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1)

在河西,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

養育“銀武威”的是石羊河。石羊河古稱谷水、馬城河,發源於祁連山東段的冷水嶺,由三條主要的支流匯合而成,因此也叫“三岔水”。地圖上,石羊河的沿線,還能看到古長城蜿蜒的標誌。

流經武威盆地的石羊河及其大湖,是古代河西走廊上最適宜居住和遊牧的天然家園。烏孫、大月氏和匈奴人在這里策馬巡遊。


石羊河奔流了300多公里後,在其終點匯成一個上千平方公里的大湖泊,古稱休屠澤,又稱“野豬澤”,以野豬經常出沒而得名。在石羊河的下遊,休屠澤的南面,由於河水的滋潤,形成了肥沃的湖濱三角洲,即現在的民勤。

民勤縣像一個楔子,插在巴丹吉林與騰格里兩大沙漠之間。

1924年,受聘於中央地質調查所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民勤縣(當時叫鎮番縣)城西15公里的沙井村,發現了三處古代村落等遺址,這就是聞名考古學界的青銅時期晚期的沙井文化


《水經注》說:“屆此水流兩分,一水北入休屠澤,俗謂之西海;一水又東逕百五十里,入豬野,世謂之東海。通謂之都野。”可見當時這個湖泊分裂為兩個相連的大湖。野豬不是羊或駱駝,是森林動物,野豬出沒之處一定有大片森林灌木,生態環境優越。

從地質構造來說,休屠澤和民勤綠洲有些像“放大”了的敦煌鳴沙山與月牙泉。這里屬於阿拉善臺地的凹陷區,其西部是龍首山(主峰海拔3616米)和北大山(主峰海拔1947米),北部是雅布賴山)主峰海拔2006米),東部是騰格里沙漠。早在白堊紀到三紀,這里已成為內陸湖盆。近二百萬年來的第四紀,周圍不斷隆起,湖盆持續下沈,地勢越來越低窪。由於地形關係,石羊河和金川河最後在這里匯聚,形成巨大的湖泊,水面東西長數百公里。當時,狼跑泉山是湖中的島嶼,來伏山,蘇武山都是湖濱的半島——後者因傳說蘇武在此牧羊而得名。石羊河、休屠水系、城市與塞堡等,《漢書·地理志》、《甘肅通志》等典籍上都有詳細的記載。


歷史的大戲一再在這里上演。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驅逐匈奴,佔領了石羊河流域,派兵屯墾,並設立了武威郡,為河西四郡之一。

武威郡下轄10個縣。其中休屠縣、武威縣、宣威縣,均在石羊河的下遊。當時武威郡的治所在民勤縣東北。這里是屯墾的重點地區,在東北西三面還修建了寨墻防衛。自漢代,歷經魏、晉、南北朝,石羊河下遊的農業耕種始終沒有間斷。

農耕與遊牧相比,開荒種地引水灌溉,對林草等植被造成破壞要大得多。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