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時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3)

微文化說穿了不過是人類歷史上,“信息方式”轉型的某種征兆。它有幾個主要特征需要特別加以關注:

其一是信息構成的碎微化。說得形象點,微文化是以微型的碎片化信息為其基本形態,因此,微型、微小、微量的信息方式成為微文化的外在特征。以微信為例,短小但數量驚人且快速傳播的信息充斥在各種媒體和網絡中,那些完整的、系統的、複雜的、關聯的信息不再是人們傳遞的主導信息形態。

其二是信息傳遞的實時極速。本雅明在上世紀30年代曾預言,機械復制技術可以在更大的時空範圍里傳播藝術品,但今天微文化的出現已遠遠地超出了本雅明的想像。還是以微信為例,它是微文化最典型的信息傳播方式,在無線網絡的技術條件下,信息超越時空距離的實時點對點傳送迅疾而廣泛。微文化的巨大優勢就在於其信息傳播速率和範圍遠甚於歷史上任何傳播介質,如印刷、報紙、廣播、電話、電視等。

前微文化的信息傳播多有固定的程序和規範,信息的采集、檢驗、審核、編輯、發稿、傳送等複雜環節免不了要耗費相當時間。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催生了傳統媒介傳播體制之外的各種草根傳媒,由此顛覆性地將傳統媒體的規範程序,簡化為點對點的信息實時直接傳輸。今天,無論何處發生的事件,都可以在微文化中得到實時的有效傳播。


其三是信息的海量傳送與接收,這也是微文化有別於此前任何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微文化中海量的內容龐雜且未經檢核、整理的信息在網絡和界面間極速“裸奔”,海量信息的混雜、破碎和斷裂徹底解構了信息的總體性和語境化,給人們的信息系統把握和理解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就向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認知難題。

除了以上三個特征外,微文化的第四個典型癥候是高度娛樂化。當代微文化迥異於傳統的民俗文化和現代的嚴肅政治文化,帶有明顯的消費文化特性。在討論後現代文化的特征時,一些文化理論家提出了一個有的概念,即所謂“信息娛樂化”(infotainment)。

這個概念是英文中信息(information)和娛樂(entertainment)兩個詞的拼合,意指高度娛樂化的信息傳播與接收,無論新聞報道抑或政治事件抑或知識傳遞,都在消費文化的語境中被不同程度地娛樂化了。

看報、看書、看電視、看新聞甚至讀課本,一切都趨向於娛樂狀態,而娛樂化的一個心理指標就是信息接受過程的快感化。一切艱深、費解、複雜的信息都趨向於簡化和有趣,吸引眼球的視覺愉悅成為微文化的微信息和微敘事的基本構成方式。 


概括地說,第一個特征說的是微文化信息方式的微尺度,說明其“微”在何處。在微文化中,一切都趨向於微小化,信息、產品、活動、交往等均如是。第二個特征則指出了微文化的信息方式的傳播交往特性,彰顯微小化的信息交往的實時性和高效性,它同時昭示了當代社會和文化的高速特點,快捷與方便是微文化最具吸引力的功能。

第三個特征涉及微文化的信息方式的量,海量的原始信息不加區分、審辨地全方位流動,導致了人與信息的關係顛倒。不是人在追逐信息,而是信息在追逐人,是新的技術裝置不斷逼迫人去關注和接受各式各樣的信息。最後一個特征是對微文化的質的描述,其娛樂性和快感化徹底改變了文化的遊戲規則,它必然要求所有信息、事物甚至知識,從生產到傳播到接受都依從娛樂化快感原則。以上四個特征互為條件,彼此交纏,共同構成了微文化的現實結構。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