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最近,在社媒上和友人交流有關地方詩性的歌曲。其中,有一首在1970年代末非常流行的廣東歌,許冠傑唱的《學生哥》——(歌詞大意)「學生哥,好溫習功課了,別老迷戀踢球,考試不及格就淒涼矣,好同學也幫你不了......」,是輕快又勵志的一首歌。
查查其原調,原來是取自1960年代的一首西曲《Washington Square》。這「華盛頓廣場」是紐約下城格林威治村的一座公園。該村是紐約最早創意階級(藝術家、演藝人和文創工作者等)聚居的社區,公園成了他們的文化活動中心。公園入口處是一座靈感來自法國巴黎凱旋門的拱門,標誌著這地方是抗爭與拓展精神的符號。
1962,Village Stompers 樂團演奏由 Bobb Goldsteinn and David Shire所寫的《華盛頓廣場》一曲爆紅,成了年度熱曲第七首,第二年趁熱推出了歌曲版。看看其充滿地方情懐的歌詞,不是一首詩嗎?
從鱈魚角到密西西比州
再到舊金山海灣
人們都談論著這個知名的地方
就在前往格林威治村的路上
來自各地的人們不斷的在街頭表演
來吧!星期天早晨,不論是晴天雨天
就在華盛頓廣場
於是我拿出五弦琴
坐下來擦拭灰塵
粉刷整個琴盒
" 揚名格林威治,或是一文不名!"
村民們悲傷的看著我離去
但那對我毫無意義
於是我說:再見了,堪薩斯
哈囉!華盛頓廣場
快要到田納西州時,我遇到一個彈著十二弦琴的人
他的歌聲也很棒
而且絕口不談汽車
每次他坐著彈出" 青草地 "音樂( 註 )的和弦
你真的就聞到了山野的氣息
於是我說:別把音樂虛擲在風中
到華盛頓廣場去吧!
在紐奧良,我們看到一個女孩
她走路不穿鞋子
喉間發出低沈的嗓音
當然,她正唱著藍調
她是為所有人而唱
這位頭髮烏黑的女孩
於是我說:這歌聲應該讓全世界都聽到
來吧!到華盛頓廣場去!
我們飛快的到了紐約
藉著一輛很棒的美國老爺車
一擡頭,我們看見了拱門
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
放眼望去
那兒有成千上萬的人們
正甜美、和諧的歌唱著
就在華盛頓廣場
有人說:唱首關於自由的歌吧!
唱" Rock Island Line "也行
或者是關於旱災欠收、
人們在礦坑工作的歌
這個土地上的歌與傳奇
就是我們可以共享的黃金
因此,加入我們吧!
到華盛頓廣場歡唱
(原見:陳明發2021年10月11日臉書《世說新語 2021》80)
延續閱讀:陳明發地方纪《海南岛海口篇:何況我還有夢》
Comment
愛墾網APP:Village Stompers 的《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 Square")雖然是一首風格輕快的器樂曲,但它與 David Shire 日後的電影配樂工作之間,確實存在一些有趣而深刻的美學與技術上的連結,反映了他作曲風格的某些核心特質。
一、David Shire 電影配樂的特色回顧
David Shire(大衛·夏爾)在《華盛頓廣場》後成為極受肯定的電影配樂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包括:
《對話》(The Conversation, 1974)— 弦樂與鋼琴的內省式處理
《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 1978)— 電子音樂與節奏的強烈運用(與 Giorgio Moroder 並列)
《危機倒數》(The Taking of Pelham One Two Three, 1974)— 爵士與大編制銅管的動感風格
《再見,我愛你》(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 微妙、低調但張力十足的配樂
二、《華盛頓廣場》與 Shire 日後作品的關聯
雖然《華盛頓廣場》不是電影配樂,但作為 Shire 初期的創作之一,已展現以下與他未來配樂風格密切相關的要素:
在《華盛頓廣場》中,旋律簡潔但極富記憶點,節奏穩健又帶流動感。這種簡約而有效的旋律設計在他日後的作品中頻繁出現:在《對話》中,主題只用一台鋼琴就營造出疏離與懸疑的心理狀態。他擅長用短小音型創造大範圍的情感張力,這從《華盛頓廣場》的主題動機中已可見端倪。
《華盛頓廣場》不只是樂曲標題,它的編曲充滿了濃厚的城市公共空間氛圍:喧囂又輕鬆、流動又懷舊。這種對城市場景的「聲音描述」在 Shire 的電影配樂中展現得更成熟:《危機倒數》中的紐約地鐵配樂,即以銅管爵士與不規則節奏描繪都市緊張節奏。
他擅長用節奏、調式與樂器選擇反映都市社會的複雜層次——這種技巧的萌芽,可在《華盛頓廣場》的民族樂器結構中見到。
《華盛頓廣場》結合了 Dixieland、民謠與流行曲式,展現 Shire 對多元風格的駕馭能力。這樣的能力使他日後能根據不同影片需求切換音樂風格:他能從爵士切換到古典、再到電子音樂,毫不突兀。在《午夜快車》中使用電子合成器,在《對話》中使用孤寂的鋼琴旋律,皆源於他早期對「聲音語境」的敏感掌握。
儘管《華盛頓廣場》沒有歌詞,卻具強烈敘事性,就像一段未語先聲的城市故事。而這正是 Shire 在配樂領域的拿手絕活:他不需要過多旋律語言,就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心理或場景氣氛。這種“無詞敘事”的能力,在他與導演如 Francis Ford Coppola 或 Alan J. Pakula 的合作中得到了極大發揮。 |
面向 |
《華盛頓廣場》的展現 |
未來電影配樂的延伸 |
旋律設計 |
簡潔有力、易記 |
主題簡短但深具表達力 |
城市感 |
描繪格林威治村文化空間 |
配樂捕捉都市節奏與張力 |
風格融合 |
Folk + Dixieland + Pop |
Jazz、Classical、Electronic 融合 |
敘事感 |
無詞但具畫面感 |
映像音樂敘事的核心風格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