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庭·在新時代編輯地方:當代臺灣地方誌的出版風景(1)

本文原刊載於國立臺灣圖書館《在地》本土教育半年刊第3期


地方誌儼然已成為臺灣雜誌的獨特種類,2021年臺北國際書展共展出了約40種臺灣地方誌(後因疫情改為線上書展),甚至連官方的出版產業報告,都正式將「地方誌」列為雜誌類別。在數位媒介當道,人手一機的時代,以「雜誌」重新編輯地方,甚至能在各地遍地開花,不僅象徵著臺灣社會力的蓬勃,更成為難得的出版風景。臺灣當代的地方誌有什麼獨特的特徵?地方刊物如何連番演進至此?本文除了回顧歷史,也希望透過案例,歸納出幾項臺灣地方誌的特色與展望。


地方刊物簡史:從社區報到地方誌


台灣早期的社區報紙如《柵美報導》,大多以服務小眾,報導地方事務為主。(圖片來源:政治大學新聞系)

過往研究者,大多將戰後臺灣地方刊物的發展歸納為數次浪潮。(曾純純 2005、黃順星 2020)1970年代,隨著「雜誌禁」解除,再加上大眾媒體無法滿足地方資訊的需求,地方上開始出現「社區報紙」,代表刊物如《今日美濃》、《柵美報導》等。最早期的社區報紙,帶有強烈的草根性格與以小眾媒體自居的實踐主張。例如《今日美濃》便曾標榜自己為「全亞洲第一家草根報紙」(黃順星 2020:155)

1994年開始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促成了台灣社區報的再次蓬勃發展。社區報與各地的社區協會相輔相成,以「社區媒介」之姿,成為凝聚地方認同的重要政策工具。(林福岳 1998)而「大家來寫村史」的號召,更讓採集地方風土故事,一時蔚為風潮。其中,有政府的介入輔導,也有在地社群的無私投入。在九二一大地震(1999)與八八水災(2009)等天災事件之後,更曾出現短期的社區報爆發,重建因災難而分崩離析的社群。(陳怡君 2000)研究者胡元輝曾統計,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兩年間,便短暫出現超過80種社區刊物。(胡元輝 2016)

從滿足地方資訊需求到重建社群,到社區報多年來陪伴臺灣公民社會發展,資本與人力卻也持續帶來限制,並受到地方電台等其他資訊媒介的競爭。至今,社區報並未在台灣消失,持續於地方第一線,訴說最為在地的聲音。書寫地方並非新鮮事,不同時代,地方刊物都運用不同內容和形式,呼應當時社會對於地方認同、地方議題之需要。看似受到新型態地方媒體競爭,沒有市場前景的地方刊物,卻在2010年左右,迎來新一波浪潮。

2010年左右,強調地方精神,並具有當代雜誌出版形式的地方誌開始大量出現。根據研究者陳致瑋的不完全統計,2010-2015年間,便至少有十多本相關刊物出版。(陳致瑋 2016)其背後原因,或許是青年返鄉行動透過政府補助與募資計劃的推波助瀾,開展地方書寫之路;也可能源於地方報誌地方版的退守,而萌生新型態的地方媒體;甚至與獨立雜誌出版在台灣的發展有所關連(謝爾庭 2019)

Views: 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