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老人姓賈名昌,是長安宣陽里人,開元元年,癸丑年生,到元和庚寅年已九十八歲了。他的視力和聽力都沒有衰退,言談安詳且很有條理,腦力也沒減退,談起太平時期的事情清清楚楚,使人很喜歡聽。賈昌的父親名叫忠,身高九尺,力氣很大,能拽住向前走的牛,曾以武士的身分擔任皇后住的後宮侍衛。景龍四年,賈忠拿著武器隨著唐玄宗進入大明宮,殺掉了韋氏,擁戴睿宗登上皇位,使大臣們臣服,於是便成為景雲年間的功臣,被選入長刀隊做了皇帝的貼身侍衛。皇帝下令讓他把家遷到了東雲龍門。…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June 1, 2020 at 7:06pm — No Comments
跟賓館「合作」,是朋友介紹的,在這以前,我白天在律師事務所上班,有一陣子晚上幫人家看小孩,那時候,跟一個我親戚的親戚合住公寓,女的,快三十歲了還在酒廊上班,她知道我家裡的情況,就毫不客氣的勸我走這條路。算一算,在事務所待了兩年多,那份工作是親戚的朋友幫我找到的──本來,我沒打算告訴你這段時間的事,我本來不想把自己的遭遇都說出來,……算了,我這種女孩子……好罷,再叫杯咖啡,我想停一停再說──
剛剛那首歌我很喜歡,蘇芮唱得真好,你看歌詞多好──這世界充滿太多聲音,聽不出那個是自己,我已無法回答自己的問題──我其實可以去寫文章的,別以為我只是個賺那種錢的女孩子,算了,說這個做什麼。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50pm — No Comments
十九歲那一年,我到台北來,農村的長女沒幾個命不苦,尤其是窮人家,弟妹多。我找事情,怎麼找都是保險公司、加工廠、餐廳之類的工作,我年紀小、膽子小,又一心想賺錢寄回家,我母親身體不好,弟妹都要唸書,好急啊,工作很不好找。有一天,我那時候暫時住在一個遠房親戚家,有一天,他們勸我到西門町找看看,見到紅紙條就看,說不定可以找到好工作,我到處走,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東西,櫥窗裡什麼都有,我一邊看一邊幻想,我將來要開服裝店,要開冷飲店、要賣首飾……,我聽到一個婦人在講價買衣服,一套六千八百塊,我真是驚呆了,我去應徵過作業員,一個月四千五百。那時自卑得要命,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裙子下襬還補過。…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9pm — No Comments
我叫春春,我是台南縣鹽水鎮人。不曉得你知不知道這個地方,黃朝琴的故鄉就是了,還有,蜂炮,很有名的。可是我家沒放過蜂炮,我們不是生意人,當然啦,要是我家不窮,現在我也不會在這裡。以前還在唸書的時候,每年我都跑到牛墟附近去看蜂炮,好嚇人啊──我是說,有錢人花錢很嚇人,我──,請你把錄音機擺旁邊一點好嗎?
你也許無法了解我看蜂炮時心裡想些什麼,國中高中六年,沒有一次是很高興的去註冊,總是為了錢。街上那些商店,放炮一次,真的夠我們全家吃半年,跟你講你不一定相信,我們很節儉。但是如今想起來,那時候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我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我很喜歡看文藝小說──,坦白說,你們這些當記者的,有時候連新聞都寫不通──,我曾經想要當作家,你大概不會笑我;我雖然是做、做「這一行」的,但是我確實很愛看書。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9pm — No Comments
田鼠曾經使你受到困擾。為農家辦事的衙門永遠篤定以為,田鼠吃掉了太多太多該給人吃的糧食,除去田鼠才有豐年;你將誘鼠的餌收藏起來,因為你不敢肯定豐年的收成到底肥了誰,你讀了許多書,書裡從不告訴你如何應付那些怎麼瞧都不順眼的商人;你站在巨大的倉庫前等待領取肥料,肥料堆成山,發放肥料的人用力寫字條、蓋戮記,字很歪斜難看,可是寫字的人正坐著繃緊面皮,顯然完全忘了你買肥料用的真正落地能響的金錢。為了金錢,你有一陣子狠下心捕田鼠,有人大量收買田鼠,拿去做香腸罷,或許也做罐頭,反正賣田鼠拿得到錢;祖母驕傲地做了內外曾祖,做了曾祖的人不該下田,但總該有人供給一些買糖餅的錢。你捕捉不少田鼠,小的放走,大的裝在鐵絲籠裡論斤賣出,你卻沒預想到祖母不高興拿這種錢,分明那是落地能響的金錢。你是個迷惑的少年。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5pm — No Comments
敷藥通常是在挨棍子之後才開始,祖母也罷,母親也罷,手勁輕重不分高下,擠出一堆黃膿,少不了並時會擠出一灘淚。你淚眼模糊,倒還看得見簷下竹籠裡的火雞,火雞一樣經常長頭瘡,剝掉它,沒幾天又腫成一顆一顆,說圓不圓,不剝它,沒幾天就大得賽過火雞頭;總在這時候不得不動剪,掐住火雞脖子,壓住火雞雙翅,剪刀對準頭瘡根處,用力收攏手指,一顆頭瘡掉地了;雖是血肉模糊,畢竟火雞看起來像樣了一點。…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4pm — No Comments
田鼠不會在稻菜根處鑽穴為窩。也許牠知道農人的眼光最常注視那部位;也許牠知道留個餘地給稻菜根對一家大小都有好處;也許──牠知道天底下沒有不需犁翻刨開的田。
阡陌邊角較安全,對田鼠而言。牛蹄踏不到的地方,犁齒同樣刨不到;稻菜根毫無可能伸延那麼遠;還有,農人心裡有數──祖先說過的話極少騙了人──田裡果真沒幾窩田鼠,不是好現象,也許兆示莫指望豐年。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3pm — No Comments
警察耐心地分析:這裡的人八成以上種甘蔗,根本不要肥料,村長保證沒有人偷去吃,那個有錢人氣得臉都歪了,他嘀咕著說,這樣下去會賠本,生意真不好做,怎麼大家不多拉一點?怎麼不多拉一點呢?大約一個月後,政府大量配給農肥,接著肥料兩次跌價,那個有錢人再不派車來載水肥了,村長把他找來,要他按照契約清理水肥,他說要那麼多幹什麼?又不能吃!兩個人又到派出所去,結果,一直到我唸初二上學期,他都派車清理水肥,一個月一次。有一次,六叔在路上遇見他,問他水肥好不好賣?他說生意不好做;六叔又問他,想不想再跟我們村子訂契約?他說只有瘋到第三期的人才會這樣問。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1pm — No Comments
那天晚上,爸和叔叔們在院子裡聊天,聊到這件事,二叔說,新廁所有外來的「黃金」,大吉大利,六叔不同意,他認為新廁所應該由自己人開張,才有新氣象,爸沒有意見。我對爸說,六叔只知道拉屎要爭第一,六叔一巴掌打在我屁股上,媽說該打。我很不甘心,跑去告訴祖父,祖父走出來,把六叔罵了一頓:「你吃飯爭第一,拉屎爭第一,為什麼英文只考了二十──二十──」,我說二十七分,祖父接下去:「二十七分!啊?」五叔在一旁笑,他說這也可以算第一,六叔說,五哥以前數學只考二十四分,烏龜笑鱉沒尾巴,祖父說:「都是尿桶!」過後,我問六叔,還要不要把泥水匠抓來灌屎,他說我以後再這麼問,他就灌我。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1pm — No Comments
開始唸小學那一年,我第一次看見衛生紙,至於正式使用,是在二年級的時候,在這之前,解手後都是用竹片子或黃麻稈一揩了事。大人們的廁所在房間內,用花布簾圍住壁角,裡邊放著馬桶;小孩子們沒有限制,水溝、牆角、甘蔗田以及任何可以蹲下來的地方,統統是廁所。
…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June 1, 2020 at 6:41pm — No Comments
在我的概念中,書齋就是一間(不論多麼小)不擺床的屋子,一個腦力工作者可以躲開一些分心的雜音——剁剁炒炒、洗洗唰唰的聲音,能靜下來思考的地方。在有些國家,這也許是件必需品,一個起碼的條件。在房荒仍然嚴重的我國,不能不承認它還是一種奢侈。
大約1956年春間,在一時政策的照耀下,我一度忽然有過那麼一小間。1949年以來,只有那幾個月裏我寫過幾篇東西。可沒多久,那小間就曇花一現地消失了。
當我在柏各莊跟十幾位同命運的人們滾在一條炕上,或在咸寧同幾個人合住一間用磚坯堆起來的小屋,以及後來回到北京四口人擠在窗下就是公共尿池的八平方米鬥室時,我時常有這個非非之想:要是有一間一個人的工作室多好啊! …
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June 1,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手提小型圖文傳真設施,發明以來,若干行家驚為天機,紛紛采用,繼而發表心得,比較外地,本市傳真之費用、效率、得失、最終結論差不多都是言者有憾地“呵,太貴了,外埠返港的電傳代價與稿費相若”。
可以相信,該項設施一定為職業撰稿人帶來不少方便,功德無量。
可是,該不該天天采用?
既是職業寫作,就該當一件事來做,為何長年累月,忽忽忙忙,推到最後一分鐘,不得不做,才急就章地去做?
為何長期用支離破碎剩餘時間填滿兩張稿紙,按下傳真機,鬆一口氣!又算一天? …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May 31, 2020 at 9:49pm — No Comments
迎春節,凡屬於北溪村中的男子,全為家釀燒酒醉倒了。…
Continue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May 30,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常聽說:才子短命,才女薄命。真是天妒奇才?老天讓身懷一把慧劍的,總是以鋒利割傷了自己的命運?
乍看世上的例子,你會覺得:有“慧”的人,就真是沒有“福”,有福的人,總是那麼“庸”,所以叫做“庸福”。有慧的人,總是那麼“清”,一點慧光,像靈氣一般地清逸,如何也不肯在“庸福”上常駐。不過細想一下,這也不是什麼天命註定,實在和才人的個性有關,悲劇恒是個性造成的。…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y 30, 2020 at 12:50am — No Comments
色彩在原始的裝潢藝術中,比式樣為次要。澳洲人打仗用的武器普通都是沒有塗彩過的;但是盾牌上的花樣卻全塗上多種的顏色。圖形中凹刻下去的線縫,大多用不同的顏料填進去——例如白色和紅色間隔著用。要不然就光用顏色塗畫上去。澳洲人在用具上用的顏料,和他們用以塗在身上的一樣。紅色和白色都很流行,黑色和黃色則比較地少見。那很少見的藍色,大概是由歐洲人那里運輸進去的。在五種顏色混用的時候,紅、白兩色往往用得最多。而且,也沒有人能夠發現澳洲人用裝飾顏料的一定原則。…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30, 2020 at 12:49am — No Comments
這里他雖然好奇似的動了一動,卻是還保存著一種輕視的冷靜。
作者的心情很清淡閑散,所以文字也十分簡潔。聽說周先生平時也主張國語文歐化,可是《雨天的書》里面絕少歐化的痕跡。我對於國語文歐化頗甚懷疑。近代大批評學者聖伯夫(SainteBeuve)說《羅馬帝國衰亡史》著者吉本(Gibbon)的文字受法國的影響太深,所以減色不少。英、法文構造相似,法文化的英文猶且有毛病。中文與西文懸殊太遠,要想國語文歐化,恐不免削足適屨。我並非說中文絕對不可參以歐化,我以為歐化的分量不可過重,重則佶倔不自然。想改良國語,還要從研究中國文言文中習慣語氣入手。想做好白話文,讀若幹上品的文言文或且十分必要。現在白話文的作者當推胡適之、吳稚暉、周作人、魯迅諸先生,而這幾位先生的白話文都有得力於古文的處所(他們自己也許不承認)。我們姑且在《雨天的書》中擇幾段出來:…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周先生在《自序》里說:“今年冬天特別的多雨。⋯⋯想要做點正經的工作,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氣的燒酒,一點味道都沒有,只好隨便寫一兩行,並無別的意思,聊以對付這雨天的氣悶光陰罷了。”這是《雨天的書》命名所由來。從這番解釋看來,“書”與“雨”像是偶然的湊合;但是實際上這並非偶然,除著《雨天的書》,這本短文集找不出更愜當的名目了。
這書的特質,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是簡潔,你在雨天拿這本書看…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11pm — No Comments
我絕不敢看輕光潛先生的著作而獨重其翻譯。光潛先生的理論自有專家去總結,我只想說,好的翻譯,實在比一般所謂的創造更為難得。國人譯述西學,有“翻譯機器”,即自己不加研究,拿來就翻,翻必求多求快,似乎成果累累,實則災桃禍李。另有述而不譯,得意忘言者,專著層出不窮,卻極少乃至全無翻譯。
後者又可分為兩類,一類以翻譯為稗販之學,機械勞動,為人作嫁,故不屑為,不願為;一類因翻譯難以藏拙,暴露語學程度之淺尚屬小事,更可怕的是要顯出…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06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的文采得山川之助,光潛先生的筆墨則更多由中西方浩瀚的典籍之海流溢而出。讀沈從文,可留連山水,雖然《邊城》式的清醇的旁邊,陳列著粗獷拙直,但那身在曠野的逍遙,卻是沈從文的好友、身為當年“京派”另一主將的光潛先生所不能提供的。讀朱先生的書,是從這本書到那本書的跋涉。他追求的是對書中之理的抽繹,編織,條貫,一生在書中過活。他讀了那麽多書,又那麽有耐心一一向我們介紹這些書中密如蛛網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線索,真讓人不得不佩服。…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May 29, 2020 at 10:0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