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不要再提
什麼戰爭和驅逐。
我們夠傷感了。
沒有緣由我們都會流淚,
更別提什麼剝皮抽筋
讓一萬個人
分食自己的肉。
不要再提什麼跳樓,…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May 5, 202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創造衝動」是一個極具哲學深度與表達力的詞語。它本身是從英文中如 creative impulse、urge to create、或 creative desire 等翻譯過來,語義明確,但若想在中文語境中找出更符合中華文化語感,又能與「創造衝動」所表達的深層動力相通的說法,以下幾種替代或延伸表達值得考慮:
文化連結:…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y 5,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屈平辭賦懸日月」——李白的贊頌其實出自漢初淮南王劉安對屈原的評價。這是漢武帝即位第二年,劉安奉詔作《離騷傳》,稱《離騷》所述之「志」,「雖與日月爭光可也」。「楚辭」出現的第一個歷史記錄,也是因為漢武帝的賞識:「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史記》這段記載不如《漢書·朱買臣傳》交代得清楚:「會邑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召見,說《春秋》,言《楚辭》,帝甚說之。拜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俱侍中。」朱買臣言說了《春秋》《楚辭》,漢武帝就拜他作了中大夫。正是漢王朝帝王的推崇,開啟了楚辭經典化的歷史進程,而楚辭的成書就是它最重要的一個歷史標志。
淮南定本的楚人之辭…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5,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立秋以後大地始見本色
草木抖落太重的綠,往自己身上
塗抹一些枯。暑氣仍然
在騰湧,但經不住秋風陣陣
我在窸窸窣窣的田疇間穿行
在彼此糾結拉扯的關係中尋找
每一種事物的來龍去脈:葫蘆和絲瓜
攀附著葡萄架,長長的豆角有如門簾…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y 5,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即使在今天,亞洲新聞台連播了好幾年的節目「Japan Hours」(日本時段)也是這個面向亞洲觀眾的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休閒資訊節目之一。
在任何有意輸出本國文化產業的操作中,先把本土文化的土壤變得肥沃是無可避免的第一步。從日本專利數量全球最高;書籍和音樂產品的銷量佔全球第二;以及全球前25家跨國公司之中,日本擁有三家等方面來看,這塊土壤有多肥沃,大家一目了然。事實上,日本經濟產業部幾年前發表的知識產權戰略報告書便指出,它在音樂、出版和電視電影等文化產業上的總銷售量高達11萬億日元(約1400億新元),也比它出口鋼鐵所賺取的盈利高兩倍。
乍看起來,日本這方面的得分確實相當高。新力公司的Play Station電玩系列、吸引老小的吉蒂貓(Hello…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y 5,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寫作是一個體會與發現的過程。一個詞呼唤另一個詞;一個句子呼唤另一個句子;一個概念呼唤另一個概念。這過程,許多想法湧現,唯有少數透過濾網具現,再經過選擇而體現出来。體現,不只是把要說的酌量說了,還要能表達出它為何如是說。論語論詩有“興觀羣怨”的說法,我老覺得那“興觀”就是這樣的一種境遇。(5.5.2025)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May 5, 2025 at 9:29am — No Comments
整夜,沐浴著來自遙遠往昔的細雨。
難怪我時而醒來,就像一個孩子那樣。
騎摩托車的人
駛離信號燈時
輪胎發出了刺耳咆哮,
他抬起腳,磨損的靴子朝空氣亂踹
慣性這家伙低吼著鼓起鬥志
疾閃而去。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y 5, 2025 at 1:30am — No Comments
褐色的七葉樹。輕輕地,古人
飄進更寧靜的黃昏;
美麗的葉子黯然枯萎。
烏鶇在墳邊逗弄死去的外甥,
亞麻色頭髮的教師陪伴著漁人。
死亡純淨的圖像在教堂窗戶邊觀望;
淌血的地面散發恐懼與憂傷。…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May 5,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哈布瓦赫的「集體記憶」理論尤其激發了兩個特別重要的討論:一是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可能存在的契合性,二是記憶與歷史的關系。如果所有人類記憶都植根於神經系統,並因此而在根本定義上就是個人化的,如何會有「社會」或「集體」記憶這一類的存在?相對於「歷史」而言的「記憶」作為一種關於過去的方法,有多大的認識論意義上的用途,尤其當我們把記憶的流程與歷史編纂學的流程相對照的時候?
作為這樣一種雙重構建的「集體記憶」——首先是一種過去在被認知之前所通過的心理過濾機制,其次是對這種可能完全不存在於個體人類心智之外的過濾的抽象化——的真值又是什麼?根據阿斯特裡德·厄爾的說法:「我們對『記憶』之於『歷史』的關系的實際性質存在相當大的困惑。『文化記憶』不是歷史的他者,也不是個人記憶的對立面。相反,它是這種多元文化現象得以發生的情境的總和。」他還補充道:…
Added by Ashgabat on May 5,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4, 2025 at 1: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4, 2025 at 1:00pm — No Comments
「我是一位殺手,但我懂得詩。」
在每個命案現場,他都會留下不同的兩行詩。
到目前為止,發現到的有——
想帶你去看沙漠,又想欣賞你唇邊的最後潤濕。
想帶你去看海豚,又想聆聽潮聲的安息。
想帶你去聽林樹狂嘯,又想細讀枝葉折斷的無奈。
想成為你途中暫歇的雨,又想成為人們腸胃的顫抖。…
Continue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May 4, 2025 at 12:49pm — No Comments
在宗廟祭祀神靈的活動中,君臣上下同聽「雅」、「頌」之聲,便「莫不和敬」,鄉裡長少同聽之,便「莫不和順」。史詩在協調社會等級次序、維護血緣族團群體安定團結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見。
(五)史詩的精神原則
在宗教史詩時代,初民們堅信神靈是公正不偏,能夠揚善懲惡的。《墨子·明鬼》:「古聖王必以鬼神為賞賢而罰暴。」「鬼神之所賞,無小必賞之;鬼神之所罰,無大必罰之。」《楚辭·離騷》:「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措)輔」。又,《尚書》三篇記載商王盤庚之言曰:
予告汝於難,若射之有志。…
Added by iPLOP on May 2, 2025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在楚系簡帛中,「詩」除本字以外,還可用「寺」「」「志」「時」等7個字來表示。發音相近,共同擁有「止」或「之」部件,共享內在的時間意味,既是「詩」「」互換的基礎,也是「詩」「時」互通的根源。周策縱並未考慮到此情況而進行了迂回論證。他列舉經典文獻說明「時」的「射中」之義,但目標卻非把它與具有相同含義的「志」貫通,而在於烘托作為文學的「」的在場。既然具有射箭義的「志」構成「詩」之時間性的基礎,把更具標志性的「時」作為首要依據,豈不更加直接而有力?可見,以語義比附的方式體現「詩」的時間性,是海外漢學構築抒情傳統大廈的起步動作,但完成效果並不很理想。…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April 29,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對過去的挪用是一種社會實踐,運用「文化記憶」這一理論方法有助於闡明其一系列的具體特征。「文化記憶」這個視角總的來說是屬於「記憶研究」的一個獨立分支,而後者始於古羅馬時人們對記憶術的鑽研,亦即,將記憶作為一種技術性學科。記憶術的提出是受關於古希臘詩人,凱奧斯島的西莫尼德斯之故事的啟發。據西塞羅所述,西莫尼德斯即興創造了一種記憶技巧,精確回憶起一次宴會上所有與會者在會場坍塌前的座位安排。…
Added by Ashgabat on April 29,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我家的按摩椅有語音對話功能
每次坐上去,當我發出
指令:「小芝,小芝。」
她就會回答:「我在。」
「肩椎按摩。」
於是便有了肩椎按摩
有時候我說:「牽引按摩。」
她也會回答:「好的。」…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pril 29,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利奧塔寫道:事件總是在貧困中到來,主體之於事件只能等待和懸隔。在這種等待中,真正的恐懼是不發生,是什麼都沒有發生。紐曼的作品在欣賞的方式上取消了信息發送者、接收者和參照物的交流形式。它呈現時間而不是空間,是向耳朵打開,而不是向眼睛。對時間與聲音的強調,使得利奧塔更側重於紐曼作品的猶太性質。
繪畫的首要主題對於紐曼來說等於時間的瞬間性,而在畫面上紐曼為什麼選擇「非具象」的繪畫,甚至不是一個象征意義上的形象呢?這同樣是一個時間問題。對於博克(Burke)…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April 29,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且《周書》獨鬼而《商書》不鬼,則未足以為法也。然則姑嘗上觀乎《商書》……察山川鬼神之所以莫敢不寧者,以佐謀禹也。此吾所以知《商書》之鬼也。
且《商書》獨鬼,而《夏書》不鬼,則未足以為法也。然則姑嘗上觀乎《夏書》……此吾所以知《夏書》之鬼也。
這條材料說明夏商西周三代都有「雅」、「頌」類史詩的存在。所謂「語數鬼神之有」,說明史詩是信神、頌神的。此鬼神自然包括自然神,如「帝神」、「山川鬼神」和祖先神,如「文王既死」卻能「在帝左右」。所謂「先王之書」、「聖王之書」,說明史詩乃是統治階層所擁有。所謂「語數鬼神之有,重又重之」,說明史詩是祭司在宗教典禮上與神靈溝通時反覆吟唱的。…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pril 27,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經過兩年的生長,這株
種在陽台花盆裡的辣椒
終於由草本變成了木本植物
粗大的根莖,枝葉繁茂
「多像一棵樹啊!」
「本來就是一棵樹吧?」
見過它的人無不嘖嘖稱奇
它四季常綠,花開花謝…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pril 25, 2025 at 5:30pm — No Comments
2025年4月25日,百度在武漢舉行Create 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就「模型的世界,應用的天下」主題發表了近60分鐘的演講。
百度創建人李彥宏稱百度各業務線都在積極接入Deep-Seek的模型,文小言、百度搜索、百度地圖等都接入了DeepSeek滿血版,在很多內外部應用場景都產生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但他同時強調「DeepSeek也不是萬能的」。…
Added by TV Plus on April 25,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