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22 Blog Posts (213)

《維柯的哲學》第十一章·重演律 1

心靈,在穿越了它的進步歷程之後,在從感覺順利地上升到想像的和理性的共相之後,在從暴力上升到平等之後,它遵循自己永恒的本性義無反顧地再次經歷這一過程,沈陷於暴力和感覺之中,因此,它重新開始了自己的上升運動,重演出現了。…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August 25,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巴山丘莊的詩 ■ 謁鳳儀禪寺

昨夜,我睡在柰菊花下

消遙在清涼國

我是自己的大汗

今晨,一聲宛囀將我喚醒

我走在綠樹叢

吟頌簫韶九成

初秋的歇鳳山暑氣未消

但香客絡驛不絶

多少人把心事懷揣…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ugust 24,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陸揚·論闡釋的四種模式(7)

卡勒這里是堅持了他一以貫之的批評立場:闡釋不是文學研究的最高目的,更不能視其為唯一的目的;但是批評家有意嘗試,那麽好的闡釋必出驚人之言,言以往所不言。這樣雖然未必名垂青史,就像平庸的批評和闡釋大都也是默默無聞一樣,但是當有更多希望脫穎而出。唯其如此,卡勒認為,大量被誤以為是「過度闡釋」,或者說輕一點,過度理解的東西,究其目的正是力圖將作品文本與敘事、修辭、意識形態等機制聯系起來,而且艾柯本人就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所以我們是在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去發現意義得以生成的系統和機製。這個系統和機製,毋寧說也就是一種語境。…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2, 2022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砂拉越客鄉:西連打馬庚(TEBAKANG)(3)

美麗的包裝,往往都是繁華都市的一景。在這只敬羅衣與講求包裝的社會,人們只會誇贊地方上的發展與美景,又有多少人理會有不少的鄉鎮被擱置到角落邊的苦況?

打馬庚正是擺在眼前最典型的例子。政府一直強調掃除鄉區貧窮,但這項努力似乎只集中在部分的鄉鎮,受到發展恩澤的區域因此拔地而起,漸漸的融入發展主流,而打馬庚雖然一度興旺過,如今已經沒落到幾乎被遺忘掉。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落落寡歡的打馬庚,盡管立坡建鎮逾半個世紀的歷史,也算是一路歷盡滄桑走來之「高齡鄉鎮」,然而到了今天,與榮華富貴始終是沾不上邊,仍是一付窮鄉模樣,叫居民情何以堪?…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22, 2022 at 9:50am — No Comments

吳 彤·兩種「地方性知識」— 兼評吉爾茲和勞斯的觀點(6)

我們知道 , 人們一般所遵循的科學觀持有這樣一些所謂的標準觀點 : a) 科學知識形式是一套全稱命題形式 ; b) 科學說明就是從普遍命題出發去說明某些特殊現象。c) 科學知識是普遍性知識。而科學實踐哲學 , 按照勞斯 , 則認為科學知識是「地方性」的、「語境性」的和「主題索引性」的。

首先 , 從存在論和活動論的視角看 , 如果我們不是理論優位地把科學視為一套全稱命題陳述之網 , 而是把科學看作是具體實踐活動 , 那麽就根本不存在普遍性知識 , 一切知識包括科學知識都是地方性知識。因為所有科學知識都是具體的科學家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科學實踐活動產生出來 , 並且依據具體情境進行辯護的。離開科學實踐 , 知識不僅無法產生 , 而且也無法理解、傳遞和辯護。科學實驗室之外的人在受到實驗室教育之前無法理解實驗室的科學實驗結果 , 及其產生的知識 , 就是一例證明。記得漢森說過 ,  X 光片在專業 X 光師手上可以得到解釋 ,…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August 22, 2022 at 9:49am — No Comments

廖育正「幻化遊戲」與「懸置遊玩」 論洪席耶對布爾迪厄的批評(13)

洪席耶與布爾迪厄的論點,大致可以歸結為兩條相反的進路。若我們把主體自主性區分為三種層次:(1)想要有自主性;(2)可能有自主性;(3)實際上有自主性──那麼,布爾迪厄談的是「實際上能有的自主性」,而洪席耶則是著眼於「主體可能有的、與想要有的自主性」。明確地說,布爾迪厄是先承認了遊戲中的幻覺成分,再用遊戲感去推測「可能有的自主性」(亦即自主性的可能性);而洪席耶則是從主體生活於「警治」的可感配置下,透過懸置的自由遊玩,去保全「可能有的自主性」──這條進路,或許是從「想要有自主性」出發,而去談論自主性的可能性。如果上述的辨析不致太離譜,那麼兩人的看法之所以隔閡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兩者的立論點、進路,和一開始所接受的前提,都不完全相同。

 …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22, 2022 at 9:47am — No Comments

郭力尼安·與羅蘭·巴特談談攝影的意義 5

不是藝術的攝影



巴特說攝影是瘋狂的,因為「沒有任何圖畫藝術品能夠讓我確信一件東西從前存在過——若讓我相信,必須通過別的中介」。也就是說,攝影怪就怪在它不可思議的「證明力」上。 對於攝影對於真實的這種瘋狂,他認為社會在努力「馴化」它。而其路徑有兩條:一是把攝影變為藝術,因為「任何一種藝術都不是瘋狂的」。



當攝影成為藝術,「攝影的真諦被遺忘了」。也就是說,「這個存在過」的這種衝動,被丟掉了。我們去拍攝優美的、賞心悅目的照片,但不再因為看到了「刺痛」我們的畫面去拍照了。 我們用電腦技術剔除掉照片裏我們不想看到的、不優美的東西,我們讓被攝者在照片上變得更「美」,但變得不是她本人了。



我們不在乎照片是否捕捉到了她的什麼「精神」「內心」,只在乎在照片上的她是否符合那種大眾千篇一律的低俗審美:皮膚白嫩光滑,身材要纖細,要濃眉大眼……我是說,如果這張照片拍出來的已經「不是你」了,那麼那個「不是你」的人,她再美又有什麼用呢?…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1,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王昕:時間維度下的「數字親密」——基於青年群體互聯網實踐的質性研究(1)

摘要:隨著當代社會學的日常生活轉向,「時間」日益成為理解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維度和主題。本文依托一項針對青年群體的質性研究,從日常生活出發,了解和呈現移動互聯時代青年群體建構並實踐著的,與互聯網技術頻繁、深度聯結的「數字親密」如何影響他們對「時間」的建構及體驗; 他們又呈現出怎樣的能動性去應對互聯網時代時間秩序的確立; 從而思考在互聯網時代的時間困境中,人與技術、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一、研究源起及問題的提出

 …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21, 2022 at 2:49pm — No Comments

陸揚·論闡釋的四種模式(6)

那麽,文本的內在一致性即意義,又該如何理解?羅蒂認為,文本的一致性不是在被描述之前就事先存在的東西,一如斑斑點點,只有將它們連接起來,才能見出意義。所以意義不過在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對某一系列符號或者聲音感興趣,將它們串聯起來進行描述,換言之,把它們跟我們與感興趣的外部事物聯系起來。比如說,我們描述的可以是一系列非常晦澀的英語詞匯,是喬伊斯值一百萬美元的手稿,是《尤利西斯》的早年版本等。由是觀之,文本的一致性既不內在,也不外在於任何事物,它不過是關於這個事物迄今已有相關言說的一種功能。這一點在哲學上固然不言而喻,即便轉向爭議更多的文學史和文學批評,亦是如此。對此,羅蒂說:…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1,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鄧曉芒:從詩向語言的突圍——讀《詩人何為》(10)(结论与书目)

但里爾克的價值也正在於,他作為“貧困時代的詩人”,以自己的詩的歷程現身說法地展示了“詩人何為”這一荷爾德林早已提出的問題,他以自己的詩性精神的命運體現了一切詩中永恒的“命運性”,這就是:必須向語言本身突圍。

 

注釋:

[1]海德格爾,《詩人何為》,載《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第274頁。下引此文只於句末注明頁碼。

[2]"Weltalter",或"Weltzeit",孫譯作“世界時代”,似未達意。…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21, 2022 at 10:29am — No Comment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15)

文化研究究竟是政治事業還是學術實踐?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幾乎看不到有達成共識的可能。英國學者弗朗西斯·穆爾赫恩(Francis Mullhem)的專門討論值得我們注意。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9, 2022 at 3:22pm — No Comments

佚名〈西加里曼丹華人〉(4)

公元1777年羅芳柏正式領導蘭芳公司。公司的力量不斷增強,地盤擴大到萬那和上侯等地,向西想進攻三發鹿邑的華人公司,鹿邑的大港公司防備深嚴,蘭芳公司只好退回東萬律。以後的近百年時間里,蘭芳公司和三發的華人公司紛爭不斷。根據印尼人蘇摩諾的印尼文著作《印尼文化歷史附件》中說:公元178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下令,坤甸的馬來人王朝聯合蘭芳公司的軍隊進攻南吧哇馬來人土王和上侯的馬來人土王,兩次戰爭都取得勝利,蘭芳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早有合作關係。幫殖民者開擴殖民地而從中謀取利益。蘭芳公司也多次發動對達雅人的戰爭,兩者之間互有勝負,蘭芳公司成立後的五十年間充滿血腥的戰爭與屠殺。

蘭芳公司除了開礦工人外,還有有種植隊和運輸隊和貿易隊,以供應各該公司的需要。此外還有特有的農園公司,以種植為主而不兼采金,這種公司通常以稻米和生豬供給礦工,且開墾荒地種水稻…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19, 2022 at 3:20pm — No Comments

吳 彤·兩種「地方性知識」— 兼評吉爾茲和勞斯的觀點(5)

前文說過 , 以吉爾茲為代表的人類學的地方性知識概念最大的問題仍然是地方性知識無法普遍化 , 無法具有普遍性知識所具有的地位。在人類學那里 , 地方性知識與普遍性知識存在著尖銳的矛盾。

 

1 見 : Rouse ,  J. Knowledge and Power ,  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  It hnca and London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p . 67. Reference ;  p . 268 ;  Index , p . 277. 勞斯對於吉爾茲的這種引用 ,…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August 19, 2022 at 3:19pm — No Comments

《維柯的哲學》第九章·法律的歷史狀況 4

這一思想在同一著作的其他部分得到了再現和解釋。維柯說,各門科學、研究和藝術發展到今天,它們處理的只是特殊的對象。《新科學》一方面像它一直所做的那樣研究居於所有學科之源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新科學》也能夠創立α』kμŋ′[1]或全部理論體系的完美狀態,並且能夠確定這些狀態的等級和極限,人類本性和所有其他不朽的事物一樣,必須依照各個等級並在極限範圍之內,循其道而行,達於終端。因此,通過這門科學,我們能夠回答這個實踐的問題了:一個民族在其上升過程中是如何到達完美狀態的?在其衰敗的過程中是如何受到激勵從而獲得新生的?…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August 19, 2022 at 3:16pm — No Comments

鄧曉芒:從詩向語言的突圍——讀《詩人何為》(9)

此在(Dasein)當然也只是一種存在者。但當里爾克把它與“歌唱”視為同一的時,此在就在與“存在的家”——語言打交道了。所以海德格爾說:“吟唱(Singen)意味著:歸屬到存在者本身的區域中去。這一區域作為語言之本質乃是存在本身。”(第323頁)



真正的存在本身(而不是傳統形而上學意義上的“存在”即存在者)在里爾克這里已經呼之欲出了,他說:“但我們何時存在?”海德格爾緊緊追問:“何時我們如此這般存在,以至我們的存在就是歌唱,而且此種歌吟並非四處回響,而倒真正是一種吟唱,它的發聲並不依賴一個最終的抵達者,而是在發聲之際即已消散,從而只有那被吟唱者本身才成其本質。”…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19, 2022 at 3:13pm — No Comments

砂拉越客鄉:西連打馬庚(TEBAKANG)(2)

本固魯朱坤玄: 土產落價小鎮一蹶不振

眼看別個城鎮欣欣向榮,自己仍舊是斯人獨憔粹,問起打馬庚社區領袖本曼查朱坤玄有何感想時,他是無奈的表示,這里能有什麽發展,還能有什麽指望呢?

詢及對發展和民生課題有什麽要求時,當地居民也多數是充滿無力感,連連大吐苦水說,有什麽好爭取什麽呢,憑什麽?即使有去爭了,會取得到嗎?

「往事只能回味啊!」土生土長的本曼查朱坤玄的一句話,頗有對這小鎮英雄遲暮,無處道蒼涼的感慨。…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19, 2022 at 3:11pm — No Comment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14)

其五,文化政治研究的抱負是推進自由、民主與進步。對20世紀上半葉的文化研究者來說,“文化研究”首先是指成年工人教育,這是一項為工人階級和大眾教育而進行的政治事業。文化研究的共識是:“文化是一種實踐,是以意識、行動與特定的價值觀作為基礎,然後尋求改變世界的一種手段。”[32]



比如媒體文化的宏大場面展示了誰是有權勢的、誰是小人物,誰可以實施武力和暴力,誰又不可以等。這些場面誇大現有勢力的權力並使之合法化,同時向普通人宣示:如果你不順從,就有被監禁或死亡的危險。“因而,對於那些從搖籃到墳墓一直沈浸在一種媒體與消費的社會中的人來說,學會如何理解、解釋和批判其意義和信息是舉足輕重的。”…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9, 2022 at 3:00pm — No Comments

房漢佳·砂拉越三馬拉漢省打馬庚鎮的多元文化客家社會(5)

各族學生在打馬庚中華公學藏修息遊,切磋琢磨,相處融洽,關係極佳。所以,打馬庚 中華公學不但教育華族子弟,也為其他民族兒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機會。1980年代,當我 在打馬庚政府中學任職時,就經常碰到以華語和我交談的馬來族領袖。

打馬庚中華公學在全盛時期有學生六、七十名,教師兩位。此時砂拉越已成為英國殖民 地,教師、課程和教材都本地化,早期中國化的教育時代正式結束。

 

1960年代,打馬庚中華公學由盛而衰。由於當地開辦了英文學校,部份學生轉往該校就…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August 17, 2022 at 3:14pm — No Comments

兆良·秋玲:檢視砂拉越旅遊(6)

砂拉越每年来了多少旅客?(下)

本州後知後覺從去年300萬人次旅客找出約100萬名國內外的遊客,其中外國遊客為8萬人次,主要來自歐美系、澳洲、紐西蘭等國家。

這個遲來的純遊客數據是在濾除了商旅、跨越邊界(從汶萊過入境美里及印尼西加入境)、會議與展覽活動性質等人士得出。

格蕾茜宣稱,砂州已獲大馬旅遊局佳評,因去年引來的純遊客較2005年遊客人次增長40巴仙。…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August 17, 2022 at 3:13pm — No Comments

吳 彤·兩種「地方性知識」— 兼評吉爾茲和勞斯的觀點(4)

(3) 地方性知識一定是與當地知識掌握者密切關聯的知識。是不可脫離 who ,where 和 context 的知識。而普遍性知識則無需詢問知識是誰的和在什麽具體情境中。這個 who 也許是當地的個體 , 也許是一個民族 ,總之 ,它不是西方意義的理性的、普遍的人 ,而情境的涵義則更為廣泛和精妙。

事實上 ,這種地方性知識緊密地聯系著當地的地域。從以上論證可以發現 ,吉爾茲為代表人類學的地方性知識主要是一種與地域和民族的民間性知識和認知模式相關的知識 ,它雖然帶有強批判西方「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意蘊 ,但卻確實帶著濃重的後殖民色彩。

地方性知識概念的提出具有巨大意義 ,但是這種地方性知識的概念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近年來 ,許多學者對此開始有所意識。那麽 ,到底地方性知識概念存在一些什麽問題呢…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August 17, 2022 at 3:1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