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斯洛瓦茨基於一八零九年生於克列梅涅茨(Krzemieniec)。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為後父所撫養。後來曾入維爾那大學讀書,他的性格與思想很像拜倫。二十一歲時,他到了華沙,在財政部當文書。過了兩年,忽然因事故離開祖國,不能再回來了。他先到倫敦,隨後又到了巴黎。這時期,他寫成詩歌一卷,是模仿拜倫的詩歌體裁的。這時密茨凱維支也來到巴黎,與他會面。但不久兩人鬧翻了。他的作品大多是悲慘、痛苦的聲音。一八三五年,他離開巴黎,到東方漫遊,經過希臘、埃及、和敘利亞。…
Added by O noc Sob on November 3,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鄧以蟄對形式與意境關係的看法深受黑格爾的影響。黑格爾認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其中「理念」就是藝術的內容,而「顯現」說明藝術要通過感性事物的具體形象來表現作為絕對精神和「真實」的「理念」。黑格爾的定義不僅肯定了藝術是感性與理性契合無間的統一體,而且也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他說:
遇到一件藝術作品,我們首先見到的是它直接呈現給我們的東西,然後再追究它的意蘊或內容。前一個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對於我們之所以有價值,並非由於它所直接呈現的;我們假定它里面還有一種內在的東西,即一種意蘊,一種灌注生氣於外在形狀的意蘊。那外在形狀的用處就在指引到這意蘊。…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November 3,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亞歐大陸的史詩有什麽樣的特征呢?
作者提到,英雄時代正在走出原始社會,人們對神的崇拜習慣沒有消散,所以人們認識世界會帶著濃重的神話色彩。史詩中的敵人們總是邪惡醜陋的妖魔,這反映了人們與其他族群的對抗;史詩中洪水、大火、地震也常化身為鬼怪,這反映了人們與自然災害的對抗。不論如何,英雄最終帶領大家戰勝了它們,維護了本部族的生存與發展。
而且,史詩誕生時文字或許還沒有普及,所以需要靠吟唱的方式口口相傳。作者引用了別的學者研究,史詩最初的演唱者並不是遊吟詩人、民間藝人,而是兼有宗教身份的巫師或祭司。他們的工作,說白了就是把故事講好,讓部落的民眾相信並聽從統治者。…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November 3,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朋友們:
形象思維的客觀存在及其在文藝中的作用,在心理學和美學這些科學領域里應該說是早已有定論了。可是我國近年來卻有人提出異議,否認文藝要用形象思維,甚至根本否認形象思維的存在。一九七七年一月,毛澤東同志《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發表了。信中說:「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所以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數不懂詩是要用形象思維的,一反唐人規律,所以味同嚼臘。」聯系到新詩前途,信中還進一步指出:「要作今詩,則要用形象思維方法,反映階級鬥爭與生產鬥爭,古典絕不能要。」這個重要文件的發表,對於解決了國內早已引起爭論的形象思維這一重大問題,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近三年來就已在文藝界和美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目前辯論不正在繼續進行。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大好形勢。…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November 3,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不過在巴雷蒂看來, 沒有強大軍隊的護佑, 孔子為他遼闊的國家所設計的僅僅借助於禮教道德的所謂完美的政治體系, 只不過是空中樓閣。他說孔子這個可憐的人似乎”忘記了政府應該有強大的軍隊: 五六萬韃靼人, 一個普魯士兵團就能對付, 猶如喝個生雞蛋那樣容易, 可是韃靼人在上個世紀竟輕而易舉地摧毀了那個政府, 如同將一塊布撕成碎片。然後韃靼人不費吹灰之力地越過長城, 將皇帝從禦座上趕走後, 把他們中的一個人立為皇帝, 只有老天知道他的腳上有沒有穿襪子! 幸虧, 中國人沒有比韃靼更糟糕的鄰居!”
我們注意到巴雷蒂這樣的論調, 在他之前已經出現在英國作家笛福( Daniel Defoe) 的筆下。後者在《魯濱遜飄流記》中更是嘲弄與鄙夷著”不堪一擊”的中國軍隊。利瑪竇在 1584 年寫的一封信中也說: 中國人是可憐的戰士,…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3,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4世紀的雅典或羅馬帝國史:這就是維柯提出的兩個理想典範,借以拯救迫在眉睫的現代歐洲的頹廢。
p64 維柯的《普遍法權》代表著他的早期著作宣布的神學和形而上學學說在政治學上的初次應用。但從教育學意義來看,它反映了維柯與其早期思想的重要分野。。。。從此以後,維柯把羅馬政治製度的興起看作是放之四海的人類政治發展的模型,無論是愚人(stulti)的民族還是智者(sapientes)的民族。只有研究羅馬,研究它的非理性的習俗、權威和法律,才能為現代政治懷疑主義提供必要的政治解毒劑。相反,希臘哲學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對於政治的哲學理解(維柯在這里稱之為哲學家們的自然法,ius naturale philosophorum)被認為是荒誕的虛構,在面對懷疑主義的時候是無能為力的。維柯取而代之的是開始發展一門新的科學,來編製由神意引導的羅馬歷史。
p70…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3, 2023 at 7:49pm — No Comments
一九二八年我在廈門時,有一家叫做古城書店的來信,要我為「藝術家的難關」一書選擇插圖。插圖是寄去了的;但是,隔了一年多,我再回到北京,書店沒有了,好容易找到一本,打開一看,錯字連篇,幾不可讀!本來,那時教書的老是欠薪,弄得無法生活,只得四處兼課,那有工夫寫文章。要寫時只得倉促從事。像我這樣拙於文筆的人寫出文章來更是不像話,再加上錯字錯句,那真是西子蒙不潔,人人掩面而過,無法看下去。「藝術家的難關」就是這樣一本書。盡管如此, 雪泥鴻爪,總算有過這麽一回事。我今且把這回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簡單地敘一下。…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November 3,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中西融合」或「中西互釋」作為20世紀中國現代美學轉型時期的典型特征,已被學界廣泛認可和接受。在鄧以蟄研究領域,既有研究成果已經注意到論鄧以蟄美學思想中的「中西融通」特征,但詳論不多。朱志榮在《論鄧以蟄中西融通的美學研究方法》中,也僅僅是將其當作美學研究方法來看待,並未全盤研究其中西融會的美學特征。且大多數研究成果認為鄧以蟄的美學思想沒有建構起完整的體系,對之批評較多。
這些觀點不僅不夠全面,且大多是從文學美學的角度予以論述…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3,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馬克·里拉(Mark Lilla)是美國具有影響力的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他曾先後在紐約大學政治學系、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目前是哥倫比亞大學宗教與人文學教授。2008年5月,里拉的成名作《維柯:反現代的創生》的中譯本由新星出版社出版,里拉教授應邀就這部著作的有關問題接受了這次訪談。
劉擎:
感謝您接受我的訪談。您的名字對於中國讀者來說並不完全陌生,前兩年您的著作《知識分子遇到政治》以及編著的《以賽亞·伯林的遺產》已經在中國翻譯出版,這部《維柯:反現代的創生》最近又有了中譯本。我們想更多地了解您的思想生涯。你是如何開始走上學術道路的?…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November 3,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劉擎:
這本書的主要論點,用你書里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要揭示「維柯是第一位以現代社會科學的面目來表達一種深刻的反現代政治理論的歐洲思想家」。如果我們以你的研究來對比伯林對維柯的解讀——這也是許多中國讀者所熟知的闡釋——將維柯視為一位多元主義者,那麽我們是否可以說伯林誤讀了維柯?或者,伯林也還有一半是對的——他將維柯看作是一位反啟蒙思想家?
里拉:…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November 3,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學術史研究的一大典型思路和做法,就是從宏觀角度把握學者的思想體系和學術特點。對鄧以蟄美學的研究也不例外。作為中國現代美學與藝術學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學術個案,鄧以蟄及其書畫美學思想在近十餘年來逐漸引起學界的重視。面對為數不多的鄧以蟄論著,研究者們力圖在其中尋繹其美學思想體系和特征,甚至努力嘗試為之命名。他們不僅注意到他融通中西的美學研究方法,指出他立足於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發展的史論結合性研究特點,還注意到他對藝術創造和審美的主體性的突出與強調。這些研究都為我們更清晰地認識鄧以蟄美學與藝術學思想提供了重要參考。那麽,在上述觀點之外,還能發現鄧以蟄美學的其他特點嗎?…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一場原始的羅曼司
假想我們是在參加著澳洲風行的一種科羅潑利(Corro Borry)舞。
灌木林中一塊清理過的地面上,中間燒著野火,在滿月的清輝下吐著熊熊的赤焰。現在人們還隱身在黑暗的叢林中從事化裝。野火的那邊,聚集著一群充當樂隊的婦女。忽然林中發出一種坼裂聲,緊跟著一陣沙沙的摩擦聲——舞人們上場了。闖入火光圈里來的是三十個男子,一個個臉上塗著白堊,兩眼描著圈環,身上和四肢畫著些長的條紋。此外,腳踝上還系著成束的樹葉,腰間團著獸皮裙。這時那些婦女已經面對面排成一個馬蹄形,她們完全是裸著的。每人在兩膝間繃著一塊整齊的鼠皮。舞師呢,他站在女人們和野火之間,穿的是通常的鼠皮圍裙,兩手各執一棒。觀眾或立或坐的圍成一個圓圈。…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於天地山川得玄遠流峙之形,於日月星辰得幾經緯昭回之度,於雲霞草木得霏佈滋蔓之容,於衣著投物得揖讓周旋之體,於須眉口鼻得喜怒慘舒之分,於蟲魚禽獸得屈伸正動之理,於骨角齒牙得擺抵咀嚼之勢,隨手萬變,任心所成,可謂通三才之品,匯備萬物之性狀者矣。」漢字對具象之美,許慎已經通過這段文字描繪的很清楚了,我們仔細端詳每一個漢字,它就是一幅畫。先民在造字的過程中,用無窮的智慧和樸素、單純、生動的文字意象表現了人與自然以及社會改造中發生的場景。
在雷圭元教授關於中國古典圖案研究的論述中,提到漢字驚人的具象之美就在於:「創造者通過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活動,能非常明確、肯定的反映出對象的特征,並形象的表達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在一些文字結構中,創造者經常用一些誇張的手法,以準確的概括對象的特征。」…
Added by 楊薇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好問題,值得展開說說。
「史詩」這個詞你應該聽過,一些背景設定宏大、人物眾多、情節復雜的小說、電影、戲劇,常被人稱為「史詩巨作」。不過,史詩並不是字面上「歷史詩歌」的意思,這個表述是從西方來的,簡單說史詩就是「古代英雄故事」。它可能是神話、傳說,也可能是民間故事 。過去的英雄故事是口口相傳的,節奏明快、情緒飽滿,因此在中文中被稱為「史詩」。古印度的《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是史詩,古希臘《伊利亞特》《奧德賽》的故事文本也是史詩,在中國,藏民至今傳唱的《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喜歡清邁,或許要從第二天開始。你會被一種閑適擊中,發現它就是你想要的感覺。偷得浮生半日閑。古人說的閑,肯定不是閑時,而是閑適。閑時,易得。閑適,不易得。閑時,容易無聊。閑適,幹什麽都好。人在清邁,就是幹什麽都覺得好。「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心無閑事,或許就是旅行的況味。在清邁,這種感覺尤甚。仿佛世界只有眼前的小城這麽大,一生也永恒在當下。
二月的清邁古城,晝夜溫差大。第一天,我被驕陽似火嚇著,這麽熱怎麽得了。晚上氣溫漸低,得蓋被子。適宜的夜間氣候,悠遠的雞鳴犬吠,杜鵑鳥啼叫,使清邁的夜,居家樣的柔和安逸。一覺醒來,從十二樓的窗口望去,整個清邁,在朝陽的沐浴中仿佛洗過澡一般潔凈。…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這里的主宰者不是激情,而是明察;不是虛無縹緲的思辨和構想,而是腳踏實地的分析與描述;不是高高在上的綱領,而是細致入微的分析研究;「不是泛泛地進行論證,而是去接近實事本身」。胡塞爾其所以要求哲學需要「嚴格(streng)」,海德格爾其所以強調思想需要「審慎(Sorgsamkeit)」和「小心」(vorsichtig),意義均在於此。這種「嚴格」、「審慎」的態度要求我們不是作為真理的締造者或擁有者去發佈綱領、構建體系,而是面對具體問題進行含有實事的描述分析,理解各種人生、社會、世界的現象和本質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奠基關係。…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當舉行葬禮時,王子把開炮打死他妻子的那個人綁來,一起投入烈火中燒死了。李塔沃爾自己也殉葬了。這詩的意義,在於通過這婦人來說明只要為了祖國的緣故,即使違背了丈夫的命令,拒絕了援軍,蒙蔽士兵,而使國家陷入險境,並且引起一場戰爭,都不是什麽過錯。只要有這樣崇高的目標,那一切事情都可以去做了。另一部敘事詩式《華倫洛德》(Wallonrod)。這是取材於古代歷史,描寫一位英雄在戰敗之後,企圖為國復仇,因此詐降敵軍,後來逐步地當了敵軍的領袖,於是一下子就消滅了敵人。這大概采用意大利作家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的見解,加在拜倫式的英雄身上,所以初看也只不過是浪漫派談情說愛的作品。檢察官不了解它的用意,就準予付印出版,於是密茨凱維支的名氣便大起來了。
過了不久,密茨凱維支得到機會,到了德國,訪問了德國文學家歌德。此外,他還寫了長詩《塔杜施先生》(Pan…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快要靠近天鵝的時候,阿卡停下來看看跟在後面的大雁們是不是排成了筆直的一字長蛇陣,中間行距相隔是否勻稱。“趕快遊過來排列整齊,”她吩咐說,“不要盯著天鵝呆看,好像你們從來都沒有見到過美麗的動物,不管他們對你們說些什麼難聽話都不要在意。”
阿卡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拜訪那對年邁的天鵝王夫婦了。他們對阿卡這樣一隻有淵博知識、有很大名望的鳥總是以禮相待。但是她很膩味從圍聚在他們周圍的大鵝中間穿過去。在她從天鵝身邊遊過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瘦小和難看,這種感覺以前是從未有過的。有些天鵝還說一些挖苦話,罵她是灰傢伙或者窮光蛋。對於這類譏嘲,最聰明的辦法就是佯裝沒有聽見。…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November 3, 2023 at 11:54am — No Comments
任何道理、任何理論,都要與時俱進。不與時俱進,任何原先的「是」都有可能變成「不是」或「非」。
中國哲學求「是」既不脫離「史」,同時又必須因「時」,這兩者相互作用,使得中國哲人求「是」的思維活動在古與今、新與舊、繼往與開來、傳承與創新之間形成一種必要張力,從而使中國哲學之求「是」既具有延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不乏創造性和生命活力。
五、「是」與「勢」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21]31在事物成為其所「是」的過程中,「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管子·君臣》篇說:「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November 3,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西田在晚年回顧自己的哲學歷程時曾說:「當我們意識到我們自己的存在深處有深刻的矛盾時,以及自覺到我們自己是矛盾的存在時,我們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成為問題。人生的悲哀、自我矛盾云云雖然是前人重復無數遍的套語,但許多人並沒有深刻地體悟到這一事實。一旦我們去直面這一事實就意味著宗教的問題的誕生(哲學的問題也是由此而生)」[21]。正是從這一立場出發,西田在《哲學概論》(1927)中將哲學定義為追求「心」即精神與肉體相統一的全生命的本質的學問。在他的哲學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無的邏輯」就與佛教禪宗的「『無』字公案」以及西田本人的參禪體驗有著密切關係。…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2,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