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客鄉:西連打馬庚(TEBAKANG)(2)

本固魯朱坤玄: 土產落價小鎮一蹶不振

眼看別個城鎮欣欣向榮,自己仍舊是斯人獨憔粹,問起打馬庚社區領袖本曼查朱坤玄有何感想時,他是無奈的表示,這里能有什麽發展,還能有什麽指望呢?

詢及對發展和民生課題有什麽要求時,當地居民也多數是充滿無力感,連連大吐苦水說,有什麽好爭取什麽呢,憑什麽?即使有去爭了,會取得到嗎?

「往事只能回味啊!」土生土長的本曼查朱坤玄的一句話,頗有對這小鎮英雄遲暮,無處道蒼涼的感慨。

州內的許多市鎮早期店屋,是依河而建,打馬庚也不例外的建在河岸,前臨加央河,對岸是馬來人聚居的甘榜,附近的民宅主要是散布華族和比達友族居民,3個民族構成了淳樸的小社會。

打馬庚和許多鄉鎮一樣,早期也是靠農村經濟起家。50至60年代期間,土產好價,帶動地方上經濟活動,堪稱打馬庚興盛的黃金年代。


年齡70開外的朱氏回憶起年輕歲月,對鎮上商店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是歷歷在目。


他說,華人除了務農外,也主要是開店做雜貨生意和洋雜買賣。那時候的社會,村里時常都有土著提著大包小包的燕窩、胡椒和樹膠上門來,農民負責供應,華人就收購土產和外銷,大家合作愉快,日子過得倒是樂也融融。

然而,好景不常,在70年代之後,土產落價,直接打擊了以土產交易為主的打馬庚農村經濟活動,導致民生節節衰退,小鎮也一蹶不振。

「在經濟滑落疲弱的同時,山區的燕窩也被人采光了,生活是愈來愈辛苦啊…」朱老指出,現在鎮上只有3間商店苦苦經營著,而且彼此是有親戚關系的,因為嚴重缺乏經濟活動和吸引力,遊人都不會選擇到來,打馬庚在許多人眼中是不屑一顧。

基於商店慘淡經營,能買的日用品又有限,鎮上的居民,徑往市場興旺的西連鎮選購日常必需品、采購農產品和辦理各種事務。

筆直的道路可通往打馬庚,但她始終難獲遊人停下腳步探訪

形成打馬庚鎮景的整排老店,對面處為數十年前作為對外河道交通用途的加央河。

◆公路便利加劇人口流失

60年代以前,打馬庚鎮的對外交通是依靠河道,本曼查朱坤玄猶記早期坐船下巴剎(古晉),往返便要至少1個星期的時間,好比是千山萬水那樣辛苦。「現在就好了,開車1個多鐘頭就可下到古晉,多方便。」

60年代初期,西連通往打馬庚的公路建成,砂隆河流域的加央河,也告功成身退,鎮上的交通改以公路,大大省卻居民出入活動之麻煩。

但通車的便利,是帶動和刺激了西連與打必祿的經濟活動,這些地方經濟大有起色了,反觀打馬庚鮮少獲得庇蔭,始終無法展現生機勃勃的一面。


鎮上是於80年代鋪上瀝青,有了道路之後才來水電供應。然而,道路設施似乎帶給這個小鎮更大苦況,加劇人口流失的現象。

呆在鎮上的居民,眼看鄉區各處都逐一受到關照,所在地又嚴缺發展的滋潤,也只有幹著急的份。

開店的華族,對現有糊口的生活能過一天是一天,也盼望有經濟轉機的到來;而土著地主仍然勤勞往習俗地開發,專註從事油棕園,原是有利可圖,但也只能限製於種植油棕階段,因打馬庚範圍並無油棕加工廠,收成品還得送往西連縣的加工廠,導致收入受損,無從作更大的發揮。

(打馬庚專題報導,2008年11月12日刊登,撰文/攝影:砂拉越國際時報秋玲·兆良聯合報導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