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趙曉彬《詩性功能》(4)

從符號學理論來看,語言功能論涉及到語義功能和語用功能這兩個方面。其中,語義功能(指涉功能)在雅可布遜的功能論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語用功能(包括意動功能、線路功能、元語言功能、情感功能)與語義功能相比則居於次要的從屬地位;而詩性功能是建立在這些功能的相互關係之上的具有結構意義的功能。進一步說,語用功能依賴於語義功能,而語義功能又依賴於詩性功能。雅可布遜在《主導論》一文中指出,在指涉功能中是符號支撐著與所指的客體之間的“最起碼的內在聯系”,因此符號自身就起著最小的作用;相反,表現功能在符號和客體之間則充當著更堅固、更直接的聯系,因此它要求更多地關注符號的內在結構。與指涉語言相比,情感語言更接近有意識地指向符號自身的詩的語言。(Якобсон,1996:122)但詩性功能並非詩性語言所獨有,或詩性語言也並非只有詩性功能,詩性功能只是詩性語言的主導功能。詩性功能在其他諸如日常、科學等語言現象中也同樣存在,只是居於次要地位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4,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sitic Programming NLP)1

最早在马来西亚推动“神经语言学”教育计划的先驱,是陈明发博士。当时,陳博士领导着一家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最早认证的其中一家培训公司,叫“激励联盟” (Motivation Alliance)。从1995年到跨世纪之初,大约六年时间。



虽然和国外单位合作的是“神经语言学”,自1981年便开始涉足培训专业的陈博士,加入了大量本土素材并个人研究心得,同步推动“心灵素质学”,并获得媒体、学府与党团的大力推荐。

由于…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July 30, 2024 at 2:00am — No Comments

張嘉諺·論「詩性」及其內在結構 (4)

詩之靈性

靈性。指靈透神奇之性能,飽含創造的靈妙性奇異的想像力,又稱為「靈氣」或「靈感」。靈性出自天賦,柏拉圖說詩人有神靈附體,不啻為詩之靈性寫照。詩表達的所有,從物性到肉性,從生理到心理——情、理(知與智)、慧、悟、神等初、中、高級的各個層次各種維度,皆為詩之靈性滲透,所貫穿。詩之靈性的獨特,是殊異與超越。殊異,能激活詩的一切質素,穿透詩的各個層面;超越,能提升詩人心性,不斷引領詩寫向前進發或向上攀升,乃至越過語言閥限躍向終極之境。詩之靈性,在詩人(藝術家)心性中最為活躍,極為殊特!此靈氣最能激活詩寫主體品質——詩心中的靈感、靈思、靈識、靈悟、靈觀、靈慧、靈覺等「靈心」狀態。

詩之靈性,為形而上之上溯靈元之力,率一顆詩心不斷創造,作不息的超升。…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6, 2023 at 11:26am — No Comments

张卫东〈汉语诗性表达策略〉(5)

T.S.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当然,只有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们,才懂得想要脱离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前半句似乎不是在概括英语诗歌的表情策略,而是在概括汉语 抒情文本的特征,后半句则意味深长。



对汉语抒情来说,忘情是基本策略,是常 态,而且,放纵与脱离之间的张力往往与情感无关。种种迹象都表明,借古代汉语来抒情的作者们,常常迷恋上了汉语这一抒情的媒介,而忘记了抒情本身。正如周作人所说,"白话文的难处,是必须有感情或思想作内容,古文中可以没有这东西......大抵在无话可讲而又非讲不可时,古文是最有用的" 。或许,所有动人的情感都已经积淀在忘情的程式之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现代汉诗的"逆诗意化"写作…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April 9,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桑大鵬:論詩性智慧與藝術文本的創造 4

另 一方面 ,文本既然是在敘述事件時談論自身的存在,那麼被敘述的事件(即內容信息——社會的、倫 理的、歷史的、生命的等等 )在文本之中由於文本的形式結構的詮釋必定會改變它在進入文本之前的原始狀貌。隨著文本的形式結構的運演 ,事件就在文本的行進之中被展開,當文本的結構漸趨完整,事件也就被敘述完畢。事件完全成為表證文本存在的象征 ,成為文本的隱喻。



文本愈是精美 ,被敘述的事件愈是具有美的價值,換言之,文本的形式美會將內容信息所傳達的那種社會、倫理、歷史、生命的意義一體 導向審美的光輝之中 ,內容的價值為美的價值而存在,內容與形式美相互交輝,達到文本意義生成的極致。事件就儼然成了文本的征體和喻體 ,文本的形式結構便具有了一種指向和闡釋事件的隱喻與象征功能,而事件的社會、倫理、歷史、生命的意義就是文本的隱喻與象征功能的顯現了。

藝術的生產不僅為主體生產對象 ,而且也為對象生產主體。藝術的發展有其自主運作的規律…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April 11, 2024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2)

從文學藝術的創造機制來看,維柯說到詩性智慧的兩個主要特點——以己度物的隱喻和想像性的類概念,都觸及到了文藝心理學中關於藝術想像的規則。而且,維柯探討詩性智慧時對想像及其情感性的高度重視,觸及到詩的起源、本質和特征,把握到了藝術的特征,對於我們理解文藝的本質,理解文藝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等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



所以,從維柯的美學和文藝學思想來看,我們可以把詩性智慧等同於藝術想像來論述維柯的詩學觀念。而且,維柯也用想像這個概念來表達自己的詩學觀點。維柯在1725年致蓋拉多·德衣·安琪奧利的信中認為,想像是來自人的肉體的功能,是詩歌創作的主要特征,他說:…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20,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散文詩基本定義(上)

散文詩,是一種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





基本定義






散文詩,是一種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




在本質上,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



在内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September 6,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Guan Qirui 維柯眼中的「人」與「神」下

我在閱讀《新科學》的時候,也看了朱光潛的《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一書。朱光潛在書中也討論了維柯是否宣揚有神論的問題。維科篤信宗教,這是因爲,世界各民族在原始時代社會生活,都要依靠宗教的需要和利益才能建立起來,才能不斷維持下去,宗教是一切典章制度的起源。人要有某種信仰作爲自己的指南。當然信仰是可以改變的,因爲文明在不斷的發展,哲學與科學的地位不斷上昇。而維柯雖然篤信宗教,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詩性智慧」上面,但他不是一個有神論者。

因爲維柯在書中冩到,神是原始酋長們憑着以己度物的詩性智慧幻想出來的,這些酋長把他們自己身上的那種野蠻特性進行轉化,把它們放到了他們信仰的神的身上,而這樣描述天神的形象,算是一種褻瀆,一個有神論者不會這樣褻瀆自己信奉的天神。…

Continue

Added by 比雷艾弗斯 on September 2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曹鏡明:詩歌、文學與文明(上)

筆者以為,凡知所以然才能知其然;如若想要對「詩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首先需要弄清的就是「詩歌」是什麼?與「文學」有什麼關係?如此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是什麼?朱光潛在《詩論》中談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筆者深以為然,並作出如下分析: …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January 22,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張衛東〈漢語詩性表達策略〉(3)

总体说来,单音节性使得一个汉字往往充当多个语素,无形态变化则使得词语的组合灵活多变,一个句子可以指向多重意义,这些都是汉语模糊性的主要来源。当两者同时产生作用的时候,模糊性就难以避免了。比如"铁"在趁热打铁 中是名词,在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中是动词,在铁娘子中是形容词 。



在文言 当中,由于书面文本通常不加标点,词语的含义高度依赖语境,往往更加模糊。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恰恰是汉语的模糊性使得语言表达变得细腻、微妙,想象的 空间更大,充满玄机。

此外,关于汉语其他特征,如形象性、隐喻性、人文性、弹性、修辞性等, 学界亦多有论述,但对于文本建构而言,上述四点似乎更为重要。

汉语的特性常为文学修辞所用,更会影响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比如,汉语 文本的游戏性(以八股文、回文诗等为代表),就与汉语的语法及汉字的特征有直…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April 5,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張嘉諺·論「詩性」及其內在結構 (1)

【編者按】新詩百年,詩歌理論並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是西方理論的販賣和嫁接,真正本土的理論少之又少。張嘉諺,一位年逾70的學者,幾十年致力於中國本土詩歌理論的創建,其遠見和治學精神令人佩服,中國詩歌的發展還是需要中國特色的理論來指導。

本文為論者「字詩學」理論研究的核心論文《論「詩性」》的節選,因「詩性」作為詩的根本「全子」,層層打開廣涉詩歌整體。本文僅論及其內在核心構成,其結構派生的若幹機能及其顯化為詩歌的若干功用,已在另外章節論述。用以回答「詩歌有什麼用?」的問題。即此文是回答:詩是什麼? 明白了詩性,詩是什麼? 的問題也大致明白了;而論述詩性機能與詩歌功能部分,則是部分回答「詩有什麼?」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1,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桑大鵬:論詩性智慧與藝術文本的創造 2

根據這些敘述,完全可以為他們分別立傳,而把他們從小說的整體結構中抽取出來。但這樣一來,這些在小說的整體結構中具有飽脹的意蘊的敘述,其意義空間就會迅速坍塌,與其餘的敘述單元構成的整體的連貫性就會突然中斷而自身也喪失了表現的力度。在小說的整體結構中,這些敘述單元是與其餘的敘述單元互相映照,互相發揮的,並且正因為這種彼此的映照和發揮,各敘述單元才顯現出多極的意義指向,以此構成了小說具有整合意味的意義世界,各敘述單元也在各自特定的位置上紛呈異彩,人物因得到多側面的烘托而豐沛起來。「抽取」使彼此的映照之光熄滅,敘述單元那只有在光照之中才顯現出來的多極意蘊因此而趨向死亡。脫離了整體,敘述單元就會顯得如此孤弱而難以自存。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文本的整合性乃是各要素之積,而非彼此之和。

關係性:…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February 28,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张卫东〈汉语诗性表达策略〉(1)

"汉语是诗性的语言"这个说法,有浩瀚的文言散文和格律诗做支撑,很容易得到学界和一般读者的认同。这种诗性的主要表现,就是古代汉语文本并不以叙述事实、抒发真情和逻辑论证为旨归,而更关心文本的精巧勾连,总体上是高度自我指涉的文本。换句话说,即使叙事没有事,抒情没有情,说理没有理,一 个文本依然不失为精致的、成功的文本。可以说,在西方,自我指涉是诗人所要着力营造的效果,在中国古代,自我指涉却是大多数汉语文本的常态。

现代汉诗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一百年,它所依托(或反抗)的这样一种诗性语 言或诗性传统,既为现代汉诗的写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 这一点上,东南亚华文诗歌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诗有着相似的处境,在突围的方式上有不少殊途同归之处,也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差异,尤其是节奏、意象、反 讽的运用。…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April 1,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5)

■空間型構 定型——非定型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41pm — No Comments

卡勒:雅各布森·語言學與詩學

雅各布森的另一項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種分析溝通的方法。按照雅各布森在1960年出刊的論文《語言學與詩學》(Linguistics and Poetics),溝通可以分成六種元素:



1. 傳送者



2. 接受者



3. 符碼(code,例如語言系統,或索緒爾語言學底下的 langue)



4. 訊息(message,指說話的行為,或稱 parole)



5. 脈絡、語境



6. 媒介(指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存在著的精神上或物理上的聯繫)



這些元素各自能達成六種不同的功能,例如傳遞情感…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2,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 ”與“實、事、史、時、勢 ” 3

“是”,在古漢語中本來是一個指示代詞, 意即“此”或“這一個”。“求是 ”就是要通過考察具體的“此事”或“這一件事”,從而得出具有相對普遍意義的“是”與“非”。中國哲學的“求是”不脫離具體的“此事”, “求是” 的抽象哲學思維,也不脫離具體的直觀考察。《釋名 ·釋姿容 》說 :“視 , 是也 , 察是非也。” 可見求“是”離不開對具體的“事”的“視”與“察”。

再從哲學的表達方式上來說 , “是”不僅是從考察具體的“事”而來, 而且只有通過具體的“事 ”才能得到充分的揭示。所以在哲學思想的表述上 , 中國哲學家也傾向於用直觀的方法以“事 ”說“是 ”, 而不是脫離了具體的“事”, 用抽象的邏輯和理論體系來就“是”論“是”。



例如在《論語 》中 ,“仁”究竟“是”什麽 ? 我們找不到孔子給出的孤立抽象的統一定義 ,…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November 2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苗雨時:詩歌符號學構想 上

1 詩是創造性的,詩人是創造者。



那麼,詩人究竟創造了什麼呢?它創造的是感情嗎?似乎不是,因為情感是詩激發起來的,也是自在的;它創造了真實生活嗎?似乎也不是,因為詩僅僅談到生活,而不是創造了生活,生活在被詩談到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詩歌所能創造的,只能是構成詩歌幻象的結構、技法和語言組合,也就是獨特的藝術形式。生活提供的是真,情感提供的是善,但它們還都不是美,要想把真和善升華為美,統一為美,就必須有表現形式的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7,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張嘉諺·論「詩性」及其內在結構 (5)

詩之緣性

緣性。指萬事萬物「因緣和合」的緣生性。詩的緣性,即詩性中含有與萬事萬物緣交緣結的特性。詩為何豐富多樣? 皆因詩性中具緣性機能,能夠緣結宇宙自然的零零種種,緣交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將人、事、物、景的種種形象與姿態聯系起來,因緣和合,顯現詩的儀態萬方。

外向與內向為緣性表現的兩個方向。外向,與宇宙自然、社會歷史、人類群體緣交,與個體的外在性人生軌跡緣結。內向,與心靈深處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應緣結合。無論是詩的本體五要素,還是詩的主體五品質,皆因詩的緣性聚匯一體。詩豈止「緣情」,難道不同時也緣象、緣意、緣法、緣語等本體要素? 同時也緣感、緣思、緣識、緣悟、緣觀等主體品質?…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19,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