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芳·學習從「格物」開始:淺談調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

調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體驗情境」+「調整行為」

調適性學習是什麼樣的學習呢?它不同於傳統的體制學習,強調由課堂上學習知識,並產生行為上的改變;而主張學習就必須不斷地經歷各種情境,從中持續地體驗與學習,所以它又稱為情境式學習(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學習強調學習者從週遭的脈絡激起行為的改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脈絡式學習」。然而,在這些名詞背後,究竟調適性學習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經常是置身其中學習,卻無法說明之。就像:「魚生活在水中,卻無法描述水的特性」。以下,我們嘗試用「體驗情境」與「調整行為」來說明調適性學習的意義。


體驗情境


調適性學習一詞的概念來自杜威的實用主義,就是所謂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因此,學習者必須置身其中實做,才能體驗真實的情境。例如:學習游泳,學打高爾夫球,這種技能不太可能在課堂上學好,或者透過電視遊樂器Wii的練習,我們便能學好打高爾夫球,直接上場揮竿並變成老虎伍茲。因此,調適性學習第一個要件便是,學習者能活生生的直接體驗情境,它又稱為經驗學習,強調體驗與實做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然而,「體驗」或「實做」確實能感受情境產生個人化的「經驗」。但是,令人質疑的是「有體驗,就一定會產生學習成效嗎?改變學習者的行為與知識體系嗎?」例如,有些人打高爾夫球已經10年,但是其球技卻始終不如一位具有球感的新手。在我們生活週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位20年老經驗的醫生,儘管看過的病人不計其數,但是其醫術卻始終未能精進。為何有體驗、卻未能喚起學習成效呢?難道「做」中卻沒「學」嗎?我想,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學習者能否對於所體驗的情境,進一步做出應對的「調整行為」。



「調整行為」


調適性學習的第二個關鍵是「調整行為」。過去,學者談「做中學」或「情境學習」,其所關注的焦點大都在於強調「實做」、活生生的「體驗情境」。主張,學習者應在現場(be there),廣泛運用眼、耳、鼻、舌、口等五感來學習,這有助於我們的長期記憶。然而,這些作法的重點只在協助學習者能建立一個鮮明的知識體系。我們常譏笑「有人學富五車,而其行為上卻像是一位白痴」,這樣的案例便說明,學習者若能未能將個人的知識體系,巧妙運用於各種瞬息萬變的情境中,這位學習者的能力還是令人質疑的。


再者,調適性學習是一種動態持續改變(be coming)之歷程,探索其細緻的過程時,本質上是不應該將它切開為「體驗情境」與「調整行為」來分析,否則我們未能理解其中微觀的變化。於此,為了方便起見,我們特別將調適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三種「調整行為」來說明學習者調適與學習的歷程,但我們仍須謹記,體驗情境與三種調適行為實際上是交互纏繞、共生共滅的關係。


調適性學習的歷程與挑戰:


為什麼半導體產業中,要培養一位有sense的工程師需要7年的時間?如何不能縮短工程師的學習曲線呢?這是我一直關切的研究問題。我們嘗試用調適性學習的三個階段,來說明其調適性學習的歷程與挑戰。第一階段:透過外界情境的刺激,「喚起」學習者既有的「知識體系」,第一種調整行為是「喚起知識體系」的能力。第二階段:知識體系之間的關連性;此階段是屬於這顆腦袋(CPU)之運作能力,換言之,外界情境喚起知識體系後,腦袋開始運作,進行比對之思考,調出腦中儲存各種情境與相對應的知識體系,當然也產生各種假設、可能方案與結果;第二種調整行為是「比對與搜尋知識體系」。第三階段:修正知識體系並應用至實際的狀況;經過第二階段的比對過程之後,學習者會浮現出一種可行的知識體系,但是,並不是直接套用於目前的問題上,還得經過一連串的修正才能應用;因此,第三種調整行為是「臨機應變的修正行為」,藉此解決問題。


第一階段:感應線索,「喚起」知識體系


「做中學」為何如此重要?其原因在於做中才能感受現場動態的情境(臨場感),藉著線索喚起既有的知識體系。例如,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當晶片有不明的刮傷、雜質微粒分佈狀況、缺陷總是在第3、9、16、22片,這些看似平凡的異常等線索(clue),隱藏著不平凡的資訊與知識體系。於是,工程師透過這些線索喚起已知的知識體系。因此,調適性學習首要之務是,協助工程師能辨識線索,從線索中拉出系統性的知識體系。換言之,沒有線索,也就無法產生關連,更不能喚起知識體系。


然而,「線索」喚起「知識體系」並不容易,兩者之間也不是線性關係,而是交互連接與影響。以半導體維修專案為例,線索就在晶片上,為何熟手工程師看得到線索,新手工程師看不到,也就是案例中sense的一種形式。這其中有某種程度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通常,熟手工程師腦中的知識體系豐富且完整,因此,有經驗的工程師能敏銳地辨識線索,或用方法找出一些新手察覺不到的線索。其次,即使新手與熟手工程師都看到了線索,而喚起的知識體系也不盡相同。因此,要能縮短工程師的學習曲線,除加強強化新人的知識體系外,就調適性學習而言,還得培養新手工程師從線索中喚起知識體系的能力。


第二階段:「重整」知識體系:


當線索喚起或喚不起知識體系,它畢竟只是一個外在的刺激,接著是它能否在腦袋中產生作用。這時,學習者腦袋開始運作,這就像電腦的運算能力,有些人的CPU很強則有些人很弱。或者,我運用另一個比喻,當我們要在電腦裡找到一份檔案,有些人很快就可以找到,有些人花很多時間卻找不到。有些人桌面保持乾淨,隨時可以找到所需的資料,有些人桌面混亂,每次浪費許多時間在找物體上。換言之,當學習者接受一個知識體系之後,腦袋中也不斷轉換多個知識體系,進行第二種調整行為,透過比對與搜尋而「重整」知識體系。


然而,「比對」與「搜尋」知識體系也因人而異。熟手工程師腦袋中若有系統地建立各種知識體系,有多種比對的基礎與型態,自然在「比對」與「搜尋」的效率會較快,解讀出的意義也較豐富。值得一提的是「老手」的狀況,儘管經歷很多專案,腦袋中也儲存各種知識體系,但因未能加以重組、雜亂無章,那麼也就無法順利比對或搜尋出可用的知識體系,而只是一位「老練的生手」。因此,組織要縮短新人的學習曲線,要在實做的過程中,強化新人與熟手之間的互動,這些情境喚起的比對技巧,在異常排除當下,通常熟手並不會主動提出來與新手討論。因此,透過搜尋與比對的調整行為,亦可重整並擴大(expand)學習者的知識體系。


第三階段:臨機應變之「修正」行為


當學習者辨識出一個適合的知識體系嘗試解決問題時,它絕對不是直接的「套用」,而是一連串的「修正」、「應用」、「喚起」、「搜尋」、「比對」的歷程。也就是說,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我們修正知識體系、應用於現況,又會創造新的情境,喚起新的線索與知識體系。因此,是連續而不間斷地進行,一直到問題暫時的解決,腦袋也才萌生暫時定型的知識體系。


然而,「修正」、「再修正」、「應用」知識的調整行為並不容易,許多工程師一直誤以為可以「直接套用」,經常遭遇與現況「格格不入」的情形,那麼調整的過程就會被放慢下來,於是工程師被「卡」住了,這就好像電腦當機了一般,整個維修速度就此停滯。換言之,有時工程師遇到所謂的瓶頸,其實是不知如何進行調適。總之,許多人誤以為知識體系可以直接用,但經常發現結果並非如此,於是就僵在那邊而不知所措。反觀熟手工程師,他們卻能夠這條路行不通,換個方式解決;也就是整個調整行為既迅速又準確。


反省:調適性學習也就是,格「物」致「知」


調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歷程。學習者從情境中的線索中格(物),釐清出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致知)。因此,學習者必須能調、才能學,要訓練一位熟手工程師需培養其三種調整能力:見微知著的能力、溫故知新的能力、臨機應變的能力。我們進一步分析如下:


第一,「見微知著」的能力:學習者要從細微的線索中,順利喚起一個知識體系。這時,學習者要建立一些「鉤」,從線索鉤出知識體系,鉤出的過程便是一種學習。


第二,「溫故知新」的能力:當學習者透過外界現場與人際互動的刺激時,能夠隨時重整自己的知識體系,整理、歸檔,或建立一些索引的方式。透過「搜尋」與「比對」思索其適用與不適用。在每次溫故知新的思考中,便重整、更新知識體系一次,這可以加速異常排除的速度。


第三,「臨機應變」的能力:最後,學習者要有一種體悟,「境(situation)」是一直在變化而不能被靜態定型的。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複雜與快速創新的情境下,工程師不可能直接套用既有的知識體系,而是應用知識的同時也「造了境」,產生新的情境與新線索,又是一連串的調整行為。這也就是我之前的說明,為了介紹調適性學習才分成三階段,實務上,它是一直展演(performative),在不斷調整行為的過程裡,不斷重整與豐富工程師的知識體系。


因此,調適性學習本質上就是「格物致知」歷程。由線索鉤出知識體系,重組知識體系,最後,於修正與應用的行為裡,更新並豐富知識體系。為能格物致知,我的體會是,敏銳感應「物質」世界且思索背後之知識體系,再與自己目前建構的知識體系產生連結與對話,從「實做」中反省與調整知識體系。總之,學習從「格物」開始。

Views: 16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