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絲特爾·巴雷特: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2

媒體評論

在今天,隨著「互聯網+」,甚至是「萬物聯網+」熱潮的興起,我們審視藝術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藝術、技術甚至是科技的本質與意義再次被追問和思考的同時,全面地研究和解析西方著名思想家們的藝術觀,可以更為深刻地從「高技術」崇拜的表象下,理解藝術本體以及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本套叢書的推出,不是為了回顧過去的藝術或文獻的補充,而是提請藝術界同仁共同思考如何理解和看待今天乃至未來的新藝術。——張夫也

目錄

作為物質過程的語言

符號與象征

否定、拒斥與意義生成

實踐與經驗藝術、經驗與革命

第二章作 為實踐的闡釋

欲望與語言

作為實踐的闡釋:經驗的符號論

符號分析法與X功能

作為互動分析的闡釋

實踐與戲謔

第三章 藝術與情感

什麼是情感

為什麼精神憂郁

憎惡與暴力

精神分析法、精神憂郁症與藝術

藝術中的死亡與耶穌復活

什麼是愛

作為哀悼之做的敘事

第四章 賤斥、藝術與觀眾

作為文化啟蒙的「賤斥」

為什麼恐懼

「賤斥」與空間

「賤斥」與反常

「賤斥」、愉悅與升華

「賤斥」、藝術與觀眾

比爾.漢森

誰的視覺?誰的情感抒發?

第五章 作為實踐的研究:一種行動范式

為什麼「反叛」

反叛的三種形式

違反禁忌的反叛

操演性、科學以及新物質主義

講故事:作為重復與反叛的回憶療愈

誰能反叛?取代、組合、游戲

女性主義攝影技巧以及多重愉悅

結語

參考文獻

術語表

致謝

著譯者簡介

符號與象征

母體並不是一種靜止不動的容器,她主要感知著聲音(語音節奏)與語言韻律。這種互動與交換的空間或場所,促使形成了克里斯蒂娃稱之為符號「母體空間」(chora)的理論,它烙下了經驗的最初印記、它是一種用以被遵循的尚且稚嫩的語言信號。「母體空間」是身體衝動、能量載荷以及精神印記之間的一種聯結體,它構成了一種「不可言喻」的整合體,它不為形式所讓步,卻因其效能而為人所知。「母體空間」與始終處於活動狀態中的身體活力相關,並且始終尋求活有機體的能力最大化。它是搏動強度、張力與張力釋放之間的一種組合體,而這一系列活動產生於同生命系統之上或之外的事物的互動過程中。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