯克·我們被犯罪迷住了嗎?(上)

大多數讀者都同意我的看法,覺得最近的報紙頗有些看頭。首先,上面登載著克利夫蘭新近發生的謀殺案,屍體被用快件郵到了外地。然後是短髮強盜的故事——報紙沒有說是男是女——那個暴徒搶劫了一整個地鐵站,卷走了售票處的所有現款。還有那個殺死岳母的惡漢的故事,他拒絕說明任何理由。還有那個十五歲的高中女生槍殺老師的事,她殺他是因為他企圖教她代數。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兩宗綁架案、三樁著名公民的失蹤案、兩起腐敗墮落案以及大大小小的銀行搶劫案和阿肯色州火車大事故。所有這一切加起來,使得早報頗值一讀。有了這麽一張報紙在手,早上乘街車去上班的就好辦了,好像片刻之間就到了目的地。 …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徐 賁·把人民當傻子的“開明君主”和“偉大領袖”(上)

人民期待偉大、英明的領袖,把出現這樣的領袖視為江山社稷最安全的保障和人民最大的福祉。在過去的五六百年間,偉大領袖從“開明君主”逐漸變化成為先進政黨的掌門人。偉大領袖是在古典共和的理想衰落和破滅後崛起的新型政治權威。

十六世紀的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君主政體的時代,列奧·施特勞斯說,“那個時代,無論是在佛羅倫薩,在意大利,還是在地球上的任何其他地方,都不是共和國的時代;君主政體正在上升,方興未艾;共和國毋寧說是時過境遷了。” 這個時候,歐洲的政治狀況動蕩不安,那些有權勢的王室,如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法國的瓦羅亞王室、德國和尼日蘭低地的哈布斯堡王室,不僅鞏固了君主制度,而且使它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和驕橫。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序言之後的前五章,討論全都是“暴君專制”。…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December 25, 2019 at 5:51pm — No Comments

叙事領導の-朗誦藝術(16)

一、範文分析



1
、層次



第一層:1——2自然段 過草地時,長期饑餓堅持行軍,我昏倒在草地上。

第二層:3——8自然段 一不知名的戰友,用他僅有的炒面救活了我。

第三層:9——10自然段 我順利的趕上了部隊。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December 25, 2019 at 5:30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機場裏的小旅行》 (1)

準時雖然是我們對旅行的基本要求,我卻經常希望自己的班機能夠誤點——這樣才能被迫在機場裏多待一點時間。我極少向人透露心裏的這種渴望,但我曾經暗暗盼望飛機的起落架漏油,或是比斯開灣出現風暴,米蘭的馬爾彭薩機場受到濃霧籠罩,或者西班牙馬拉加機場的塔臺遭到野貓圍攻(馬拉加機場在航空業界除了因公正指揮地 中海西部空域而著稱,火爆的勞資關係也是眾所皆知)。我還曾希望自己遇上嚴重誤點的情況,而能夠因此獲得免費餐券,甚至由航空公司招待住宿於一座巨大的如面紙巾盒形狀的水泥建築裏,房間的窗戶統統打不開,走廊墻上掛著螺旋槳飛機的老照片,床上的枕頭則隱隱散發著煤油的氣味。…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December 25, 2019 at 5:27pm — No Comments

馬可·奧勒留《沈思錄》卷 6(11)

19、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難於完成的,不要認為它對於人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什麽事對於人是可能的,是合乎他的本性的,那麽想來這也是你能達到的。

20、假設在體育竟技中一個人的指甲摳傷了你的皮膚,或者在沖撞到你的頭時使你受了傷,那好,我們不會有什麽神經質的表現,不會以為他要殺我們,我們也不會隨後懷疑他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夥伴;我們雖然還是防範他,但無論如何不是作為一個敵人,也不帶猜疑,而是平靜地讓開。你在你生活的所有別的方面也這樣做吧,讓我們不要對那些好比是體育場上的對手一樣的人們多心吧。因為,正如我所說的,不抱任何猜疑或仇恨地讓開路在我的力量範圍之內。

Added by CERI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27pm — No Comments

馬可·奧勒留《沈思錄》卷 6(10)

17、上上下下、前後左右都是元素的運動。而德性的運動卻不如此:它是一種更神聖的東西,被一種幾乎不可見的東西推動,在它自己的道路上愉快地行進。

18、人們的行為是多麽奇怪啊:他們不贊揚那些與自己同時代,與自己一起生活的人,而又設法使自己被後代贊揚,被那些他們從未見過或永不會見到的人的贊揚看得很重。而這就像你竟然因為生活在你前面的人沒有贊揚你,而感到悲哀一樣可笑之至。

Added by CERI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27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來補上美學這一課(下)

新上任的縣委書記為了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令上級刮目相看的政績,便在全縣搞“大燈光工程”,不但縣城主要街道,還要求鄉鎮政府所在地也“一律亮起來”。山區鄉鎮政府所在地,一到晚上行人不多。每晚的電費要上千元電費點,一些地方感到負擔不起。那天,當地領導帶我去看他的一個政績,即在縣城的河邊修了一個西式的文化廣場。廣場很大,幾何型的草坪整整齊齊。走著走著,天忽然下起雨來,雨點大而密,大家無處躲藏,都狂奔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14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來補上美學這一課(上)

新華社的一篇報導題目《城市建設需要補上美學這一課》。

問題是,誰來當老師?給誰上課?讓書記、市長和房地產商來做學生麽?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這也不是一日之功。…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00pm — No Comments

高偉濃博士:荒原深挖洞·婆羅洲淘金記 (3)

1921年後砂拉越的淘金業似乎進入了小生產的時代,大小礦物林立(其中有慕娘公司停辦後該公司人員張福貴取得開采權的公司),但亦掘金甚豐,不少人也撈得盆滿缽滿。整個砂拉越的金礦業終止於日軍的蹂躪,其時石隆門又遭大火,店鋪燒成瓦爍,從此一蹶不振。





華工血汗帶動發展…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00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3)

需要明確的是,“無器官身體”並非德勒茲首創,它來自於法國先鋒戲劇大師安托南·阿爾托(Antonin Artaud)的說法。阿爾托提到:“身體 / 它是獨一的 / 而且不需要器官 / 身體永遠也不是一個有機組織 / 有機組織是身體的敵人。”(5) 在阿爾托那裏,無器官身體指逃脫組織的身體狀態,是無機體。德勒茲援引阿爾托的話論證無器官身體,並將其轉化成自己身體美學中的主題。可以看到,無器官身體,並不是沒有器官的身體,而是根據強度生成的自由的身體。無器官身體反對的不是人的“具體的器官”,而是“成為有機體的器官”。…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25, 2019 at 3:30pm — No Comments

洛夫的詩《湯姆之歌》

二十歲的漢子湯姆終於被人塑成

一座銅像在廣場上

他的名字被人刻成

一陣風

擦槍此其時

抽煙此其時

不想什麼此其時

不想什麼此其時

(用刺刀在地上畫一個祼女)…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December 25, 2019 at 2:42pm — No Comments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2)

()     《感覺的邏輯》中的事件層次

齊澤克在評價德勒茲時說“在他對於電影和文學的分析中,德勒茲強調效果的非實體化:在一件藝術作品中,一種效果(例如乏味)不再歸於實際的人,而變成了一種自由流動的事件。” “事件”(événement)作為現代性哲學視域中的核心概念,被德勒茲賦予了本體論的地位。事件在哲學中意味著什麽?直白地說, 事件發生會耗費時間,哲學關注的就是事件在時間性中凝聚著的創生過程。德勒茲用“事件”替代了“存在”(being),他強調從“生成”…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25, 2019 at 2:40pm — No Comments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1)

內容提要



“事件”是德勒茲理解世界的方法,“事件”意味著“生成”、“差異”、“時間”、“意義”,它既是當代哲學思辨的對象,也是好的藝術關注的主題。被實現為“事件”的哲學和藝術總雙向共生的,正如德勒茲的哲學與培根的繪畫。…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25,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黃月琴·像征資源“褶皺”與“遊牧”的新聞專業主義:一種德勒茲主義的進路(2)

一、德勒茲的思想、概念及分析路徑

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是當代最著名的後結構主義哲學家之一, 其影響力與福柯、德里達並駕齊驅。德勒茲的著作《差異與重復》、《褶子——萊布尼茨與巴羅克風格》,以及與瓜塔里(Felix Guattari)合寫的《反俄狄浦斯》、《千高原》等是後結構主義哲學經典著作,在政治、經濟、管理、美學、建築、藝術、心理學等各個…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1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