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摘要:學術研究是一項個性化的事業,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述學文體不僅關涉學術表達形式,而且關涉學術思想的創造;學界普遍缺乏述學文體的自覺,至今充斥著乾癟的概念演繹和空洞的體系構架,蔓延著畸形的「學院語言」——「反黑格爾主義」是重建「述學文體」的核心主題。維特根斯坦、錢鍾書等人的述學文體,徹底改變了「講理論的態度」,由對象化之思轉為有我之思,由「知性智慧」轉為「詩性智慧」;在以語言思考的過程中,他們打通古今中西,打通人文各學科,動態地立體呈現獨創性灼見和個人化風格:這種述學文體,可命名為「畢達哥拉斯文體」,是對古代道說傳統的回望。
關鍵詞:述學文體;黑格爾主義;維特根斯坦;錢鍾書;畢達哥拉斯文體
作者簡介:吳子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8:00am — No Comments
第三,維柯的術語奇特。他喜歡用拉丁語和希臘語詞的本義。他並非故作玄妙,而是因為他所考慮的問題根本不在時人的視野之內,因此他沒有現成的術語可用,只好自己從古代語言中尋找。因此,《新科學》的「英譯者的引論」專門就維柯的術語法做了詳細的解釋,讀者可以參考。比方說,維柯很少使用「藝術」一詞,更不可能使用在他身後的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發明的「審美」一詞,而是使用「詩性」一詞。
他不使用「藝術」一詞的原因是,在古希臘語中,「藝術」與「工藝」漫然不分,而維柯討厭這個詞的技術色彩,雖然他比誰都相信技術的起源是藝術。再如,在《新科學》中,維柯竟然很少使用「文化」(culture)一詞,這既是因為這個詞在當時還不甚流行,也是因為這個詞帶有「培植」(作物)這種原始意義。他用來表達現代意義的「文化」的術語是「各民族世界」…
Added by INGENIUM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8:00am — No Comments
大批的高州人下南洋,是在20世紀民國初期。那時的高州境域,包括現在的茂名全境,還包括現在湛江的吳川、廉江,雲浮的羅定,以及廣西的容縣。20世紀20年代前後,粵西地區連續幾年水災,山洪暴發,洪水肆虐,房屋倒塌,農田村舍頓成澤國。無數災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只得鋌而走險,跨洋求生。短短十數年間,就有過百萬人被裹挾進了下南洋的大潮。
高州人下南洋,以信宜人為最多。信宜人下南洋,得益於李季濂及其創辦的錦綸泰。李季濂常年奔走於中國和南洋之間,多次目睹被「賣豬仔」的華工們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和悲慘境遇,一心想幫助那些去南洋謀生的鄉親們。
他和那些「豬仔頭」們對著幹,要分布在各地的錦綸泰為沒有盤纏下南洋的鄉親,提供無息貸款和最優惠的船票,提供沿途的住宿服務和種種方便。很多粵西地區的「南洋客」,都是經他的「錦綸泰」往返南洋。…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記者:現在我們熟讀的詩詞,有不少來自於少數民族詩人的創作,比如元好問、耶律楚材等。詩詞爲什麼能夠突破民族的壁壘?民族的交往交融是如何推動産生新的詩詞傑作和新的詩詞精神的?
蒙曼:詩詞代表着中華民族共同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追求,這才能超越民族的壁壘。舉兩個最經典的例子。…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開卷,以為防風林的外邊還有
你的眉睫,批改著風向
然而,你只是靜觀
看黑與白的羅列,像梵谷早期的告別作: (註一)
熄滅的燭台、左拉破舊的愉悅人生
一本聖經的光與影彷彿半遂湖仔的軀幹和四肢(註二)…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5:00am — No Comments
做事要雄心萬丈,同時也要隨遇而安。
也許你會問:「雄心萬丈和隨遇而安,根本是相反的兩回事,怎可以放在一起?」
我卻覺得不是的,中國人的陰陽圖我永遠覺得有道理,黑與白誠然是相反的顏色,但是一邊黑多白少,一邊白多黑少,黑中有點白,白中又有點黑的圓形陰陽圖裡,其實包含了天地間的一切哲理,凡事都是相剋又相生、相輔又相成的。
首先要聲明,「隨遇而安」和「不思進取」是兩句不同的話,意思也完全不同。…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他們沒有古代人民的純樸粗獷,卻有末代人世的勢力刻薄,那又是必然的趨勢了。這也是古代那些哲學家們所沒有料到的吧。至於說到要用詩歌改變人的性情,使人們達到真誠、善良、美好、雄偉、剛強而敢做敢為的境界,聽到的人也許會譏笑這種想法是迂腐的吧。何況這種事本來是無形的,它的效果也不會在頃刻之間就能顯示出來。如果要舉一個明確的反證,恐怕沒有比那些古代國家被外來敵人所滅亡的事更恰當的了。凡是這樣的國家,不但對它們加以鞭打、拘禁,比對野獸還容易些;而且也沒有人發出沈痛而響亮的聲音,觸動後代人,使他們振奮起來。
即使有時產生這樣的歌聲,聽到的人也不會受到什麽感動。當他們的創傷痛苦稍稍減輕時,他們就又要營營碌碌忙於謀生,只求活命,不管什麽是卑鄙齷齪的了。外國敵人再來,他們就跟著被摧毀了。所以,那些不鬥爭的民族,他們遭受戰爭的機會,常常比好鬥爭的民族要多;而膽小怕死的民族,他們的衰落滅亡,也往往比那些強硬不怕死的民眾為多啊!…
Added by O noc Sob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摘要:維柯的《新科學》是一部對美學或藝術哲學具有轉向意義的著作,但人們至今對它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本文試圖解釋為什麽維柯難以被迅速接受的原因,以及維柯的部分基本思想。
關鍵詞:維柯;新科學;藝術的起源;文化的起源;文化…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研究者可以研究自己嗎?
人類學家以自身作為研究對象有學術價值嗎?以自我為主角的民族誌合理嗎?如何維持客觀、判斷真實性、證明可信度?微觀角度下呈現的研究發現,和其他人有何關係?是否具足夠公共性而能論證其存在意義?這些提問背後有著對於學術研究過程與成果之想像與預設。例如,認為有機會、且應該完全客觀中立、全然不受個人價值觀影響。又如,認定「他者」或包含自我、但尺度大於個體的單位—「文化」、「社會」、「社群」等—才能啟發有學術意義的討論。
本文目的並非就上述提問給出決斷答案,而是談談個人/個別群體觀點之「公共性」、「普遍性」、「可信度」。為將討論具體化,聚焦「自我民族誌」、「俗民紀錄片」。兩個概念皆是回應被研究者「主體性」…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黑塞說到:「根據榮格的理論,我們可以感到那些『內在願望』是人不斷向前的驅動力。內在的願望應該是獨立於意識的。它們來自於無意識,既可能是通過清醒的夢想,也可能在睡夢中被展現。它們向我們指出通向真實內在之路。因此在皮斯托琉斯和辛克萊之間的對話,對夢的釋義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19] , p.29)辛克萊與皮斯托琉斯的「所有這些談話,即使是最簡單的對話,都似一記持久而輕柔的捶打,擊中我心中同一處角落。它們都在助我修習,幫我蛻去外殼,擊碎蛋殼,每一記捶打都讓我的頭腦升得更高,變得更自由,直至我那金鷂用它剛勁的腦袋撞碎世界的外殼。」(Demian, 318)個體的不完善如同枷鎖,亦如同這個蛋殼。人必將粉碎這一枷鎖,沖破蛋殼,以蛹化蝶,破殼而出,使精神走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如同「尼采」的超人。「原初的感情,即使最瘋狂的情感,也並非針對敵人,他們那些血腥的作品只是內心的迸射,是內在分裂的心靈迸射,那心靈想瘋狂、殺戮、毀滅和死亡,以便能重生。一只巨鳥從蛋中掙脫,蛋就是世界,這個世界必將化為廢墟。」(Demian,…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第十九章 思想與言辭
戲劇的行爲必須能夠産生出憐憫和恐懼的效果,或者表示出事物的重大或可能性。前者無需解釋就能傳達出效果,後者需要語言傳達。
第二十章 語言學的一些定義
語言由下列各部分組成:單音、音節、連接詞、語氣詞、名詞、動詞、詞形變化變格、短語或敘述。
名詞沒有時間性,動詞有時間性。
第二十一章 詩的用詞…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中國的政治理想在於不觸犯,這同上面所說的觀點不一樣。如果有人觸犯別人,或者有人受到別人觸犯,這是皇帝所嚴厲禁止的。他們的意圖就在於保護統治地位,使子孫萬代,永遠做帝王,沒有止境。所以,天才(Genius)一出來,他們就竭盡全力把它毀滅了。如果有人能觸犯我,或者又能觸犯別人的人,這是人民所嚴厲禁止的。他們的意圖就在於平安地生活著,寧願蜷伏著,墮落下去,而厭惡進取。所以,天才一出來,他們也要竭盡全力把他毀滅掉。柏拉圖創立一個理想國,認為詩人會擾亂統治,因此必須把他們流放到理想國外面去。盡管國家有好有壞,見解有高低不同,但是兩者的統治手段實際是一致的。…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第1章
史詩的編製,悲劇、喜劇、狄蘇朗勃斯的編冩以及絶大部分供阿洛斯和豎琴演奏的音樂,這一切總的説來都是摹仿。它們的差別有三點,即摹仿中採用不同的媒介,取用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方式。
第2章
喜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劇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第3章
摹仿的區別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它的媒介、對象和方式。…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September 29,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寫詩的人每天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號,而利用逗點、句點,以及各種方式的隔行、留白,將自己虛妄的疑惑和解答以文字構築串連成詩。於是,一行又一行詩句在紙張中慢慢聚集成形了,他們超脫了文字原本的功用,混淆了符號千百年來的制式意義,帶領創作者與讀者一同遊向各處已知與未知交融的魔幻空間。
而何處是旅程的終點?噓,讓我偷偷告訴你,為了下一個和下下一個我們將潛入的聖地,每一首詩的結尾都絕不是小小的明確句點,而是大大的未竟的朦朧刪節號……
文章出處:乾坤詩刊第十七期
Added by Zenkov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1983年6月譯完《新科學》以後,當年的寒假,朱光潛撰寫了《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84年發表,這是朱光潛對維柯及其《新科學》的總結性的評價。這篇論文顯然與20年前的《西方美學史》不一樣,後者帶有機械地引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的痕跡,特別是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提倡的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為文藝評價唯一標準的痕跡,如把「美的本質」歸結為人民的價值觀念顯然與維柯論「美的本質」有所不同。…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二
和平這種事,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勉強可以叫做「和平」的東西,不過是戰爭才停止,或者尚未開始以前那段時間罷了。外表上仿佛是一片平靜,暗中的激流卻早已潛伏著;時機一到,動蕩就開始了。且看那大自然吧,和煦的風吹拂著樹林,及時的雨滋潤著萬物,看起來似乎沒有一樣不是為人間造福的。但是烈火藏在地下,一旦火山噴發,萬物都被毀滅了。所以那時是降臨的和風細雨,只是暫時存在的現象;世界並不能永遠安逸,好像亞當的老家那樣。人類社會的情況也是這樣。…
Added by O noc Sob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藏族英雄史詩《格薩(斯)爾》、蒙古族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不同民族在世代相承的口頭演述中,創造了具有豐富藝術形態的有聲詩歌。欣賞之餘,如何通過書面轉寫呈現口頭藝術的詩性之美?在民俗學、人類學、文學等領域興起的「民族誌詩學」流派提出了一整套進行口頭藝術文本謄寫和翻譯的觀點和方法,這不僅拓展了書寫文化自身的表現力,也為人們認識文化多樣性提供了新的視角。
再現口頭詩歌獨特藝術性
20世紀60年代,學界興起一股力圖糾正持有西方中心、書面傳統中心偏見的思潮,對於過去被視為原始、粗鄙之物的口頭詩歌,人們試圖重新發現其獨特的語言藝術性。「民族誌詩學」正是這一思潮所催生的理論流派。…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維柯對關於宗教改革的著作既不能領悟也不能正確地判斷它們的真正價值,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目標不是檢驗宗教,而是對它進行提煉,並把宗教的精神價值賦予哲學自身。確定性,維柯從法律領域中的真理區分出來的嚴格的確定性,構成了從托馬斯到康德和費希特還有最近的哲學家們的思想主題,即使永遠也找不到鑒別這兩種形式的標準,他們依然願在其中尋覓。
所有的人或者說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現出了一種活生生的被稱為「強制力」或「強制」的意識,這是一個在過去的膚淺而誇張的道德理論中被忘卻了的事實。法律的歷史學派在反對18世紀的抽象革命和改革趨勢的過程中,必然要恢復維柯對柏拉圖主義或格勞秀斯主義理論的爭辯。柏拉圖主義認為在歷史之外和歷史以上有一個理想國,格勞秀斯主義認為在歷史之外和歷史以上有一個自然法,這個理想國或自然法就是歷史的標準。…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俄國雖然是無聲的,卻潛伏著激越的聲響。俄國好像是孩子,但不是啞巴;俄國仿佛是一條暗藏在地下的河流,而不是一口枯竭的古井。十九世紀初葉,果然產生了果戈理(N. Gogol),以他看不見的淚痕和悲憤,是他的祖國人民振奮起來。有人將他比作英國的莎士比亞(W. Shakespeare),就是卡萊爾所贊揚和崇拜的那個人物。我們放眼看看全世界,新的聲音爭先競起,沒有不是以自己獨特的雄偉而優美的語言,振作他們民族的精神,而把偉大而優秀的東西介紹到全世界去的。至於沈默無聞而沒有什麽作為的,只有前面所列舉的印度以下那幾個古代國家罷了。…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如果我們把目光局限在專事文學批評的的專家那里·,可以看到,在七八十年代文學批評的「理論時代」,後現代主義這一術語,乃至其他術語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後結構化了、解構化了。譬如,以德里·達的「解構」原則為基礎,結合伽達默爾的本體論闡釋學,導致了文學批評界赫赫有名的「耶魯學派」在70年代的誕生(保羅·德·曼,米勒等);再譬如,1971年以《俄耳甫斯的解體:走向後現代主義文學》一書開始影響批評場域的伊哈布·哈桑,到了1980年時,已經把大量的後結構主義思想和概念方法拉進了自己的後現代圈子,從而將其變成了一種成熟的、具有「多重適應性」的認識觀念。…
Continue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