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ílaio skiá
  • Male
  • Layang Layang, Johore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Spílaio skiá's Friends

  • Malacca 皇京港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 1 Dimensional Man
  • 瑪琳娜
  • Virunga
  • TV Plus
  • Cheung Po Tsai Cave

Gifts Received

Gift

Spílaio skiá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Spílaio skiá's Page

Latest Activity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6

很多人都能背得出「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成一家之言」是很多中國古人的追求。也因此,中國成為世界上保存文字記載最豐富的國家,原因便是歷代知識分子對「立言」不朽境界的不懈追求。雖說留下文字能讓後人記住自己,但是面對肉體的死亡,我們還是會恐懼的。於是道家提出了循環生命觀。道家的「道」 含義之一是「規律」,道家認為,生死循環、氣聚氣散,這是宇宙規律,我們應該順應規律,遁入時間中。道家會先對古人進行一番精神按摩。莊子講過一個故事,一次他見到一具骷髏,就問骷髏生前因何而死,然後枕著骷髏睡下。隨後骷髏托夢:「糾結因何而死,這是你們活人才有的煩惱。讓我講講死的快樂吧,死後就沒有君臣禮法,沒有饑寒病痛,無憂無慮與天地自然共存」 。緩解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緊接著道家還要解釋人的肉體消亡後,將向何處。道家有個說法叫「屍解」,蟬會脫殼,蛇會蛻皮,道家認為人也可以擺脫肉身束縛,開始新的生命…See More
Monday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5

只是前面這些內容,羿與太陽對立統一的邏輯關系還是不夠牢固。如果羿的故事對於中國古代的影響力足夠大,應該還有更多證據。作者提到,漢民族周邊族群中大多有射日傳說,只不過主人公不叫「羿」或「後羿」,取而代之是本族群的英雄。作者列舉了非常多的例子,像納西族的桑吉達布魯射日、布依族的翁戛射日、黎族有萬家射日、傈僳族是一對兄妹射日等等。其實,到底是誰影響了誰,並不重要,這也很難追溯。比較確切的是,英雄與太陽的統一對立關系在中國各地上古先民的思想中很普遍。我們接著說。前面討論兩河流域的《吉爾伽美什》時提到,太陽英雄史詩有兩個突出特征,「求索」與「生死」。羿的故事碎片能滿足這一點嗎?如果把有羿的故事拼接起來,我們也能看到像吉爾伽美什一樣的「求索」路徑。羿的生命歷程是從東方開始的,古代典籍對於這個問題基本統一。比如《山海經》記述他是東方天神帝俊的兒子。聞一多先生也說:「羿為夷族,本居東方」,這里「夷族」是古人口中「東夷西戎」的「夷」 。前面提到,羿射九日掀起了家族內部鬥爭。《山海經·海內經》的描述是,東方的天神帝俊賜予後羿弓箭,讓他下凡…See More
Nov 24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4

第二部分翻看中國古代漢民族的典籍,我們找不到像《吉爾伽美什》那樣的長詩。有人說,中國古代的史詩散落在《詩經》中。《詩經》的《大雅》部分有五篇介紹周人開國創業的歷史作品,但不少人反對,即使把五篇詩湊在一起,字數仍然很少 。葉舒憲教授提出新的思考角度,與西方史詩、古希臘戲劇相比,中國古人更注重對現實的歷史記錄,因此上古時期的中國敘事文學並不發達,成熟的小說類敘事作品出現在唐代以後…See More
Nov 20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3

對於農耕定居民族來說,有了太陽的光和熱,農作物才能生長,農民生存才有保障。除此以外,太陽還決定了農耕者認識世界的方式 。太陽有東升西落的規律,為定居的農夫們提供了時間和方位觀念尺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建造房屋的時候,門窗朝向太陽,儲存食物的時候,要選擇背陰的地方。民族考古學專家宋兆麟老師提到,我國很多民族都是先知道東西方向,後來才有南北方向的知識。生活在雲南一帶的景頗族將東方稱為「背脫」,意思是日出的方向,將西方稱為「背岡」,意思是日落的方向。漢字繁體字的「東」,你仔細看是一個「日」落在一個「木」上,這個「木」正是扶桑神木,是日出處;漢字「西」,是個象形字,象征著飛鳥落在巢中 。更進一步講,太陽還是個坐標符號,人類認識宇宙秩序,給自然萬物編碼分類離不開它。比如中國古人把地上的政治區域劃分為若干組成部分,以便和天上的星宿對應。在古老的農耕區兩河流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一帶,也有類似的「十二分野制」…See More
Nov 17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2

亞歐大陸的史詩有什麽樣的特征呢?作者提到,英雄時代正在走出原始社會,人們對神的崇拜習慣沒有消散,所以人們認識世界會帶著濃重的神話色彩。史詩中的敵人們總是邪惡醜陋的妖魔,這反映了人們與其他族群的對抗;史詩中洪水、大火、地震也常化身為鬼怪,這反映了人們與自然災害的對抗。不論如何,英雄最終帶領大家戰勝了它們,維護了本部族的生存與發展。而且,史詩誕生時文字或許還沒有普及,所以需要靠吟唱的方式口口相傳。作者引用了別的學者研究,史詩最初的演唱者並不是遊吟詩人、民間藝人,而是兼有宗教身份的巫師或祭司。他們的工作,說白了就是把故事講好,讓部落的民眾相信並聽從統治者。另外,演唱史詩需要在特定場合配合特定儀式。演唱史詩並不是為了欣賞和娛樂,而是為了鼓舞士氣。為了盡可能鼓舞戰士們效法先輩英勇殺敵,史詩演唱常伴有莊重的宗教氣氛。甚至演唱者還會「通靈」,假裝神靈下降到他的身上,然後借他的口對將士們發表一番演講。亞歐大陸上誕生了很多史詩。作者認為,這些史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遊牧文明的「戰馬英雄」史詩,一類是農業文明的「太陽英雄」史詩。先看「戰馬英雄」史詩。從廣闊的中亞草原到歐洲,都屬於「戰馬英雄」史詩流傳的區域…See More
Nov 14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1

好問題,值得展開說說。「史詩」這個詞你應該聽過,一些背景設定宏大、人物眾多、情節復雜的小說、電影、戲劇,常被人稱為「史詩巨作」。不過,史詩並不是字面上「歷史詩歌」的意思,這個表述是從西方來的,簡單說史詩就是「古代英雄故事」。它可能是神話、傳說,也可能是民間故事…See More
Nov 12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4

這種精神並非自然的産物,它不是上升中被波浪染色的“大海的語聲”,也不是代表着虛無的空氣的演説,也不是循環在一個季節裡的單純的聲音。“它不止於此”(it was more than that) ,這種表達形式多次出現在史蒂文斯的詩裡,他總是這樣去尋求更豐富的可能性。結果,這種精神不但不是自然的産物,甚至不是女歌唱者的産物, 儘管她是她的歌和這個她在其中歌唱的短暫的世界的創造者:是她的語聲使天空在消失的時候最具鋒芒。她度量出時光自己的孤獨。她是她歌唱於其中的世界裡唯一的建造者。 而當她歌唱,大海無論它有何種本質,成爲的本質正是她的歌,因爲她是創造者。然後我們,當我們看到她獨自在那裡闊步,明白從來沒有一個爲她而設的世界除了她歌唱過,歌唱着,造出的那個。 It was her voice that madeThe sky acutest at its vanishing.She measured to the hour its solitude.She was the single artificer of the worldIn which she sang. And when she…See More
Nov 11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 3

在羅馬人的觀念裡, 它是屬於某一個地點的“當地的精靈” (Genius Loci) ,是一種有指引能力的創造的力量,也指一種女性的創造力,也是某種擁有力量的權威,也是某些地方(比如大海)蘊藏的創造之力。 前代的浪漫派詩人喜歡在自然中發現這樣的精靈,然而史蒂文斯讓他的歌唱者直接越過它去歌唱。因此,在海濱發出真正的歌唱的不是大海,也不是大海的精靈, 或者説即使有大海的精靈, 它也被女歌唱者的高音所凌駕。高音之後,史蒂文斯把讀者引入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修辭漩渦。這裡我們還是需要明確一下詩歌中的修辭的作用。修辭和詩歌互相包蘊,互相推動, 她們從柏拉圖的時代起就有共同的對手。在詩歌的曆史上,修辭是詩歌對抗哲學和政治的主要武器。具體在史蒂文斯這首詩裡,説話者髮展出一套強有力的關於想像力的修辭,説服的是詩歌內部的一個傾聽者, 同時也説服讀者:這是一首層層深入,直到改變讀者對現實的看法的詩。                …See More
Nov 6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 2

在羅馬人的觀念裡, 它是屬於某一個地點的“當地的精靈” (Genius Loci) ,是一種有指引能力的創造的力量,也指一種女性的創造力,也是某種擁有力量的權威,也是某些地方(比如大海)蘊藏的創造之力。 前代的浪漫派詩人喜歡在自然中發現這樣的精靈,然而史蒂文斯讓他的歌唱者直接越過它去歌唱。因此,在海濱發出真正的歌唱的不是大海,也不是大海的精靈, 或者説即使有大海的精靈, 它也被女歌唱者的高音所凌駕。高音之後,史蒂文斯把讀者引入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修辭漩渦。這裡我們還是需要明確一下詩歌中的修辭的作用。修辭和詩歌互相包蘊,互相推動, 她們從柏拉圖的時代起就有共同的對手。在詩歌的曆史上,修辭是詩歌對抗哲學和政治的主要武器。具體在史蒂文斯這首詩裡,説話者髮展出一套強有力的關於想像力的修辭,説服的是詩歌內部的一個傾聽者, 同時也説服讀者:這是一首層層深入,直到改變讀者對現實的看法的詩。 她歌唱於大海的精靈之上。那海水從未形成思想或語聲,象一個完全是身體的身體,鼓動着它的空袖子;然而它模擬的動作造出持續的呼喊,持續地引發出一個呼喊,是不屬於我們的,儘管我們理解的非人的,真正的大海的呼喊。  She…See More
Nov 3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1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4600)在《橡樹下的單人紙牌遊戲》中,我們遇到一個沒有面目的説話者, 他的聲音已經成熟到了結晶的狀態,以至於他就是他的聲音----清晰,透徹,深刻的智慧的音響。相比華滋華斯在《孤獨的割麥女》 中的“我”的聲音而言,他的聲音是進一步弱化的, 展示出浪漫派的孤獨者的一種相對安靜的最終形象。而詩中的“人”(one)實際上在原文裡的含義要比中文裡的“人”更加虛化。有的評論家甚至認爲,史蒂文斯的詩要比愛略特的詩更加“非個人化”, 儘管兩人的詩歌觀念截然不同。在冩作於1934年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The Idea of Order at Key West)一詩中,史蒂文斯展現給我們的説話者則是一個極其雄辯的修辭大師,他的第一句就是高音: 她歌唱於大海的精靈之上。She sang beyond the genius of the…See More
Oct 29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索爾維格·馮·紹爾茨詩選〈鳥 兒〉

最初我只聽到了嗓音你的和我的相互圍繞交織在一起某些詞語在我們身後墜落。後來我聽到了鳥兒在薄霧中編織它們的雨線之巢。羽翅在我們身後被擊落嘴喙在鑽石上搏擊。董繼平 譯See More
Jan 31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索爾維格·馮·紹爾茨詩選〈點火鏡〉

正如在春天你可以在一隻點火鏡中捕住太陽觀察熱量收縮紙張變黑,它上面的一個微點開始發熱,那當然就是絕望要在沈默中燒出洞孔的方式。 董繼平 譯See More
Jan 24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索爾維格·馮·紹爾茨詩選〈十一月的大海〉

房舍四周,沈默於樹下坐著碩大的身影他們並沒阻擋道路你可以穿其而行只有一點微微的涼意但他們總在那里在濕漉漉的天氣中更容易看見在大海變得灰白在存在過的事物朝窗口上升的時候。 董繼平 譯See More
Jan 18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索爾維格·馮·紹爾茨詩選〈瞬 間〉

百葉窗被釘住的瞬間當錘擊已經停止當友人離去,當草叢已經在忘卻 那無形地坐在角落里的四個吹笛人起身。 董繼平 譯See More
Jan 16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遊 子》

你是誰?來自何方?——不,我不能告訴你。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我永遠不會有妻兒。我是從遠方來的遊子。你的信仰和宗教?——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我未曾把宗教奉信,所以不曾把它背棄,我只尋找過一次上帝。你的生活?——它是災難。 風雨和拼搏的交錯點,是發酵的渴望,灰暗的光焰,雲縫間透出的光線。我快活,因為我活在人間。李 笠譯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特(1864-1931) 瑞典著名抒情詩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寫鄉村生活與自然風光。詩作主要有《荒原與愛情之歌》、《花神與果神》等。1931年他去世後,為了“表彰他傑出的抒情詩作”特破例追授諾貝爾文學獎。(Erik Axel Karlfeldt,1864年-1931年)See More
Oct 7, 2021
Spílaio skiá posted a blog post

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小夜曲》

雲杉的細葉喲白樺的寬葉紛紛落在你乾枯的屋頂。啊,請在你的草榻上,請在這深夜的雲影下安寢。當冬天像一個白衣求愛者在你空寂的窗前出現,那時,請你做一個好夢,它會在寒冷的屋中給你溫暖。當風暴呼嘯而來的時候,請夢憶夏日歡快的歌吟,請夢憶白樺的翠蓋下你安歇在我懷間的情景。 李 笠譯 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特(Erik Axel Karlfeldt 1864-1931) 瑞典著名抒情詩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寫鄉村生活與自然風光。詩作主要有《荒原與愛情之歌》、《花神與果神》等。1931年他去世後,為了“表彰他傑出的抒情詩作”特破例追授諾貝爾文學獎。See More
Oct 3, 2021

Spílaio skiá's Blog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6

Posted on November 11, 2023 at 4:40pm 0 Comments

很多人都能背得出「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成一家之言」是很多中國古人的追求。也因此,中國成為世界上保存文字記載最豐富的國家,原因便是歷代知識分子對「立言」不朽境界的不懈追求。

雖說留下文字能讓後人記住自己,但是面對肉體的死亡,我們還是會恐懼的。

於是道家提出了循環生命觀。道家的「道」 含義之一是「規律」,道家認為,生死循環、氣聚氣散,這是宇宙規律,我們應該順應規律,遁入時間中。…

Continue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5

Posted on November 10, 2023 at 11:30am 0 Comments

只是前面這些內容,羿與太陽對立統一的邏輯關系還是不夠牢固。如果羿的故事對於中國古代的影響力足夠大,應該還有更多證據。

作者提到,漢民族周邊族群中大多有射日傳說,只不過主人公不叫「羿」或「後羿」,取而代之是本族群的英雄。作者列舉了非常多的例子,像納西族的桑吉達布魯射日、布依族的翁戛射日、黎族有萬家射日、傈僳族是一對兄妹射日等等。其實,到底是誰影響了誰,並不重要,這也很難追溯。比較確切的是,英雄與太陽的統一對立關系在中國各地上古先民的思想中很普遍。

我們接著說。前面討論兩河流域的《吉爾伽美什》時提到,太陽英雄史詩有兩個突出特征,「求索」與「生死」。羿的故事碎片能滿足這一點嗎?…

Continue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4

Posted on November 8, 2023 at 7:30am 0 Comments

第二部分

翻看中國古代漢民族的典籍,我們找不到像《吉爾伽美什》那樣的長詩。有人說,中國古代的史詩散落在《詩經》中。《詩經》的《大雅》部分有五篇介紹周人開國創業的歷史作品,但不少人反對,即使把五篇詩湊在一起,字數仍然很少 。

葉舒憲教授提出新的思考角度,與西方史詩、古希臘戲劇相比,中國古人更注重對現實的歷史記錄,因此上古時期的中國敘事文學並不發達,成熟的小說類敘事作品出現在唐代以後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先民沒有史詩創作,我們依然可以在紛繁的先秦史料中,找到太陽英雄史詩的蛛絲馬跡。…

Continue

去你的世界·中國漢民族有史詩嗎?3

Posted on November 6, 2023 at 8:30pm 0 Comments

對於農耕定居民族來說,有了太陽的光和熱,農作物才能生長,農民生存才有保障。除此以外,太陽還決定了農耕者認識世界的方式 。太陽有東升西落的規律,為定居的農夫們提供了時間和方位觀念尺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建造房屋的時候,門窗朝向太陽,儲存食物的時候,要選擇背陰的地方。



民族考古學專家宋兆麟老師提到,我國很多民族都是先知道東西方向,後來才有南北方向的知識。生活在雲南一帶的景頗族將東方稱為「背脫」,意思是日出的方向,將西方稱為「背岡」,意思是日落的方向。漢字繁體字的「東」,你仔細看是一個「日」落在一個「木」上,這個「木」正是扶桑神木,是日出處;漢字「西」,是個象形字,象征著飛鳥落在巢中 。…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