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陸文夫·十年樹木

《蘇州雜志》創刊至今,居然也滿了十年,真使人有點喜出望外。創刊之初深知辦刊之艱難,自忖能辦五年就也滿足了,因為前人辦雜志有的只辦幾年,幾個月,甚至只辦一期的也是屢見不鮮。

蘇州到底是文化之邦,富饒之地,在各級領導,各界人士的指導和幫助下,終於使得一份草創的刊物,一艘小小的航船能夠平穩地、逐步地向預定的目標駛去,沒有遇上什麽風暴和艱險,也沒有卷入什麽旋渦或暗流,這對辦雜志的人來說實在是莫大的幸運和寬慰。

十年來,《蘇州雜志》的讀者、作者遍及海內外,發行量雖然不算太多,但都是在被人讀著,被人藏著,據廢品收購者的反應,他們很少能收購到《蘇州雜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對一份刊物來說就是最高的獎賞,莫大的榮譽。當然,《蘇州雜志》十年來也多次獲得江蘇省和華東區雙十佳、優秀期刊的稱號,此種有形的獎賞也是對無形獎勵的一種體現。…

Continue

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April 20, 2017 at 4:39pm — No Comments

朱梅 魏向東·國內外文化旅遊研究比較與展望(2)

2.2 來源期刊類型



國內外文化旅遊文獻見於眾多期刊,涉及多個學科門類,研究水平普遍較高。與國外不同的是, 國內旅遊學術期刊數量較少,不少文化旅遊研究成果依賴於其他學科的期刊。總體來看,來源期刊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從來源期刊學科類別 (表1),國內外相關文獻分別涉及多達15 個學科主題,表明文化旅遊是多種類型期刊感興趣的議題,這與文化、旅遊範疇的廣泛關聯性有關,也與文化旅遊研究的學科交叉性有關。國外旅遊學術期刊發展較快,已形成專門的期刊學科類別,對文化旅遊研究貢獻最突出,載文量占文獻總數的71.4%。國內旅遊學術期刊數量有限,各期刊評價機構未將旅遊作為專門的學科門類進行評價…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une 23,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徐雨村·文化地景創造與社群歷史意識(7)

* 徐雨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人類學博士(2012)。曾於2009年在砂拉越詩巫從事一年的博士論文田野研究,探討華人文化認同與跨國網絡,兼及沙巴及砂拉越的大伯公信仰、客家社會形成與變遷等。學術專長:華人社會與文化、東南亞華人社會、宗教人類學、民族主義與跨國主義。主編《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2)。譯作有《人類學的歷史與理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國立教育研究院,2012)、《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14)。(博客鏈接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4011)…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October 22, 2018 at 6:57pm — No Comments

曹淑瑤·客家與教育:沙巴地區華文中學的創立與發展(5)

五、對沙巴州華文獨立中學的一些觀察

1913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委託中國駐外各領事,兼管華僑教育事務,同時,並公佈領事管理華僑學務規程。55在學制方面,「華僑」學校採與原鄉中國同一制,國民政府於1931年的僑民中小學規程,有僑校設立「應依照本國現行學制」的規定。後於1954年頒行僑民學校規程,亦明白規定「僑民學校之設立,應參照本國現行學制」。課程方面,僑民學校規程第二十三條規定:「應由僑務委員會商同教育部按照各地實際情形,分別訂定,在為訂定前,參照本國現行各種學校課程標準辦理」。如此雖非明定與國內課程同一,但事實上許多海外各僑校的課程,除受當地限制外,多仍參照國內現行的課程標準實施,故此僑校的制度與內容,到1950年代,一直受著原鄉中國的深切影響,因而也常常因此引起當地政府與民族對我們的疑懼。56…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5, 2020 at 10:10pm — No Comments

誕生于特刊广告的地方誌

(巴生訊)刊登在報紙和會刊的商業廣告,一般人都是「過目即忘」,但對撰寫地方誌的文史工作者而言,早期的這類商業廣告,才是打開和探索一個時代的鑰匙,從而挖掘出一座城市在開埠和發展時,華人社會及華商扮演的重要角色。



負責編撰《巴生歷史之旅專輯》,該書甫於今年1月付梓的劉崇漢接受《大都會》社區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商業廣告一般有商號業務和地址,從中可搜羅出一座城市在某個年代蓬勃的行業發展。



「巴生是個工廠多和工人多的城鎮,這些華人實業家的出現,促進和活絡和地方經濟,提高就業機會和貨物銷路,是可貴的地方史料檔案。」…

這類商業廣告對一般人都是「過目即忘」,但成了劉崇漢探索早期華人實業家的珍貴史料。<br /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20, 2024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木馬·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概略(4)

對於研究馬來西亞社團宗親會館時,也不能忽視由社團宗親會館所發刊的紀念特刊。 這種特刊或紀念特刊的刊行以至流傳,約始於本世紀五十年代。由於特刊的刊行目的在於紀念,且編者及撰者也不一定以信度為目標,故其內容一般上不可毫無保留 的采用。必須有一定的取舍,而有關組織的結構,以及鄉人的祖籍等,應該是可以采信的。

這方面的特刊可說非常多,也散落各地,從事這方面的資料搜集計劃,據知有新加坡 國大中文圖書館,其收集的範圍非常廣。包括東南亞區域的一切華族特刊。馬來西亞方面,這一類的搜集,已於1981年在著手搜集,負責人為鄭良樹先生,這個 搜集計劃是由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與馬來亞大學合作支持的。所搜集到的特刊或已拍成微卷,或已列為專書珍藏在馬來亞大學圖書館。搜集的地域包括馬來西亞各州 及新加坡,共得1200目,包含了以下五大類:華人社團特刊、家譜族譜、個人傳記、埋葬記錄及雜項。其中以社團的特刊居多,家譜次之。根據鄭良樹先生所…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3, 2018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陸文夫·《蘇州雜志》發刊辭

“蘇州沒有刊物?!”

人們聽說蘇州沒有一份刊物,都感到驚訝和不可思議。當今的中國刊物多如星鬥,縣城里、山溝里都有自己的文藝刊物,蘇州號稱文化古城,人文薈萃,居然連一份小小的刊物也沒有,慚愧,慚愧,那麽多頗具水平的文化人都是吃吃白相相的?蘇州應該有一份刊物。可是,應該有一份什麽樣的刊物卻是頗費躊躇的。《文學世界》《園林建築》《江南絲竹》《吳中畫苑》《姑蘇文史》《風物民俗》……各種刊物蘇州都可以辦,都有內容可寫,自有那麽一幫人會寫、會畫、會拍攝,君不見出自蘇州的作品流向全國各地,飄洋過海的也屢見不鮮,內容涉及蘇州的更是不可勝計。可是也得承認,如果就姑蘇文化的某個單項來辦一份刊物,不僅難以奪魁,甚至誰也不會介意。拿文學而言,遠的不及北京,近的不如上海,就連本省的《鐘山》《雨花》也難以匹對,許多四大塊(小說、詩歌、理論、散文)的文學刊物已搖搖欲墜了,何必再添一個替死鬼!…

Continue

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April 20, 2017 at 4:39pm — No Comments

王棟·美國媒體對話錄·《紐約客》 執行總編輯

雜志簡介

《紐約客》(The New Yorker)已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雜志研究者里雷(Riley)和塞斯諾(Selnow)寫道:"《紐約客》一直以高品質聞名:只刊發最好的小說、詩歌、評論、散文和插圖。"

goo.gl/mfmaop

1925年,哈羅德·羅斯(HaroldRoss)創辦《紐約客》,從一開始,它就是一本集成優秀文學作品與最新觀點的雜志。雜志研究者昆寇(Kunkel)寫道,《紐約客》的成功向世人證明:重要的觀點完全可以通過清晰、文學化和令人愉悅的方式向大眾傳播。在它問世的1925年,"格調高雅"還被認為是歐洲文化獨有的特征,而《紐約客》的出現為美國人帶來了文化上的自信。它的風趣和智慧幫助美國人挨過了經濟大蕭條的年代。在"二戰"期間及戰後,《紐約客》幫助美國人形成了全球化的視角和社會良知。…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anuary 23, 2016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徐雨村·文化地景創造與社群歷史意識(2)

田野地點

田野地點詩巫位於北緯 2˚19’、東經 111˚19’,目前是砂拉越州第三大城(次於古晉、美里),拉讓江首屈一指的商業城市,以及詩巫省的首府(黃孟禮 2007:5、8)。詩巫位在拉讓江出海口上遊約100公里處。拉讓江適於航行,詩巫成為更上遊的城鎮加拿逸、桑與加帛的航運中心與商業集散地。自從1850年代開始,華人的城鎮店家與兜售小販就已活躍於詩巫。詩巫華人自我區分為七鄉屬,包括…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21,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14》不缺人口缺人才

中學時主持壁報,沒人投稿便自己動筆,隨意署個筆名貼上去。老師有時提到“這篇不壞”,我便潤飾了投去報刊,居然認識了幾位編輯和文友。



到吉隆坡念書,沒事就往報館、出版社轉,找人談詩、談文學。一畢業,朋友說出版社缺編輯,你有興趣我和老總提提。想想“文藝青年”加入“文化機構”,算是一條活路,二話沒說就接受了。





尋找葉亞來



老板剛好接管了一家日報,把出版社的整個采訪部遣往壓陣。公司原有的幾份刊物要內容,找些自由寫手操刀便是。沒工夫訪談,剪些港臺圖文,翻譯日、英文報刊就有著落。…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y 7, 2016 at 3:00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電子媒介類型及電視文化 (11)

誠然,文化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而新的傳播方式和技術的興起都毫無例外地引起文化的變革。媒介在促進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乃至向後現代社會的轉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新世紀,信息時代、傳播時代和媒介社會的特征早已呈現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現代文化傳播媒介的出現和發展正在改變著人類生存的社會文化環境及其整個生活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心理和價值觀念。具體來說,媒介的變革對新文學發展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17, 2017 at 9:33pm — No Comments

王棟·美國媒體對話錄·《新聞周刊》 助理副總編輯

《新聞周刊》,助理副總編輯

羅恩·嘉維斯

Newsweek, Assistant Managing Editor

RonJavers

雜志簡介

《新聞周刊》(Newsweek)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之一,也是美國三大新聞雜志之一——另兩本是《時代》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anuary 16, 2016 at 11:21a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從重談「模仿說」說起(2)

之所以對俄國形式主義進行如此較為詳細的描述,一是因為他們的學術思想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後才被重新發掘,而此時,則正是「敘事學」這門學科醞釀、初創之期;二是它一經發掘,便迅速與其他各種思潮或主義相結合,並由此開創了敘事學研究的新熱潮,其後的塔爾圖學派、布拉格語言學派、結構主義敘事學,以及大衛·波德維爾開展的新形式主義分析等等,都與此有關。而在俄國形式主義衰落(20世紀20年代末)至敘事學確立(20世紀70年代初)這段時期,就電影敘事研究而論,影響較大的是愛森斯坦所代表的蒙太奇學派和巴贊的電影本體論哲學。蒙太奇學派建立在「沖突論」基礎上的各種組合觀念,以及巴贊所推崇的「完整神話」所由此形成的對於敘事和空間及鏡頭語言的影響,都非常巨大。由於這是電影史上眾所周知的基本事實,在此略述。…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2,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2)

之所以對俄國形式主義進行如此較為詳細的描述,一是因為他們的學術思想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後才被重新發掘。而此時,則正是“敘事學”這門學科醞釀、初創之期;二是它一經發掘,便迅速與其他各種思潮或主義相結合,並由此開創了敘事學研究的新熱潮。



其後的塔爾圖學派、布拉格語言學派、結構主義敘事學,以及大衛·波德維爾開展的新形式主義分析等等,都與此有關。



而在俄國形式主義衰落(20世紀20年代末),至敘事學確立(20世紀70年代初)這段時期,就電影敘事研究而論,影響較大的是愛森斯坦所代表的蒙太奇學派,和巴贊的電影本體論哲學。蒙太奇學派建立在“衝突論”基礎上的各種組合觀念,以及巴贊所推崇的“完整神話”,所由此形成的對於敘事和空間及鏡頭語言的影響,都非常巨大。



由於這是電影史上眾所周知的基本事實,在此略述。…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5,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謝爾庭·在新時代編輯地方:當代臺灣地方誌的出版風景(2)

當代台灣地方誌的特徵

多元而彈性的團隊

在這波地方誌浪潮中,出版團隊的背景相當多元。可能是學生團隊、街區組織,也可能是獨立出版工作室或在地的社區協會。除了來源多元,團隊本身也常「斜槓」經營,除了出版刊物,也兼作設計、行銷、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等不同工作。因而,有時地方誌對於團隊而言具有專案性質,這和其他類型雜誌環繞紙本(或數位)組織業務大不相同,商業色彩顯得不那麼濃厚。…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une 28,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誠品: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

原著:ローカルメディアのつくりかた: 人と地域をつなぐ編集.デザイン.流通

作者:影山裕樹

出版社:行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7/25

一份地方刊物,總是從如此微小的單純心願出發──「為了讓老人家也可以有讀報樂趣」「為了幫機構募款」「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看見的文化多美」「為了生活在此的大家都愛這片土地」……但,一份「地方刊物」除了傳達在地的大小事訊息之外,還能做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14,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赫伯特(ZbigniewHerbert)散文詩《天氣》

天空的信封裡有一封寄給我們的信。廣闊的空氣延伸出橘色與白色的寬條紋。一位溫柔的巨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他來回地搖擺,手持一個綁系在粗棒上的閃亮的圓球。 

 

(據Alissa Valles以及Czeslaw Milosz與Peter Dale Scott的英譯本,選自赫伯特1961年的詩集《客體研究》。錢冠宇譯)





茲比格涅夫·赫伯特(Zbigniew…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August 5, 2021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赫伯特(ZbigniewHerbert)散文詩《空中的釘子》

那是我生命裡最美好的藍天:乾燥,堅硬,純淨得讓人無需呼吸。空中巨大的天使正緩緩地現身。

直到我突然看見一枚生鏽的釘子,它被彎曲地釘入天堂。我想要忘記它,但是徒勞:我的眼角緊緊盯住那枚釘子。 

何物留在了我的天堂?蔚藍中一隻黑眼睛。







茲比格涅夫·赫伯特(Zbigniew…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August 11, 2021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尚必武 ·建構·拓展·重審——2009年度西方敘事學研究回眸

2009年是西方敘事學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西方敘事學無論是在敘事理論建構,還是在敘事理論批評實踐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本文首先從該年度西方敘事學界發生的幾件大事談起,重點討論了敘事學研究基本工程的持續建構、敘事學研究的新領域與新方法、敘事學基本概念之重新審視等論題,並在此基礎上總結了西方敘事學的發展趨勢與特征。



[中圖分類號]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 - 518X( 2010)10 - 0025 - 07…


Continue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August 5, 2016 at 5: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