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魯迅青年時代很喜歡栽培植物。他栽培的不是名貴的植物,只是很普通的或者野生的植物。他曾栽培過映山紅,又栽培老勿大。它是一種極低的灌木,只有數寸長,自生在淺山樹下的,也叫平地木。他不是玩賞名貴的花卉,主要是愛好植物。後來他一直愛好自然科學,曾經做過生理學及有機化學教員;做過博物教員,教礦物、動物及植物。但如果有人問他學習什麼自然科學好,他會告訴你說學植物學好。對我也這樣說過。原因是,據他說,因為植物各處都有,容易找到,容易觀察。這是的確的,研究植物不需要像研究物理與化學那麼多的儀器;採集與制標本上,比它的兄弟科學動物學也省事得多。
植物也像動物一樣,有整年活動的,有冬天冬眠的,也有留種子過冬的。…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10am — No Comments
第九章·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傳統的說法是,老子是楚國(今河南省南部)人,與孔子同時代而比孔子年長,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很稱讚老子。以“老子”為名的書、後來也叫做《道德經》,因而也被當做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哲學著作。現代的學術研究,使我們改變了這個看法,認為《老子》的年代晚於孔子很久。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9am — No Comments
L.D.的老婆瑪克辛晚上下班回家後發現他又喝醉了,正對著他們十五歲的孩子雷罵罵咧咧的,她讓他滾出去。L.D.和雷坐在廚房的桌旁爭吵。瑪克辛連放下包和脫外套的時間都沒有。
雷說:“告訴他,媽,告訴他我們說的。”
L.D.轉了轉手中的杯子,但沒有喝。瑪克辛用憤怒厭惡的眼光看著他。
“最好別把你的鼻子往你不知道的事情那兒湊,”L.D.說,“我無法對整天坐在那兒讀占星術雜志的人認真。”
“這和占星術無關,”雷說。“你沒必要來侮辱我。”…
ContinueAdded by desafinado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7am — No Comments
十二點的鐘聲剛剛敲過,學校的大門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後,你推我擠地湧出來。可是,他們不像平日那樣很快散開,回家去吃中飯,卻在離校門幾步遠的地方站住,三五成群地低聲談論。
原來是這天早上,布朗肖大姐的兒子西蒙第一次到學校裏來上課了。
他們在家裏都聽人談論過布朗肖大姐。雖然在公開的場合大家表示很歡迎她,可是那些做母親的在私下裏卻對她抱著一種同情裏帶點輕蔑的態度;這種態度也影響了孩子,不過他們並不明白究竟為的什麽。
西蒙呢,他們不認識他,因為他從來不出來,沒有跟他們在村裏的街道上或者河邊上玩過。因此,他們談不上喜歡他;他們懷著愉快裏摻雜著相當驚奇的心情,聽完了又互相轉告一個十四五歲的大孩子說的這句話:…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6am — No Comments
腓尼基人為我們創造了字母
腓尼基人是猶太人的鄰居,同屬閃米特部族。在很早的時候,他們沿地中海海岸定居下來。他們修築了兩座防備堅固的城市——提爾和西頓。沒用多長時間,他們便壟斷了西方海域的貿易。他們的船只定期開往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甚至還冒險地駛過直布羅陀誨峽,到錫利群島采購錫。所到之處,他們建立起一些小型的貿易振點,稱為“殖民地”。許多現代城市都起源於腓尼基人建立的小貿易站,比如加的斯和馬賽。
腓尼基人買賣有利可圖的一切東西,從未覺得良心不安。如果他們的鄰居沒有誇大其辭,那麽腓尼基人就是既不誠實,也不正直的人。他們把裝得滿滿的錢箱當成是所有正派公民的最高理想。事實上,他們極不招人喜歡,也從未交到過朋友。不過,他們給後人留下了一筆極有價值的遺產—一他們創造了字母。…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5am — No Comments
調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體驗情境」+「調整行為」
調適性學習是什麼樣的學習呢?它不同於傳統的體制學習,強調由課堂上學習知識,並產生行為上的改變;而主張學習就必須不斷地經歷各種情境,從中持續地體驗與學習,所以它又稱為情境式學習(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學習強調學習者從週遭的脈絡激起行為的改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脈絡式學習」。然而,在這些名詞背後,究竟調適性學習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經常是置身其中學習,卻無法說明之。就像:「魚生活在水中,卻無法描述水的特性」。以下,我們嘗試用「體驗情境」與「調整行為」來說明調適性學習的意義。
體驗情境…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4am — No Comments
馮·魏扎克(1912——),德國物理學家、哲學家。1933年入哥廷根大學,畢業後在威廉皇家研究所從事研究。1942年後,歷任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教授,漢堡大學哲學教授,以及慕尼黑大學教授。主要在天體物理、天體演化和宇宙學等領域從事研究。
美啊,你是從深邃的蒼穹降臨,還是由無底的深淵湧現?我們這不免一死的生靈,綿亙在天國和地獄這兩個無限之間的有限生命,對於滲透一切的美的力量,究竟應當向兩者之中的哪一個感恩戴德?
默裡克曾寫過一首詩談論美:
獻給一盞燈
美麗的燈啊,依然不動如故, …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4am — No Comments
第7節:美與美感 (II)
隨著尼采對現代文化的批判日益深入,他批評瓦格納的調子也愈來愈明朗,愈來愈高昂。他認為,現代文化的癥結在於生命本能的衰竭,他名之為"頹廢"。頹廢是一種"現代衰弱癥"。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人們生活得極其匆忙,精疲力竭,神經麻木,內裏空虛。衰竭者需要從現代文化中獲得三重滿足:刺激(或麻醉)神經,自欺欺人,宗教解脫。現代文化的這三個主要特征集中體現在浪漫主義藝術、尤其是瓦格納的戲劇中了。尼采自己是一個有濃烈浪漫氣質的人,但他攻擊最猛的恰是浪漫主義,首先是叔本華、瓦格納的"浪漫悲觀主義"。如他所說,他自己也是這個時代的產兒,是一個"頹廢者",他對瓦格納的批判乃是一種"自我克服"。 …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3am — No Comments
龍是柏樹,樹長堰塘,塘在成都西的一個山拗裏。我去看它的時候已經中午,天不晴不雨,恤恤地小船在長溪搖了一小時,人上岸,溪裏的一群鴨子也上岸,竟一直導遊到塘邊。
塘實在的小,像一口遊泳池,塘邊的土赤上去就是人家,孤孤的一家,那個紅襖綠褲的姑娘站在一堆柴禾前望著我,紅肥綠瘦般地鮮艷。龍樹螺旋形地橫臥在塘的上空,讓人擔心要倒坍下去,虧得這土峁,以及土峁上的孤屋和姑娘壓住了樹根。我想,龍是從這一家農戶出來的,或是龍從天上來,幻變了農人在這裏潛藏。…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3am — No Comments
郭國良譯
葬禮上最後一位客人離去後,她便登上塔樓,來到自己的房間,脫下了那件潔白的連衣裙。連衣裙是姨母送給她的,好讓她體體面面地穿著參加母親的葬禮。
在這個國度裏,白色象征著新生與死亡。自打受洗以來,對像辛德瑞拉這般年輕的姑娘來說,除非她們已經年長,否則是不能指望穿上這套白色的衣裳的。她只有15歲。母親離開這個世界已經四天了。葬禮上她一點也沒有哭出來,而現在,當她折疊好這件裝飾著薰衣草和百裏香嫩枝的連衣裙時,上面已經被一兩顆淚珠兒打濕了。她把衣裳小心地放進白色的亞麻布袋裏。明天,運送它的車夫會駕著馬車前來,把它送還給那位住在遠方的主人。她的姨母同時也是她的教母,曾給她織過一件受洗披肩。可是,辛德瑞拉卻不記得自己曾經見過她哪怕一面,除非,在夢裏。…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2am — No Comments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裏。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裏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裏是水,哪裏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Added by 慕課師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01am — No Comments
汪威江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
自2013年起,因為某種干擾因素,導致大陸同業影視工作同業無法前來參加一年一度的台灣影視盛會-台北電視節,不但形成了單向的交流,也阻礙了兩岸影視合作的順暢,有鑒於時值新媒體快速發展傳統媒體擁抱融合的重要時刻,也有感於台灣影視產業以及千家的傳播事業不應受某一志業的影響,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以就萌生組辦〝海峽兩岸影視節目展〞的想法,幾經衝撞轉折,終於在今年由甫成立一年的中華民國節目內容製作產業發展協會落實,回想這三年努力的過程,其中甘苦也只有參與籌劃者能有親身經歷和百味雜陳的心得,在獲得大陸主管單位的認同和九洲文化傳播中心、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的支持奧援後,我們臨時組成的團隊,要在短短23天內辦理〝第一屆海峽兩岸影視節目展〞其困難與艱辛是可想而知的!…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1:13pm — No Comments
近年來,在社會日益重視傳統文化、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背景下,民俗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註,民俗學學科發展也迎來了黃金期。民俗學在理論和方法上積累了豐富的成果,但近30年來,中國民俗學界關於學科方向、學科屬性與學術範式的爭論一直不斷。為加強民俗學學科建設,8月23—24日,中國民俗學會與河南大學文學院聯合召開“民俗學:學科屬性與學術範式”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圍繞民俗學學科建設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學科定位存爭議
學者認為,近些年來,隨著中國民俗學研究的深入,民俗學研究對象被無限度地擴大,導致研究對象邊界模糊。 …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43pm — No Comments
政府顯然都還做得不夠。
再次,要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中國領導層提出的社會建設,目標很好,但這個目標和所使用的實際手段完全是脫節的。政府只有經濟政策,而社會政策仍然貧乏,在很多場合都是用經濟政策取代了社會政策。舉個例子,要進行社會建設,就要進行一系列社會改革,比如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住房等的改革。在所有國家,這些方面都需要國家大力投入,但中國則不然。這些本來需要國家大力投入的領域往往成為暴富的領域,在社會政策沒有確立的情況下,往往是通過犧牲社會的方法來謀求經濟的高速發展。這樣就使得中國社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經濟發展越快,社會被破壞得越厲害;社會越脆弱,經濟發展越不可持續。…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41pm — No Comments
朱棣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熱衷也最擅長搞國家形象工程的一位皇帝了,自他篡位奪權以來,他就有滋有味無休無止地大搞其國家形象工程,舉其大者就有北京皇宮、長城、運河、鄭和航海遠征、永樂大典和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寶塔等等。其中,皇宮是證明其正統性的核心,寺廟是他為過度殺戮而懺悔贖罪的地點;長城是國土的堅硬屏障;運河是貫通新舊京城(南京和北京)的漕運血管;鄭和下西洋是他的權力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延伸;那部僅僅繕寫了一套的《永樂大典》,深藏於他的私人圖書館內,實現了他對於信息的徹底壟斷。耐人尋味的是,上述六大傑作,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宏大多樣的“形象工程”,直到今天,我們都能聞到篡位者身上散發出的狂熱氣味。…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9pm — No Comments
八月三十日《壹電視》報導,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台南北門興建尖頂教堂,還把老建物漆成(偽)希臘風。鄭榮峰處長的理由是為了吸引觀光客拍照和停留。動機或許是好的,但作法真是蠢弊了。這不是北門!
1970 年代初期,我在台南成長。兒時回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畫家和畫作一樣神秘的洪通,以及經常聽聞的神秘疾病烏腳病。洪通,以及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都是北門人。這就是為什麼最近幾年每次到北門都會觸動內心深處的回憶。
旅遊的體驗就應該是這樣的啊。讓不同時空的在地人與外地人(甚至是不同時空的自己)的生命經驗能夠連結起來。這事當然不容易。你必須透過研究找出在地的核心價值,你更必須透過創意的轉化與體驗的設計讓這些在地價值為到訪的外地人帶來價值。…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日前造訪了嘉義檜意森活村。原本對這個日式官舍建築群期待甚高,到了現場卻大失所望。不是建築的問題。林務局把建築修復得很好,但是這基本條件好到不可能搞砸的景點委外經營(檜意森活村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卻被搞砸了。
看看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的 KANO 故事館。要把建築的外觀搞成這樣,給你一個貨櫃屋就好了,不要這樣糟蹋日式建築。要說這是《KANO》電影中近藤教練的家,室內所有細節就要給人八十年前年日治時期的感覺,不要只是找一堆不同時期的舊物做出假掰的懷舊味。
檜意森活村的問題和近年台灣許多標榜「文創」的景點很類似:做了太多見樹不見林的包裝,甚至過度包裝,卻失去與人連結的核心價值。檜意森活村的英文名稱是檜木的日文拼音,網站上還刻意用了「郵便箱」這樣的日語詞彙。這都已經過度包裝到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台灣的文創產業這幾年很流行故事行銷,但大部分的故事都說得不好。很多人為了故事而故事,忘了說故事的目的是什麼。於是很多時候甚至根本沒有故事,成了唬爛行銷。
這些唬爛行銷有時的確能夠騙到一些人,特別是當說服對象對主題不熟、也不是非常專注時。很多消費情境正是這樣。掰個故事,加些異國風情與專有名詞,往往能夠透過周邊路徑(peripheral route)說服人。這也是我們容易相信一些似是而非的都會傳說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要在深層的理性層次說服人與情感層次感動人,就必須以聽故事的人──也就是消費者與使用者──為中心。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有哪些信念與價值?你不了解這些,就無法把你的經驗轉換為統整的故事,也不知道如何喚起興趣並透過說服的中央路徑(central route)發揮影響力。…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一天到晚散步的魚
我一直後悔我到今年才讀到了張愛玲的小說,那真是一個嚴重透了的錯誤,但我看到了她的很多照片和手繪,我發現她那麼美。我剛剛才發現。
我做兼職DJ的時候有聽眾問我,你為什麼只喜歡伊能靜?
我說,因為伊能靜可以在自己的書裡寫,如果我的慾念更深沈一些或者節制一些就好了,但我卻又想也不過是一次的人生,精精彩彩豈不更好?伊能靜還寫,張愛玲也說過,成名要趁早,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我同意。…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25, 2016 at 9:2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