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4)

郜元寶《朱光潛書話》編後記(1)

天津高恒文兄要我編一本《朱光潛書話》,因為安徽教育出版社已經有《朱光潛全集》,挑出“書話”類文章略事編排,實在算不得什麽勞動,很快完工了。但恒文兄又打來電話,限期交一篇“編後記”,這卻讓我犯難了。朱先生的文章俱在,何必我來妄加嗤點?實在無話可說,只好講講自己讀朱先生書的經過,和遠遠望去的印象,湊成一篇書話的書話。

朱先生一生文字,無非文學與美學。大致說來,建國以前是亦文學,亦美學,建國以後則純以美學為主。像他那樣的大才,自限於談文論藝之區,走專家學者的道路,未知出於自願否,但也絕非偶然。不求兼通各藝,只期精於一門,這是…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03pm — No Comments

郜元寶《朱光潛書話》編後記(1)

天津高恒文兄要我編一本《朱光潛書話》,因為安徽教育出版社已經有《朱光潛全集》,挑出“書話”類文章略事編排,實在算不得什麽勞動,很快完工了。但恒文兄又打來電話,限期交一篇“編後記”,這卻讓我犯難了。朱先生的文章俱在,何必我來妄加嗤點?實在無話可說,只好講講自己讀朱先生書的經過,和遠遠望去的印象,湊成一篇書話的書話。

朱先生一生文字,無非文學與美學。大致說來,建國以前是亦文學,亦美學,建國以後則純以美學為主。像他那樣的大才,自限於談文論藝之區,走專家學者的道路,未知出於自願否,但也絕非偶然。不求兼通各藝,只期精於一門,這是…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03pm — No Comments

朱光潛談讀書·讀《委曲求全》(1)

在這個年頭,寫戲和演戲都是同樣的費力不討好。寫了戲不一定有人去排演,排演了不一定有人去看,就是有人去看,也不一定有人能欣賞。這都不能不叫從事新劇運動的人們掃興。

原因本來很簡單,任何一種文藝上的新趣味,如果要在民眾中間長得根深蒂固,都得有長時期的培養。話劇的愛好在目前中國不能不算是一種新趣味。作戲者和演戲者不但要創造他們的作品,還要創造能欣賞作品的群眾。



就現勢看,這種群眾的產生還似乎遙遙無期。一般人看不起新劇固不用說,
就是從研究易蔔生蕭伯納而養成戲劇趣味的人們也往往還在留戀皮黃和昆…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楊澤·台北漫興——金秋十月

脫去那襲酷夏悶烤



大都會的呼吸頓時

十分順暢起來稍早

被擺放在盆地上下

四方的眾生及諸多

美好事物宛如抵達

終點線的長跑選手

也緩緩地吐了口氣…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y 29, 2020 at 9:46pm — No Comments

顏艾琳·我和我們

我,是責任的一克;



我們,是權利的一噸。

讀——薩米爾欽《我們》摘句



如果我只是一克棉花

或者是

天上一朵輕輕的白雲

甚至我是氣流、風速

為什麼我感受的自由…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y 29,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羅智成·跨海大橋

長達140公里的跨海大橋中間

我獨自徬徨

所有人車已因強烈颱風警報

撤得精光

只有我在出奇平靜的

細雨中四處張望



橋的兩端沉入

淡漠的海平線

陸地的存在化為…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y 29, 2020 at 9:26pm — No Comments

劉曉頤·你的名字柑橘

揭開柳丁樹的面紗



就是你。

我跋山涉水,靈魂疲憊

只剩一雙比暗夜花塚更深的狐狸

眼睛

刮擦著天鵝白

隆冬中醒著。我從未

如此被一種精準射中,如天地破

開羊水…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y 29, 2020 at 9:22pm — No Comments

隱地:靜物

它坦然面對灰塵



毫不怕髒

你瞪它一眼

也不會識趣閃躲

表面安詳

內心強悍

它 謙遜的名字叫靜物

卻是天下最顢頇的占有者

你不移動它…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y 29, 2020 at 9:14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的詩《尋人》



妳在找我嗎?

在找哪一個我?

我自己找不到的也不少

妳有消息,請相告

 

妳在找我嗎?…

Continue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May 28, 2020 at 10:34pm — No Comments

江曉原 劉兵·手藝在今天的意義(中)

□ 江曉原  ■ 劉 兵

□ 現在確實有不少學者對以前那些手工藝技術和作品感興趣,甚至專門為此組織了研究機構。不過這種收集和整理工作,恐怕有兩種不同的動機。一種是近似於“好古成癖”,對這些如今已成“活化石”的舊時遺物把玩、欣賞,這種動機的背後,也許沒有更深的情懷。另一種則是出於對現代化及全球化的反感,從而對“前現代化時代”表現出深深的眷戀。比如田松對納西族科學技術史的研究就明顯表現出這種眷戀。 …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y 27, 2020 at 5:29pm — No Comments

江曉原 劉兵·手藝在今天的意義(上)

□ 江曉原  ■ 劉 兵

□ 最近看一些科幻電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也可能是我“過度解讀”:故事發生的時間經常被定在1900年前後,而不是在科幻作品中通常設定的未來。這種科幻電影中經常有一些令人懷舊的場景和情調。1900年還沒有時速幾百公里的高鐵,也沒有互聯網和iPad;但是也沒有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爭議,更沒有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汙染。那個年代似乎是一個令人懷念的時代。 …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y 27, 2020 at 5:28pm — No Comments

琦君·故鄉的農曆新年

天寒歲暮,在異國風雪漫天的夜晚,既無圍爐之樂,復少話舊之趣。扭開電視機,唱的都是些不入耳的洋腔洋調。真是老來情味減,只落得屈指數流年了。倒是想起在台北時,每年大除夕,各電視台都有精心製作的特別節目,影歌星濟濟一堂,團圓拜拜,恭喜新年,與嘩嘩啪啪的鞭炮聲,烘托出一片喜氣洋洋。

我最最懷念的,還是兒時在故鄉過新年的歡樂情景。那時我才七八歲,家庭教師總要在臘月廿三夜祭送灶神、新年序幕開始以後,才放我的年假。從臘月廿四到正月初五,五天年滿就要照常上課了。所以這十天是我一年裡的黃金時刻。天天在母親或老長工阿榮伯後跟來跟去,學說吉利話。數數目數到「四」,一定要說「兩雙」,吃橘子時一定大聲地唱「大吉大利(故鄉話「橘」、「吉」同音),買田買地,跨門檻一不小心跌一跤,趕緊爬起來連聲地唸「元寶元寶滾進來」,阿榮伯聽得呵呵笑。母親高興起來,會送給我一塊香噴噴熱烘烘的甜年糕,我就邊吃邊說:「年糕年糕,年年高。」…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27, 2020 at 3:16pm — No Comments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黄色效果

黃色讓人聯想到太陽的希望之色,不同的國家對黃色的看法不盡相同。黃色有"希望"、"幸福"和"愉快"等正面的象征含義,與此同時它還有"危險"、"注意"和"不安"等負面的象征意義。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各國對黃色的評價也不盡相同。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國家視黃色為高貴的顏色,因而倍加推崇。然而,基督教世界因猶大穿的是黃色衣服而不喜歡黃色。伊斯蘭教中,黃色代表"死",是不吉利的象征。

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黃色有良好的可視性,和黑色搭配起來更加醒目,被用作危險警告牌或注意標誌的顏色。此外,黃色還代表著黃金,會讓人聯想到太陽。

 

◎中了黃色之毒的畫家凡高…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May 27, 2020 at 3:15pm — No Comments

元稹《鶯鶯傳》 (5)

過了一年多,崔鶯鶯嫁給別人,張生也娶了親。一次張生恰好經過崔鶯鶯的住所,就通過崔的丈夫轉告她,要求以表兄的身分相見。丈夫告訴了崔鶯鶯。可是崔鶯鶯始終沒出來。張生怨恨思念的誠意,明顯表現在臉上。鶯鶯知道後,暗地裡寫了一首詩:「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最後也未見張生。後來又過了幾天,張生將要走了,崔鶯鶯又寫了一篇斷絕關係的詩:「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從此以後徹底斷絕音信。當時的人大多讚許張生是善於補過人。我常在朋友聚會時,談到這事,是為了讓那些明智的人不作這樣的事;而做這樣事的人不被迷惑。貞元年九月,朋友李公佐留宿在我們靖安里住宅裡,我談起了這件事。李公佐覺得這事非常出奇,連連稱道。於是我便作了《鶯鶯歌》來傳述它。崔氏小名叫鶯鶯,公佐就以此為篇名。…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May 27, 2020 at 3:13pm — No Comments

李麗娟《從柏格森論「不可共量」的觀念談人論》(7)

四、 腦和心智與延持的關係

基於上述的理論,柏格森反對物質主義所持,以腦作為決定或解釋一切心智活動的唯一原因;然而他也反對理念主義所宣稱,心智為認知的唯一原因。柏格森認為腦和心智各司其職,不可分離地一起作用。腦(身體)是列於眾物質中的一個物質,腦神經系統作為認知的器具,接收物質的訊息/圖像,產生純粹記憶;而靈/心智則是負責在當下產生注意力,藉由知覺不僅感知當下所接觸的物質,將其圖像收進意識裡,而且由底層的純粹記憶選取相似或相關的記憶圖像,對新收入的圖像進行詮釋、互相影響。它們如同許多波浪互振,共同組成當下的意識內容。 1911b: 236…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y 27, 2020 at 2:51pm — No Comments

李麗娟《從柏格森論「不可共量」的觀念談人論》(9)

一、 延持與人的實在性

柏格森從延持以及意識對延持的具體感覺論人的實在性,其方法論在於以意識中的經驗為基礎,觀察、反省意識的認知活動,其進路顯然不同於西方哲學傳統對實在性之概念式、抽象式的推論。(F. L. Pogson, 1910: xi-xii, x-xi)



柏格森稱意識的原初體驗活動為直覺(intuition),將意識在不斷學習以及依興趣和實用需要組成的知識與習慣之活動稱為智性(intellect)。直覺在空間現象所感知的對象是量性、可數、展延的,從而返回意識與記憶中的延持,在這裡所發生的則是質性、強度…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y 27,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李麗娟《從柏格森論「不可共量」的觀念談人論》(8)

五、慣用的時間與延持

如上所述,柏格森認為,並非空間容納物質,而是物質的運動延展出空間 。我們習以為常的時間其實是屬於空間,因宇宙物質運動的無限擴張,我們從物質的位置學習度量、遠近的概念,也將之化為時間的概念,成為衡量我們日常生活的準則 。 1911b: 279-280, 1910: 90-99



柏格森指出, 真正的時間 在於 我們…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y 27,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高名柔·許玉瑩·曾鍹渝:是散文?還是詩? — 淺談散文詩(5)

年輕的獄卒不能明白囚犯的心情,於是報告典獄長說:「長官,窗子太高了!」而他得到的回答卻是:「不,他們瞻望歲月。」年輕的獄卒不經世事,以為是「窗  子太高」才導致囚犯的脖子變長,而年老典獄長則是一語道破:「不,他們瞻望  歲月。」把囚犯脖子拉長的原因直接說出是「瞻望」歲月。這就產生虛與實之間 的變化。「歲月」本是無聲無息的過去,是不能觸碰也看不見的虛物,但是,拉長脖子是一個意象,作者創造的是一個不可能發生的超現實意象,而此意象所指的方向卻是用有意識而具體的視覺意象—「瞻望」去目視一個不可能被目視的對象—「歲月」。於是,在虛虛實實之間,又是作者超現實手法的運用之一。瞻望的是不可能瞻望的東西 ,其間產生的矛盾一方面使得詩產生力道極大的戲劇張力,也借由這個虛實之間的交互變化,充分寫出內心極切盼望自由的心境。

 …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6, 2020 at 10:09pm — No Comments

高名柔·許玉瑩·曾鍹渝:是散文?還是詩? — 淺談散文詩(4)

< 獸> 蘇紹連

我在暗綠的黑板上寫了一隻字「獸」,加上注音「ㄕˋㄡ」,轉身面向全般的小

學生,開始教這個字。教了一整個上午,費盡心血,他們仍然不懂,只是一直瞪 著我,我苦惱極了。背後的黑板是暗綠色的叢林,白白的粉筆字「獸」蹲伏在黑板上,向我咆哮,我拿起板擦,欲將牠擦掉,牠卻奔入叢林裡,我追進去,四處奔尋,一直到白白的粉筆屑落滿了講台上。 

我從黑板裡奔出來,站在講台上,衣服被獸爪撕破,指甲裡有血跡,耳朵裡有蟲   聲,低頭一看,令我不能置信,我竟變成四隻腳而全身生毛的脊椎動物,我吼著:…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6,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黃色心理學

喜歡黃色的人很理性、上進心強、喜歡新事物、討厭一成不變、好奇心強、愛好鑽研……總之,喜歡黃色的人絕對是個"挑戰者"。他們性格獨特,在人群中往往是中心人物。在商業方面,他們有著獨樹一幟的想法,具備走向成功的能力和推動力。喜歡黃色的人多是理想主義者,擅長制定各種計劃,並一步步實現。他們喜歡新鮮事物,故而也喜新厭舊、缺乏長性。再者,喜歡黃色的人還愛"打小算盤"。這是一個中性的特點,好壞參半。

黃色多受孩子的喜歡,黃色也是追求愛情的顏色。喜歡黃色的人還有依賴他人的傾向,其中有人缺乏自立心。在心理上,他們比較孩子氣,喜歡自由自在,害怕受到束縛。喜歡黃色的人大多是"人前瘋",適合當搞笑藝人。也有人能說會道,適合作推銷員。

 …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May 25, 2020 at 11:3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