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古老的地方志和古老的中國一起,重新煥發出青春。
當年,在烽煙滾滾的抗日戰爭年代,在革命聖地延安,中國共產黨中央曾在1941年8月1日頒布的《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中指出:“系統的周密的社會調查是決定政策的基礎。”《決定》將地方志列為調查研究的基本材料之一,要求“收集縣志、府志、省志、家譜,加以研究”。不過,盡管對地方志的價值早已有充分的認識,那時候在戎馬倥傯之中,不可能大規模地組織編寫新方志。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編修新志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32pm — No Comments
地方志作為一種文化事業,緊密聯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在帝國主義的炮火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方志也越過了它的第一個輝煌的高峰,和整個中華民族一起踏上了崎嶇曲折的路程。…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31pm — No Comments
飛馳的歲月,不僅留下了數以萬計的地方志,而且積累了豐富的修志經驗。人們一面實踐,一面思考,對於地方志的性質、特點、功用、內容、編纂方法,以及它產生、發展的過程和常盛不衰的奧秘,探討得越來越深入,逐漸形成一門系統的學問,這就是方志學。
一開始,人們對於地方志的思考和見解,多見於志書的序、跋中,例如宋代鄭興裔《廣陵志序》說:“郡之有志,猶國之有史。”說明他認識到了方志和史有密切關系。宋代劉文富《嚴州圖經序》說:修志是為了記下前人處理地方政事的各種措施和經驗,以“告後之為政”。宋代董弅…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歷史翻到公元1368年。這一年正月,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八月,明朝的北伐軍進占元大都,完成了中國歷史上又一次改朝換代。出身於農民領袖的朱元璋剛剛坐上皇位,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全國百廢待興:行政機構要重建,戶口要清理,田地要重新丈量,賦稅要趕緊整頓……無數緊急的事等著辦,他卻沒有忘記首先將修志提上日程。
明代曾經五次修總志,僅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31年中就修了三次。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詔令儒士:“類編天下州郡地理形勢,降附顛末為書。”(見《明史·藝文志》)到年底就完成了《大明志書》。但此書已失傳了。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修成《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詳記郡縣的建置沿革;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修成《環宇通衢書》,專記全國的交通驛程。這三次修志,重點在地理和交通,看來是為了應付整理全國行政區劃和建立有效的地方行政系統之急需。…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14pm — No Comments
“大雁啊!大雁!不是我自己願意變老的,實在是這時光無止盡地循環,讓我不得不老去的啊!”
這是蒙古草原上的一首歌,據說是從17世紀末就開始流傳的民謠。
老人在草原上看見飛過的大雁,覺得似曾相識,不禁仰首問它:“大雁啊!大雁!那有著碧藍海洋圍繞的南方,是多麽溫暖和美麗,你為什麽不在那裏長久停留?非要千裏迢迢地飛回來呢?”
大雁聽見了,就低飛下來回答:“春天花開了,草原就是幸福的天地,有一種呼喚帶領我們回到家鄉。”
老人俯首行禮,表示歡迎和祝福。大雁正要展翅飛離,忽然又回頭輕聲詢問:“我記得你原來是個多麽年輕的少年啊!怎麽變得這麽老了呢?”…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9pm — No Comments
看,大海的寂寥。一道無法穿越的線封鎖著它──這道線與整個蒼穹連在一起,只在海灘處留下空隙。一艘船,趾高氣昂,帶著隆隆的轟鳴駛離了海岸。西斜的太陽,溫和的雲朵,陣陣海風催人遠行。
船在前進,在空中留下黑色的煙塵,在海上留下白色的浪花。前進,行駛在平靜的波濤上。它駛到海天交接處,穿越那道界線。只剩下高高的桅桿依稀可見;這最後的跡象也終於消失了!那無法穿越的線又變得神秘莫測!誰能否認它的存在呢?
它就在那裏,那是實實在在的分界;那是深淵的邊緣。然而它的後面仍是茫茫滄海,浩瀚無垠。大海越來越深,越來越廣。在它的另一端,是將它與別的海面隔開的陸地,新的陸地,更遼闊的陸地,太陽為它們塗上了不同的色調,那裏生活著不同的種族。神奇、寬廣的土地,高尚、完美的世界,或者已被開拓,或者荒無人煙。…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9pm — No Comments
女人:有,有地方,親愛的,這兒有的是地方。要是坐在我旁邊的這位小姐能挪一挪,坐到對面去……您挪一挪行嗎?好讓我朋友坐在我旁邊……太謝謝您啦!是的,親愛的,我的兩輛汽車全去為戰爭服務了。我坐公共汽車已經挺習慣了。當然,要是上劇院嘛,我就給辛茜婭打個電話。她還留下一輛汽車。她原來那個司機應征入伍了……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我想現在陣亡了吧。記不清啦。她的新司機我可一點也不喜歡。只要不出錯,冒點險,我倒不在乎。可是他太固執了——不管眼前看見什麽,他都橫沖直撞地開過去。萬一人家偏不躲,一下子撞上,後果怎麽樣,只有天曉得了。不過我記得她對我講過,這個可憐蟲胳臂肌肉萎縮,一只腳又有毛病,我想他那麽不管不顧的,準跟這個有關系。我意思是說——啊……你還不明白嗎!
朋友:……?…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7pm — No Comments
元明清三朝,我國地方志在封建政府的推動下穩步前進,走向它的鼎盛時代。走在穩步發展的路上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管轄著中國歷史上最遼闊的疆土。為了建立穩固的統治,以蒙古貴族入主中原的忽必烈大力推行“漢法”,繼承了前朝各種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也包括編纂地方志。
據統計,現在可以考見名稱的元代方志有200種左右。這個數字雖然少於南宋,但考慮到元朝歷史不到100年,可以說它的成績比前朝毫不遜色。而且南宋的志書局限在長江以南,到了元朝,隨著國家的統一,志書的分布才重新擴展到北方。…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6pm — No Comments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古代方志發展的最高峰。
為清代修志事業立下了第一功的,是清初的河南巡撫賈漢覆。他以明代的《(嘉靖)河南通志》為基礎,在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主持修成《(順治)河南通志》50卷,而且率領河南8郡2州95縣都陸續修了志書,奏響了清代大規模修志的序曲。《(順治)河南通志》受到朝廷的好評。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賈漢覆調任陜西巡撫,又主持修了32卷的《(康熙)陜西通志》。…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多種多樣的史地雜著各展所長,爭奇鬥妍,同時它們也必然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一種新的著作形式,便在這種相互的影響和滲透中悄悄地孕育成長。…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6:56pm — No Comments
“雜述”的時代
秦始皇統一天下,廢除了分封制,將郡縣制推行到全國。從此,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更加直接,對地方資料的需要更加迫切。全國性的地理總志,以及從各個側面介紹地方情況的著作,就在這樣的氣候下蓬勃成長起來。它們的名目繁多,稱為地記、地志、都邑簿、郡書、圖經等等。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將它們統稱為“雜述”(見劉知幾《史通》卷十)。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繁榮的雜述,為綜合性地方志的誕生準備了一片沃土。
千峰競秀的史地雜著…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6:55pm — No Comments
人人都愛自己的家鄉。唐代大詩人李白一曲《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往今來,不知牽動過多少人的鄉思,但是你想,你真正了解你的家鄉嗎?你可知道,是誰,在什麽時候最先開拓了這片土地?那環抱著你長大成人的青山綠水、城鎮村落,曾經歷過怎樣的變遷?你可知道,幾百年、上千年前,人們在這裏過著怎樣的生活,有過哪些傑出的人物、輝煌的業績和可歌可泣的故亊?你的家鄉有哪些特殊的物產、著名的古跡和風景勝地?它為中華民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作出過哪些值得你自豪的貢獻?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中,有許許多多介紹各地方情況的文獻。它們如同博學多知的老人,能夠不厭其詳地向你娓娓道來。其中敘述得最全面最詳細的,就要數地方志了。 …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6:15pm — No Comments
麝香真是十惡不赦嗎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人們知道了香除了禮佛外,還有那麽多的功效,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麝香能讓女人墮胎,大家避之不及,談麝色變,那麽,麝香真的是十惡不赦的嗎?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麽是麝香。麝香是雄性麝鹿在發情期,其肚臍後面的包囊裏形成的可以吸引異性的具有濃烈香氣的腺體分泌物。為了吸引異性,這種香氣可以傳達到很遠,而且,香氣異常濃烈,如果離得比較近去聞,就是很熏人的臭味,有的獵人在捕獲麝鹿取麝香時,都要遮住口鼻,以防被這股濃烈的氣味所熏倒。麝鹿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地方,一般單獨行動,嗅覺、視覺、聽覺都很靈敏。雄麝鹿一般從1歲就開始分泌麝香,3—12歲是旺盛期,要形成較好的麝香仁,要在8—10歲。冬季和初春為交配期,麝香分泌旺盛,因此,多在此時取香。…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January 30, 2017 at 4:31pm — No Comments
你出外旅行,在某個僻遠的小鎮住進一家小店,趕上天陰落雨,這該死的連綿的雨把你悶在屋裏。你拉開提包鎖鏈,呀,糟糕之極!竟然把該帶在身邊的一本書忘在家中——這是每一個出外的人經常會碰到的遺憾。你怎麼辦?身在他鄉,陌生無友,手中無書,面對雨窗孤坐,那是何等滋味?我嗎,嘿,我自有我的辦法!
道出這辦法之前,先要說這辦法的由來。…
Continue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anuary 29, 2017 at 5:36pm — No Comments
二、中國的陰陽學說是湯因比“文明起源、生長”學說的基礎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者,陰陽也。宇宙萬物的變化均由陰陽二氣的動靜交替而使之。“陰”、“陽”之道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萬物無不處在不斷地陰陽交替變化之中。變是陰陽二氣的動與靜交替所使然,也就是說天下萬物均從“道”和陰陽變化而來。靜為陰,動為陽;靜極而動,動極覆靜。由靜而動,由動而靜,陰變陽,陽變陰;動靜陰陽變化無窮,從而萬物生息不斷。宋代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中有雲:“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覆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靜為陰,動為陽,動靜又不是絕對的,動到了極點就靜,靜到了極點覆動,動靜為陰陽,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湯因比的歷史哲學正是吸收了中國的陰陽學說這一思想,並將之用以解釋他關於文明的理論。…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January 29, 2017 at 5:34pm — No Comments
二、全球海洋治理概念初探
海洋與“全球化”具有特殊淵源。海洋可以視為“全球化”的初始物質條件和重要載體。在古代,因為工具和技術的原因,陸地上的時間和空間難以壓縮,人類分別生活在不同的、相互隔絕的世界裏。真正的全球化從大航海時代開始 15。人類現代早期直到當今社會,國家、組織、個體之間大規模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海上通道進行的。海上通道是“全球化”的大動脈。海上通道也可以看作是“全球化”歷史的基因圖譜;因為一條特定通道的建立、發展和演變情況及其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載荷量,往往能夠精確指示特定國際關系、乃至某類全球關系的性狀。
海洋也是“全球化”的物質鏡像。挪威社會人類學教授托馬斯·許蘭德·埃裏克森總結的“全球化”維度:抽離、加速、標準化、互聯性、移動、混合、脆弱性、再嵌入…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29, 2017 at 5:21pm — No Comments
我是個仆人,可卻沒活讓我幹。我膽子小,不出風頭,甚至從未和別人爭過高低,但這只是我無所事事的一個原因,也可能與我無所事事根本無關。這主要原因無疑是我沒被叫去聽差,其他仆人都被叫過,都不曾像我這樣一心想去做事,也許他們連被叫去做事的願望也未曾有過,而我的這種願望至少有時候十分強烈。…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anuary 29, 2017 at 5:19pm — No Comments
第十章·蘇聯電影的勃興
俄國製片商德朗科夫自1908年開始生產影片,他根據岡察洛夫寫的電影劇本拍了一部由洛馬斯可夫導演的影片《斯捷潘·拉辛》。以後他又攝制了一系列的影片,這些影片開始時是從歷史和人民生活中吸取題材,後來則從俄羅斯文學作品中吸取題材。當時法國在俄國的金融地位非常牢固,所以百代對這個年輕的新生意爭者並不放在心上。
丹麥電影對俄國影片的生產有明顯的影響。在俄國,人們直接採用了北歐影片公司的題材(如《九個手指》、《四個魔鬼》等),同時又滿足於拍攝一些陰森可怕的虛無主義的影片,如《死神的釘子》、《雪橇》、《悲慘的賭註》及《厭世者俱樂部》等。伊萬·莫茲尤辛和維拉·柯洛德娜婭不久就成為主演這類影片的一對理想的角色。…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9, 2017 at 5:13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