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英麗·從巴赫金到克里斯蒂娃——對話性與互文性關係探微 1

提要:對話是人生存的基本狀態,也是語言的本質所在。蘇聯學者巴赫金由此提出了對話性理論。

對話性旨在強調多主體以及主體之間關係的存在。互文性概念由法國學者克里斯蒂娃提出。主要觀點爲文本包含他文本,是對他文本的回應,文本不是靜態的意義存在的場所,而是動態的意義生産的場所。互文性研究的重點是文本間關係。通常,對話性被認爲是互文性的主要理論來源,而互文性是以對話性爲基礎,吸納符號學等學科觀點,發展起來的新的文學批評、藝術批評以及語言研究理論。

1 引言

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илович Бахтин,英文:Michael Bakhtin 1895—1975)是俄國及蘇聯著名思想家和文藝理論家,在哲學、語言學、文化學、社會學以及文學批評等領域都有巨大建樹。巴赫金的主要理論成就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超語言學”(或“轉換語言學”)思想的提出,以及在此基礎上確立的歷史詩學的研究方法;二是在小說研究中,通過對小說內容、形式和意義的思考,提出了“對話性”、“複調”、“狂歡節”等概念。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是法國當代著名學者,哲學家,符號學家,女權主義理論家。20 世紀 60 年代,她將巴赫金的學說介紹到法國,引起歐洲學界的關注。

1966 年,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克里斯蒂娃以《詞·對話和小說》(該文于 1967 年發表在《求是》雜誌上,更名爲《巴赫金·詞·對話和小說》)爲題,對巴赫金的學說進行了介紹,其中首次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uality)概念。同年,克里斯蒂娃又發表了《封閉的文本》一文,對這一術語進行了初步定義。

互文性源于對話性,這一點毋庸置疑。正如克里斯蒂娃本人所說的那樣:“我的解釋一方面忠實于他的思想,另一方面我試圖闡釋和拓展他的思想。在巴赫金的著作中,互文性概念並沒有如此的表現,但對我來說,似乎是從他的著作中推導出來的。”(J. Kristeva 1996:189)那麽,克里斯蒂娃在提出“互文性”概念的過程中,如何闡釋巴赫金的思想,“互文性”理論在多大程度上拓展了“對話性”性理論,都成爲值得探索的問題。

2 對話性概念闡釋

從古希臘開始的西方哲學有著深厚的對話傳統。對話性(dialogism),又稱對話主義,指(口頭或書面)話語中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的聲音,表示同意和反駁、肯定和否定等關係。從早期自由、民主、平等、開放的“蘇格拉底對話”,到“梅尼普諷刺”這一充滿戲谑的喜劇對話,再到康德、黑格爾式的內在的思想對話和幾乎與巴赫金同時代的布伯的“我—妳”的新型“主—主”對話,對話作爲一種走向理的方式始終存在著。

19世紀 20 年代後期,巴赫金開始了對話性理論和言語理論的研究。此前他在德國哲學和美學以及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爲後來對話性理論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巴赫金吸收了傳統對話思想中的平等原則和互動原則,繼續關注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以語言作爲切入點,建立了獨特的、以對話理論爲核心的語言哲學,並將這一理論作爲研究方法全面應用到對歷史、文化和社會現象的考察中。在研究過程中,巴赫金始終堅持將文學作品納入歷史和社會生活中進行考查,認爲文學結構一定與另一結構有關,文學作品中的詞的地位需要通過橫向(共時)和縱向(歷時)兩個維度來進行,它處于作者、讀者以及受文化和語境制約的寫作的交叉點上。

(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2015 年第 2 期,總第 48 期,40—46頁;作者簡介:孟英麗(1973—),女,黑龍江大學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師範學院教師,教授,主要從事俄語教學與研究。(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