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史詩的編製,悲劇、喜劇、狄蘇朗勃斯的編冩以及絶大部分供阿洛斯和豎琴演奏的音樂,這一切總的説來都是摹仿。它們的差別有三點,即摹仿中採用不同的媒介,取用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方式。

第2章

喜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劇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第3章

摹仿的區別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它的媒介、對象和方式。

第4章

作爲一個整體,詩藝的産生似乎有兩個原因,都與人的天性有關。首先,從孩提時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動物的一個區別就在於人最善摹仿,並通過摹仿獲得了最初的知識。其次,每個人都能從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

悲劇起源於狄蘇朗勃斯歌隊領隊的即興口誦,喜劇則來自生殖崇拜活動中歌隊領隊的即興口占,此種活動至今仍流行於許多城市。

第5章

喜劇摹仿低劣的人;這些人不是無惡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醜陋的一種表現。滑稽的事物,或包含謬誤,或其貌不揚,但不會給人造成痛苦或帶來傷害。

就以格律文的形式摹仿嚴肅的人物而言,史詩“跟隨”悲劇;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只用一種格律,並且只用敘述的方式。在長度方面,悲劇儘量把它的跨度限制在“太陽的一週”或稍長於此的時間內,而史詩則無須顧及時間的限制——這也是史詩不同於悲劇的地方,雖然早先的詩人在冩悲劇時也和作史詩一樣不受時間的限制。

第6章

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經過“裝飾”的語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別被用於劇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藉助人物的行動,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洩。

作爲一個整體,悲劇必須包括如下六個決定其性質的成分,即情節、性格、言語、思想、戲景和唱段,其中兩個指摹仿的媒介,一個指摹仿的方式,另三個爲摹仿的對象。

事件的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爲悲劇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動和生活[人的幸福與不幸均體現在行動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種行動,而不是品質;人的性格決定他們的品質,但他們的幸福與否卻取決於自己的行動。]所以,人物不是爲了表現性格才行動,而是爲了行動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見,事件,即情節是悲劇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沒有行動即沒有悲劇,但沒有性格,悲劇卻可能依然成立。

悲劇中的兩個最能打動人心的成分是屬於情節的部分,即突轉和發現。

第7章

一個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結尾組成。

此外,無論是活的動物,還是任何由部分組成的整體,若要顯得美,就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即不僅本體各部分的排列要適當,而且要有一定的、不是得之於偶然的體積,因爲美取決於體積和順序。

作品的長度要以能容納可表現人物從敗逆之境或從順達之境轉入敗逆之境的一系列按可然或必然的原則依次組織起來的事件爲宜。

第8章

正如在其它摹仿藝術里一部作品只摹仿一個事物,在詩里,情節既然是對行動的摹仿,就必須摹仿一個單一而完整的行動。事件的結合要嚴密到這樣一種程度,以至若是挪動或刪減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會使整體鬆裂和脫節。如果一個事物在整體中的出現與否都不會引起顯著的差異,那麼,它就不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第9章

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經發生的事,而在於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即根據可然或必然的原則可能發生的事。

在簡單情節和行動中,以穿插式的爲最次。所謂“穿插式”,指的是那種場與場之間的承繼不是按可然或必然的原則連接起來的情節。

第10章

所謂“複雜行動”,指其中的變化有發現或突轉、或有此二者伴隨的行動。這些應出自情節本身的構合,如此方能表明它們是前事的必然或可然的結果。

参考“(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陳中梅譯. 詩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9.03.

(原題:亞里士多德《詩學》(第1章—第10章)筆記;作者:張雍;原載:知乎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